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开启智慧
 
{返回 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750

开启智慧

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六十华严经卷六净行品》

此偈是说,自己认识了宇宙人生的道理和自利利人的方法,就要拳拳服膺地照着去实践和体验;同时也希望把自己觉得是最好的哲理,分享给一切需要它的人。更要紧的是希望大家都能自己向佛法的宝库中探索,启发出他们自性中深广得像大海一般的智慧。

此处的“法”,是宇宙人生的原理,也是规范人生修养的方法。它更是指导人类离苦得乐的观念,有属于思辨的部分,有属于实践的部分,有属于内心世界的经验部分。

佛所说的“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也不以为有一种永远的真理叫做法。佛说法四十多年,在他肉体死亡之前,却对大众宣布说:“我说法四十九年,未曾说着一字。”甚至在《金刚经》中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因为佛是应机说法,随缘应化。佛没有一定想说什么,只是为了适应各种层次的对象需要,而说离苦得乐的慈悲法及智慧法;随着不同时代环境的需要,而为人间留下慈悲和智慧的语言。

佛是一位具有高度智慧的人,他不希望人间大众把他当做个人崇拜的对象,所以提出“依法不依人”的主张。若仅信人,是主观的,会有变动的;若仅依靠佛这个人来救济,在时空之中,都有其极限,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广大。如果以佛所说的法,也就是以慈悲和智慧的理念,作为信仰和实践的重点,情况就不一样了。

因此,一般的佛教徒,在他们尚未知道佛法的重要之前,是以佛的人格为信仰崇拜的对象的,一旦理解了佛法,便会以学佛求法为信仰佛教的目的了。所以鼓励大家“深入经藏”,开发智慧。


{返回 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安众和众
下一篇:众生成佛
 满月清凉
 菩萨的心
 自我圆融
 摄心入定
 事实如此
 种福有福
 小道放荡
 嗔为毒根
 提起放下
 禅的力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果这个五戒虽然身没有犯,但是心里有这个念头,到底有没有犯戒?[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四[栏目:白话佛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栏目:惟觉法师]
 三二○ 喜舍本生谭[栏目:第四篇]
 佛教的命运观[栏目:体恒法师]
 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十二卷[栏目:净空法师]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67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为什么每次去庙朝拜佛以后,坐车回家时会忽忽悠悠地睡觉?[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入菩萨行论 第四十四讲(第9品)[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雪歌仁波切]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7[栏目:妙境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