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二)~K 第49经(阿难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59
  第四十九经(阿难经):

  此经是世尊对阿难的几句训导之词:

  世尊对阿难说:“若信心长者、长者子来问汝言:于何等法知其生灭?汝当云何答乎?”——佛陀是在问阿难:如果有人来问什么法是生属于生灭之法,那么阿难你该如何作答呢?

  阿难答言:“世尊!若有长者、长者子来问我者,我当答言:知色是生灭法,知受、想、行、识是生灭法。世尊!若长者、长者子如是问者,我当如是答。”——阿难回答得也很简炼:五受阴为生灭法。

  阿难的回答得到了世尊的赞许:“善哉!善哉!应如是答。所以者何?色是生灭法,受、想、行、识是生灭法。知色是生灭法者,名为知色;知受、想、行、识是生灭法者,名为知识。”

  所谓“生灭法”,就是因缘和合的法则与规律。佛陀的意思很清楚,将五阴视为生灭法,其根本要点还是建立在“无我”、“无常”与“苦空”的基础之上。一旦将五阴视为一种短暂住存的、刹那生灭的因缘所生法,那么我们就不会产生留恋与贪著,而这正是修行迈出的重要一步。无论是出家比丘,还是居家信士,都需要树立这样的五阴生灭观。不仅如此,佛陀在经中还告诉我们,明白了五阴为生灭法,不仅自己明白,还要想方设法让所有的人明白,这才叫“知识”。而所谓“善知识”,就是指那点不仅明白事理,也能使他人明白事理,更能老实践行事理的人。这样的人不仅让我们心生敬仰,更能使得无数人获得解脱。因此,我们不仅要争做一名“知识”,更要努力争做一名自利利他的“善知识”。(09.12.03)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L 第50经(阿难经)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J 第46经(三世阴世食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H 979经:本经叙述须跋陀罗尊者在佛陀将..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N 第482经(喜乐经):本经叙述给孤独长者..
 漫说《中阿含》(卷十二)~B 二、天使经
 漫说《杂阿含》(卷八)~E 第201经(漏尽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三)~H 第314经(断欲经):本经叙述如对于六处..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F 1279经:本经为佛家伦理经典之一,内..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九)~C 804经叙述修习出入息念,可以断诸觉想..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七)~L 1258经:本经以鼓为譬,教导弟子当不..
 漫说《中阿含》(卷十)~J 十五、弥醯经;十六、即为比丘说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八)~E 第499经(石柱经):本经以大石山喻比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华讲演录 科判[栏目:太虚法师]
 90 最终的依怙[栏目:智海浪花·历程]
 相应62经 言语道经[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楞严说通卷五(刘道开)[栏目:明清居士名家文集]
 十二届:闭营式上的发言(营员代表 王正山)[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寻找记忆中的画[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慧思住光山年表考析[栏目:麻天祥教授]
 不要拂拭[栏目:禅话禅画]
 为什么一个皇帝会吃素[栏目: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与「众善奉行」是否矛盾[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