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4讲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75

《广论奢摩他14》

讲授: 雪歌仁波2007-09-21

前行

首先思惟利益遍满虚空的一切如母有情众生,因此无论如何要得到所得果位之中,究竟圆满的无上果位佛果菩提。要产生善良的心,如果产生善良的心的话,所做善行才能够成为圆满的果的一个原因,为什么呢?因为所要得到的果---圆满菩提,这个部份而言它是圆满的,因此之故,它的因至少、最低程度要求,应当要有利他的想法,就是当利他的事情还没有去进行之前,至少在它的前面要有利他的想法,这利他的想法是什么呢?是指利益遍满虚空一切众生,这种想法应当要在内心产生的,如果这种想法在内心产生的话,所做的善行就能够成为证得圆满果的一个原因。

一般来讲,原因的类型非常多种,我们现在要得到的果是圆满的果,因此它的因也必须是圆满的,例如自利的想法,自私自利这种想法所进行的任何大大小小的善根,将来所成熟的果报只能自己方面得到,自己方面所得到的一点小小的果报而已,除此之外不能去获得圆满的果,不能得到自他二利究竟圆满的果,这不可能得到的。

所以果是究竟的果,这个果是一切善好功德都齐备,是无上究竟的果,没有利他想法的善根是没有办法成为这种果的原因的,因为果是无上的、究竟的、是一切善好都齐备的,因此之故,因也要随顺着果是这种类型,所以因也应当是圆满的。

所以圆满的因是什么呢?圆满的因就要思惟利益到遍满虚空的一切众生,应当要有这种想法,这种想法在内心产生的话,以这种想法的威力之故,这个因就会变成一个圆满的因,因此动机上要产生菩提心的思惟这是相当重要的。

如果说没有这种动机的话,所做善行是没有办法做为证得无上圆满菩提佛果的原因的,因此之故利他想法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有追求利他的想法在内心产生,而且以这个作为动机之后,来进行教法的讲说跟听闻,不管在何时我们进行的时候,大家都应该以这种动机来听闻教法。

或许用这个比喻来讲的话大家就更容易明白了解了,譬如说我有一个布施的想法,一个能舍(舍弃)、布施的想法,譬如说现在我有一个布施的想法,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接着这个布施想法的后面,我就去做这个布施行为,我去做这件事情嘛,脑袋有这个想法,跟我去做真正布施的这个行为,这二者将来会成熟出什么果呢?将来下辈子会让我得到好的财物受用,所以这二者会成为将来会成就财物受用的果报。

所以这样分析,财物受用的果报它的因是什么?它一开始、最开始的因是什么呢?最开始的因是从我想要给他一个布施,我这种布施想法这个念头开始的,可是以这种我想要给他作一个布施这种想法开始之后,最后实际上得到利益的人是谁?是我自己啊。

为了自己得到利益,为了成熟出自己财物受用的果报。所以就自己成就财物受用的果报而言,它的最初引发的原因在利他的想法,在布施的想法。所以这一世布施的想法,是未来自己有一个好的财物受用的一个原因的,除此之外如果没有这种认知的话,譬如说我心里面想我现在要发大财,这种想法会不会成为我下辈子得到财物受用的原因呢?完全不会的。

下辈子要发财的原因,应该是我这辈子赶快对他做广大布施,好好的去帮助他,以这个想法跟这个行为之故,会引发成为我下辈子发财得到财物受用,除此之外,现在我心里面想着我要发财、我要发财,这种想法根本不会给我将来得到财物的果报,这不是一个发财的原因的,因此之故,对于遍满虚空一切众生有利他的想法,这就非常重要了,假设没有这种想法的话,将来不会得到无上的,彻底究竟的这种圆满的果,这就丝毫得不到。

所以这个果如果要得到的话,应当是现在利他的想法,而且想要得到这圆满的果,现在利他的想法不能够只利益一位众生、两位众生、应当遍满虚空之一切的众生,从这个想法来做为一个开始。所以说我现在想要成佛,心里面有这种想法,但是把利他的想法丢掉的话,心里想我要成佛,这种想法会不会成为证得佛果的一个原因呢?不会的。

我们现在心里想说我要有这个财物受用,我要有那个财物受用,心里面这样想能不能得到呢?不会的,要想得到的话要从我现在能舍,能够去做布施开始。如果现在我不能够舍、不能够做布施的话,心里面只想到这个东西我也要,那个东西我也要,我也要发财,而没有布施想法的话,下辈子不但不能够得到财物受用,反而这种想法会成为下辈子贫困潦倒的一个原因。不要说不能得到财物受用,这种想法不是得到财物受用的原因,而且还会遭致下辈子穷困潦倒。

所以因跟果之间关联的方式应当好好来了解,因应当要跟一切众生有所关系,就是利他,要产生这种想法。所以就圆满菩提的因,因形成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因应当是思惟到利益遍满虚空一切众生的想法,从这种想法产生的时候就开始了,这个因就已经形成了。

所以当我们进行大大小小任何善行的时候,所进行的善行可不可以成为圆满菩提的一个原因,可以、还是不可以?就看前面的动机,在前面动机的那个段落,利益众生的菩提心这种想法是有?还是没有?来做决定。如果有利益遍满虚空界的一切众生的这种想法产生的话,这个想法本身就是圆满菩提的因,这个想法作为动机,所进行的行为、善业也是圆满菩提的因。因此之故,在前面产生菩提心相当重要,所以我们在念皈依文、跟发菩提心文的时候,它的原因要好好进行了解,能不能成为圆满菩提的一个原因,就看这个段落,就看发菩提心这个想法有、还是没有来做决定,许多人不知道这一点,应该好好了解其中关键所在。

有些人他在念了发菩提心文以后,他内心还不了解圆满菩提怎样去进行,怎样去得到它的,我们从前面讲的比喻就可以知道了。前面讲的比喻就是,如果没有我要去利益他这种想法存在,只有我要从他那里得到什么?这种想法的话,这种想法不会成为未来财富受用的一个原因,这个不仅不能成为一个原因,还会阻碍将来得到财富受用,所以只是说我要从他那里得到,而不是说我要给他,这种想法是将来发财的阻碍呢!

因此我们现在追求圆满菩提的话,这个不是自己个人的利益,圆满菩提没有说利益我自己个人的想法,应该不是的,应该是利益遍满虚空界的想法。假设只有利益我自己一个人的这种想法,这种想法不是圆满菩提的因,不仅不是圆满菩提的一个因,而且还是圆满菩提的一个障碍,所以在发菩提心的时候,应当要对这个关键重点好好了解。

利益一切众生想法的产生,这种菩提心是为了利益众生我要得到圆满菩提心,这是发菩提心的时候所谈到的,所以得到菩提不是为了我。前面谈到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要得到圆满菩提,得到菩提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遍满虚空的一切众生,所以不是说我要得到什么?而是说我能够付出什么?所以说利益遍满虚空的一切众生,为了众生能舍弃,能够人人至上,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之故,因此要得到圆满菩提,我来进行这个事情---要追求圆满菩提。不是为了利益我自己,不是为了我之故而得到圆满菩提,而是为了其他众生之故,我要得到圆满菩提,如果这样想的话,这会得到最大的利益。

但是我们通常都没有这样的想法,为了要利益众生、服务众生,我要得到圆满菩提,我们通常总是认为自己好像可以得到很大的利益一样,其实利益众生的想法,广大的利益众生就是我们得到的最大的利益,但是我们都没有这种认识,我们的想法好像是我一定要得到什么,才能算是我的利益,而不知道我的付出,就是我得到的最大的利益。

前面的段落,不论在何时我们都念到菩提心发心的颂文,这发心的颂文对产生菩提心的动机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如果没有任何发菩提心的动机,什么动机都没有,就立刻来进行的话,恐怕也是不太好,就最初发起菩提心念诵的时候,要把它的原因、内容、意义做一个好好的了解。如果说对词句的意义根本都不了解,不但没有利益而且还要吃亏呢!吃亏是什么呢?吃亏就是有时候傲慢之心会越来越强烈,一般来讲不了解佛法义理当然也是不好,可是学习之后也会产生弊端的,为什么呢?因为广为听闻学习佛法之后,学习之后总是认为这个我已经了解了,这个是我的派系,学了这个法之后我可以把对方打败,我还比他懂得更多,我比他还强,因此会想到说比起没有学习佛法的人,我还更加伟大,一般来讲是会这个样子。

因为佛法总是跟下辈子有关系,所以当我们想到我的时候,想到一些东西的时候都是这辈子的东西。可是如果想到下辈子,当然想到下辈子就更加伟大,更加有价值了,所以想到我在学习佛法,我在学的是跟下辈子有关系的话,好像我学法时这个我,比起一般情况来讲更加伟大,因为现在所学的法对下辈子有利益,因此跟下辈子的我有所关系,好像我在学习的时候,这个我又变得非常伟大,不管从有境的部份也好,或是从对境的部份也好,对境的部份---所学的法跟下辈子有关,有境的部分---我现在在学习下辈子的法,因此也是跟下辈子有关。不管跟有境也好、对境也好,这个我都变得被放大,变得非常的伟大,好像变得自己非常了不起,所以学习佛法之后有一种情况,我执会越来越严重,内心的烦恼会越来越多,这种危险不是说不会发生,它也是会有发生的可能。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会变成一边学习佛法,佛法好像是使我内心烦恼发育的一个工具,去补助它、去滋润它,使烦恼发育得越加强大,变成它滋长的一个顺缘,变成它发育的一个工具,会不会有这种可能,这种危险发生呢?也有可能的。所以在最前面阶段,念菩提心颂文的时候,不能够了解它的意义,一边学法而烦恼越强烈,我执越强烈,这个恐怕就不太好吧!好像是比起前面没有学习佛法而言,学习佛法反而导致我制造出很多烦恼,制造出我执更加强烈,就变成未蒙其利、先有其弊,就变成吃亏了,这种情况是因为对学习教法的方式、方法,错误不了解,因此导致吃亏。

我们仔细观察,有时候一个人穷困潦倒,没有什么身外之物,在身外之物都没有的情况之下,我执不会引发的非常强烈,为什么?因为开口说我的机会很少,都不太有这种机会说我怎么样,我怎么样,没有什么机会嘛!因为穷困潦倒,什么东西都没有。可是以后东西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多,房子越来越多,财富越来越多,这时候讲到我,开口说我怎么样、我怎么样的机会很多了,所以我执会越来越强烈,所以引发我执产生这种外在环境变得非常的多。

因此内心的功德、学问也都是这个样子的,内心可以运用到的功德能力,譬如说内心可以想到的朋友、老师,还有我四周的环境怎么样,这个跟我们内心有关---老师、朋友、还有四周的环境,所以内心跟外在的事物比较起来,当然内心是非常珍贵的。可是有时候内心也会因为受到外物的影响之故,我执会变得越来越厉害。因此会说我所学习的法,教导我佛法的老师如何,我学习佛法的时候,帮助我的是这个朋友、那个朋友,我学习佛法的时候,环境是这个样子、是那个样子,这些都是让我执引发产生越来越多的,这些对境越来越多,因此我执就会引发得越来越多,比以前更加的多。

一般来讲仔细想一想,这些都是让我执减少的一个方便,我所学习的法、我的老师、我的四周环境、朋友等等,知道运用的话,这个都是非常好的方便、善巧---让我把我的我执逐渐减少,应该是这个样子。但是在不知道妥善运用的情况之下适得其反,反而由这些因素导致我的我执更加强烈。不管是我执也好,自己的执着也好,我们经常讲我怎么样、自己怎么样,这些坏见逐渐增长,因此之故,由这些越来越强的坏见,会引发其他的烦恼,会引发贪嗔痴也越来越强,是不是会有这种危险存在?不是说不可能,会有的!因此这是受到外物影响,也会导致这种危险,这有可能会发生的。

因此之故在心经也好,在佛陀薄伽梵所开示的教法有很多---七菩提分、或者是三十七菩提分,所谈到的四正念、四神足、四正断、五根、五力、七菩提分还有八正道、还有二十一种无漏本智,开示这么多的教法。还有开示四圣谛、十二缘起,所开示的教法内容很多,这个主要是针对我们的内心所要进行的实修。针对内心来进行实修的话,有所相关的法有很多,但是对这些有所相关的法,当我们应用而做实修的时候,如何使烦恼不会增长增广,反而让内心变得非常的纯净。就是前面所谈到的了,就是这个我执、还有谛实的执着,能够把它去除掉、或减少的话,就会变得非常的纯净。在《入中论》里面所谈到的,出世间的布施、出世间的持戒三轮体空,在三轮体空之下所进行的布施非常的纯净,在三轮体空的持戒非常纯净,三轮(三边)都没有谛实成立这种了悟。假设欠缺了这种了悟---三边都没有谛实成立,假设内心欠缺这种了悟,在没有这种了悟的情况之下,所进行的布施、持戒等等善行都有毛病的。因为受到谛实执着的束缚之故,所做的布施、持戒等等当然算是善行,可是往往会引发推动我们内心的烦恼更加强烈,也有这种可能,这是因为还有谛实执着的束缚之下,会产生这种危险的。

问题:现在有人不准我来上仁波切您的课,然后我就失去在您面前学法的机会的话,我就会生起很想保护跟您学法的这种心情,这时候就是我执产生的一种状况,那时候难道我要想说您也不是谛实成立的,然后我就算了,是这样想吗?我不懂所以请教仁波切刚刚那段话要如何运用到当我们在学法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为了不要执着的关系我该怎么办,才能又达到成佛目的又不会执着?我明明现在就很需要听法。

仁波切以中文回答:我们是这样子,譬如说唯识以下或者中观自续派以下的所有的修行者,都有跟执着心一起修的,中观应成派里面也是有跟执着心一起修的,但是不可以说没有修,还是有修。譬如说中观自续派以下完全不懂空正见的正确见解,完全没有基础,所以他们修行的时候一定跟执着心一起修的,由执着心摄持这样的修,所以他完全没有清净的修。

中观应成派虽然对空性有正确的见解,但是有些证量仍不足,所以他们修行的时候,还是很多在执着心摄持之下修。当然这是一定要修的,他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一定慢慢越来越清净、越来越进步,所以还是慢慢的这种执着心要清掉,但是比没有修一定要好很多,这是一定要修的嘛!所以一样的道理,这个执着心不是不可以而是有问题的,当然是有问题,但是这个没有执着心学佛当然还是要学,比没有学好很多,所以还是要学习,有执着心还是要学,但内心要很清楚这是有执着心,放弃这是还更不好嘛!

(不知所提出问题为何?)回答:(……)不是,执着心还是有,但是要自己了解这个执着心这是错的。那要不要学习?这是要学习的,要看内心不要有那么强烈的执着。这个执着跟欲求不一样,欲求是要成佛上面的一个心,这是一定要有的,执着心它就是一个无明,有点心太偏掉了,这就是另外一个,欲求的心当然要有。(回答完毕)

产生这个善良的善心动机之后,这个可以得到将来的圆满佛果,这是得到圆满佛果的一个原因,但是所要得到圆满的佛果,这个果位它是怎么样子的呢?我们经常提到要得到圆满的佛果,圆满的佛果是这样子的,能够在等至入定的情况下,仍然利益广大遍满虚空的众生,这只有佛陀才能做到。如果我要得到这个果位这个是等至及后得完全混合在一起,如果我要得到这个果位的话,现在我要怎么做?怎么实修可以得到这样的果位?能成就这样的果位呢?就是要成就安止和胜观二者配合一起来做实修,透过这个实修将来就能得到入定跟下座完全混合在一起毫无差别的这种果位。所以我们现在就有必要对于止跟观双运来做学习,如果要学习的话,当然首先要听闻、思惟而去了解,把现在听闻思惟这个了解,将来就能得到本至跟后得双运这个果位,这个果位纯粹只有佛才有这个能力,因此产生这个动机想法之后来听闻这个教法。

正行:

我们所进行的段落---安止,安止里面的加行、正行、结行,现在在正行的阶段,正行里面身体的威仪应当如何来做?正式说明观修的次第是什么样子?是什么样的内容,现在在第二段,正式要讲如何禅修了?

第二正释修习之次第。安止正行来正式做实修的时候,这个内容怎样做实修呢?“诸道次第,多依辨中边论所说,由八断行,断五过失,修奢摩他。诸种道次第---各种各类的道次第,这各种各类的道次第,是由佛尊阿底峡《菩提道炬论》传承下来。历代的弟子非常的多,他们都写过非常详细的注解,这些都是属于道次第的书,所以历代传承下来各种各类的道次第,这个「诸」就是各种各类,道次第是各种各类的道次第。

佛尊阿底峡传下来之后,种敦巴等等历代传承上师所写的道次第的书非常的多,这些历代的传承谈到安止的正行怎么做实修呢?很多的道次第的传承都谈到了这样做实修,应当根据慈氏怙主弥勒菩萨的《辨中边分别论》所谈到的内容来做实修,《辨中边分别论》所谈到的是有五种过失,把这五种过失断掉的方式有八断行,所以以八断行断五过失,这个是正确修安止的方便法门,这是一种方式。可是这个是指佛尊阿底峡传承下来《菩提道炬论》之后,他的后代徒弟写下各种各类道次第的书籍,这些各种各类道次第的书籍,在谈到安止实修的方式,主要都是根据《辨中边分别论》而来的。

“善知识拉梭瓦所传之教授,更于彼上加声闻地所说六力,四种作意及九住心。,可是还有一个情况是善知识拉梭瓦所传的教授,在大博士拉梭瓦所谈的指导里面,“更于彼上加声闻地所说就是前面《辨中边分别论》这个实修方式,是一个基础一定要有,在这个基础上又加上了《声闻地》里面所谈到的六力、四种作意及九住心的方式,又多出来、又多谈了一些些,可见安止的实修方式就有这两种情况了,从佛尊阿底峡之后所传下来大多数的道次第的书籍都是根据《辨中边分别论》来讲,强调以八断行断五种过失,这是一种类型;第二种类型是大博士拉梭瓦又再更进一步说明,他根据《声闻地》补充,又讲了六力、四作意及九住心,就分成两类了。

“德称大师道次第云「四作意中,摄九住心及断六过八对治行,是为一切正定方便,众多契经及庄严经论、辩中边论、无著菩萨瑜伽师地论、中观宗三编修次等,开示修静虑之方便中一切皆同。若能先住正定资粮,以此方便励力修习,决定能得妙三摩地。现在传说修静虑之甚深教授中,全不见此方便之名,若不具足正定资粮及无此方便,虽长时修定终不成。」可是后来大博士德称大师他的道次第里面又这样讲,他说九住心可以包括在四种作意里面,而且可以用八对治的行为来断六过,这个六过跟前面的五种过失一样只是繁跟简有点不太相同,昏沉跟掉举算一项或者是算两项,算一项的话是五过失,算两项的话就六种过失,所以六种过失要去除掉的话,用八断行来把它去除掉,“是为一切正定方便”,四作意里面包含九住心在里面,所以有四种作意、还有八断行来断掉六种过失,这一些是一切正定方便,这是修安止的方便法门。而且这个方式在众多的佛经、《庄严经论》、《辩中边分别论》、无著菩萨的《瑜伽师地论》、还有中观宗的三编修次第---莲花戒论师《修次第初编、中编、后编》都开示修静虑之方便中的一切,都是这样作解释的,德称大师又是这样作解释的,这个解释是顺着无著菩萨《瑜伽师地论》来作解释的,而且是随顺于莲花戒论师的《修次第三编》里面都是这样子谈的。

可见这样子讲的话,就分成三种情况了,一种是大多数的道次第根据《辨中边分别论》来做解释;一种是大博士拉梭瓦补充《声闻地》的内容讲了六力、四作意跟九住心,之后功德称大师又把九住心归纳到四作意里面,然后又变成了八断行去断六种过失,这个是功德称-德称大师的道次第里面所谈到的,就表示至尊仁波切把历代传承上师这些解释,都详细做了分析研究,从佛尊阿底峡《菩提道炬论》之后,历代这么多上师做了注解,他们里面所谈到安止的实修方式是什么?至尊仁波切把它广泛的做了一个了解之后,在这里归纳做了一个解释说明。

这三种类型里面最让至尊仁波切心悦臣服、最为折服的就是功德称-德称大师的主张,所以才特别在这里引用,后面还会指出来,这个是讲得最为周全的一个说法。就是从佛尊阿底峡《菩提道炬论》之后传承下来,他的传承噶当派后面就分裂成三派,噶当派历代传承下来的上师,写的有关道次第的书籍非常的多,不过在佛尊阿底峡进入西藏之前,《菩提道炬论》传出来之前,莲花戒大师到达西藏,已经写过了《修次第初编、中编、后编》,所以《修次第三编》已经有了,还有《五部地论》,《五部地论》比较有关系的是《大乘经庄严论》跟弥勒菩萨的《慈氏五论》,《慈氏五论》中比较有关系的是《大乘经庄严论》及《辨中边分别论》,因此德称大师所主张的都跟这些是相随顺的。

不仅是前面所谈到的佛尊阿底峡的传承解释出来的道次第,甚至把在前面传扬出来莲花戒大师讲的内容,还有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及《辨中边分别论》的内容都给它包括在里面,顺着这个方式来做解释。所以德称大师的主张是一个接一个,各个间彼此紧紧相扣都有关系,而且还引用了佛经做解释。所以前面谈到了“是为一切正定方便而且众多契经,契经就是佛经-佛陀开示的佛经,还引用了很多佛经作为支持,而且补充了慈氏弥勒的《大乘经庄严论》及《辨中边分别论》,还补充了无著菩萨的《五部地论》,还补充了中观宗莲花戒论师的《修次第三编》等等,把这些作为来源之后,来开示修静虑的一切方便,所以德称大师所讲的修静虑方便,把这些一语贯通,贯通在一起,所以至尊仁波切认为德称大师解释的最为完整,是解释最为妥当、最为完整的。

三种类型里面前面大多数道次第传承,所谈到根据《辨中边分别论》来讲,还有大博士拉梭瓦所谈到的,之后就是德称大师,这里面德称大师所谈到的最为完整,因此应当以这个方式来修等持,所以后面就讲了“若能先住正定资粮,以此方便以此方便是说德称大师所谈到的方便法门,“励力修习,决定能得妙三摩地。,但是前面要先安住在等持(静虑)的资粮,静虑的资粮我们前面才刚讨论过,修静虑的资粮有六项,把这六项全部都齐备,正定资粮齐备之后,“以此方便就是现在所谈到观修的方式,在这观修的方式上“励力修习精进努力做实修的话“决定能得必定能够得到,必定能够得到等持的,就是说如果不靠这个方便就得不到了。

前面说有六种资粮,这个要齐备,齐备之后还要把这个禅修的方便好好努力,就能够得到等持。因此之故,假设六种资粮都不齐备,我看看书的内容知道怎么修,我就去修的话,是不能够得到等持。

总之现在这里大家所要了解的,就是德称大师对《菩提道炬论》做注解,而开示静虑---安止的实修方式。因此之故,德称大师所做的注解,当然是以《菩提道炬论》做为他的基础,可是在这个基础的上面,当德称大师去做解释的时候,又把《菩提道炬论》的内容补充解释了很多,譬如说在前面莲花戒大师的《修次第初编、中编、后编》补充进去做了解释,在莲花戒大师的前面,他所根据无着的书的论典又把它补充进去,但是圣者无着写的时候,他的根据是什么?就是慈氏弥勒的书,所以把慈氏弥勒又引用进来,慈氏弥勒又有根据,根据什么?是佛经嘛!所以又把作为根据的佛经又引用进来,所以一项解释,这一项根据是什么又做了解释,那一项根据是什么又做了解释,溯本追源一项一项解释上去,因此解释的非常完整,前前后后完全贯通。这就是为什么至尊仁波切对德称大师所做的解释,内心非常的佩服,因此这里来讲述安止的方便法门,也是根据德称大师所做的解释,以这个作为基础,来做解释说明的。

即使德称大师讲到修定的方式,这么完整、这么殊胜,我们去实修的时候,前面的六种资粮还是要齐备。如果在这六种资粮都齐备的条件之下,再把这完整修定的方便法门实修的话,是可以得到等持,六种资粮都不齐备,冒冒失失去进行修定的方便法门,也不会有什么成效的。

大家对前面这段文字的内容,应该要产生明确的了解,就是德称大师的道次第中,谈到四作意中摄九住心,断六过要靠八断行,是为一切正定方便。接下来“众多契经契经是佛陀所说佛经的意思,再过来就是《大乘经庄严论》及《辨中边分别论》,这是弥勒五论的两部书,是怙主弥勒的著作,再下来就是无著菩萨的《瑜伽师地论》,这五部地论是圣者无著菩萨所写,再过来是中观宗三编就是《修次第三编》,莲花戒阿阇黎所写《修次初编、中编及后编》,分别是这几位上师所写的了,这里面之所以把这些书籍写在这里,是因为彼此之间都有关系,莲花戒大师他写《修次第三编》的时候有一个根据,他根据的法源是什么?就是圣者无着,圣者无着写书的时候,又有他的法源根据,根据谁呢?慈氏弥勒,慈氏弥勒讲说教法,又有他的根据,根据佛陀所开示,所以又有佛经,所以是有他的根据之处,根据前者、再根据前者、再根据前者,因此之故才有这里所谈到的内容,为甚么这里会讲到众多契经以及庄严经论等等,就是要讲到他的根据。

接下来要讲甚么内容呢?“现在传说修静虑之甚深教授中,全不见此方便之名,现在这个时代传说的修静虑之甚深教授---许多许多小册子,当时流通了很多小篇文章的小册子,这些小册子谈到这个瑜伽的实修法、那个瑜伽的实修法很多,这种流通的小册子很多,可是在流通的小册子里面,就我们前面所讲从佛经开始,到圣者无着、到功德称大师所提到的,根据一位圣者、再根据另一位圣者,传承非常纯净所传承下来的完整方便法门---修安止的完整方便,这些内容很奇怪的,在现在所谈到的修静虑甚深教授之中全部都没有看到。

现在流通很多了很多小册子都非常有名气,这些流通的小册子说我现在所说的这些法,都是甚深的修法、都是很有名气的,可是看他的内容全部都没有根据,就我们前面谈到这些佛经、庄严经论等等的这些根据,在里面都没有,而且在传承里面谈到的这些修定的方法,四作意摄九住心、八断行断六过,这些名称在里面也是没有,但是又说这些教授非常有名、又广大流通,“若不具足正定资粮及无此方便,虽长时修定终不成。而且前面谈到修定的资粮也没谈到,在许多的甚深册子里面也没谈到,直接就谈到观修的方式。修定的资粮、修禅定的处所应该如何、少欲、知足、持守清静的戒律,这些也没有谈到,这些没有谈到之后直接就讲禅修的方便法门是甚么。如果不具足这些资粮,而且传承留下来的这些方便法门也没有,如果这个样子的话,就算你把他们的静虑,经年累月长时的实修,也不会得到等持的。

前面谈到现在传说之甚深静虑教授,这个是德称大师所谈到的,所以那里谈到的现在应该是他的时代,所以不是至尊仁波切-宗喀巴大师所谈到的,这是引用德称大师的道次第里面所谈到的,所以应该是德称大师谈到说他们怎么样,应该是德称大师他们那个时代,但是德称大师的道次第这本书可能非常少有,仁波切说他也没有见到过,达赖喇嘛圣者仁波切曾谈到,赤江仁波切曾经看到这本书,可见这本书大概非常稀有、很少看到,所以在德称大师道次第书里面谈到,现在这个时代应该是他的那个时代,传说很多修甚深静虑的小册子,这里面怎么怎么样谈到很多,可是很多以前的大博士,所谈到的“全不见此方便之名就是历代传承下来修定方便的方法,还有里面很多内容,奇怪这些小册子里面都没有谈到,而且修定一定要靠修定的资粮,但是现在这些小册子里面也没谈到,“若不具足正定资粮及无此方便,虽长时修定终不成。所以德称大师特别谈到,这种实修方式想得到等持,就算长时间实修也不会有效果的。

至尊仁波切-宗喀巴大师,引用德称大师的这段话用意何在,就是要非常决断,德称大师所讲的内容是非常肯定的,德称大师一定把传承以来的修定方便法门,做了一个通盘的了解,把当时的情况做了一个通盘的了解,所以才讲这些话。所以一定要非常的肯定,他讲的一切内容,之后顺着他的内容来做解释,所以底下至尊仁波切就讲了“此语是于诸大教典修定方法,得清净解。,这是至尊仁波切他讲的,“此语”是德称大师他讲的话,德称大师所讲的这些话一定是他对历代以来所传承教典里面,修安止的方式“得清净解就是通盘的了解,而且是纯净的了解,而且是非常肯定决断的了解,所以应当顺着这个方式来做实修。

底下又总三乘修道次第这个部份才是至尊仁波切讲自己的主张,提到他自己的主张,因为从这句话开始的前面,讲了许多修安止的方法,不过修安止的方法里面,是谈到历代以前修安止的书怎么怎么讲,以前的博士怎么讲,这些都是讲以前的人。从这里又总三乘修道次第,无著菩萨于五分中极广抉择,故彼为最广开示修行之论这个就是至尊仁波切他要做一个解释了,他要详细来做一个说明,详细说明的时候,前面不是谈到很多修安止的方式,慈氏怙主也曾开示过,圣者无着也曾开示过,莲花戒大师也曾开示过,这么多书去讨论它,这里面就属圣者无着的书讨论的最为广大,所以说“于五分中极广抉择圣者无着的书讨论最为详细的,圣者无着的书讨论最为详细,这我们也是可以了解到的,为甚么呢?因为谈到传承的时候,广大行道次第的传承来源,就是根据圣者无着的论典,甚深见道次第的传承来源,是根据怙主龙树的书,因此之故,我们当然知道圣者无着的书里面,当然对广大行道次第的这个部份解释最为详细,所以谈到总体来讲三乘修道次第,当然是圣者无着解释的最为详细,这些内容是他讲解最多的。

圣者无着主要的书是《五部地论》,《五部地论》的极广抉择讲的非常详细,“然于一处广说之事,余则从略。止观二法,摄抉择说于声闻地应当了知,故声闻地最为广者。可是圣者无着所写的书,《五部地论》有一个情况,就是一个项目在这里讲的非常详细之后下面就不再讲了,别的地方都不会再做解释,所以他的习惯是这个样子,在这里讲了别的地方就不讲,所以在这个地方非常详细讲完了,别的地方就非常简略都不讲。因此之故在圣者无着谈到“止观二法安止跟胜观的修行方法,在《五部地论》的《摄抉择分》里面讲到说:这个《声闻地》里面讲过了,你看《声闻地》就好了,意思就是指说止观的修行方式,在《声闻地》里面解释的最为详细,这一点一定要先肯定一下。

就至尊仁波切指出来了,历代大博士写过那么多书,这里面圣者无着的书讲道次第讲的最广大,但是我们现在要讨论止观,圣者无着的书里面又从哪里去看呢?圣者无着写书的习惯是一件事情在这里讲的非常详细,别的地方他就不再讲了,不再重复的讲了,没有必要。圣者无着开示止观的书,我们要去哪里找?就在《声闻地》讲的最为详细,因为在《摄抉择分》里面讨论到说:你去看《声闻地》就知道了,就表示止观的部份《声闻地》讲的最为详细最为广大,所以从佛陀薄伽梵、慈氏弥勒、圣者无着及历代传承祖师传承下来,在这里面讲止观的书这么的多,讲的最详细、最深入的就是《声闻地》---这个段落要讲的就是这个内容。

慈尊则于庄严经论辨中边分别论,说九住心及八断行,狮子贤论师莲花戒论师寂静论师等,印度智者随前诸论,亦多着有修定次第,又除缘佛像空点种子行等,所缘不同外,其定大体,前诸大论与咒所说,极相随顺。尤于定五过失及除过方便等经反较详,这里开示圣者无着讲述的最为广大,是不是慈氏怙主就没有开示了?有啊!慈氏怙主也有开示。所以底下要讲的,圣者无着的《声闻地》讲的最为广大详细的意思,其实慈氏怙主则于《大乘经庄严论》及《辨中边分别论》中也有开示,开示了九住心以及八断行的实修方式,所以慈氏怙主也曾经开示过的,由慈氏怙主传到圣者无着,圣者无着以后的情况是怎么样子呢?底下要谈到,大博士狮子贤、莲花戒论师、寂静论师-宝座寂(祥帝巴),在圣者无着之后,印度历代的大博士狮子贤、莲花戒以及宝座寂(祥帝巴)等等,印度的大博士随前诸论随着前面慈氏怙主的著作、圣者无着的著作亦多着有他们也写了很多的书,从狮子贤、莲花戒、寂静论师等等他们也写了很多的书,亦多着有修定次第也写了很多修禅定次第的书,这些书除了缘取佛像、缘取空点(明点)、缘取种子字的形像等等所缘不同之外,其定大体修定的大致内容,前诸大论与咒所说,极相随顺。前诸论典与密咒乘门的极相随顺几乎都是一样的。

前面所谈到修定的次第讲的很多,这些都是属于经教乘门的部份,但是在密咒乘门修等持的方式,还是八断行对付五种过失、四种作意摄九住心,但是所缘的对境就不太一样了。前面谈到印度大博士所谈到的这些内容不管是显教乘门的部份、或密咒乘门的部份,谈到修安止的时候,根据的都是慈氏弥勒、圣者无着等等历代传承下来的,只是所缘的对境不太一样,所缘的对境就是缘取佛像明点等等,不仅如此其定大体,前诸大论与咒所说,极相随顺。尤于定五过失及除过方便等经反较详大体上以修定而言咒乘谈到也是这个样子,不过尤于定五过失及除过方便等,显教乘门反而还要更加详细,在佛经之中讨论到八断行断五种过失这个部份,经里面讨论的还要更加详细。

所以就对境而言,密咒乘门讲得多、讲得不同,如缘取佛像等等,可是在禅修的方式而言,经里面讲的最为广大详细。所以前面谈到慈氏怙主、还有圣者无着这些内容,都是属于显教乘门(经教乘门)的方便,而且他们来源都是根据佛经。所以在佛经里讨论到这个部份的时候,讨论的非常详细,比起密咒乘门而言,佛经里面讨论到八断行、断五过失等等,这些内容还要更加多、更加详细。因此之故前面不是谈到德称大师说到:众多契经及《经庄严论》及《辨中边分别论》等等,也是谈到佛陀在佛经里面讲的很多。

前面这些是至尊仁波切提出自己的观察,在他的观察研究里面,前面情况是甚么样子,所以他把它说了出来,前面谈到很多项,历代传承祖师一代一代如何如何。根据他的观察来看,所以至尊仁波切提出自己的研究心得,圣者无着的书谈到甚么内容,慈氏怙主的书谈到甚么内容,历代追随的大博士们,他们又写了甚么等持实修的的法门,而佛陀所开示的佛经,跟密咒乘的典籍是怎么样子,这是至尊仁波切详细作了研究、通盘了解之后,做了一个说明。

之后“然能依彼大论修者,几同昼星。将自心垢责为论过,谓佊唯能开辟外解,妄执开示心要义理别有教授。能够依照大论上来实修的,就如同白天的星星一样,前面已经做了审慎的观察之后,前面不是有历代前前圣者写了这些书,讲了这么完整修等持的方便法门,可是到了现在依照这完整的方便法门来做实修的人,就如同白天的星星一样稀少,很难看到的。不仅如此还将内心的污垢,反过来怪这些论典有过失,那些论典有甚么过失呢?说这些论典只是开辟外解开辟外在一些了解而已,妄执因此错误的了解,认为开示心要义理开示内心的实修方式别有教授还有别的书,于彼所说修定次第,正修定时,竟为何似,全无疑惑。对这些小册子里面所讲怎么怎么去修等持、修禅定的方法,都没有发生疑惑,没有去怀疑过。

前面谈到佛经,再过来慈氏怙主、圣者无着历代都有传承下来,修禅定的方便法门,可是真的照这样来作实修的人,就像白天的星星很少的。不仅如此,有些人因为自己的毛病、劣慧---智慧浅薄之故,去看这些大论,对大论中所讲的正确的禅修方式,讲的很深奥不能够了解,因为自己的智慧浅薄这个毛病之故,去看不能了解,就说这个大论根本就没有用处。实修的方式应该是怎么样?就开始去寻找有很多小册子,就前面谈到过的,“现在传说修静虑之甚深教授中,全不见此方便之名现在有很多名气很响亮的甚深的口诀,这里面讨论到修禅定的方式是甚么?开始去寻找认为这些是好的实修方式。

所以真正正式去付诸行动作实修的时候,以前历代前贤博士所写的大论不看,怎么去禅修呢?所以去找这些小册子,小册子里面所谈到的内容,修等持的方便法门,内容是如何如何?去看里面怎样实修?谈到甚么也没有发生疑惑,也不会去检查的,这里讲的跟我们现在的情况也是一样,我们现在是学习广论,可是修安止的时候,应该怎么去实修?也没有仔细去看广论里面安止的实修方式是甚么?之后就开始觉得:耶!好像应该还有另外的实修口诀,另外实修口诀在哪里呢?在网路Internet里面,所以把网路打开来找找看,里面一定有人在讲甚深的禅修口诀,到各处去寻找好像这小册子一样,对里面所讲的实修口诀,也没有发生疑问,对他讲的方式内容是甚么,没有发生疑问,现在的情况就变成是这个样子。

这里谈到修等持的方式,应当外道都共通的,就是外道修等持的方式讲的很多,当然内道也讲的很多,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有的也不是外道、也不是内道,但它也讲很多禅修的方式,这是中间派,也不是外道、也不是内道---中间派,它也讲禅修的方式很多很多。所以在古代应该也是这个样子,就是外道也有很多小册子---小小的书,它里面也讲禅修的方式是如何如何,应该也是很流行,很多这种情况,这些内容实际上至尊仁波切都完全了解,这里面所谈到观修的方式他也知道。现在广论里面所要谈到的实修方式,就不是这个样子,因为现在所要谈到的实修方式,是能证得佛果的方便法门,因此之故,恐怕外面这些小册子所谈到的实修方式,恐怕就没有这个目标了,就是一些市面上所流行的禅修方式,可能身体上得到一些快乐,或者是祛除一点点疾病痛苦,这个可能有帮助,但是这里谈到实修,是想要得到佛果的方便法门,这些市面上所流通的小册子,所谈到的禅修方式,大概没办法达到这个目标。

因此之故,这里所谈到的实修方式,完全是顺着历代的大论来讲,顺着这个方式来讲,才有很广大的利益,所以要根据传承大论来做解释。各种的禅修应该都有它的利益,譬如说去除疾病,作禅修、观修去除疾病,外国不是有Healing(治疗)疾病,有些禅修可能让你只是治疗疾病,有些只有这个用处而已,可是除了这个用处之外,这能不能达到解脱成佛?那就没有了,所以外道的禅修方式,也不能达到这个目标,能够达到这个目标的,只有内道的禅修方式。

所以对这点至尊仁波切了解之后,就说我们这里所要谈到的内容,然此教授一切修行,前后皆取大论所出,故于此处修定方法,亦取大论而为宣说。这里所谈到的一切内容就是《菩提道炬论》里面所谈到的方式,这些禅修的方式,此教授就是《菩提道炬论》,里面所谈到的一切实修,譬如说解脱、解脱的果位、菩提心怎么产生,这一切的禅修都是从历代的传承的大论里面,所谈到的方式为主,所以不是市面上所流通一些禅修方式,如何去治疗疾病?如何得到暂时的快乐?把它整理来做讲解,不是!这个没有用处的,不是说这些禅修没有用处,就是说治疗疾病,得到小小的快乐,这种小小用处当然是有的,但是想要得到大的用处就没有。

所以这里所谈到的实修方式---《菩提道炬论》所谈到的实修方式,因为《菩提道炬论》是经教也谈到,密咒乘门也谈到,所以历代所做传承的解释当然也很多。譬如说典籍派,典籍派去注解《菩提道炬论》的时候,都是根据历代传承的大论来做解释的,“故于此处修定方法,亦取大论而为宣说。这么多前前后后完整的实修里面,中间段落的实修---安止的实修方式,当然也是要根据大论。所以现在讲解的不是根据市面上,流通的小册子里面很多的方式,而我把它全部汇总、归纳之后,拿来这里做解释?不是的,至尊仁波切说不是的。现在讲的修禅定的方式,当然还是根据传承,而且还是根据大论来做解释的,所以不能彼此混淆在一起,要完全根据大论来做解释。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5讲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3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0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1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1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4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4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5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1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8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3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要舍得 要放下[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三、公案 — 保护任运 3.莫入阴异[栏目:善祥法师]
 上门为病人读《地藏经》如法吗?[栏目:助念往生·净空法师问答]
 小骆驼的疑惑[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真际禅林七日禅修开示(第四季度)·第七讲 行禅与坐禅[栏目:净慧法师]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三十二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