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二)~K 第49经(阿难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02
  第四十九经(阿难经):

  此经是世尊对阿难的几句训导之词:

  世尊对阿难说:“若信心长者、长者子来问汝言:于何等法知其生灭?汝当云何答乎?”——佛陀是在问阿难:如果有人来问什么法是生属于生灭之法,那么阿难你该如何作答呢?

  阿难答言:“世尊!若有长者、长者子来问我者,我当答言:知色是生灭法,知受、想、行、识是生灭法。世尊!若长者、长者子如是问者,我当如是答。”——阿难回答得也很简炼:五受阴为生灭法。

  阿难的回答得到了世尊的赞许:“善哉!善哉!应如是答。所以者何?色是生灭法,受、想、行、识是生灭法。知色是生灭法者,名为知色;知受、想、行、识是生灭法者,名为知识。”

  所谓“生灭法”,就是因缘和合的法则与规律。佛陀的意思很清楚,将五阴视为生灭法,其根本要点还是建立在“无我”、“无常”与“苦空”的基础之上。一旦将五阴视为一种短暂住存的、刹那生灭的因缘所生法,那么我们就不会产生留恋与贪著,而这正是修行迈出的重要一步。无论是出家比丘,还是居家信士,都需要树立这样的五阴生灭观。不仅如此,佛陀在经中还告诉我们,明白了五阴为生灭法,不仅自己明白,还要想方设法让所有的人明白,这才叫“知识”。而所谓“善知识”,就是指那点不仅明白事理,也能使他人明白事理,更能老实践行事理的人。这样的人不仅让我们心生敬仰,更能使得无数人获得解脱。因此,我们不仅要争做一名“知识”,更要努力争做一名自利利他的“善知识”。(09.12.03)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L 第50经(阿难经)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J 第46经(三世阴世食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L 1159经:本经为佛陀对居士说布施功德..
 漫说《杂阿含》(卷十四)~B 第344经(拘絺罗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二)~D 586经(利剑经)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八)~A 一、鹦鹉经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七)~A 一、箭毛经(上)(207)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D 1297经:在本经中,天子以偈问佛..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七)~G 1033经为佛陀于达摩提离长者的病演说..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R 1080经:世尊有一天晨朝之时,著衣持..
 漫说《杂阿含》(卷六)~C 第121(死灭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J 第72经(知法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安那般那手册 IX. 义注的方法[栏目:安那般那手册·雷迪尊者]
 百代画圣[栏目:佛教与绘画]
 四生六道轮回无穷[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读经运动:重寻古典智慧——王财贵博士访谈录[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附录 印光大师年谱简编[栏目:当代佛门人物]
 质多手尊者的故事[栏目:南传法句经的故事]
 选择环境,扬长避短[栏目:卢志丹居士]
 复罗阁英居士书[栏目:太虚法师]
 5.猫女王的拜访[栏目:动物的故事]
 清辩法师见弥勒[栏目:鬼道众生的故事-中国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