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7讲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22

《广论奢摩他07》

讲授: 雪歌仁波切  2007-05-18

闻法意乐

我们是对广论来进行闻思修。对我们而言,最为主要的是我们的一生,或是我们的寿命,可以说是一生来学道次第的,如果以道次第来当做我们的命脉,那是非常好的。

总而言之,对于道次第或广论的意义,我们先听闻思惟,仔细的做一个抉择,最后来进行实修。实修时,还要能集中关键要点,这样它的威力就能够发挥出来了,所以闻思修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闻思修而言,后面胜观的学习也非常重要。因此之故,尊者仁波切(法王)在开示《入菩萨行论》时,有时,不是从头开始讲,因为后面的「胜慧品」非常的重要,所以,有时从「胜慧品」开始讲。今年特别这样子做,讲《入菩萨行论》时,就从后面先讲。因为「胜慧品」非常重要,所以从后面先讲。

因为「胜慧品」很困难又非常重要,在听闻思惟的时候,后面空性的意义就显得很重要了。尊者仁波切(法王)也这样做,他谈过广论的学习,若从后面学习是非常好的,他曾经开示过好几次,基于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就排了礼拜五下午要学习广论的后面,也就是胜观的段落。可是要讲解胜观的段落,大家又谈到,前面的安止没有学过,因此我们就先从安止来做一个讲解,所以,闻思修的方式也可以这样子来进行的。

总之,我们如果能够学习《道次第广论》一辈子,那么,《道次第广论》就是我们的命脉,以这样子来过一生的,那就非常好了。此外,其它的法都不需要。在《道次第摄义》里面谈到,将教言论典的意义全部归纳集摄所成,《广论》这个道次第,即使仅仅修了一座,也等于闻思修一切法。把《广论》当做听闻思惟,等于闻思八万四千法门,做实修的话,等于禅修了八万四千法门,可以说是这个样子的,除此之外,其他的实修都不必要。心里面应当有这样的了解,也希望能够如此达成,如此做到,产生这个动机之后来学习教法。

正讲

上一次所讲到的段落,就大纲而言分:1、修安止跟胜观有什么功德和利益。2、安止跟胜观,可以包括一切的定。3、止跟观的本质。4、止观二者都应当要做实修。5、如果要实修的话,就应当要先做一个了解,了解之后,先讲解它们的顺序是什么样子?二者的次序是决定的。已经了解之后呢,正式做实修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又有第五项,个别怎么做实修,这些都只能算前行法。

现在进行到了第四项的段落,二者都应当要实修,止跟观二者都应当要实修,原因何在?这里要讲的内容是止跟观。因为它们是互相帮助的、相辅相成的。如果我只有学安止,不学胜观,表示这个止没有什么必要性存在,学这个止,没有达到它的必要性,没有什么功效。假设我不学安止,只有学胜观的话,胜观也很难达成,就表示止跟观是相辅相成,两个都有必要的。上次主要是谈到这个内容,关于这个部份,上次谈到了,后面这个段落,是至尊仁波切所做的一个告诫。在342页的第一行,上次我们讲到这个段落。因为前面引据《入菩萨行论》经典,这个解释完毕了。讲完了之后,至尊仁波切就要做一些解释说明了。

342页最后那一行:「如是成就无分别定」如是,指前面所谈到的安止已经达成了,这样子的话,就必须再进一步去达成安止的目标,目标是胜观。不仅像前面所谈到的,「如是成就无分别定」,安止达到了。「心于所缘不余散者」,安止如果已经达到了的话,接下来还有很多的目标要去达成。

应用安止来观修,不是只有停留在安止的达成,还要进一步的运用安止去观修无常、业力因果、轮回的过患、慈心、悲心、菩提心等等,任何的实修。如果安止已经达成,再去进行这些实修,就有一个好处,这里谈到,「心于所缘不余散者」,心只会专注于所缘的对象上面,不会散到其它的所缘,以这样子做实修,这个实修的威力就会发挥出来。因此会变成具有威力的实修,这就是安止的一个必要性,有这么一个必要性存在的。

因此之故,「义为令心于善所缘,成就堪能如欲而住。」这是为了要让心能够缘取善的所缘,就必须先成就它可以如欲而住,所以专一安住的时候,还有很多其它的实修即令心于善所缘。安止达成之后,还有一些目标要去达成。除此之外,有些状况是安止达成了之后,忽略了它的目标,没有好好利用安止来达到另一个更高的目标,如果是这样子,那就太可惜了。就外道而言,安止有没有得到了呢?已经得到了,但是,却利用安止去禅修世间的道路,因此,只会得到静虑的正行,除此之外,不会运用到另外一个更高的目标了。业力、无常、因果、轮回过患、慈心、悲心、菩提心、空性的产生等等,不会用安止来做这些实修,那就太可惜了,安止是达到了,可是,不知道把安止运用到一个更重要的目标,那就太可惜了。

「此复」,又怎么样?又要进一步的作一个解释:「系心于一所缘,即能安住。」得到安止时,心放在一个对境上面,心就能够如自己的目的,如自己的所求,而能够安住在上面。「欲令起时,须于无边善所缘境,如欲而转。如通利沟,引诸流水。」安止得到后,就能够这个样子,能够随心所欲的安住。随心所欲安住之后,还要对无边善所缘境,如欲而转,就是不断的安住在上面来做禅修,好像通利沟渠,引诸流水一样。

「故成止后」,因此之故,安止成就后,应当更进一步有必要的去禅修、积聚。积聚什么呢?「更须修集缘如所有性,及尽所有性妙慧」;「更须」,有必须修习、禅修来累积。累积什么呢?后面讲的都是要累积的内容,例如,缘取如所有性及尽所有性,因此产生胜慧,这是有必要做的。

如缘取「施心、戒心、忍辱、精进」作布施的实修、持戒的实修、安忍的实修和精进的实修。这里并没有讲静虑跟胜慧,因为现在讲的段落是静虑跟胜慧。之后,还有「净信」,对上师三宝的清净的信心。「及厌离等」厌离,对轮回的厌恶、厌弃之心等。「无边众善,灭无边失」这些禅修的善根,都要累积,且应当运用安止去累积这些善根,还要灭无边的过失,这些是得到安止后应当要去做的。除了累积这么多的善根外,而且还把过失灭掉,就表示得到安止之后,还有很多目标要去进行的。

「若唯安住一所缘境者,是未了知修止之义,不能增长广大善行。」若唯,是假设,假设这一点不了解;义,是目标的意思。现在这个部份不了解,以为修安止,就是终点站,以为得到安止后,心就能够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都不会动摇,这样就可以了,如果是这个样子做的话,这一个人是不了解修止之后,还有一个更高的目标要去做,因为不知道,所以没有做,只知道心缘所缘境而不动摇,那就太可惜了,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不运用安止,去修前面所说的这些修持的话,那么,要让广大善行突飞猛进的目标,就不能达成了。

简单来讲,安止之后还有一个必要性存在,就是胜观。胜观有必要做实修的。这个段落所讲的胜观里面的思择修,是指有了安止,则胜观的思择修会做的更好的。这里谈到「故成止后更须修集缘如所有性,及尽所有性」一直到「灭无边失」为止,所讲的内容都是胜观里面的思择修。这表示,成就安止之前也要做这些思择修。即使成就安止之后,也须做这些思择修。但安止之后,所修这些思择修的威力非常强大,就表示安止有一个必要性存在,就是后面还要进行胜观的实修。这些所谈的,就是胜观的实修中,思择修的内容。

「若唯安住一所缘境者」假设安止达成了,能够引发身心轻安,伴随身心轻安之下,能够专一安住在对境之上,仅仅只是这个样子,而忽略了后面的必要性,那就太可惜了。因此之故,像前面所谈到的,「如是若舍行品观品妙观察慧」行品,是行持方面;观品,是见地方面。343页第二行,更须禅修积聚缘如所有性所产生的胜慧,以及缘尽所有性所产生的胜慧。缘如所有性所产生的胜慧,是指见地方面;缘尽所有性所产生的胜慧,是指行持方面。

缘尽所有性所产生的胜慧所指的是什么呢?是施心,是布施的实修;持戒之心的实修;忍辱的实修;精进的实修和净信跟厌离等等的实修,把这些列入在行持上面,这是缘「尽所有性」所作的实修,这个是行持方面。如果把行持方面的思择修和见地方面的思择修这部份丢掉(这个妙观察慧就是胜观里面思择修的实修),「唯修三摩地心一境性」,仅仅只是修心一境性的等持,这样一个等持,「其利极小。」那么这个利益实在是太小了。

「又于无我义,若无观慧引生恒常猛利定解」应当用安止的力量,进一步的修空性的了悟。因为要修无我的胜慧,还要进一步作实修。如果这个部分不作实修,那就没有无我胜慧,因此「引生恒常猛利定解,缘如所有性毗钵舎那,唯久修习正奢摩他,仅能压伏现行烦恼,终不能断烦恼种子。」

总之,如果不是由安止来修空性胜慧而产生胜观的话,这个时候所修的安止,只能够压伏烦恼的现前,而不能够断掉烦恼,那不是更加可惜了吗?如果没有观慧引生恒常的(持续很久)、猛利的(非常强烈)胜观的定解,只有长久修习安止的话,那没有什么大的功效,这里所谈到的是这个意思。这个是指应当使胜观猛烈的产生,而且要非常的持久,这个方法要好好的注意,努力的去学习。方法主要是靠安止,由安止之后来修胜观,产生了无我慧,要非常猛烈而且持久。

一般来讲,了空慧如果能够持续很久,对于无我的了悟当然就会猛烈而且很持续,若要达到这个效果,前面是要靠这个安止。一般来讲,我们缘取空性修胜观,来了悟无我的意义,而这个无我意义的了悟,要非常的猛烈,且力量要持续很久,这种力量,就不一样了。

譬如说,“了悟无常”跟“无常了悟所产生的胜观”,这两者不太一样。胜观,表示一种定解,这个定解的力量很强烈而且持续很久。了悟无常,指对无常有了解,了解是了解,但这个了解的力量很强烈吗?不是的。这了解是不是持续很久呢?也不是的。了悟无常,了悟归了悟。但是,了悟之后所产的胜观,那就不一样了。表示力量很强大,又能够持续很久,这个是了悟无常的胜观,为什么这个胜观的威力会很强?因为了悟无常的胜观,对无常的定解,威力很强又持续很久,在了悟无常的义意时,他了悟的非常深入。为什么了悟的非常深入?因为前面有安止。

前面的安止是心完全专一、专注,完全不涣散,放在无常的义意上面,这个了悟当然很深入、很久,而且还威力非常的强大,那就表示,这是了悟无常方面所得到的胜观。这个胜观之所以有那样大的威力,是因为前面有安止的力量之故。有了前面的安止所引发胜观的力量,那么,胜观的胜慧,就会恒常,而且力量猛烈,主要的是靠前面的安止,因安止的成就之故。

那又问了,为什么胜观的威力又强大又猛烈?这不是在「恒常跟猛利」已谈到了吗?是的。因为胜观的部分,如果不是恒常、不是猛利的话,我执又要产生了。譬如说,我们了悟了无我,就算了悟了,我执不久又产生,就算你又了悟了,我执又产生,所以必须安住在无我胜慧之中,无我的胜观里面,而且,二十四小时都在其中。这样子,无我了慧的胜观,就表示会持续很久,力量非常猛烈,因为它持续这么久,力量猛烈之故,所以我执根本不会产生,不会让我执引发出来。

我执一直都不引发,当然由这个我执所引发的烦恼就可以灭掉了,因为我执没有了。这样子,才能把烦恼根本灭掉,这种胜观是非常重要的。故胜观的前面,不能欠缺安止。

这个段落讲的是,假设安止已经达成之后,若不修胜观的话,也是没有什么用处的。正如前面所谈到的,为什么要胜观呢?因为胜观会引发无我了慧,这个无我的了慧,能持续很久,威力又非常强大。假设安止得到了,可是不修胜观的话,就表示无我意义的了悟力量不够强大,也不能够持续很久,这样子不能够灭掉我执。凡是我执还存在的话,烦恼一定出现,烦恼出现一定落入轮回,所以胜观的观修是多么的重要,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里谈到「唯久修习正奢摩他」,若只有修安止,这样子「仅能压伏现行烦恼」,烦恼的现行部份能够压住,「终不能断烦恼种子」,没有办法把烦恼的种子断掉,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无我意义的了悟。因此,不能够长久,威力不能够强大之故,当然不能够断掉烦恼的种子。所以,安止之后一定还要修胜观。

后面要列出成立的教言,也就是前面的主张,它根据的教言在那里?后面就要引经据典来做说明,共有三部。第一部《修次第中篇》;第二部《三摩地王经》;第三部《菩萨藏经》。《修次第中篇》中又引用《解深密经》,虽然是四部,但因为《解深密经》是被《修次第中篇》里面引用,所以把它归纳在《修次第中篇》里面所讨论到的内容,这样就等于是三部教典。这些成立的根据都讲完毕了。

第343页倒数第三行:「如来于此密意说云。」因此之故,至尊仁波切作一个归纳。「如来于此密意说云」,就是如来的主张、想法是这样子的。「从他听闻,解脱老死」,从他人听闻之后,想要解脱轮回,想要断掉一切的盖障,引发本智,像这样子的一个人,一定要依安止,之后,一定要修胜观。意思就是指不能够只学安止,要知道安止之后,还有一个目标存在,不能够只停留在安止,安止之后还有胜观要去学习,这一点一定要了解。

《修次第中篇》是莲花戒论师,当时破斥摩诃衍(大乘和尚)所谈到的内容。因为大乘和尚(摩诃衍)要排除思择修的部分。但是,胜观有很多思择修的内容,所以讲《修次第中篇》时,再把这个作一个解释。

《修次第中篇》云:「诸瑜伽师若唯修止,唯能暂伏烦恼现行,不能断障,以未发生智慧光明,则定不能坏随眠故。」诸瑜伽师若唯修止,虽能、唯能暂伏烦恼的现行,但不能断掉这些盖障,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产生胜慧的光明之故,就不能断掉随眠的部分。随眠,就是沉没下来,沉淀的部分。莲花戒论师引用《解深密经》云:「由静虑故,降伏烦恼,由般若故,断诸随眠。」般若,是胜慧,由胜慧故,断诸随眠,这是《修次第中篇》引用到的。

总之,这句话的内容是,如果修安止的话,暂时能够把烦恼压伏,暂时仅仅能够把烦恼压住。把烦恼压住的意思,是指没有去管它,就是没有用直接对治的力量把它完全的灭掉,等于是这个烦恼,根本不会彻底的灭掉,没有做到这个样子,只不过暂时把它丢掉,(暂时不理它),仅仅只是这个样子,那就表示,它还会再出现的。所以,不是把烦恼彻底的灭掉,只是把它暂时放在那里,有一天还是会再出现,因为它还留在那里,还没有灭掉。

如果产生了胜慧,就不一样了。因为胜慧是烦恼的根本的反面。烦恼的根本是我执、无明。胜慧刚刚跟他针锋相对,刚好是反面,所以胜慧能把我执、无明灭掉。烦恼的引发是靠我执、无明,如果我执无明灭掉的话呢?那烦恼的种子就灭掉了,烦恼的根本就不会再引发,胜慧才能把随眠的部分断掉。所以说「由般若故,断诸随眠」,这个随眠,是指没有现前跑出来,已经跑出来发挥活动的是现行的部分。如果没有跑出来,好像睡觉一样的藏在那里没有活动,叫做随眠,这个部分要靠胜慧才能灭掉。

转变成习气的本质而沉淀下来,称之为随眠。它不属于心识,是一种能量、一种能力。以一种能力的形式而保留下来。因此,随眠的意思,是指转变为习气,以习气的方式而存在。习气是以一种能量的方式存在,这时候就变成一个续流,这是烦恼的一个持续续流,这个才能称之为随眠。等到这个续流产生作用,发挥功效的时候,就成为烦恼了。如果,这个功效发挥力量了,这个活动能够引发烦恼,这时就称之为种子。

至尊仁波切要引用《修次第中篇》的内容时,前已面讲过了。就是「唯久修习正奢摩他,仅能压伏现行烦恼,终不能断烦恼种子。」可是在《修次第中篇》里面谈到的,却是「诸瑜伽师若唯修止唯能暂伏烦恼现行,不能断障,以未发生智慧光明,则定不能坏随眠故。」却用随眠这个名词。总而言之,随眠,是一种习气的本质,持续而流动的。它是烦恼的一个续流,当它发挥活动时,会引发烦恼,就成为种子。从这里来看,又称为种子。

譬如说,小麦的种子种下去,将来它会长出一棵小麦,为什么?因为它能长出小麦。如果你种的是米的种子,当然将来长出的就是米。所以把它称之为种子。就是表示这个随眠本身,它开始发挥活动、发挥作用的时候,它会长出烦恼。从长出烦恼这个角度来看,就把它称之为种子。所以前面有时候讲种子,《修次第中篇》里面又讲随眠,意思是一样的。

「故断诸随眠」,以习气的本质而随眠,跟习气不一样。这个可能要做一点点的区别,要稍微有一点点的了解,两者是不同的,为什么呢?因为烦恼本身以习气的本质而随眠。谈到随眠的部分,一定是指烦恼。烦恼是现前的部分,可是现在还没有现前,因此,它转变成为习气的本质而随眠。随眠就是沉淀不活动,好像睡着了一样,这个部分,当然它也是烦恼,它也是转变成烦恼的一个习气的本质而随眠。但是,假设是一个习气的话,就不一定是烦恼。例如,已经把烦恼灭掉了的阿罗汉,烦恼的部分已灭掉了,但是习气还存在,所存在的这个习气,就不能够称之为随眠了。

我们这里谈到的是说,烦恼本身以习气的本质而随眠,而安住在那里,这个时候,烦恼还没有断掉。烦恼还没有断掉的原因是,虽然已经修了安止,但还没有修胜观,所以烦恼没有灭掉。这个时候烦恼都还存在,只因为安止的力量之故,所以把烦恼现前的部分降伏住了。因此烦恼本身,会转变成为一个比较细分的能量,变成一个习气的本质,由这个习气的本质而保存下来,这个时候称之为随眠。因此它没有现前,它没有现前、也没有活动,但是断掉了吗?没有断掉。

如果它没有活动、没有现前,也没有断掉,那么它是怎么存下来的呢?它变成了习气,变成一个习气的本质而随眠,而存放在那里,这时候它是烦恼,因为它是一个烦恼的习气留存下来的。如果谈到习气,就不一定是烦恼了,譬如说,阿罗汉已经把烦恼断掉了,烦恼已没有了。前面讲的是一个修安止的人,他的烦恼并不是断掉,烦恼还在的,但是烦恼本身会转变成为一个习气的本质而保存下来,成为一个随眠。

就算一个阿罗汉,把烦恼灭掉了,可是烦恼的习气还存在,这时候,所留存下来的这个烦恼习气,不能称之为随眠。那表示,讲烦恼的习气时,它的范围比较大一点,讲烦恼的随眠,范围比较小一点。就算一个阿罗汉,他的烦恼灭掉之后,还有习气存在,这时候不能说随眠。

随眠一定是属于烦恼的习气部分。谈到烦恼习气,它不一定是随眠的部分,譬如阿罗汉,烦恼虽没有了,还剩下烦恼的习气,这个习气不能说是随眠。只要谈到随眠,一定是属于烦恼的习气的部分,两者大小范围可能不太一样。

这里谈到的随眠跟种子,也是这样子的一个道理的。谈烦恼的时候,烦恼的种子范围比较小一点点;谈到习气,它的范围就比较大一点。已经灭掉烦恼的阿罗汉本身还有习气,但他的习气不能说是烦恼的种子。可是只要谈到烦恼的种子,它一定是烦恼的习气,所以它的范围比较小一点点。

首先简单的解释,烦恼的随眠跟烦恼的种子是同义词。虽然不同的字,但意思是一样的。烦恼的随眠,指的就是烦恼的种子,它是一个同义词,这一点要了解。其次,烦恼的习气跟烦恼的随眠不一样。从这里推论得知,烦恼的习气跟烦恼的种子当然也就不一样了。

凡是烦恼的种子,必定是烦恼的习气,但是,烦恼的习气,不一定是烦恼的种子,为什么呢?因为非烦恼的种子,也可以算是烦恼的习气。非烦恼的种子,譬如说,阿罗汉已经把烦恼的种子灭掉了,但烦恼的习气还在,所以说,凡是烦恼的种子,必定是烦恼的习气,但是烦恼的习气部分,不一定是烦恼的种子,习气跟种子两个不一样。

从这里就知道,随眠的部分也是一样,是相同的意思。随眠跟种子的意思一样。之后,去了解习气跟他们两个不相同,不相同的原因就是烦恼的种子也是习气,就算不是烦恼的种子,它也算是烦恼的习气,为什么?因为阿罗把烦恼断掉了,烦恼的种子也断掉了,他烦恼的习气还在,这个部分,我们说他有烦恼的习气,但不能说他有烦恼的种子,因为已经把烦恼灭掉了,这一点要了解,这是它的差别了。

后面的《三摩地王经》也是这样谈到的。此之后,一定要修观,为什么?先讲外道的情况,再讲内道的情况。外道的情况是:「虽善修正定」。他修安止、修等持,「不能破我想」,可是还不能够运用安止来破除、灭掉我执。「后为烦恼乱」后来,烦恼又引发了,堕入恶道,这种也有,这是「如外道修定」。好像外道修禅定、修安止一样。外道修安止、修禅定,烦恼暂时不会产生。可是,将来烦恼还是会产生,烦恼以后再度产生会扰乱他的内心,就堕入恶道,这种情况都有的。

反过来,「若观法无我」内道观法无我是指胜观,已经有安止,之后,又来观万法无我、观空性。「观已善修习」观诸法无我之后,善修习,好好的修胜观。「是证涅槃因」这个时候,所修的禅定、安止,就成涅槃的原因了。意思指,如果只有修到安止,后面不修,这样子的安止不能够得到涅槃,也不能当做是涅槃的原因。

安止修了之后又修胜观,由胜观会得到涅槃,那时候的安止,就会成为得到涅槃的原因,「非余能寂灭。」除此之外,胜观的实修不做,仅仅靠着安止,或其他的实修,都不能够得到涅槃的。「若观法无我」,指安止已经修了之后,再进一步去修胜观,就能够得到寂灭涅槃,若不这样去做,是不能得到涅槃。

再引经据典说明。《菩萨藏经》亦云:「若未闻此菩萨法门,亦未听闻圣调伏法。」圣调伏法,是戒律教法的内容。「唯三摩地而得喜足」,某一个人,他仅仅修安止,得到了等持之后,把自己的等持当为最殊胜,因此之故,没有去听闻其他广大无量无边的菩萨法门,还有一些调伏内心戒律的法,都没有去学习,广大无边的大乘法门也不去学习,都不作闻思,只有「唯三摩地而得喜足」,因此把自己安止的实修当作是最好、最快乐的。「而得喜足」,就是最好的,完全知足,其他都不去学习,这样,会有什么毛病吗?底下讲了它的毛病。

「为憍慢转堕增上慢」这个时候,他会产生傲慢之心,为什么?这种情况称为井底之蛙,没有看过海水,就以为自己的井,已经是一切了,是最大的了,所以产生傲慢之心。转增憍慢之心时,对于无量无边的大乘法门,没有去学习,因此不知道,自以为有一点证悟的功德,有一点殊胜的等持,禅定的力量已经产生了,觉得这已经最殊胜了,证悟的功德是最高,最了不起,就是这个样子,所以才会产生傲慢之心。当傲慢心转变成增上慢之心时,这个增上慢心,最后会破坏他等持的威力。那么,他有没有产生等持?有啊!他有产生等持啊!可是,因为慢慢产生憍慢之心、傲慢之心,后面会把他等持的威力衰损掉。因此,由这个增上的憍慢之心,将来还要引发烦恼的。

因此之故,后面就讲了,「不能解脱生老病死愁叹苦忧及诸衰恼。」烦恼若再度产生,将来的成效,后面会怎么样呢?后面就要堕入三恶道之中了!所以,等持虽然是产生了,但由于等持所引发的傲慢,而这个傲慢,是一切痛苦的开始。一打开一切痛苦之门,接下来,就不能够解脱生老病死,还有其他各种痛苦,甚至不能解脱六道轮回。不要讲六道轮回,根本不可能解脱,就连诸大苦蕴也不能脱离。因此之故,「如来于此密意说云」,如来针对这一点,就谈到说,「从他听闻」,他,是指善知识。

从善知识那里要广大的做听闻,这样子才能「解脱老死」,这是根据《菩萨藏经》所谈到的内容,如来也曾经这样子的开示过,从听闻到解脱老死,这个是如来所开示的内容。中文部分标点符号好像有一点错误,「从他听闻解脱老死………而修妙慧」,引号改到老死之后,「从他听闻解脱老死」。在343页(倒数第5行),《菩萨藏经》亦云,一直到倒数第二行,「从他听闻解脱老死」为止,全部都是《菩萨藏经》的内容。

《菩萨藏经》讲,如果没有听闻菩萨法门怎么样、怎么样…不能够解脱诸大苦蕴,所以如来针对这一点,也讨论到了。「从他听闻解脱老死」全部都是菩萨藏经里面的句子。然后「解脱老死」之后,底下「故欲断诸障发净智者,应依奢摩他而修妙慧。」是宗大师广论的句子。这是至尊仁波切根据前面三部引经据典之后所做的结论。

至尊仁波切说,想要断除掉一切的盖障,引发清净的本智的话,这样的一个人,一定要依靠他所修的安止,之后,还要进一步的修胜慧,就是闻思修上面都要不断增长、增广,这些是有必要的,这是结论了。至尊仁波切在这一个结论之后,再用两段经文,来补充说明自己所讲的结论是有道理的。所引用的经典,一部是《宝积经》,一部是《修信大乘经》。

《宝积经》云:「住戒能得定,得定能修慧,由慧得净智,智净戒圆满。」想要得到清净本智的话,前面要修慧,修慧之前要先成就安止。由安止、由胜观之后,才会得到清净的本智。这表示,安止跟胜观都要做实修的。

后面「戒圆满」跟前面的「住戒」不一样。住戒,指三学的段落。三学的段落,是先学戒学,之后学定学,最后学慧学,这是不断学习,学习之后得到了一个清净的本智,在清净的本智摄持之下,再去持戒,这个时候,就是持戒圆满,这是前后两个不同的段落。

其次,《修信大乘经》云:「善男子,若诸菩萨不住于慧,我不说彼能信大乘,能生大乘。」「彼能信大乘;彼能生大乘,信大乘跟生大乘,指见地方面跟行持方面。任何方面,不管见地也好,行持也好,胜慧都非常重要的。或者这样子讲,信大乘跟生大乘,把它解释成意乐(内心的想法)的方面,以及加行(付诸行动)方面,这样子也可以的。

「善男子,若诸菩萨不住于慧」如果他没有胜慧的话,对大乘方面的信心也不会有,加行方面(去做的实修的这个部分)也不会有了。首先,「不信大乘」这个信,是信心的意思,对大乘不会有信心。信心,主要的是指意乐,内心的想法的这个部分。

通常谈到信心分三种,清净的信心;欲求的信心跟相信的信心。任何一种都算是的,能不能信大乘,就是这三种信心的任何一种会不会产生,是指这个意思的。三种信心,首先是清净的信心。譬如说,见到诸佛菩萨的功德之后,内心转变成为非常的清净,很纯净、很清净,这表示清净的信心。或者说,自己具有能力可以成就佛果,这个能力一定有的、一定存在的,等了解之后,内心因此产生了一个欲求、渴求之心--我要成就佛果,这种渴求之心,称之为欲求的信心。

相信的信心,是相信佛、菩萨广大的利益众生的这一点是一定有的、一定存在的,将来我也一定可以成就佛果,这是肯定的,不能说没有的。因此,我现在就发起菩提心,学习六度波罗蜜,将来一定有果,这个果的成效一定存在,而且成就佛果之后,可以广大利益无量众生,这个一定也有,这个情况一定有的,不可能说没有,对这一点完全的相信,这个称之为相信的信心。「信大乘」,是指这个部分,就是信心的部分。

「生大乘」指,如同自己的信心一样。进入行持的学习,如同前面意乐的相信,后面就如同这个相信。对大乘的行持的部分去进行学习,那个部分叫「能生大乘」。不管意乐也好,加行也好,假设没有胜慧的话,意乐的部分没有,加行的部分也没有。

阿阇黎陈那在他的《量论》总集里谈到:「能成为量广大利益众生」,「导师如来救者我顶礼」,这是对佛陀、如来的供赞文。供赞文里面讲四个圆满,一部分是意乐的圆满跟加行的圆满,这是原因阶段里面的圆满;果的部分,是自利的圆满跟利他的圆满,这是果的部分的两个圆满。意乐跟加行的部分:意乐的部分,指菩提心的学习;加行的部分,指六度波罗蜜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胜慧(了空慧)的学习这个部分。

其中意乐部分(菩提心部分)的产生,主要是靠思择修;加行部分的学习,主要是了空慧。了空慧的学习,主要还是要靠思择修。那表示,思择修是胜观,所以胜观部分的实修,实在是非常重要。

大乘主要是要追求佛果。要追求佛果,意乐的部分需要,加行的部分也需要。而意乐跟加行这两个部分,它的根本之处就在胜观。若欠缺胜观的话,就没有希望成就佛果了。成就佛果,它的原因就是意乐跟加行。意乐,指的是菩提心的部分。菩提心要实修,也要靠胜慧来进行实修;加行的部分是了空慧。了空慧的部分,也是靠胜慧来进行实修,那表示,不管在那个段落里面,意乐跟加行的部分,胜观的实修都非常的重要,不能够轻忽的。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8讲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6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9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3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9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2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4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0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6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7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2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谈三乘总持门[栏目:许智铭居士]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破自生的思路[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