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八颂
 
{返回 阿宗白洛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48
《佛子行》第八颂

佛说难忍恶趣苦, 皆为恶业之果报, 是故纵遇生命难, 永不造罪佛子行。

上面讲了皈依,接下来讲述三士道,这是正行的内容。第一是下士道,畏惧三恶道的痛苦而断除恶行。恶趣的痛苦从哪里来,是由恶业而生的。“诸极难忍恶趣苦,世尊说为恶业果,是故纵遇生命难,终不造罪佛子行。”

三恶道的痛苦,我们仅仅听闻也会害怕;真正堕入恶趣的话,我们所经历的痛苦是无法忍受的,在那些地方, 受折磨的时间很漫长, 痛苦的程度也极大. 这样的痛苦从哪里来? 没有因, 这样的果报也不会出现.造作了前面的因, 后面的果报才会是这样. 因不同, 果报也绝不一样, 所以这些果报是清楚分明, 丝毫不爽地由前因决定的, 是前面痛苦的因导致了后面痛苦的果.

我们了解了,痛苦是恶业(通常指身语意的十恶等)的果报。如果所有的业和它们的果都能够知道,是非常殊胜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就全部了知这些。这样了解以后,即使遇到被杀害的威胁,我们也不再造作恶业。如此断恶行善,这是所有佛子的行持。

恶趣乃至整个轮回中大大小小的痛苦,我们清清楚楚地去观想、体会,这非常重要。这样做了以后,当心里五毒烦恼升起时,我们一定能够制止自己因烦恼而造作恶业。不知道痛苦,就不会去降伏烦恼、禁止恶行。正如我们知道了牢狱中巨大的痛苦,让我们身陷牢狱的行为我们不会去做。这就是下士道的想法、做法。我们一定要思维、考察。

原来这样告诉众生的是谁呢,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他对于这些全部清楚了知了,所以我们称他为“遍知”。佛陀是大慈大悲的,他的慈悲用在哪里呢,用在帮助六道众生。我们知道了这些,按照佛陀的教言来行持,这是我们修行以至解脱成佛的道路。 弟子问:“比如有人出车祸死去,她经历的痛苦确实由因果而生,但我们看到的因果可能就是开车的司机喝醉酒了,并不是死者的过失。我们如何知道并相信,死者的痛苦与他之前的恶业有关呢?”

上师答:“世间确实是这样看的,是从外缘看嘛,里面看不到。人们死亡的情形不同,有寿量已尽的死亡,也有灾祸相逼,因这些外在的障碍而死。例如,油灯因油燃尽而熄灭,也有油未燃尽,但被人吹灭;寿尽而死,就好比前者,因外在障碍而死就如同后者。因外在障碍而死的也分两类,一是突遇灾祸,二是自己造了过早死去的因。我们帮助延寿是如何做到呢,如果死亡是寿尽而死,是无法帮助的;延寿是消除外在的寿障。”

“世间人看的,‘哦,这是司机造成的’,这样,我们规范司机的行为,很容易做到让人不死。但是,即使我们在灯上加了灯罩,油尽了,灯还是会熄灭。无论我们怎么做,让人不死去是做不到的。这是为什么,是因果决定的。我们即使看不到前面恶业和他的死的联系,但这一点是可以看到的:无论如何保护他,他还是会死去。从这个角度去看,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只看到了外面,看不到里面。”

“从因果上讲,我们原来造的因使我们现在这样出生。而佛陀说过,我们的死缘众多,有各种各样的。这是对的,我们用所有手段都无法阻止死亡,这也是因果。仅从外面看是看不到的。我们的痛苦是因、缘两方面结合产生的。外在的帮助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改变缘、消除障碍,就如我们生病时,可以到医院去治疗,通过念经回向、本人自己的皈依等等能延缓因寿障而导致的死亡;但大的因果来临时,是无法帮助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也示现脚被降香木刺穿。他已成就的大弟子把木刺扔到非常远的地方,它又回来了;佛陀飞上了天界,它也随之到了天界。佛陀如此告诉众生,因果不虚是这样的。”

“我们大家现在看不到痛苦的因导致了后面痛苦的果报,是由于无明。是什么样的无明呢?世间人这样想:我杀了你,你的痛苦我不知道;人家杀我,我的痛苦我自己知道了。是这样的无明,缺乏智慧的无明,不知道其他众生的痛苦。

现在弹指之间,世界上就有许多人以各种方式死去,还有许多昆虫等生物同时死亡。死时一模一样都要经历痛苦。我们只知道自己的痛苦,不知道人家的痛苦,这是巨大的我执。”

“因为不知道其他生命的痛苦,我们吃肉、宰杀牲畜……现在,我们没有对其他众生的痛苦的感受,但通过闻思佛法、修持佛法,以后全部知道了。我们痛苦的因有了,想要没有痛苦的果报是无法做到的。” “之前说过,整个世界是因果而生的,无论有生命还是没有生命的,全部由因果而产生。不是因果产生的事物一个都找不到。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大大小小的痛苦,小的如头痛,大的如被割截身体,我们造作了因,就有这样的果。正如我们做了落入监牢的罪行,以后监狱的痛苦就到来了嘛。”

“我们不知道人家的痛苦,随随便便就将它杀了,如同对待石头一样;真正知道时,‘唉哟,它的痛苦很大,我们的痛苦也将很大’。原来印度的一个王国是佛陀教化的,那里的人民全是菩萨。国家组织军队时,他们一个人都不愿意杀,国王只好给他们做木头的刀剑。他们这样想,‘即使敌人杀了我,我也不要杀他们。’了知因果的人全部是这样子嘛;菩萨是这样的,菩萨是真正知道因果的,这样即使人家要杀害他,他也不会杀害人家。”

“我们外在的障碍也是因果产生的。原来对其他众生制造了障碍的人,现在自己就会有很多障碍。让我们痛苦的障碍消除的方法,最大的是发心。真实知道,原来我们造作了这样的因,所以会有这样的痛苦到来,但这还不够,还要想到,与我同样的人,他们也承受同样的果报。我发愿替他们承受所有的这种痛苦,有这样广大的发心,果报马上改变了哦。这个最重要,非常殊胜。”

"我们说佛陀脚上刺入降香木,是对众生的示现,告诉众生,一般人的因果会这样成熟。佛陀自己的因果其实都可以改变、消除,他没有业障,恶果也不会有。还有一些成就者显现的因果,一部分是残留的果报没有消尽,另外也是在为众生示现。因果的情形是各种各样的,难以一言概述,

恶业之中,五无间罪的果报难以改变,十恶里,身恶业中的杀生、语恶业中恶语、意恶业中的邪见都是很严重的,例如邪见,相续全部被染污,无法用正确的方法对治恶业。以智慧摄持而造的善业,与没有智慧摄持而做的,其中的差别也很大。当恶业的火焰很大时,我们对治所用的水很少,也改变不了。这些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讲法了。”

“弟子问:“我们在世间经常看到,很多人作恶却享福,有人行善却受苦,这样,我们如何相信,痛苦的因一定会产生痛苦的果呢?”

上师答:“关于你看到的现象,打个比方,我天天祈祷上师三宝,通过上师三宝的帮助、我们自己的发愿,我不好的因果现在成熟,感受一点点痛苦就消除了,而以后我会有非常好的功德。而造恶的人,因果是很大的,他原来一点点的福报现在享受了,以后则全是恶果。就如我是一个富人,有很多食物,但食物中有一些不太好的,现在把它们吃了,以后则都是美味;而造恶的人有一点好的食品,但劣质的食物多得很,现在把好吃的都享用了,以后吃的都是低劣的了。”

“我们现在造作的善恶业,还看不到以后的结果,但现在的状况我们可以去观察。有许多人上半生富裕幸福,下半生穷困潦倒,这样的情况很多。看看萨达姆,当国王时是铁腕,让百姓畏惧,但最后被处以死刑。今天我们偷盗、杀人,以后到监狱中或者被处决,这样都有,我们都能看到。在上半生享福的,就如同在前面享用了好的食品,后半生则是吃到了劣质的食物。看不到长远的前生后世,我们就看现在的情形,一个人生命中前二十年和后二十年的变化,我们真实去观察,就会相信。有的病人通过念经马上就康复了,这样也有嘛。这样去观察。”

弟子祈请法王进一步开示我们所皈依的上师三宝的功德。

上师开示:“寂天菩萨说,具有下述四种功德的,我们皈依;没有这样的功德,皈依没有用,纵使他是天人、天王等,具有很大的力量,皈依还是没有用。此四种功德是什么呢?第一,我们与皈依对境的距离远与近是一样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有这种功德:住在离他很远的地方,与就在他身边,一样的;与他时间相隔久远,同他在世时,一样的,没有差别;他的大悲没有远近之分,向他祈求帮助的人都能够得到他的帮助。第二,释迦牟尼佛帮助六道众生,与普通人的想法不同。'这是我想帮助的人,我一定要帮助;这不是我要帮助的人,我不帮助',这样去分别的想法佛陀没有,平等地帮助众生。”

“第三,释迦牟尼佛是真正解脱成佛了,圆满了自利,拥有佛的功德。第四,佛具有圆满的利他的功德,具备了真实帮助众生的力量和方法,能够满足所有众生离苦得乐的愿望。他有了力量,对他人的帮助一定做得到;就像自己有了很多钱,把财富分给众人,都可以嘛,自己没有钱,说要给人家钱,是假话。佛陀的功德是这样的。如此,我们皈依,就能有相应的作用。佛陀宣说如何获得佛果的功德,这是法。依照法而修持的人,这是僧。这样的皈依不会错,是真正的皈依。这四种功德其他地方没有,是佛的功德。”


{返回 阿宗白洛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九颂
下一篇:《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七颂
 《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十七颂
 《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一颂
 《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九颂
 《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十三颂
 《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八颂
 《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三颂
 《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三十五颂
 《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十八颂
 《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十颂
 《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四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只把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好[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 灌顶[栏目:创巴仁波切]
 第二篇:心法要义 贰、辨类析微 四、解缚入寂[栏目:智敏慧华上师开示录·圆觉心法指归]
 夏坝仁波切问答录--答疑解惑(2)[栏目:夏坝仁波切]
 比丘尼传 3 宋 广陵僧果尼[栏目:比丘尼传·白话文]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五六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十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一集]
 第七章 临济法门(二)——黄龙宗派 二、渊源和背景[栏目:禅宗宗派源流]
 如是降伏其心[栏目:万行法师]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分别二谛与四谛的智慧[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