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五退法与七不退法
 
{返回 圣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84
五退法与七不退法
世尊曾对弟子们说,在佛教的圣法中,有五种退失菩提之法。
 
一、贪欲:贪是贪心,欲是欲念,求得而不知满足叫贪欲,修行人有了贪欲,随时只知追求: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法等五欲六尘的享受,而退失菩提道心。
 
二、瞋恚:修行人不知修习忍辱波罗蜜,常行愚痴,动辄发怒,甚至斗争,行阿修罗法,瞋斗之习气难断,虽然名为学佛修行,其实起心动念,以嫉斗为能事,不但使自己退失菩提,而常在有意无意,有形无形之间,都会使他人退失向道之心。
 
三、睡眠:凡是真正学佛修行的人,禅定得法,身体容易恢复疲劳,虽少睡眠,而精神充足;若不知自求精进,懈怠成习,时常懒惰,独喜睡眠,名曰修行,其实早已退失菩提矣。
 
四、掉悔:心情时常浮躁,事过又生懊悔,叫掉悔,对修行办道方面,糊糊涂涂,不明是非,没有坚强信念,亦无坚决的意志,不生智照,多以感情用事,极易失去菩提道心。
 
五、疑盖:疑是疑惑,犹豫不能决断,对于圣人之言教,不知是善,自己发生了疑障,盖蔽了自己光明之觉性,而失去了菩提道心。
 
所以说以上五法,又名为五盖,乃退失菩提之不善法;另有七法,行者若能经常修习,令使菩提心增长,所以谓之不退法。
 
一、念觉支:时常光明觉照,定慧均等,不失不散,不使废退。
 
二、择法觉支:以智慧简择其法之真伪。
 
三、精进觉支:以勇猛精进之心,离开邪法邪行,而行正法之真理。
 
四、猗觉支:得到真正之法乐,觉得自己非常美满丰富,猗欤美哉。
 
五、喜觉支:得到善法的真理,即生一种欢喜之心,此乃法喜充满。
 
六、定觉支:使心住于圆明一境,而不散乱。
 
七、舍觉支:舍却过去一切邪迷妄谬之外道法,更不追忆而使菩提现前,不灭不失。

{返回 圣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五根断三结
下一篇:一句胜多闻
 人贵在知过能改
 中阴身
 三种儿子
 二十亿耳
 三藏十二部
 亲不贤子仍孝
 上智者对下愚者之仁忍
 人有四十二种灾患
 五根断三结
 小人之恩不可不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具有平衡性的饮食才是先决条件[栏目:一生要素]
 贤愚经白话 海神难问船人缘品第五[栏目:贤愚因缘经白话]
 神彩论与“逸”的追求[栏目:佛教与书法]
 道与魔[栏目:陈士东居士]
 第二章 摄论学派及《大乘起信论》的传播 第四节 隋代唐初《摄论》的传播与学派兴盛[栏目:中国唯识宗通史]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五十六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阿姜查的禅修世界 第二部分 定 第三章 和谐的正道[栏目:阿姜查禅师]
 入菩萨行论 第四十五讲(第9品)[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雪歌仁波切]
 佛教戒律学 第十三章 戒行论 第三节 对戒律的误解与曲解问题[栏目:佛教戒律学]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四三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五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