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论奢摩他28》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8-04-04
思惟如虚空的有情众生,无论如何都要达到所得果位之中,最究竟圆满的果位。如此圆满的佛果,祂是等智和后得阶段毫无差别同时存在,身体和内心同时存在,心意所在之处身体存在,身体所在之处心意就在那里,身体和心意是双运结合在一起如此的果位。这个果位能得的方便,主要的原因,就是止观双运的实修,就是我们现在所作的学习,靠着这个实修,未来就可得等智位和后得位双运结合在一起,身体和心意双运结合在一起的果位,将来能够得到的。
我们现在所要学习的是止观双运实修的部份,这个部份的学习,首先是学习安止、胜观,先个别个别分开来学习。在个别分开学习之中,我们进行到安止段落的闻思修,靠着这个学习,将来究竟的时候得到等智以及后得阶段双运,身体和心意是双运的果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来学习教法,首先调整自己动机,来听闻教法。
安止的所缘非常多,现在这个阶段,要缘取什么对象来作实修,对学习道次第者,在学习安止段落的一个人,要缘取什么对象?如果缘取佛像(佛身)来作实修,有很多特别必要性,因此在现在的段落,应缘取佛身来作实修,前面段落,至尊大主谈到过缘取佛像的必要性,是因为:
共四个特色,了解四个特色之下是非常有必要的,就现在这个段落,缘取佛像来作实修是很重要。
了解前面的四种功德之故,缘取佛像来作实修非常重要,接下来产生一个问题,当以何等如来之像为所缘耶?缘取什么样的佛陀形像?如《修次下编》云:「诸瑜伽师,先当如自所见所闻如来形像安住其心修奢摩他。当常思惟如来身像黄如金色,相好庄严,处众会中,种种方便利益有情。于佛功德发生愿乐,息灭昏沉掉举等失,乃至明见如住面前,应于尔时勤修静虑。」向上溯源根据佛经来作说明,《三摩地王经》云:「佛身如金色,相好最端严,菩萨应缘彼,心转修正定。」…(P.357 第5行)引用论典说明,如《修次下编》云…,更引佛经《三摩地王经》云,佛陀所作开示,要缘取佛像来作实修…,至尊大主在这里引用论典来作说明,引用佛经来当根据。
引用《修次下编》来作说明,佛像看到是什么样子?放在内心里面,佛像有图画画的佛像,有雕塑像,用眼睛看到的这部份是这样,佛陀的形像,在佛经和论典里面都有谈到过。佛身功德是如何,在利益众生事情时都会谈,听闻到了放在心里面思惟,所见所闻如来形像安住其心修奢摩他(安止)。安住其心(第六意识),不是放在任何眼识、耳识…,是在第六意识好好作一个思惟。怎么思惟呢?当常思惟,经常思惟如来身像是纯金颜色,基本上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庄饰形相非常圆满美好。外形作如此观想,而且还要思惟佛陀正在利益众生,处众会中,眷属围繞,经常利益有情,种种方便利益有情。
佛陀利益众生,利他的部份特别究竟,自利的部份也彻底究竟。常常思惟,容易产生欲求之心,于佛功德发生愿乐,渴求要得的想法。欲求之心强烈,可息灭昏沉、掉举等等的过失。内心思惟佛陀,佛陀功德二利彻底究竟,二利彻底究竟功德好好了解,内心产生强烈也要得到的心,这种想法,内心非常感动就产生,所以在这个感受之下,缘想佛陀,内心昏沉容易息灭掉,妄念纷飞的掉举也容易息灭掉。心里面思惟如来功德,内心产生强烈欲求、强烈感受之后,心就一直追随在佛陀的功德行相,涣散到心里的容易去除掉,昏沉也容易息灭掉。
因此之故,二利彻底究竟的佛,思惟衪的功德之后,昏沉、掉举容易息灭,专一地观想佛就安居在我的面前,努力的心专一专注,一直到佛像能够明晰,乃至明见如住面前,明见在我面前安居在那里,这样地观想明晰,一直到这里为止,要好好地修静虑。
在缘想如来佛像之前,应该要怎么做?
在缘取观想如来佛像之前,应该对如来的功德,自他二利彻底究竟的功德,悲智力三者彻底究竟的功德,好好了解、好好听闻再三思惟,思惟到这些功德,内心产生的配合追求,产生欲求心我也要得到。内心思惟功德种种的好,思惟到这些功德,内心自然清澈非常宁静,对这些圆满功德,内心感到震撼感动,希望我也要得到它,产生强烈欲求心。然后再去缘取佛陀的佛像时,自然就能止息掉昏沉掉举,毛病自然就能去除,可见这是有顺序存在对的。先谈到经常思惟,再三思惟,先二利究竟功德,悲智力三者的功德,了解后再去缘想佛陀形像,再三思惟;接着对功德产生强烈欲求心,努力想要得到它。这种想法产生后,努力观修,逐渐地好像真实安住在我们前面一样,愈来愈明晰,一直到这个程度,好好修静虑。
我们现在的情况,对如来悲智力三者功德,二利彻底究竟的功德,都尚未有强烈定解,信心不是很强,感受震撼的力量不是很大。虽然直接缘取佛像来作禅修,不要说止息昏沉、掉举,不但达不到效果,缘取佛像时,更加昏沉、掉举,更加严重,这种情况都会出现。那就表示对佛陀的功德,内心的感动、震撼都不够强烈,信心不够强烈,欲求之心不够强烈,这样的征兆。
看《修次下编》的文句就能了解其顺序存在的,首先第一个步骤是“当常思惟如来身像黄如金色,相好庄严,处众会中,种种方便利益有情。”这个要常常思惟。已经经常思惟之后,会发生什么成效?第二个步骤了,“于佛功德发生愿乐”,愿乐是欲求之心,因此会息灭掉昏沉和掉举等等过失。第三个步骤,“乃至明见如住面前”,一直到观想非常的明晰,好像真的在我前面一样。到这里还没到这个程度之前,“应于勤修静虑”,再三再三地观修,最后好像一个真的佛在我前面,达到这个效果。
来源根据佛经《三摩地王经》经文和《修次下编》的文章,意义是一样的,首先“「佛身如金色,相好最端严,菩萨应缘彼,心转修正定。」,前面提到“如来身像黄如金色,相好庄严,处众会中,眷属围繞,种种方便利益有情。于佛功德发生愿乐,息灭昏沉掉举等过失”,应当专注在上面来作观修,内心产生纯净的信心,缘取佛像,心转修正定,心好好来作观修。所以和前面的《修次下编》辞句意义都是一样的。
…如此所说而为所缘。此复有二,谓由觉新起及于原有令重光显,后易生信又顺共乘,故于原有令相明显。(P.357 第8行)如此所说而为所缘,前面所说缘取佛像来作实修,此复(又)有二,另外,再讨论另一种情况「实修方面上有些毛病或重点」,作补充解释说明,又「怎么讲?」,二种方式来缘取佛像来作观想:
二种方式:用内心新观想而产生形成粗心(粗分),是指看到了佛像,看到了雕塑像、图画的佛像也好,看到了之后,要进行迎请,要进行开光,佛才真正地安居在雕像、图画里面,产生信心来作实修。这是用内心新把衪观想清楚,新迎请、新开光,这是一种方式。但是有一种是「原有令重光显」,看到佛像在那里,很自然的佛已经安住在上面了,雕塑或唐卡的佛像,看到佛像时,其实佛本来就已安住在那里了,佛亲自本身就已安住在那里了。在这个了解之下,原有令重光显,内心思惟一下,知道本来佛就已安住在那里。后易生信又顺共乘,后面那一种方式,比较容易产生信心,好像不是我迎请观想形成,是衪自己本来就安住在那里了,所以这个比较容易产生信心。又顺共乘,是和显教乘门共通的,因为要进行迎请开光,送返送驾回去,这是要顺着密咒乘门的仪轨,顺着实修的方式进行的。除此之外,在经教乘门没有这种方式进行的。
后者迎请佛像自然地原来就安住在那里,这是共通乘门,显教也有的比较容易产生信心。故于原有令相明显,故已存在原来所看到的佛像,内心完全相信,明白显现出来佛真的就安住在那里,这样子来进行就很好的。前面谈到后者易生信心而且又顺共乘,不去讨论进行开光、迎请、送返,先不去管它。显教乘门都讲过了,而是只要看到佛像,内心产生强烈信心,佛陀本身就在那里,思惟对我们生信心很有帮助。现在段落还没到密咒乘门的阶段,现在所谈的实修方式,以后者方式为主,和显教乘门比较相随顺。
其次寻求所缘处,要先找一个所缘对象,先求持心所缘处者。谓先当求一若画若铸极其善妙大师之像,数数观视善取其相,数数修息令现于心,或由尊长善为晓喻,思所闻义令现意中求为所缘,又所缘处非是现为画铸等相,要令现为真佛形相。…(P.357第11行)
其次寻求所缘处,先求持心所缘处(P.357第11行),首先寻求所缘处(对象),要先找一个所缘对象,二种方式。谓先当求一若画若铸极其善妙大师(佛陀)之像(画像或塑像),数数观视善取其相,数数修习令现于心,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或图画做得非常好的,雕塑也好,作得非常精致,眼睛再三再三看,不多自观想的时候,要运信于心,因为禅修的时候,所缘处不是指眼识的对境,而是内心第六意识的对境,因此要数数修习,运信于心,才是真正的禅修。
其次并不一定要请一尊佛像来作观想,不一定花钱去请。或由尊长善为晓喻,思所闻义令现意中求为所缘。有一些人止观彻底究竟的时候,完全不需要靠佛像,在内心里面就出现形相非常清晰,重点放在意识上的观修,所以就不一定要请一尊佛像。上师所讲解的「佛的身功德是什么?语功德是什么?意功德是什么?」这些听闻到的意义,在内心思惟「佛的形相是什么样子」,或在经论的所闻义,经论开示过的佛的形相是什么样子。观修不是眼识的对境,是内心意识的对境,用雕塑像、画像、上师所开示的,好好在内心思惟,这样观想出的形相来实修。不一定要有一尊雕塑像,譬如密勒日巴尊者在山洞中禅修,禅修的山洞一尊佛像也没有,所以在先求所缘处、所缘对象,主要是内心观想的形相,不是以眼睛看的形像为主,应该是以内心观想的形相为主,因此就不一定要靠雕塑像了,主要是意识所出现的形相,先找一尊比较好的形相在意识中让衪出现。可是就我们初学者而言,眼识所看到的形像,在意识上观想形相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在眼识所看到的等无间缘之故,一方面也有雕塑像,一方面也靠上师作解释说明,然后再加上佛经论典看到的解释说明,一起配合,眼睛也看着雕塑像,上师的解释说明,自己经论里面听到的解释说明,全部配合之后来作观想实修,就非常好了。眼睛看到的对象佛像,上师和佛经论典说明,综合在内心里面把衪观想出来,一个佛陀的形相,这样就非常好了。
这是最初阶段,首先有持心所缘处,之后已经这样做到了,有一个所缘处。又所缘处非是现为画铸等相,要令现为真佛形相。但是当所缘处找到之后,在观想时,不能够把观想的佛像,观想成不能动摇的铜、铁、银物质所做的,是一个物质,是一件东西,这样就不得了,完全错误了,要令现为真佛形相。就算是雕塑像,我们内心缘取衪之后,也要把衪想成就是佛亲自本身就在那里。因此前面有谈到过,《修次下编》提到,当常思惟如来身像黄如金色,相好庄严,处众会中,种种方便利益有情。衪是悲智力功德彻底圆满,而且眷属围繞,处众会之中,正在利益众生讲经开示,是能够活动的,不是由金银铜铁的物质,不能摇动的,不能这样观想。
有说一种主张是有问题的,
…有说置像于前目睹而修,智军论师善为破之,以三摩地非于根识而修,要于意识而修。…(P.357 第13行)有人这样讲,禅修的时候应当把佛像放在前面,眼睛仔细看着祂而做实修,智军论师善为破之,这种说法,智军论师把它破除掉,讲得非常好。因为禅修是第六意识的活动,不是眼识的活动。佛像眼睛好好看着而做禅修,这一个问题的毛病在什么地方呢?以三摩地(等持)非于根识而修,要于意识而修。
…妙三摩地亲所缘境,即是意识亲所缘境,须于意识摄持心故。又如前说是缘实境之总义(或义总),或影像故。…(P.358 第1行)
妙三摩地亲所缘境,即是意识亲所缘境,殊胜的等持它所缘的对境,讲的就是意识所缘的对象。须于意识摄持心故,应当于第六意识的对境,心摄持在第六意识的对境上面。又如前说是缘实境之总义(或义总),或影像故。我们在修等持禅修时,等持所观想的对象,应该是在第六意识上面所形成的一个对境,这个对境是什么呢?如果用佛像来作例子,应该是如来的影像,亦称为影像或义总。除此之外,如来身体的形相,要在第六意识里面真实的出现,作为第六意识现量的对境,对一个初学者更不可能。因为对一个初学者而言,第六意识所缘取的对境,第六意识在进行活动,都是由妄念分别心。
因此对境不会直接出现的,分别心所趣入的只能趣入对境的义总,就是对境的影像。所以依第六意识趣入这个义总或影像,不能直接趣入对境,在意识上现量出现,初学者没有这个能力的。所以能了解在禅修时,应当佛陀的形相,在第六意识上出现影像,我的心一心专住在上面,再三观修再三观修。第六意识所出现佛陀的影像,这个才是观修的所缘对境,而不是眼识的对境,因为禅修是意识在禅修,而不是眼识在进行。如果是意识在进行,第六意识只能趣入义总或影像,所以这个是如前说是缘实境之总义或影像。
如果大家没有学过摄类学,对于所谈到的义总,就有点困难,不容易了解。藏文里面有总义也有义总,义总是影像的同义词,什么是义总呢?佛像、佛陀雕塑像──佛像会在我们第六意识里面出现它的形像。在第六意识里所出现佛像的形像,称为义总,不是佛像本身,这有很大差别。譬如父母几年前的形像,现在已经过几年了,已老了一点点了,可是几年前的形像,在我们脑袋里面,还是能够回想起来,会很明晰地出现。
在第六意识里所出现的形相,称之为义总,所出现的那个形像,当然不是对境本身。如果是对境本身,已经过了那么多年,父母年纪更老了,形像已完全不一样了。或者说我吃的水果,已经吃完了,我还没吃之前水果的形像,我看了我明白了,在我内心还是可以出现水果的形像。在我第六意识所出现水果形像的义总,是它的义总而已,不是水果本身,因为水果本身已经没有了,已经吃掉了,可是它的形像在我的第六意识里面还是可以出现。所以第六意识所出现的形像、影像,就是对境水果的义总,水果出现的形像本身不是对境,不是外在的对境,它只是一个义总。
因此正式实修安止所缘对境,所缘对象是如来身像的义总。第六意识所出现的形像,佛陀形相的义总,要靠雕塑像、画像,或上师明白作解释,或经论所听闻的,在内心缘想,思惟形相,在第六意识所出现的义总。第六意识所出现的义总,好像佛陀亲自本人出现的影像,这个才是安住所缘的对象。
佛陀亲自本人的形相,怎么会来的呢?要靠图画像、雕塑像,要嘛靠上师开示,或经论里所读到佛陀的功德,综合起来,佛陀亲自本身是什么样子?首先要靠一尊雕塑像,思惟是佛陀亲自本身,但是佛陀亲自本身要在我的第六意识出现影像,第六意识出现义总,才是我持心的对境,修等持所缘取的对境。
缘取佛身的时候,最初观想粗分形像,后来再进入细分形像。粗分形像容易现起之故,应先观想粗分形像为所缘境。
…影像亦有粗细二分,有说先缘粗分,待彼坚固次缘细分,自心亦觉粗分易现起故,应先从粗像为所缘境。(P.358 第2行)
再来又要讲一个重点,
尤为要者,谓如下说乃至未得如欲定时,不可多迁异类所缘修三摩地。若换众多异类所缘修三摩地,反成修止最大障碍。故于修定堪资定量之《瑜伽师地论》及三编修次等,皆说初修定时,依一所缘而修,未说迁变众多所缘。…(P.358 第4行)
所缘对境不可经常更换,在还没得到等持心满意足坚固的程度之前,不能够经常换来换去。异类不同类型所缘修等持的对象,反成修止最大的障碍。故于修定堪资定量(作为标准)之《瑜伽师地论》及三编修次等,皆说初修定时,依一个所缘而修,未说迁变众多所缘。修等持时一定要缘一个对象,不可换来换去。根据无着《五部地论》及莲花戒《修次初中后编》谈到修等持的时候,首先一定要缘一个对象,不可换来换去。
…圣勇论师于修静虑时显此义云:「应于一所缘,坚固其意志,若转多所缘,意为烦恼扰。」《道炬论》云:「随于一所缘,令意住善境。」说「于一」言是指定词,故应先缘一所缘境,待得止已后乃缘多。《修次初编》云:「若时已能摄其作意,尔时乃能广缘蕴处界等差别。如解深密等说瑜伽师缘十八空等,众多差别所缘。」(P.358 第6-10行)
圣勇论师于修静虑时显此义云:一定要缘一个对象,第六意识上出现影像,一心专住在上面。若转多所缘,意为烦恼扰。所缘对象常换来换去,只会烦恼我们内心,不能作实修。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炬论》云:「随于一所缘,令意住善境。」「于一」是固定的意思,引了很多根据,无着《五部地论》及莲花戒《修次初中后编》、圣勇论师、阿底峡尊者的《道炬论》开示的内容,都说要修等持时,首先所缘对境一定要一个,不能一直更换。
最初缘一个所缘对境来作观修,非常重要,一个所缘对境得到安止之后,才可去缘取诸多所缘,进行实修。先缘一个所缘对境,待得止已后乃缘多,在一个所缘对境得到安止之后,再去缘取很多对境来实修。《修次初编》引经据典,若时已能摄其作意,内心不再胡思乱想,内心不涣散已能完全收摄,安止已经得到了。尔时乃能广缘蕴处界等差别,乃能广大缘取蕴处界各别对境,来作实修。如《解深密经》也谈到瑜伽师缘十八空等,众多差别所缘。等持安止已得到之后,内心不涣散,缘取众多不同项目来实修,瑜伽师指己经成就安止之后缘十八空,不是还没得到安止的情况。
前面有谈到缘取身体的情况,粗分和细分,应该先从粗分开始后细分。粗分指头部大致轮廓、身体大致轮廓、手脚轮廓大致出现,一个段落一个段落大致观修。
如是初得摄心所缘之量,谓先次第明了攀缘一头二臂,身体余分及二足相,其后思惟身之总体。心中若能现起半分粗大支分,纵无光明应知喜足,于彼摄心。…(P.358 第11行)
前面谈到缘取佛身时,先粗略形像,再细致形像。首先进行粗略观想是什么意思?可见佛身不是完完整整的形像出现,因为一开始没办法出现完完整整的形像,这样观想只有身体一个轮廓,其他头、手、脚不会明晰的,所以可见粗略的意思。谓先次第明了,按顺序来作缘想,首先是头的粗略形状,眼、耳、鼻细致部份都还没观想,头的轮廓大致出现。之后才是二臂,手的形体轮廓大致出现,之后身体轮廓大致出现,二只脚形状轮廓也大致出现,之后整个身体大致出现。
心中若能现半分粗大支分,就是整个身体的形像,能大致大略出现,粗略是这样子做的。纵无光明应知喜足,即使不是非常光亮、明晰,这样也就完全够了。于彼摄心,心非常地专一在上面就够了。即使所缘对境不是很明晰,不是很光亮,也可以的,现在的段落,只要心能安住、坚固为主要,不是以明晰为主,心要安住在上面逐渐禅修,让安住能坚固、稳定,而不是去追求明晰。假设现在所缘对境,观想大略粗糙出现,可是不明晰,如果把重点放在明晰,观想它非常明晰的话,会丢掉安住。
…此中道理,若以此许犹不为足而不持心,欲求明显数数攀缘,所缘虽可略为显了,然非仅不得妙三摩地令心安住,且障得定。…(P.358 第13行)
若以此许犹不为足而不持心,现在粗略形像出现还不满足,心不能维持在上面,而去追求欲求明显,希望变清晰,数数攀缘,再三再三去缘取,希望能奇迹出现。所缘虽可略为显了,变得愈来愈清晰,然非仅不得妙三摩地令心安住,且障得定。这样子实修,不仅不能得到好的等持,没办法让心安住,而且是障碍得到等持。因为内心能够安住的力量都没有形成,祗是不断去追求明晰,当然心不能得到安住,等持永远得不到的,障碍得到等持。
…又若所缘虽不明显,然于半分所缘持心,亦能速得妙三摩地,次令明显其明易成,此出智军论师教授,极为重要。(P.359 第1行)
又若所缘虽不明显,假设所缘对象不是很明晰明显,然于半分所缘持心,粗略的形体虽然不是很明晰,但心稳定安住在上面,亦能速得妙三摩地,心不断观修、心不断安住,等到安住的力量愈来愈进步,得到等持,次令明显其明易成,之后再去观想要让它明晰明亮,很容易观想形成。此出智军论师教授,极为重要。应当在粗分轮廓之下,先求内心坚固安住,等待内心坚固安住,之后再求明晰,就很容易达成。
心中若能现起半分粗大支分(P.358 倒2行)…然于半分所缘持心(P.359 第1行)…,半分是一半,百分之五十,对境虽然出现不怎么明晰,可是整体轮廓出现一半就可以、足够了,心就要追求能安住在上面,等得安住坚固,再去追求明晰。努力作观想,所缘的对境能够观想出现,出现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子?不是固定的方式(类型),有人观想某一形像会出现有难有易,有明不明,容易明晰、不容易明晰,有坚不坚固,不是固定的情况。
又所缘境现显之理,虽有二种四句之说,然由补特伽罗种性别故,种种无定行相现显有难有易,即已现中有明不明,此二复有坚不坚固。…(P.359 第3行)又所缘境现显之理,所缘对境出现的道理,虽有二种四句之说…此二复有坚、不坚固,有许多差别,这是因为缘想对境,它所出现的行相,到底容易不容易之故?不一定,实修者个人差别不太一样。实修对境不一定要选择导师释迦牟尼佛行像,一般个人禅修信心最为强烈的对境,某一尊佛、菩萨、上师或本尊天,任何一尊信心最为强烈的,缘取对境来观想。对某一对境而言,有些人观想容易出现,有些人观想不容易出现,实修者个别情况,不是固定的情形。
…若修密咒天瑜伽时,天之行相定须明显,乃至未能明显之时,须修多种明显方便。此中佛相若极难现,于前随一所缘持心,以此主要在得止故。…(P.359 第4行)
密咒乘门本尊天瑜伽实修时,修安止时情况不一样,明晰非常重要,和前面所讲要先修安住,明晰不用管它,安住之后才追寻明晰,又不一样了。密咒乘门实修,要配合本尊天瑜伽来修安止,观想本尊天瑜伽的行相,要明晰为主,明晰非常重要,到明晰未能出现之前,再三用各种方法让他能观想明晰,和现在讲的不一样。现在不是密咒乘门的段落,现在是菩提道次第的段落。
现在是菩提道次第的段落,此中佛相若极难现,很难明晰出现,于前随一所缘持心,以此主要在得止故。现在的段落,并不需要所观对境行相非常明晰,现在是以内心能够安住稳定,得到安止,和密咒乘门本尊天瑜伽禅修不太一样。本尊天的瑜伽,本尊天行相一定要观想,第一个要明显,第二个要安心,二个条件要齐备。菩提道次第和密咒乘本尊天的观修,必要性不一样。
这一段落要说明的思想,至尊大主宗喀巴大师的主张,在《菩提道广论》讲完之后,再讲密咒乘的道次第,会做这个教导。造作的菩提心产生之后,实修六度波罗蜜,同时实修安止和胜观,但是实修时就算没得正式的安止和胜观,也可以进入密咒乘门。在密咒乘门实修的情况之下,在那一个时候成就安止和胜观也有的,因此,这里才会谈到密咒乘门本尊天观修如何进行。
若修密咒天尊瑜伽时,即使没有得到正式止观,也可以进入密咒乘门。在密咒乘门实修本尊天瑜伽时,也可以同时成就止观的。但是有一种情况,造作菩提心已产生之后,实修六度波罗蜜,同时修安止和胜观,也得到正式的安止和胜观,直接进入密咒乘门。两种情形都有,有的是得到止和观,才进入密咒乘门;有的虽然没有得到止和观,可是进入密咒乘门实修的时候,同时得到安止和胜观。
…又缘像修,若像不现任持心者,不能成办所乐之义,故须行相现而持心。又缘总身像时,若身一分极其明显可缘彼分,若彼复没仍缘总像,若欲修黄而现为红显色不定,或欲修坐而现为立形色不定,或欲修一而现为二数量不定,或欲修大而现为小形体不定,则定不可随逐而转,唯应于前根本所缘为所缘境。(P.359 第6行)
又缘本尊形像实修,若像不现任持心者,不能成办所乐之义,故须本尊行相现而持心,密咒乘门本尊形像而修。前面讲不一定要修本尊形像、缘取佛像来作实修,不一定配合本尊形像。假设配合密咒乘门修安止,就缘取本尊形像来作实修。在此情况,当然力求本尊形像要明晰,若像不现任持心者,若像不能明晰和持心,不能成办所乐之义,所以应当缘取本尊形像,至少一半程度的明晰,心完全维持在上面,继续实修下去。
。又缘总身像时,若身一分极其明显可缘彼分,若缘取本尊天形像,整体有一部份清晰,也可以缘取这一部份。
若彼复没仍缘总像,若欲修黄而现为红显色不定,或欲修坐而现为立形色不定,或欲修一而现为二数量不定,或欲修大而现为小形体不定,则定不可随逐而转,唯应于前根本所缘为所缘境。不仅本尊行相观修的情况,我们平常禅修观想上师形像、世尊形像也是这个样子。有时候要观想黄的颜色,可是观想的时候想到其它颜色;观想一尊,可是想成二尊;应当要观想坐的姿势,心里面想一想变成站的姿势;应当要观想大的,可是心里面想反而变成小的一尊,这些都是禅修的毛病。当这些毛病出现的时候,心要立刻拨招回来。唯应于前根本所缘为所缘境,一开始内心所持的对境是什么样子,内心马上招回来,以之前的根本所缘,最初内心所缘形像,持心之处,心要专注在上面,缘取最初那个形像,来作实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