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七法生天
 
{返回 圣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18

七法生天

佛陀在迦兰陀竹园,曾对弟子们说:「世间的人们,若能受持七项修福之法,以此因缘,即可得生帝释的三十三天。

因为三十三天的帝释,在地球世间为人之时,便都能够做到供养父母及家中的一切尊长;平素又能和颜悦色,温言软语,不恶口,不两舌,常真实语。虽然身处这个悭吝的世间,在俗居家,然而一点也不悭惜,行解脱施,勤施常乐,举行舍施大会,供养佛法僧三宝。所以他于世间人寿尽灭之后,即以此善因,而生天为帝。」

为使大众更为明白佛陀所说的七法之意,兹分条释义于后:

一、供养父母尊长:父母有生我、育我、养我、教我之恩;家中一切尊长,亦有协助父母从旁抚养教育之德,故为人子女,宜供养父母尊长。此乃种福之因。

二、待人和颜悦色:人生在世,不能离群独居。所以不论是处居家,或学校生活,乃至社会交往,对于父母师长,兄弟姊妹,夫妻妯娌,邻居同住,亲戚朋友,同学同事,主东佣仆,长官部属,及与一切的人们相处,都应和颜悦色。此乃种福之因。

三、说话温言软语:人与人之间相处,唯以语言,才能使感情交流。若言语粗俗不雅,易伤感情,故宜常以安慰语、赞叹语、鼓励语等和雅的音声待人。因此温言软语,乃为种福之因。

四、不恶口不两舌:恶口两舌是地狱之因。为人不咒人、不骂人,不粗言俚语,不挑拨离间,不搬是弄非,破坏他人的感情。此乃种福之因。

五、时常守信真实:人在社会生存、生活,必须经常守持信用,说真实之语,作真实的事,不欺骗背信,不花言巧语。此乃种福之因。

六、除悭贪行惠施:世人所以会贫穷潦困,多因过去悭贪不舍,乃至妒难招灾,争夺战乱,无有安宁之日。若能广行惠施济众,当获福无量。故除悭贪多行布施,乃是种福之因。

七、供养佛法僧宝:佛、法、僧三宝,乃世间的灯塔,是人天的福田。所以世人如能经常供养三宝之所需,而使世间正法久住,世人便能离苦得乐,超凡入圣,建设人间净土,创造人类幸福。故供养三宝,乃为种福之因。

佛教是讲因果业报的,如果人们都能种如上的善因,必得生天,获享福快乐的善报。佛之所言,皆真实语,希望世人,如法修行,当获生天的乐报也。


{返回 圣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一念菩萨心德行已增长
下一篇:人死何必悲泣
 圣开法师 法语
 什么叫三轮体空
 一百零八颗念佛珠
 今世后世得安乐八法
 一佛化区
 人生如梦幻
 佛陀教人如何择交
 五浊恶世
 人乘修士十八愿文
 人乘佛教教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茶与禅(仁贤)[栏目:禅茶文化]
 唐五代“禅教一致思潮的深层结构变迁(蒋海怒)[栏目:佛教历史文化研究]
 衡量修行的标准[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第四章 共中士道修心次第 第五节 抉择解脱道之自性(道谛)[栏目:菩提大道]
 佛经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栏目:佛教基础知识问答]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通解 2[栏目:照光法师]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01[栏目: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济群法师]
 积压的瞋恨好可怕![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学佛问答 第五六卷[栏目:学佛问答·净空法师解答]
 生死泰然[栏目:无常的真理·迷悟之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