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二)~K 第49经(阿难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50
  第四十九经(阿难经):

  此经是世尊对阿难的几句训导之词:

  世尊对阿难说:“若信心长者、长者子来问汝言:于何等法知其生灭?汝当云何答乎?”——佛陀是在问阿难:如果有人来问什么法是生属于生灭之法,那么阿难你该如何作答呢?

  阿难答言:“世尊!若有长者、长者子来问我者,我当答言:知色是生灭法,知受、想、行、识是生灭法。世尊!若长者、长者子如是问者,我当如是答。”——阿难回答得也很简炼:五受阴为生灭法。

  阿难的回答得到了世尊的赞许:“善哉!善哉!应如是答。所以者何?色是生灭法,受、想、行、识是生灭法。知色是生灭法者,名为知色;知受、想、行、识是生灭法者,名为知识。”

  所谓“生灭法”,就是因缘和合的法则与规律。佛陀的意思很清楚,将五阴视为生灭法,其根本要点还是建立在“无我”、“无常”与“苦空”的基础之上。一旦将五阴视为一种短暂住存的、刹那生灭的因缘所生法,那么我们就不会产生留恋与贪著,而这正是修行迈出的重要一步。无论是出家比丘,还是居家信士,都需要树立这样的五阴生灭观。不仅如此,佛陀在经中还告诉我们,明白了五阴为生灭法,不仅自己明白,还要想方设法让所有的人明白,这才叫“知识”。而所谓“善知识”,就是指那点不仅明白事理,也能使他人明白事理,更能老实践行事理的人。这样的人不仅让我们心生敬仰,更能使得无数人获得解脱。因此,我们不仅要争做一名“知识”,更要努力争做一名自利利他的“善知识”。(09.12.03)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L 第50经(阿难经)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J 第46经(三世阴世食经)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八)~C 三、蜜丸喻经
 漫说《长阿含》(卷十三)~C 师徒二人被度化
 漫说《杂阿含》(卷六)~E 第133~138经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S 1354经:本经叙述一女子欲投河自尽,被..
 漫说《杂阿含》(卷十五)~L 第402经(平等正觉经):叙述若于四圣谛..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I 1004经:世间之法究竟以之为喜还是以..
 漫说《长阿含》(卷二十一)~B 十、世记经·战斗品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N 1347经:本经叙述舍利弗述说三昧之法味..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四)~B 二、分别大业经(171)
 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7)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前行讲记 第八十九讲 普贤上师言教-寿命无常-思维猛厉希求而修无常2[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正在死去(性光)[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二、皈依之因和皈依的选择 四、深信唯有三宝能救度[栏目:皈依修学手册]
 电脑专家转世铁证[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安乐集》讲记 第五十五集[栏目:安乐集讲记]
 禅定智慧第四章(优婆塞卢荣章译)[栏目:白话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教的形成、教理和人生价值观 (徐恒志居士著)[栏目:基础佛理]
 百丈禅风千古传——曹溪禅之三[栏目:真禅法师]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 修道上的唯物[栏目:创巴仁波切]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三章 见道 8 圣位堕,当今讳[栏目:元音老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