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八颂
 
{返回 阿宗白洛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20
《佛子行》第八颂

佛说难忍恶趣苦, 皆为恶业之果报, 是故纵遇生命难, 永不造罪佛子行。

上面讲了皈依,接下来讲述三士道,这是正行的内容。第一是下士道,畏惧三恶道的痛苦而断除恶行。恶趣的痛苦从哪里来,是由恶业而生的。“诸极难忍恶趣苦,世尊说为恶业果,是故纵遇生命难,终不造罪佛子行。”

三恶道的痛苦,我们仅仅听闻也会害怕;真正堕入恶趣的话,我们所经历的痛苦是无法忍受的,在那些地方, 受折磨的时间很漫长, 痛苦的程度也极大. 这样的痛苦从哪里来? 没有因, 这样的果报也不会出现.造作了前面的因, 后面的果报才会是这样. 因不同, 果报也绝不一样, 所以这些果报是清楚分明, 丝毫不爽地由前因决定的, 是前面痛苦的因导致了后面痛苦的果.

我们了解了,痛苦是恶业(通常指身语意的十恶等)的果报。如果所有的业和它们的果都能够知道,是非常殊胜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就全部了知这些。这样了解以后,即使遇到被杀害的威胁,我们也不再造作恶业。如此断恶行善,这是所有佛子的行持。

恶趣乃至整个轮回中大大小小的痛苦,我们清清楚楚地去观想、体会,这非常重要。这样做了以后,当心里五毒烦恼升起时,我们一定能够制止自己因烦恼而造作恶业。不知道痛苦,就不会去降伏烦恼、禁止恶行。正如我们知道了牢狱中巨大的痛苦,让我们身陷牢狱的行为我们不会去做。这就是下士道的想法、做法。我们一定要思维、考察。

原来这样告诉众生的是谁呢,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他对于这些全部清楚了知了,所以我们称他为“遍知”。佛陀是大慈大悲的,他的慈悲用在哪里呢,用在帮助六道众生。我们知道了这些,按照佛陀的教言来行持,这是我们修行以至解脱成佛的道路。 弟子问:“比如有人出车祸死去,她经历的痛苦确实由因果而生,但我们看到的因果可能就是开车的司机喝醉酒了,并不是死者的过失。我们如何知道并相信,死者的痛苦与他之前的恶业有关呢?”

上师答:“世间确实是这样看的,是从外缘看嘛,里面看不到。人们死亡的情形不同,有寿量已尽的死亡,也有灾祸相逼,因这些外在的障碍而死。例如,油灯因油燃尽而熄灭,也有油未燃尽,但被人吹灭;寿尽而死,就好比前者,因外在障碍而死就如同后者。因外在障碍而死的也分两类,一是突遇灾祸,二是自己造了过早死去的因。我们帮助延寿是如何做到呢,如果死亡是寿尽而死,是无法帮助的;延寿是消除外在的寿障。”

“世间人看的,‘哦,这是司机造成的’,这样,我们规范司机的行为,很容易做到让人不死。但是,即使我们在灯上加了灯罩,油尽了,灯还是会熄灭。无论我们怎么做,让人不死去是做不到的。这是为什么,是因果决定的。我们即使看不到前面恶业和他的死的联系,但这一点是可以看到的:无论如何保护他,他还是会死去。从这个角度去看,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只看到了外面,看不到里面。”

“从因果上讲,我们原来造的因使我们现在这样出生。而佛陀说过,我们的死缘众多,有各种各样的。这是对的,我们用所有手段都无法阻止死亡,这也是因果。仅从外面看是看不到的。我们的痛苦是因、缘两方面结合产生的。外在的帮助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改变缘、消除障碍,就如我们生病时,可以到医院去治疗,通过念经回向、本人自己的皈依等等能延缓因寿障而导致的死亡;但大的因果来临时,是无法帮助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也示现脚被降香木刺穿。他已成就的大弟子把木刺扔到非常远的地方,它又回来了;佛陀飞上了天界,它也随之到了天界。佛陀如此告诉众生,因果不虚是这样的。”

“我们大家现在看不到痛苦的因导致了后面痛苦的果报,是由于无明。是什么样的无明呢?世间人这样想:我杀了你,你的痛苦我不知道;人家杀我,我的痛苦我自己知道了。是这样的无明,缺乏智慧的无明,不知道其他众生的痛苦。

现在弹指之间,世界上就有许多人以各种方式死去,还有许多昆虫等生物同时死亡。死时一模一样都要经历痛苦。我们只知道自己的痛苦,不知道人家的痛苦,这是巨大的我执。”

“因为不知道其他生命的痛苦,我们吃肉、宰杀牲畜……现在,我们没有对其他众生的痛苦的感受,但通过闻思佛法、修持佛法,以后全部知道了。我们痛苦的因有了,想要没有痛苦的果报是无法做到的。” “之前说过,整个世界是因果而生的,无论有生命还是没有生命的,全部由因果而产生。不是因果产生的事物一个都找不到。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大大小小的痛苦,小的如头痛,大的如被割截身体,我们造作了因,就有这样的果。正如我们做了落入监牢的罪行,以后监狱的痛苦就到来了嘛。”

“我们不知道人家的痛苦,随随便便就将它杀了,如同对待石头一样;真正知道时,‘唉哟,它的痛苦很大,我们的痛苦也将很大’。原来印度的一个王国是佛陀教化的,那里的人民全是菩萨。国家组织军队时,他们一个人都不愿意杀,国王只好给他们做木头的刀剑。他们这样想,‘即使敌人杀了我,我也不要杀他们。’了知因果的人全部是这样子嘛;菩萨是这样的,菩萨是真正知道因果的,这样即使人家要杀害他,他也不会杀害人家。”

“我们外在的障碍也是因果产生的。原来对其他众生制造了障碍的人,现在自己就会有很多障碍。让我们痛苦的障碍消除的方法,最大的是发心。真实知道,原来我们造作了这样的因,所以会有这样的痛苦到来,但这还不够,还要想到,与我同样的人,他们也承受同样的果报。我发愿替他们承受所有的这种痛苦,有这样广大的发心,果报马上改变了哦。这个最重要,非常殊胜。”

"我们说佛陀脚上刺入降香木,是对众生的示现,告诉众生,一般人的因果会这样成熟。佛陀自己的因果其实都可以改变、消除,他没有业障,恶果也不会有。还有一些成就者显现的因果,一部分是残留的果报没有消尽,另外也是在为众生示现。因果的情形是各种各样的,难以一言概述,

恶业之中,五无间罪的果报难以改变,十恶里,身恶业中的杀生、语恶业中恶语、意恶业中的邪见都是很严重的,例如邪见,相续全部被染污,无法用正确的方法对治恶业。以智慧摄持而造的善业,与没有智慧摄持而做的,其中的差别也很大。当恶业的火焰很大时,我们对治所用的水很少,也改变不了。这些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讲法了。”

“弟子问:“我们在世间经常看到,很多人作恶却享福,有人行善却受苦,这样,我们如何相信,痛苦的因一定会产生痛苦的果呢?”

上师答:“关于你看到的现象,打个比方,我天天祈祷上师三宝,通过上师三宝的帮助、我们自己的发愿,我不好的因果现在成熟,感受一点点痛苦就消除了,而以后我会有非常好的功德。而造恶的人,因果是很大的,他原来一点点的福报现在享受了,以后则全是恶果。就如我是一个富人,有很多食物,但食物中有一些不太好的,现在把它们吃了,以后则都是美味;而造恶的人有一点好的食品,但劣质的食物多得很,现在把好吃的都享用了,以后吃的都是低劣的了。”

“我们现在造作的善恶业,还看不到以后的结果,但现在的状况我们可以去观察。有许多人上半生富裕幸福,下半生穷困潦倒,这样的情况很多。看看萨达姆,当国王时是铁腕,让百姓畏惧,但最后被处以死刑。今天我们偷盗、杀人,以后到监狱中或者被处决,这样都有,我们都能看到。在上半生享福的,就如同在前面享用了好的食品,后半生则是吃到了劣质的食物。看不到长远的前生后世,我们就看现在的情形,一个人生命中前二十年和后二十年的变化,我们真实去观察,就会相信。有的病人通过念经马上就康复了,这样也有嘛。这样去观察。”

弟子祈请法王进一步开示我们所皈依的上师三宝的功德。

上师开示:“寂天菩萨说,具有下述四种功德的,我们皈依;没有这样的功德,皈依没有用,纵使他是天人、天王等,具有很大的力量,皈依还是没有用。此四种功德是什么呢?第一,我们与皈依对境的距离远与近是一样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有这种功德:住在离他很远的地方,与就在他身边,一样的;与他时间相隔久远,同他在世时,一样的,没有差别;他的大悲没有远近之分,向他祈求帮助的人都能够得到他的帮助。第二,释迦牟尼佛帮助六道众生,与普通人的想法不同。'这是我想帮助的人,我一定要帮助;这不是我要帮助的人,我不帮助',这样去分别的想法佛陀没有,平等地帮助众生。”

“第三,释迦牟尼佛是真正解脱成佛了,圆满了自利,拥有佛的功德。第四,佛具有圆满的利他的功德,具备了真实帮助众生的力量和方法,能够满足所有众生离苦得乐的愿望。他有了力量,对他人的帮助一定做得到;就像自己有了很多钱,把财富分给众人,都可以嘛,自己没有钱,说要给人家钱,是假话。佛陀的功德是这样的。如此,我们皈依,就能有相应的作用。佛陀宣说如何获得佛果的功德,这是法。依照法而修持的人,这是僧。这样的皈依不会错,是真正的皈依。这四种功德其他地方没有,是佛的功德。”


{返回 阿宗白洛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九颂
下一篇:《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七颂
 《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三十五颂
 《佛子行》短信讲法 末义部分
 《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十四颂
 《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一颂
 《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十八颂
 《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二十二颂
 《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二十四颂
 《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八颂
 《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二十六颂
 《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二十七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了义明灯 下篇 大手印前行法 第二章 第二节 不共四加行之二:净除恶业障碍金刚萨埵百字明咒[栏目:大手印前行法]
 般若摄颂释 第五十四课[栏目:般若摄颂释]
 大宝积经卷第六十·文殊师利授记会第十五之三[栏目:所依经典·显]
 感动的心[栏目:明海法师]
 大药 第十一章 座下瑜伽:六波罗密[栏目:雪谦·冉江仁波切]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序言[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二(一一五五)[栏目:杂阿含经]
 活用佛法·开悟心[栏目:塔汤仁波切]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栏目:净空法师]
 草堂思古[栏目:孤独是一种修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