[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心要,境要,法门要。
 
{返回 张秉全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77

心要,境要,法门要。

佛说阿弥陀经,在藏经中有多部注解。有唐窥基法师的《弥陀通赞》,新罗元晓法师的《阿弥陀经疏》,宋元照律师的《阿弥陀经疏》(即灵芝疏)宋孤山智圆法师的《阿弥陀经疏》,明莲池大师的《莲池疏钞》明幽溪法师的《弥陀圆中钞》以及蕅益大师的《阿弥陀经要解》。印祖于这些注解中,独推崇弥陀要解,以为尽善尽美,超前贤而杰出的著作。赞叹说:“蕅益大师,弥陀要解,理事各臻其极,为自有此经以来之第一注解。”称要解者,谓言不繁而理著,得其紧要也。略说之,不出三要。一者,心要。二者,境要。三者,法门要。

言心要者,破妄缘之妄心,立即境之真心。要解说,“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际。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是也。要解教相中说,“一切诸佛之心要”,后文又说,“此经独诠无上心要。”为什么说弥陀经是无上心要呢?因为心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竖横交彻,即法界体。法界无外,无量。今弥陀彻证心体寂而常照,即无量光。彻证心体照而常寂,即无量寿。所以说,这部弥陀经独诠无上心要。又,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亦即是无上心要。为什么?因为能念佛之心,体即法界。《净土生无生论》说,“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此经极赞持名妙行,不藉劬劳修证,一日或七日功成。即脱苦域而登宝所。圆证阿鞞,一生补佛。所以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也是无上心要啊!

言境要者,破缘影之妄土。破斥末世积迷之人,以为唯心无境。唤作唯心净土,大错特错!今立即心之实境。要解说,“一切庄严,即导师愿行所成,种智所现。吾人净业所感。唯识所变。佛心生心,互为影质(净境)。”要解又说,“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德之所成就。故能遍严四种净土,普摄十方三世一切凡圣令往生也。”可见心境不二,或心即是境。大师又说,“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以阿弥陀佛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何尝说净土唯心无境。须知一切境界,皆唯心现。极乐净土,亦唯净心所现,净业所感。故立即心之实境。

言法门要者,谓净土一门,三根普摄,上至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下至逆恶凡夫亦得预入其中。信愿行三,缺一不可。“非信不足以启愿,非愿不足以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以满所愿而证所信。”此法门要也。

明白心要,能生真信。明白境要,能启切愿。明白法门要,能立实行。此三要,举一即三,全三即一。一三圆融,不可思议。以能念之心,不可思议,即佛故,心要也。以所念之佛,不可思议,即心故,境要也。念一声不可思议,百千万亿声,声声皆不可思义,心佛不二故。法门要也。故释此阿弥陀经,题名曰要解。


{返回 张秉全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一方便,无上了义,最极圆顿。
下一篇: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
 略论一句弥陀,能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法华经品题略解—从地涌出品第十五
 彻悟禅师语录卷上4
 读诵法华,是往生极乐之最佳助行。
 华严奥藏,法华秘髓……皆不出于此。
 《佛顶文句》摘要卷第三
 《佛顶文句》摘要卷第一
 法华经品题略解—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
 彻悟禅师语录卷上2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为什么我们需要礼忏?[栏目:慧光法师]
 人忙心不忙[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河洛访玄奘(王琳丽)[栏目:玄奘研究]
 病与药(宽严)[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真正的修行不在环境,而在正确的认知[栏目:开愿法师]
 《六祖坛经》第十讲[栏目:崇慈法师]
 王宝强——早年在少林寺的青葱岁月[栏目:名人说佛·名人佛缘]
 心净即佛土净[栏目:拈花说禅]
 禅之甘露 第十一章 完结篇:跑香与香板的典故[栏目:成观法师]
 虚云法师的禅净圆融修行思想(李海峰)[栏目:禅宗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