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习气 可爱与可厌的分界
 
{返回 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58
习气 可爱与可厌的分界
 
  同样是患了老人痴呆症的老人,一位令人心生欢喜,另一位却让人心起烦恼!年轻时心念的养成,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晚年境遇。
 
  有位中年妇人来看我,诉说家中的公婆让她很烦恼。她说:“公婆都很老了。婆婆又患了老人痴呆症,很难伺候,一天到晚唠唠叨叨。整理好的东西,她总是又弄得乱七八糟,两老也经常呕气吵架。我想遵从师父的话,对长辈孝顺,可是像这种情形,我要怎么孝顺呢?”为此,她心里又烦又气。
 
  这位老婆婆在年轻时就常常和媳妇挑剔、计较,媳妇也和她计较,所以她心里存有许多埋怨。现在年纪大了,身体失去健康,脑筋也痴呆了,但是她潜意识里的心念,还是怨、恨、报复。所以媳妇整理好的东西,她又会把它弄乱,让人烦恼。
 
  另外,有位李居士的母亲也患了老人痴呆症。虽然她的身体行动已不太自由,也不太会认人、记忆力衰退,但她总是笑口常开,口说好话。所以照顾她的人,也照顾得很欢喜,一点都不疲倦。
 
  李太太说她婆婆从前待人,就是人人都好、事事都好,和左右邻居也都相处得很好。她心量很大,别人若对她有什么恩惠,她都谨记着要报恩。虽然她现在患了老人痴呆症,但是看到人总是说:“你好,你做人很好啊!”没有一句不好的话。因为她年轻时就把心念照顾得很好,所以习惯性的什么都好、什么都感恩。因此照顾她的人一点都不累,她的亲人也都喜欢她。
 
  平时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顾好心念”。心念是我们“来去”的种子,不管现在生活在何种环境中,我们的心念若没有照顾好,那就很容易受环境所影响,于顺境中增加欲念,于逆境中则增加造业的机会。这都要视自己能否把周遭的环境,转变为修行的境界,进而藉境修心。当欲境现前时,要以戒、定、慧来控制物欲的陷阱。
 
  心念的培养确实很重要,一点都不能疏忽!人来到世间,从幼年开始就受环境的熏陶及影响,而养成一些习气;习惯成自然,到老时就更由不得自己了。
 
  由以上两个例子,可知一切都出于心念。今生今世由这种种不同的潜意识,即可感受到“业力”的种子真的很可怕!这股力量竟然如此强烈,更何况是来生来世?
 
  我们若带着怨、恨、恶的念头,将来又要过怎样的人生呢?如果我们抱持大爱、广结善缘,看到人就欢喜,做什么事都很甘愿,那么来生来世就可以得到很多人的爱,也可以去爱很多人。
 
  余习会跟着我们转到来生,您是选择令人敬爱,或是引人厌恶呢?

{返回 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幸福的秘诀
下一篇:自我净化心灵
 去瞋心得喜乐
 纯真妙信成大事
 战争之害
 凡事用心,处处皆宝
 甘愿做,欢喜受
 内能自谦 外能礼让
 生活,淡泊简单就好
 真正的富有
 自然最美
 欢喜自在一念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佛三部曲是什么?[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感悟人生 第六讲 如何分享同行善友的功德与经验 四、分享佛法这束阳光[栏目:学诚法师]
 华严经持验纪(周克复)[栏目:明清居士名家文集]
 福报从哪里来?[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13d 演培法师论地藏菩萨─学习地藏菩萨的孝亲精神[栏目:02 经注]
 药师经释义 第三、药师琉璃光如来分[栏目:法界法师]
 什么是菩萨戒中的“众生想”?[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烦恼习气很难改,能往生西方吗?[栏目:助念往生·净空法师问答]
 384.问曰:佛为法王,尚自灭度,云何言法无灭尽?[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修行上路了,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栏目:济群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