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返回 圣严说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7538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问:
  
  这句话是不是叫我们不要执着,但也不要因无所执着而冷漠消极,应该提起智慧心、慈悲心、菩提心?
  师:
  
  一进农禅寺的门,在照壁上就可见到这句话。它本是《金刚经》中的句子,六祖惠能未出家之前,听到有人诵读这个句子,当场若有所悟而决定出家求道,往湖北黄梅见到五祖弘忍,半年之后,听五祖讲《金刚经》,一听到这句话就豁然大悟,可见这个经句在禅宗是多么的重要。很多人认为无我、无心、不动心大概就像木头、石头、植物一样吧!如果真是如此,释迦牟尼成佛之后就不要说法度众生,禅师们悟道之后也不该再弘扬禅法了。事实恰巧相反,释迦牟尼佛成道时只有三十多岁,接下来花了四十多年的时间说了许多法,度了很多人,使佛教流传到今天,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可见不动心并不等于木头、石头,它的意思是不住心,《六祖坛经》中也谈到无住无相无念,二者大同小异。「无住」是什么呢?就是不在一个念头或任何现象上产生执着,牢牢不放。比如受了打击,被心外的事物所困扰,那叫心有所住。又比如贪男女色的,心就注意男女色;贪名的,心注意名;贪财的,心注意财;贪美食的,心注意美食。这些人若没有女色、男色就活不下去,没有名、没有财就浑身不对劲,没有美食也不能过日子,心中老是牵挂着这些东西,这就叫「有所住」。至于心无所住呢?美色当前也当作是平常事。《维摩经》中的天女散花,又是美女又是鲜花,菩萨们看了若无其事,认为是天女自己在散花罢了,跟菩萨们不起关联;可是那些阿罗汉对美女和鲜花还存有潜在的厌离心,所以花落到他们身上就掉不下来了,这是因为心有所住。因此,「心无所住」是身在红尘能不受红尘困扰,「生其心」是出入红尘还能救济红尘中的众生,为他们说法。这个心就是慈悲心和智慧心,是佛和菩萨们的境界。
  
  我们凡夫也不妨练习「无所住而生其心」,最初可能比较困难,但是时间久了,就会把世间的人、事、物看作如幻如梦如演戏。你会非常认真地演好目前的角色,但很清楚自己是在演戏,那就不会受到利害、得失、你我、是非的影响而烦恼不已。
 

{返回 圣严说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不思善 不思恶
下一篇: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一心有滞,诸法不通
 不思善 不思恶
 独坐大雄?
 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
 东山水上行
 卧时即有,坐时即无
 法华转 转法华
 大道透长安
 势不可使尽
 好话不可说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生生世世跟上师学[栏目:圆满人生·佛子心语]
 此生最大的喜乐与财富[栏目:噶玛天津仁波切]
 打着佛教旗号搞旅游伤害的是佛教(戒毓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天台小止观 系住一缘的守境止[栏目:永本法师]
 花落水流自有归[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皆当欢喜与恭敬[栏目:传喜法师]
 自觉手册 Manual of Self-Awareness 第一篇 培养自觉 Self-Awaren..[栏目:自觉手册 Manual of Self-Awareness]
 增支部1集32经[栏目:增支部1集]
 漫谈发心与因果[栏目:太桥旦曾堪布]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八八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九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