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
 
{返回 张秉全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24

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

这二句话,出于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是为赞叹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而发的。

什么是摄事理以无遗?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自心作佛,是心是佛。作佛,是事造。是佛,是理具之佛,因事造而显。又六字洪名是事,有声相故。念心无相,是理。岂非是摄事理以无遗。又念一句佛号,若不解理具事造,这是事持。随其或散或定,则往生极乐同居分三辈九品。若断见思二惑,则往生极乐方便净土。若知此一句弥陀,是我心具,是我心造而持,是名理持。若破无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无明,则生实报净土,分证寂光净土。若四十二品无明断尽,则是上上实报土,究竟寂光土。故云摄事理以无遗。又,持名念佛往生,能圆净四土。就是说,虽生同居,等于横生上三土。以虽在同居土,亦能见到寂光土之佛、实报土法身大士菩萨、方便土三贤位菩萨及罗汉等故。同居、方便、实报三土属事,有形相可睹故。寂光属理。但是理性。若离实报土,无相可得。故持名一法,约四土说,亦是摄事理以无遗。

什么是统宗教而无外?宗即是主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宗,而一句阿弥陀佛,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以法界心,念法界佛。一念相应,一念成佛,念念相应,念念成佛,比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还容易。因为见性难,作佛易故。经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故宗门之人,若已悟不生不灭之理,见到本性佛后,多数皆罢参念佛,求生极乐,如永明、楚石、彻悟等诸大禅师皆是如此。以往生极乐,校比自力成佛更快速故。所以一句佛号能统宗。

又,一句弥陀,也能统教。古人说,一句弥陀,竖彻五时,横该八教。五时,一华严时,二阿含时,三方等时,四般若时,五法华涅槃时,八教,即化仪四教和化法四教。顿、渐、秘密、不定,是化仪四教。藏、通、别、圆,是化法四教。化仪是佛教化的之仪式,化法四教是佛教法之内容。释迦如来种种说法,或说渐法或说顿法,或四教并谈,其终极目的只有一个,无非令九界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彻证自心,圆成佛道而已。而念佛人念一句阿弥陀佛,能念是始觉智,所念是本觉理,理智合一,始本不二,即究竟觉。故持名念佛,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以念念即佛故,所以是一句弥陀,确实能综括五时八教。这就是统教。

蕅益大师示念佛法门中说,“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亦可为念佛一法,“摄事理以无遗,综宗教而无外。”作个注脚。


{返回 张秉全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念念即佛的理论根椐
下一篇:华严奥藏,法华秘髓……皆不出于此。
 念佛与止观
 一心不乱往生乎?信愿持名往生乎?
 《佛顶文句》摘要卷第三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生佛互摄,感应道交。
 观经四帖疏上品上生章略释
 一句弥陀,即凡夫心,成秘密藏。
 法华经品题略解—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世出世间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法华经品题略解—妙音菩萨本事品第二十四
 六即颂略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20世纪50年代中印佛教交流勾沉——以玄奘纪念堂为线索(圣凯法师)[栏目:玄奘研究]
 弟子上坐之后,身调好后,观察身体的状态、呼吸的状态,然后...[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时时要思维共同外前行[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九章 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述 第二节 大乘佛教如来成长系的「一性皆成」说[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一章 释论题、论主、译主[栏目:成观法师]
 问12:尊者,禅修中一小时坐禅一小时行禅相互交替的目的是什么?[栏目:马哈希尊者访谈 An Interview with Mahasi Sayadaw]
 禅与现代生活[栏目:明奘法师]
 密教“四归依”渊源初探[栏目:达照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四六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五集]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14.说蕴品[栏目: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