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病中感言
 
{返回 张秉全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63

病中感言

过去我对妙叶大师《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十大碍行中所说,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以病苦为良药之教诫,虽知所言良是,实则体会极其肤浅。几日之前,因患痔疮住院动了收术。手术虽小,术后痛得我死去活来。终日整夜,目不交睫。拼命念佛,求佛援救,愿即生西方。但由宿业深重,何能如愿。于是心中默祷于佛,愿我将来往生西方,得无生法忍已,悲心遍愍病苦众生而施救度,如是一念,奇迹居然出现,疼痛立时缓解,变得稍可忍耐矣。由此可见发菩提心对修行人之重要。即自思忖:某于台教略窥门径,粗知圆理。平时遇有缘者,来问台宗圆顿道理,说得头头是道。为何病苦一至,却束手无策,狼狈如是。平日奢言,生佛平等,三无差别,何等自负。今也全不济事!——可见仅是理即的体同。从事用上而言,则生是生,佛是佛。在缠法身岂能等同于惑尽智圆之妙觉法身。因此更加坚定了在念佛修行上,必须将自己放在是一个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苦不堪言,求佛垂慈接引,往生西方之信念。诚告净业友人与夫台宗同修,倘若仅凭生佛平等理念,虽一心持名,而不注重于信愿。则落入唯仗自力了生死的通途法门矣。你能自力断惑吗?若不能,则仍是六道轮回中一员苦众生啊。您的圆顿道理,说与阎王老子,他是不卖你帐的。蕅祖尝言:昔日宗乘自负,藐视净土。后生一场大病,方知死心归向净土。蕅公性相圆通,弘台教说唯识,名字位中真法眼。而其修行之方,孜孜不倦,唯持一句万德洪名而已。在《弥陀要解》中,蕅祖大声疾呼,处娑婆五浊恶世。非欣厌具足,念念即佛必不能度。蕅祖犹尚如此,我何人斯,敢不景从。印祖在文钞中也不厌其繁地告诫弟子:要仗佛力,此之念佛法门,能了生死,全仗弥陀誓愿摄受之力云云。

通过此次一番病苦,使我对信愿持名之一法,更加坚定信向,不敢稍存一念游移怠忽矣。谚云:“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思之,不禁哑然失笑。


{返回 张秉全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下一篇:《净宗三大师开示录》序
 《永嘉大师证道歌》简释4
 莫讶一称登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
 《四教仪集注》与蒙润大师
 《大乘百法明门论》浅解
 彻悟禅师语录卷下3
 法华经品题略解—妙音菩萨本事品第二十四
 《佛顶文句》摘要卷第五
 法华经品题略解—安乐行品第十四
 悲智双运,即菩提心
 《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止语和少欲知足[栏目:常善法师]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五节 警策法器 三、禅板[栏目:佛教丛林观]
 救心[栏目:一池落花两样情]
 生活修行之1:「不劳而获」谓之贪[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与祖师同行 柒 遍界真实义 清闲[栏目: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略谈我所知道的智敏上师[栏目:格鲁派大德传记]
 谈死亡问题(中阴救度)[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07[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智顗的二谛思想[栏目:杨惠南教授]
 Right Meditation[栏目:Buddhism for Children]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