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9讲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40

《广论奢摩他19》

讲授:雪歌仁波切2007-10-26

闻法动机

思惟利益遍满虚空的有情众生之故,因此所得的果位之中,圆满的佛果珍贵宝,不论如何一定要努力去得到。在我们现在这一个段落里面,难以遇到的是大乘显密二者完全齐备的教法,这是非常难以遇到的;其次非常难以得到的是具足八种有暇十种圆满的人身宝,也非常难以得到。因此在这个时候,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要浪费掉,应当努力去学习,最重要是无论如何要得到圆满的佛果。这种想法,应当每天在内心产生,产生之后,还要使它不断的增长、增广,未来究竟的果位,圆满菩提佛果的根本,就是靠这个了。

首先要先产生菩提心是极为重要的,不仅菩提心要产生,而且在得到圆满菩提的这个方面,最主要的实修是止观双运,以这个做为根本。在菩提心产生的前面,随顺于止观双运的实修,也是有必要的。以这方式让菩提心没有产生能够使它产生,最为主要是我们现在就止观双运进行闻思修,让菩提心没有产生的,使它产生,已经产生的,还能够依于这个道路的学习,能够去得到圆满的菩提佛果,产生这种动机之后来学习教法。

正讲

现在我们学习到的段落讲安止,这个部分先讲到「所缘」,安止的时候所缘取的对象,所缘的部分。我们学习安止的时候,首先要产生无过失的等持,这个等持产生了之后,运用无过失的等持,慢慢的来实修安止,透过九住心的方式,逐渐的做实修,最后就会得到安止了,安止就得到成就了。

首先要产生无过失的等持,这无过失的等持要产生之前,要做什么样子的准备呢?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个性方面,每一个人的个性不一样,上辈子看他在烦恼方面,什么方面的烦恼串习的力量比较深重、比较强烈沉重,因此由这个助缘之故,这辈子在个性方面的烦恼,有一些人贪恋之心比较严重,有些人瞋恨之心比较严重,有些傲慢之心比较严重,有些人是妄念纷飞、很会胡思乱想,这是表示自己个性里面,烦恼方面比较严重的部分,这个部分要先把它做一个调整改变了。

首先有一个「净行所缘」,上次就讲到这个段落,在「净行所缘」里面,上一次提到的是「慈心观」的部分已经讲完毕了,现在讲到「缘起」的部分。

「缘缘起者,谓唯依三世缘起之法,生唯法果。除法更无实作业者,实受果者,即于是义任持其心。」

「缘缘起者,」缘取缘起者,第一个缘是动词;第二个缘是名词,就是所缘取的理论,这是所缘的对象,缘取这个缘起来做观修。这里所谈到的缘起,一般来讲是粗分的缘起。甚深空性方面的缘起,大概不是这个内容,是指粗分的缘起。粗分的缘起是什么?例如十二缘起、十二分支的缘起。或者说就这辈子来讲,这辈子的缘起情况也很多,譬如说由因当然要产生果,可是因形成之后,果不是立刻马上出现,往往过了几年之后,果出现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四十年之后,果逐渐慢慢出现了,这是缘起。

所以缘起的情况也很多,就这辈子来讲,但缘起当然不是只有这辈子,还有配合下辈子来讲,就有十二缘起的内容,这些类型的缘起,都是属于粗分的缘起。把这些缘起的理论,如果内心再三想,再三思惟,慢慢这个愚痴就会逐渐的减少,能够把愚痴的毛病去除掉的。

针对前面谈到的,上辈子愚痴串习的比较严重,这辈子自己个性里面愚痴的程度严重的话,在这种情况要把它做一个改善的话,对缘起的内容仔细思惟,很有帮助的。

我们就一般的情况来讲,一个人年纪越来越大,慢慢会变的越来越愚笨,脑袋就比较不太灵光了,然后很多事情一下子就忘记了,很多事情发生没有多久一下就忘记,这种情况大致上都是对于缘起的理论没有好好思惟,会产生这个毛病的。

我们如果注意看一下,庙里面譬如说有的年纪很老的喇嘛,年纪很老的师父,有老年痴呆症这种情况,几乎非常少,一般都是因为在年纪小小,很年轻的时候,仔细的思惟,读很多的经论,脑袋经常运作,所以把这个愚痴的毛病减到很少,所以到了年纪老的时候,也不会老年痴呆症了。

一般我们的情况里面,很多人到了老的时候,就有老年痴呆症出现。所以在年纪轻的时候,把缘起的理论,还有经论里面的道理,好好的分析,好好的思惟,能够把愚痴这个毛病,把它去除掉,这有很大的帮助的。

这个是指好好的思惟一下缘起的理论,佛经的道理,就好的方面去学习,才有这个帮助的。如果就烦恼的方面去学习的话,没有这个帮助了。譬如我要怎么样的妄语去骗他,他才会上当,怎么去伤害他,这是坏的方面。坏的方面花很多心思去思惟,将来只会变得更笨,让自己的愚笨越来越严重,除此之外这方面的思惟,不会让自己的愚笨减少,只是变的更加愚笨而已。

一般来讲属于烦恼方面的思惟,就这个方面而言,首先烦恼本身并不是稳定而存在的,因此对于烦恼方面,由烦恼而引发的思惟,跟对境事物的实际情况并不相随顺的,所以这个方面的思惟,如果想的很多,思惟、思虑的很多的话,由于这种力量推动的助缘之故,其实这种思惟方式,对自己不会产生帮助的,而且它会跟烦恼一样,这一方面的思惟,其实也很容易丢掉,很容易忘记。

除此之外,不是烦恼方面的思惟,是顺着事物实际的情况,仔细做分析,这个方面如果常常去学习,常常练习的话,对事物实际情况的了解,当然越来越多。因为它是顺着事物实际情况之故,所以容易很坚定,比较容易稳定保留在内心之中,也不容易失去它,不容易把它忘记。

举例子来讲,如果一个人,总是讲谎话,或者说这个人的个性里面,贪念之心比较沉重,瞋恨之心比较沉重,所以他的内心念头、想法,都是想这一方面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总是在讲妄语,总是在欺骗别人,一直都在讲谎话,谎话都是假的嘛,所以逐渐的,有时候后他讲过的谎话,讲完他马上就忘记了。因为都是假的,讲过马上就忘记了,所以他的个性也会变成这个样子,不容易稳定。

贪恋、瞋恨等等这些心思,都是不稳定的,这是因为就对境而言,也是不稳定之故,慢慢逐渐的串习久了,个性也就不容易稳定,不容易很坚定的留在内心,容易把它忘记,很容易丢掉。因此之故,如果很容易忘记,很容易失去它,不容易保留下来,分析的能力就逐渐的减弱,没有办法进行分析。因为忘记了嘛,所以没有办法进行分析思惟,当然愚笨就越来越沉重。

相反的,所思惟的内容,是顺着事物真实的情形的话,这个方面学习的越多,串习的越多,力道就越强烈。因此会累积很多好的习气,靠着这个加持的力量,它的力道之故,容易保留在内心里面不容易忘失。不容易忘失之下,就容易进行分析,容易分析的情况之下,分析的力量越来越强烈,越来就越聪明。

不仅如此,思惟缘起的内容,也会让我们的聪明的力量越来越聪明,为什么会让我们越来越聪明呢?因为内心可以思惟的道路很多,因此之故,聪明的内心的力量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聪明,所以把它称之为世俗广大道次第,用这个名词。为什么把它称为世俗谛,世俗方面的广大道次第呢?因为这个样子,如果我们对缘起,因缘聚集所形成的这种缘起的理论,如果再三思惟的话,所知,了解的内容,所知道的了解的内容,就变得非常的广大,因为所知道的内容,了解的内容,变得非常广大的话,这个人的心胸就会变得非常的开阔。

举个例子而言,譬如说大家下课之后骑车回家,如果到半路上刚好就遇到堵车,遇到堵车的时候,内心就非常的愤怒,非常的生气,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其他的办法,没有其他的方法。(仁波切开示改为开车)开车,我们比较高级一点,不要骑摩托车(大家大笑),开车好了,开车回去堵车的时候,就非常的愤怒、生气的时候,怎么辨呢?没有办法,只好生气,为什么?因为你又不能把你的车子背着走,你也不可能飞在天空飞回家里去,所以这时候当然就非常的生气。非常生气的情况之下,如果静下心来想一想,刚刚我上课的时候讲的什么?讲缘起的理论。这个时候,前面只有觉得无路可通,因为没有路,全部堵车了嘛!内心只有愤怒、生气,想把车子摆在这里,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方法了。

如果我把缘起的理论好好想一想的话,前面的想法先放下来,这个时候产生其他的想法,为什么呢?我们用缘起的理论来分析看看,首先,我来的时间不对了,现在下班的时间,为何我刚好这个时间到路上来呢?这是我来的时间不对了。其次,可能还有其他的道路可以走,但是我不知道。其实,堵车是堵车,如果我知道别的道路的话,我就不会留在这里了,啊!这个是因为我不了解,我不知道。其次还有一个情形是,别人跟我一样,大家工作都非常忙碌,当然这个时候大家都出来了,所以当然堵车。

很多原因造成这种情形,把很多原因好好的想一想,哦!现在会在这里,困在这里,这是由诸多因素所造成的,这个时候想一想,心胸就会非常的广大,因为想到很多的因素形成这样一个局面嘛!

前面无法可想,只会在那里干生气,非常愤怒,内心钻牛角尖,这种情况会立刻改善。内心的思惟好像被堵住了,好像无路可通,钻牛角尖,这种情形会改善掉。这个时候内心想一想,啊!原来是这么多因素所造成的,为什么我这个时候要出来在马路上呢?哦,想一想,笑一笑,内心完全放轻松。

前面是非常愤怒生气,好像没有什么思绪,好像被堵住了,那种紧张烦闷的心情,立刻就可以放轻松。堵,是没有办法开很快,但是慢慢开,笑一笑,慢慢开,想一想,各种的因素想一想,这个时候内心就会很轻松的。为什么这个时候内心可以轻松?因为把缘起的理论好好的思惟一下,把自我的内心开阔,心情放轻松,不会像前面一样,愤怒和生气了。

前面愤怒和生气的情形是因为现在堵车,堵在这里,自己烦躁不安,这种情形自己不能够接受,因为不知道很多因素所造成的,现在把缘起的理论想一想,分析一下,哦!有这么多因素所造成的,所以这么多因素所造成的这种情况,现在自己可以接受了,那么多因素所造成的嘛!这个就是因为思惟一下缘起的理论,对我们的内心有帮助,什么帮助呢?让我们的内心非常开阔,因为了解很多的条件情况所造成的,所以内心就非常的开阔。

这就表示思惟缘起的理论,让我们内心可以走的路很多,开了很多内心可以走的道路,内心的思惟会变得非常的多,变得非常的开阔,这个是缘起的理论一个很大的帮助。在内心可以思惟的方向、角度多的情况之下,这个人的内心就很容易开阔,内心不会钻牛角尖,所以这个方面是很有帮助的。

前面谈到世俗广大道次第,这个部分跟我们现在讲到的有什么关系呢?缘起的部分呢?这个要稍微说明一下,这样子来了解的,我们谈到广大道次第,这句话里面所谈到的广大道次第,主要的实修是菩提心。菩提心的部分主要是指追求利他这种想法,内心有个想法,热切去追求利他,在利他方面立下一个誓言,就是内心全部放在纯粹利益广大的众生,产生这种想法,立下一个坚定的誓言,这种想法,这是菩提心的一个主要的部分。

为了利益其他遍满虚空的众生,我对利益众生,有一个利他的想法,利他的事情,我去做的时候,要知道这个果,是因为我利益众生,遍满虚空的众生,有这种利他的想法,利他的行为之故。所以将来果、成效,其实是对我有所帮助,成效方面是由此我可以得到圆满的菩提。

假设说我们今天只是利益一个人的话,这个善根,它的效果只有一个,假设我缘想的是遍满虚空一切的众生,广大无比啊!这种利他的想法,所进行的善根,因为是跟遍满虚空的众生有关系之故,以这个作为因,当然它所产生的善根的果就非常广大,这个果的部分,靠着这个果,将来我们才可以得到圆满的菩提。

因此先了解自己,自己如果要得到无上佛果,有这种追求的想法的话,要靠什么?要靠遍满虚空的众生啊!不是说靠一个人、两个人啦!得到圆满的佛果,要依靠遍满虚空的众生,这是因缘和合缘起的理论,对这一点有了明白的了解,能深刻的了解之后,才会付诸自己的内心深处,身口意三门,完全的奉献于众生,想要去利益遍满虚空的众生,这种想法才会产生。假设对缘起的理论都不知道的话,要利益遍满虚空的众生,这种广大的心胸不可能产生的,对缘起的理论不了解的话。

为什么有这么一个开阔的胸襟说要利益遍满虚空的众生呢?这种想法的产生就是因为了解了缘起的理论,要得到究竟圆满的菩提,要靠遍满虚空的众生,对这种缘起的理论,已经了解了,知道了,所以这种开阔的胸襟才会产生的。

总而言之,圆满的菩提而言,是一切功德都完全聚集,而且功德都已经究竟圆满,这是圆满的果嘛!如果要成就圆满的果,它的因必须也是要圆满的,而且因不可能只有一个、两个,一定要是无边、广大的因,以这个圆满的因作为基础,才能得到一个圆满的果、究竟的果。

因的部分,要圆满的因,又要无边广大(的因),必须是什么呢?一定要跟遍满虚空的众生有关,才能够累积形成无边的因,圆满的因。除此之外,不可能形成一个无边的因跟圆满的因的,如果跟遍满虚空的众生没有关系,那不可能。现在所要得到的,靠着这个圆满的因之故,将来会得到圆满的果,这个就是缘起的理论嘛!所以很深刻的了解到这一点,明白通达了这一点之后,付诸行动而做实践,这种实践者是谁呢?就是菩萨!所通达的这个内容,产生这种了解,这种心,就是菩提心。

因此这个方面的实践、实修,就把他称之为世俗广大道次第,世俗就是缘起理论,我们谈到世俗的时候,由因生果,这缘起的理论称之为世俗。谈到胜义的话是指无自性方面的情形,这个方面的解释说明,称之为胜义。如果说由因产生果,由因缘条件产生果,这个方面的讨论,就是世俗的道次第。

果是圆满的果,它的因必须是什么?因必须是圆满的、无边的因,因此由这个因,才能够产生一个圆满的果,这个方面的解释当然是属于世俗的部分,所以这个方面的实践就称之为世俗广大道次第。

接下来是对内心的我慢之心严重者,想要把我慢降伏,就要必须要「缘取界差别者」,「是动词,界差别,是对象,所缘的内容,就十八界的差别了,差别是各别的情况,主要应该是讲精进的学习者,因为精进的学习者,博通三藏典籍之后,内心总是产生我的学问非常好,傲慢之心就产生了嘛!所以傲慢之心产生的情况之下,怎么把傲慢之心降伏下来呢?有一个方法呢!你就缘取界差别来思惟,傲慢之心就会降伏下来。

界差别的内容非常复杂,主要是在《俱舍论》里面谈到的,十八界的内容里面,对很多的部分都有解释,解释的非常的多。譬如说十八界里面,「十八界」主要就是十八界的内容。「差别」,各别各别的情况。这十八界里面,有漏的是那几项。有漏失的是那几项;无漏失的是那些项目。有妄念分别的是那些项目;没有妄念分别的是那些项目。有依靠处的是那些项目;无依靠处的是那些项目。无记的是那些项目;有记的又是那些项目。

这些内容,差别的分析起来,内容非常的多,如果要把这些内容,计算一下下,每种情况来计算,分析了解的话,只会一个头两个大,很头痛的问题啊!所以把界差别想一想,缘起界差别的内容来思惟一下,想一想就会发现原来我不知道的还很多咧!如果说是大博士的话,应该是人家问了一个什么问题,马上脱口而出,立刻给他答复,因为我是大博士嘛!

如果要问到十八界的内容,有没有办法人家问了马上就回答呢?其实非常困难,问到十八界的内容,都是要敲敲脑袋,要想很久才有办法做答复的,所以这个时候想一想,对于自己说是一个大博士这种傲慢之心,大概就很容易降伏下来。这是如果傲慢之心要降伏的话,缘取界差别。仁波切问:有没有人学过《俱舍论》?(…哦,利害哦!)(仁波切与学员大笑;均没有学)这个问题是…所以你们就有人回答,没有学过(仁波切与学员大笑)。

我们要补充一下,前面的课文还没有念到(351页到数第四行),这是补充。「缘缘起者,谓唯依三世缘起之法,生唯法果(他的所生、所产生的,唯有、仅有这个法的果)。除法更无实作业者(除了这个法之外,并无其他另外的造作者),实受果者(也没有其他的受果者),即于是义任持其心。(这是缘起的思惟了)」。

这缘起的思惟,要这样来了解的,就是三世一切缘起之法是什么?这个因一定产生这个果,不会产生另外一个其他的一个果。如果就我们这个果去分析它的原因的话,一定是这个原因,不是由其他原因而来。所以除了这个果的因之外,不可能有其他的造作者。

这个因所成熟出来的这个果之外,不会再成熟出其他的果,所以对于此因生此果,一定要有一个非常明确、肯定,对于这个因,产生这种果,明白的肯定。就果方面而言,这个果的产生,一定是由此因而产生,不是由其他原因造作出来的。这个因所生出来的果,就是此果,不会生出其他的果的。

假设脱离这个范围,去思考其他方面的话,都跟实际的情形不相随顺。譬如说造做了这个因之后,应当产生这个果,现在不是,产生另外一个其他的果,就跟实际情形不符合。

或者说现在这个果而言,应当有一个此因而产生,不是由此因而产生,由另外一个其他的造作的因而产生,就跟实际的情况不符合。如果跟实际的情况(实相)不符合的话,这个方面的思惟,越多分析的话,只会使烦恼增长、增广,只会使自己变得更加的愚笨。

除此之外这种思惟不会使内心更加聪明的,这我们前面有解释过的了,所以要使内心更加聪明的话,应当是符合实际情形这个方面的思惟分析越多的话,对聪明方面才有帮助。所以对于缘起的对境,这个部分应当要有一个无误正确的了解。所谓的「缘缘起」者,这不是说随便马马虎虎的思惟,把各种的法全部纳在思惟,这不对的。各种法许多方面有时候是跟实际的情况相符合,有时候是跟实际的情况不相符合,所以不能马马虎虎随便做一个思惟。譬如我们前面所谈到的,许多烦恼方面的思惟,只会让自己更加愚笨,应当是此因生此果,这个方面给它做一个明白的确定。

「缘界差别者,谓个别分析地水火风空识六界,即缘取此界任持其心。」

这个是缘取界差别的部分,除此之外,就慢心严重者而言,慢心的产生有很多的方式。譬如有时候依于自己学问很大产生慢心,依于自己实修方面很大也产生傲慢之心,所以要看自己在哪一个方面产生傲慢之心。自己学问好而产生傲慢,实修好而产生傲慢,看自己在哪一个方面产生傲慢之心,把这个方面想一想,譬如说比自己学问更加好的,比自己实修更加殊胜的,从那个人,那个方面去想一想,对自己傲慢之心降伏很有帮助了。

我们现在这里谈到的界差别是指降伏傲慢之心,这里的傲慢之心主要是指博通,广博多闻,学问非常好,从这个方面来讨论的,从这个方面来讲,在这个方面所产生的傲慢之心,就由缘取界差别能够把这种傲慢之心降伏下来,这是就这个方面来讨论的。

其次是妄念纷飞的情况,如果妄念纷飞,内心的妄念纷飞非常严重的话,应该怎么办呢?应该缘取自己的出入息来数息(数息观)缘阿那波那者,谓于出入息,由数观门住心不散。」这种种情况是指我们前面讨论的项目,都是指个性里面,某一种烦恼特别严重,有时候这一个人贪瞋痴等等,各各方面的烦恼也不是特别严重,可是他的内心有一种情况就是完全不能够稳定的,内心不能够安住的,妄念、思绪非常纷乱,思绪很混乱,胡思乱想,内心完全不能够安住,妄念纷飞,内心特别涣散,这种情况之下,怎么去产生帮助呢?

前面讲的都是针对某一种烦恼,有什么帮助,什么方法,但现在这种情况不是针对他哪一种烦恼特别严重,而是说他的内心非常涣散,妄念纷飞非常严重,这个时候对他有帮助的方式,就是注意自己呼吸出入的气息了,「由数观门住心不散」,对于出入的呼吸安住在上面去数它,以这个方式就能够产生帮助的。

这里谈到缘取气息的出入来做观修的话,一般书里面都谈到“命者即是气”,命就是呼吸的气,所以人的命到底在还是不在?有命还是没命?这个靠气,要看这个气,到底是还在?还是断掉了?气断掉了?还是没有断?来做决定的。

如果就密咒乘方面来讲的话,我们任何的心识,不管是哪一种心识,一定要依靠在它所骑乘的气上面,可见气跟心识,关系非常的密切。但这里所讲的内容当然不是,显然不是就密咒乘方面来做讨论的。但是就算是在显教乘门,里面也是谈到了,命者即是气,就表示呼吸非常重要了。所以一个人到底死了?还是没有死?就看他气在?还是不在?而做决定的。哦,可见我们呼吸的气息多么的重要,因为生命非常重要嘛!所以生命靠呼吸的气息,呼吸的气息当然非常的重要了。

如果说心安放在呼吸的气息,这个气息的出跟入,假设气断掉了,就死亡了,所以把这个方面好好的思惟,想一想,我知道气多么的重要,知道气这么样子的重要之故。所以心安放在呼吸的气息上面,就比较容易了,心比较容易稳定下来,因为知道呼吸的气息这么重要嘛!它是我们的性命之故嘛!

所以心里面想到,这个气息多么的重要,它就是我的命,这个时候有了这种了解的时候,心要放在气息上面的话,就容易多了。因为我们都有我执之故,而且气就是自己的命,所以要把心停留、安住在气息上面,就容易多了,比较容易做到的,心识就比较不容易涣散。

把前面心思胡思乱想,很散乱的这个情况,比较容易达成一个改变。就是这个人个性妄念多,思绪很混乱,完全不能够稳住,心都不能够完全静下来,这种个性很容易得到改善。就是缘取自己呼吸的出入,缘取气息的出入而来做观修,很容易产生效果,把这种胡思乱想的个性能做一个妥善的改变。

就这个部分而言,有时候缘取身体的感受,同样的缘取自己的身体来做分析,也是可以的,也达到同样的效果的。这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身体都有贪爱之心,所以缘取身体,或者是缘取身体的感受,心都很容易安住在上面,就跟前面所讨论到的缘取自己呼吸气息的出入一样的效果的。这是因为我们都有我执之故,所以心里面都会想到我的身体,我的感受怎么样?所以知道气息非常重要,心容易安住在上面。

因为我执之故,重视我的身体,我的感受,所以心放在、安住在我的身体,安住在感受上面,很容易的。因此之故,透过这个方式,把内心妄念纷飞,胡思乱想,这个毛病降伏、调伏、改变,就有很大的帮助了,这是同样的效果的。

到这里为止,五种净行所缘讲解完毕,到这个地方,前面谈到五种净行所缘,再后面要讲的也有五种,「善巧所缘亦有五种。」这五种是「蕴,界,处,缘起及处非处。」这五个项目,这个是属于善巧所缘。

第一个是蕴,这里谈到善巧所缘里面缘取蕴,主要是分析五蕴跟我的关系是什么?把这个方面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平常我们总是认为,离开五蕴之外,不是五蕴,另外还有一个我存在,我们都有这种执着,但是实际上这种执着里面,所执着的我并没有,实际上的情形并不是这个样子。

五蕴跟我的关系是什么?把这个部分好好的做一个分析,好好的做一个了解,经过分析了解之后,会知道离开五蕴之外,不是五蕴,还有另外一个我,这个我原来根本就没有,实际上并不存在,就会得到这种了解,这就善巧了。

首先至尊仁波切谈到了:「蕴谓色等五蕴,蕴善巧者,谓能了知除蕴更无我及我所」蕴善巧者是指,谓能了知,能够通达除了五蕴之外,离开五蕴之外,并没有我以及我所,这种了解就是很通达了。

五蕴跟我这个方面的思惟,可以从两方面来讲的,就是不属于五蕴这个范围,离开五蕴之外,还有一个我及我所,这个是没有的,这一方面的了解。这个了解是要分析,我跟五蕴的关系,这个分析可以从无我跟无我所两个方面的思惟都有的。首先是不属于五蕴,离开五蕴之外,或者说根本就不必靠五蕴,自己就能够单独存在,独立存在的那个我,根本就没有,这个方面的思惟是思惟无我。另外就是五蕴当作是一个独立的我的一个受用物,能受用者是我,所受用事物是五蕴。所以认为五蕴本身是一个,不需要依靠五蕴能够独立存在的我,这个我的受用之物,这种情形没有的,它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我的受用之物,这个方面的思惟就是无我所。所以把五蕴跟我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子?仔细分析,在无我跟无我所这两个思惟都有。

其次「界谓眼等十八界。界善巧者,谓知诸界从自种生,即知因缘。」前面讲的是五蕴,再过来是界,界讲的是十八界,十八界首先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还有意界,这就六个了;之后再加上对境,对象的部分,就是色处界(或者说色界)、声处界、香处界、味处界、触处界、再加上一个法处界,就是对象的部分,对境的部分,这又六个了;之后又加上神识,神识就是眼神识的界、耳神识的界、鼻神识的界、舌神识的界、身神识的界、一直到意神识的界,这样又六个,所以加起来一共是十八个,所以称之为十八界。

十八界的说法里面,「界谓眼等十八界」,讲到十八界的时候,我们讲到神识的部分只有眼、耳、鼻、舌、声、意,所以神识只有讲到六个,因此不是以唯识宗的标准来讨论的,应该是以中观应成派的标准来做讨论,因为中观应成派的看法符合实相,实际的情况,真实的情况。因为符合真实的情况之故,所以讨论到神识的时候,只有讲到六个,没有讲到八个(八识)。所以十八界的计算里面,神识的部分,只有讲到六个,没有讲到八个。因此之故,《般若经》里面讨论到神识的时候,也只有讲到六个,没有讲到八个。

我们如果注意一下,看看念诵的《心经》,《心经》念一下,里面讲到神识的部分,也只有讲到六个,没有讲到八个。一样的道理,这十八界里面,也是这样算的。所以讲神识的部分只有讲六个,没有讲到八个,这个是十八界。

其次,界善巧者,善巧是说,「知诸界从自种而生」,这个十八界里面,十八个项目,从自己的自种而生,自己的种性,自己的自性,自己的类型而产生。

我们一般谈到十八界的时候,好像说十八界是一个我可以依靠之处,因此之故,透过可以依靠的十八界,有一个我可以成立,所以自己的这个我他是可以成立、可以存在的,为什么?因为他有十八界做为他的依靠嘛!依靠在这个十八界之上,好像有一个我他是可以成立、可以存在的,就产生这种执着。

因此之故,要把这个十八界做一个分析,分析一下这个十八界之后发现,原来认为靠着十八界,有一个我可以成立、可以存在,这种执着就可以排除掉,所以才要缘十八界来做分析。

一般来讲,十八界是不是我的依靠之处?是啊!当然是啊!不过它就仅仅只是依靠之处,不是说依于这个十八界,却可以制造出一个可以成立的我,这就不对了,这个想法,这个执着不对,所以透过这个分析,可以把这个执着去除掉。

所以说十八界是不是我的依靠之处?是啊!可以说是依靠之处,但这不是说依靠十八界可以制造出一个可以成立的我,就不对了。所以广论里面谈到「谓知诸界从自种而生」,这十八界每个项目当然都是类型不一样,因此有它不同类型,由各自的种子而产生,所以「即知因缘」嘛!由它的因缘而产生。

譬如说由眼界的种子生出眼,耳界的种子生出耳,鼻界的种子生出鼻…。这个界就称之为自性的意思。这样讲,由眼的自性生出眼,由耳的自性生出耳…。这个界有时候当作种性,当作自性。譬如我们说有佛的种性,因为有这个种性之故,才能够成就佛果,所以成就佛果,就是靠有佛的种性,这个种性就把它称之为界,或者这里谈到种,就是它的因素的意思,或者它的自性。所以眼界靠着眼的自性,靠着它的种子,它的原因、因缘,因此而生出眼睛。耳也是靠着它的自性,靠着它的种子,因此生出耳朵。所以在讲,是它的来源的部分,眼界当然由它的泉源,由它的来源,做为它的因缘,因此它才能够产生出来。

透过这些十八界,从十八界的分析,可以知道各个项目有它的因缘。除此之外,不可能有一个我他是可以成立的,十八界并没有这个能力。依靠这个十八界生出一个我,这个我是可以成立的,没有这种情况的。所以十八界的分析,主要是要配合无我,跟无我有非常相关的。

我们一般谈到界,在佛法里面常常谈到如来的界,有没有?或者称之为界如来藏,有没有常常谈到这个?界如来藏,谈到界如来藏的时候,或者是如来的界,那个界怎么解释?那个界要解释成种性了。所以刚刚仁波切问了这个问题,因为不知道界如来藏的部分到底中文怎么翻译,不过上次有人问过我(翻译者),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名词,他非常奇怪呀!

上次有一个人问我说(翻译者),为什么从来没有听过界如来藏,你是怎么翻,从哪里来?从哪里翻的?我说没有啊!书就是这样讲界如来藏,他说不对,从来只有听到如来藏,没有听到界如来藏,有没有(翻译者问学员)?是不是这样子?(大家交谈讨论…)

(仁波切亲自以中文答)藏文就是有这样子。

(翻译者)不是!藏文里面都是讲界如来藏,就是界如来藏,界如来藏的这个界怎么解释呢,那个界就是种性的意思。所以如来藏,是成佛的种性。所以成佛的种性,那个种性的部分把它称之为如来藏。可是那个界怎么解释,界就是解释成种性,种性的意思也是自性的意思。所以这里谈到说眼界,眼界的意思就是指眼的自性,所以眼界的自性是指眼睛它本身,眼睛它本身的自性这个方面来讲的。

但这里的自性,跟我们常常谈到的,自性可以成立的那个自性不一样,不是这个意思,这个是从世俗的方面来讲,从世俗谛,世俗的方面来讲。有一个自性从世俗的方面来讲,自性而言的,不是指自性可以成立的那个自性。所以这个种性,界,是指这个意思的。在世俗方面都有嘛!有这个自性嘛!

譬如说眼界而言,有一个眼睛、眼它自己的性质之外,不是另外一个色法嘛!眼跟另外一个色法,其他的事物都不一样,对不对?所以有它自己的性质存在嘛!

世俗方面,各个法都有它自己的性质存在。不会说它是另外一个法,不会嘛!可是我们一般谈到的自性成立,就不是这个意思了,一般我们谈到自性成立的意思,是指自己方面可以成立,自己这个方面就可以成立的,自性就可以成立的。这种想法不对的,因为如果把这里谈到的这个眼界,这个界解释成自性可以成立,自己方面可以成立的话,完全不对,因为讲万法无自性嘛!

万法无自性的意思是指无自性而成立,自己方面而成立这个部分都完全没有的。所以我们现在认为万法自性可以成立,自己方面可以成立,而靠着这个部分,在它的上面依靠的这个我,也可以成立,自己方面也可以成立,这种想法就完全不对了。

所以眼界的意思是指,这个界是指世俗方面的自性,它有一个世俗方面的自性,这个是有的。如果我跳过了这个范围,眼界是眼的自性,眼睛它有一个它自己的特性存在嘛!可是我跳过了这个范围,去认为说它的自性可以成立的,它自己就可以成立,它是本然就可以存在的,它自己方面就可以成立了,这个想法就错误了。

而且依靠自性可以成立之故,所以在它上面所依靠的这个我,所依靠的这个我本身,也是自性可以成立,自己方面也可以成立,这种想法完全不对。那就透过这个方面来做一个说明,认为有一个我,他是自己方面可以成立,自己可以存在的,这个想法不对。

不过在世俗方面,世俗方面的自性,当然要说它是有的,所以广论里面才会谈到,352页,「谓知诸界从自种生,」从自己的种子而言,「即知因缘。」这个部分就是它的因缘,就是它自性的部分,它主要的性质部分。各个法都由它自己主要的性质,就自己的种子这个方面而产生。如果认为说,跳过了这个范围,超出这个范围之外,认为它自己本来就有,它自己方面就可以成立,这个想法就不对了。

或者这样子来了解,我们常常谈到欲界,有没有?它有世间界(世界),有没有?这个界也可以把它解释成处所,依靠的处所。因为欲界的有情众生所依靠的处所,所以称之为欲界。色界身体的众生,它所依靠的处所,所以把它称之为色界。

一样的道理,成佛的时候所要依靠的处所,就是界嘛!如来藏!对不对?因为要成佛的话,一定要有一个基础,才会成佛。如果无众生也就成佛,绝对不可能,对不对?所以一定要有一个依靠的处所,要有一个依靠处,我靠着这个依靠处来成就佛果,那个依靠的处所,就是成佛的能力,就是如来藏。靠着如来藏,我才可以成就佛果,这个成佛的能力──如来藏本身,就是成佛要依靠之处,要依靠这里才能够成就佛果,所以把那个依靠处称之为界,也可以这样做解释。就好像是欲界,或者是色界,一样的道理。

所以欲界的有情众生,他所依靠的处所,就称之为欲界。色界生命的有情众生,他所依靠的处所,不是称之为色界吗?一样的道理。所以依靠的处所,或者是所依靠,所依或者是来源,界都有这个意义,这个字本身有这个意义。或者说从自性而来,解释成自性,自性就是它的来源、泉源之处,所从而来的那个部分称之为自性,讲的是它的来源,界,也有这个意思。所以讲”界””如来藏”那个界要如此来了解。

再其次讲「处,谓眼等十二处。」十二处是指眼睛等等的十二处,我们看前面讲眼界、耳界…眼耳鼻舌身意,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到意界这六个界,之后对境部分是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到法界,这十二个。现在把”界”那个字拿掉,把它换成”处”,就变成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到意处,对境部分本来是色界、声界…,把界拿掉变成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到法处,这就十二个了,这称之为十二处。

所以把那个字改变一下,用”处”这个名称,前面是用”界”,把界拿掉,现在用处这个名称,可是意思不一样,虽然是这十二个项目,界跟处这两个字的差别,解释不一样,现在就处来讲的话,讲眼处的时候是什么意思呢?是讲它跟果的关系,从果的关系来解释,把它称之为眼处。果是什么?果是眼识。所以从它跟它所要产生的果-眼识的关系来讲,把它称之为眼处。

讲眼界的时候不是跟果的关系,是眼睛自己个别不同的自性,所以讲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到意界,眼耳鼻舌身意都是指自己个别的自性,自己跟其他者都不一样的,有它各别的自性,从这个方面来讲,从这个方面去讨论的时候用界这个名称。可是讲处的时候意思不一样,譬如讲眼处的时候是指它跟果的关系来讨论的,果是什么?果是眼识嘛!

处这个字的意思是生而增广,生是能够生出什么?能够生出眼识,生能够生而增广出眼识。所以就眼处而言,它跟眼识这个部分,生而增广眼识,它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发挥什么功能呢?那是就增上缘来讲,眼处是指眼根,它在生而增长眼识这个方面,有什么功能呢?有啊!它是一个助缘,什么助缘?增上缘!

如果讲色处的话,那它跟它的果─眼识又有什么关系?有啊!因为色处本身它是生而增广,对不对?生而增广出什么?生而增广出它的果,果是眼识啊!色处它是怎么生而增广出眼识?有啊!它是所缘缘。就色本身被称之为色处,是因为对照于它的果-眼识方面来给它取这个名称,所以就它的果-眼识而言,色处本身就它的果-眼识而言,它是一个能生者,能生者它是扮演一个什么角色?有啊!它是所缘缘嘛!

所以讲色处的时候,是讲色跟它的果而言,如果讲色界的话,那不是讲它跟果的关系,是讲色它自己本身,本身自己的自性,跟其他者都不一样的自性,从这个部分来讲的。

讲处的时候不是讲自己个别的自性,是从果这个方面来讲的。譬如说就色处而言,讲到色处的时候,不是讲它自己个别的自性。譬如讲界,不是这个意思。或者说它也不是讲它所依靠之处,譬如说眼根,也不是指这个部分而言。而是指它自己个别,有它自己的自性。更正一下,讲到界这个时候是指它自己个别不同的自性,讲处的时候是讲它自己本身跟果有什么关系,从这个方面来讨论的。所以就色来讲的话,当然你可以说它是色界,它也是色处。譬如就眼睛来讲,你也可以说它是眼界,当然它也是眼处。

什么时候用界,什么时候用处,为什么用两个不同的字?它的意思不一样。

一般我们的说法是这个样子的,就是所依靠的处所是六根,所要缘取的对境是六尘,靠着这两个项目产生什么呢?产生能依者,能依者就是六种神识,所以加起来一共是十八个。这里面所依,就是所要依靠的处所,就是六种根门。所缘是指所要缘取的对象,这就指对境,对境就是色生香味触法六尘,靠着六根六尘之后生出来是六种神识,这六种神识就是能依靠者,依靠在上面的能依靠者,所以是六种神识,这就是十八个。这十八个项目,如果就因跟果来讲的话,是指靠着六根,靠着所依靠之处的六根,还有所缘取之处的六尘,靠着这两个项目之后,生出果就是六个神识,这是所生,所生生出六种神识。

这其中六个根们的部分是属于增上缘,六尘的部分是属于所缘缘,靠着这些项目生出来的是能依者,能依靠者,能依靠者就是六种神识。所以这里面属于因的部分,六根跟六尘是属于因,它是能生因,因为它能够产生,能够生出来的。它的所生出来的是什么?所生出来的就是六种神识,这六种神识是能依靠者,它是被生出来的,因此不能够列入处,因为处的意思是生长出来的意思,生长的意思。

这六种神识不是能生者,它是被生出来的,它不是能生者,所以它不列在十二处里面。十二处是表示呢,处是生而增广的意思,谁能够生而增广?只有六根跟六尘。因为靠着六根跟六尘,它是一个能生者,生出六种神识嘛!所以讲十二处的时候,就是讲六根跟六尘,六种神识不包括在里面的。

如果我们把它一项一项单独配合起来的话,靠着所依眼根,以及所缘色尘,由这两个项目作为能生,生出什么呢?生出眼睛的神识。靠着所依的耳根,以及所缘声音,靠着这两个项目作为能生,生出什么呢?生出能依靠者的耳识。这样子一项一项来配合眼耳鼻舌身意处,这个就是十二处的情况了。

怎么把它生出来,生的情形是什么样子呢?这里面六根是作为增上缘,六尘是作为所缘缘。不过在依靠这个十二处作为能生,生出所生六种神识的同时,我们又会产生一种想法,就是生出一个我,我自己方面可以成立。当然正如这个神识它是依靠六根跟六尘,所以神识靠这个十二处。当然我也是依靠在这个十二处上面,但是不是说我依靠在这个十二处上面,就有一个自己方面成立的我,就说我可以成立,那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我可以依靠在十二处上面,但不是依靠十二处来做为原因,就认为有一个我可以成立,我自己方面可以成立,就完全不对了。这个跟我们前面十八界的讨论完全一模一样的,就是我依靠在这个十八界,当然也有,但是不是说依靠之故,就有一个自己,我自己方面可以成立的,就不对了。

所以不能越过了这个范围,不能越过了这个标准,当然我是依靠在十二处上面,但是不能跳出这个范围,认为依靠之故,因此它就自己方面可以成立。这样来了解的,六根是做为增上缘,六尘是做为所缘缘,生出六种神识。不能跳出这个范围之外,正如这个情况一样,神识依靠在六根、跟六尘上面,我依靠在六根跟六尘上面,因此之故,就有一个我可以成立,它自己方面可以成立的,或者说它是谛实成立,自己方面可以成立,不能得出这个结论,不能因为依靠在六根跟六尘上面,就得出这个结论,不行的。

这里主要讲的是无我意义的讨论,关于处这个方面的分析,主要也是要配合无我的意义来做讨论的。我们看内容里面谈到「处,谓眼等十二处。处善巧者,谓知内六处为六识增上缘,知外六处(色生香味触法)为所缘缘,」「知无间灭意为等无间缘。」后面部分我们下次再做解释,今天讲述到此。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0讲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8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9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3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0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5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5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1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6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1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4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8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三)对法不能私心分别[栏目:圣者言教]
 圣者言教 第十课(二十三)以菩提心摄持一切善法[栏目:圣者言教]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三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九集]
 《八识规矩颂》讲记(于凌波居士)[栏目:唯识法相·参考资料]
 禅的妙谛[栏目:白云禅师]
 交易原理之4:交易的模式与内容[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开悟要印证才算数 Enlightenment Must Be Certified Before It..[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精进才能证佛位[栏目:正如法师]
 十届:净慧大和尚传灯法会结缘归依开示(净慧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