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3讲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39

《广论奢摩他63》

讲授: 雪歌仁波2009-03-06

闻法意乐

今天是殊胜的节庆的日子,是神变月,特别是从初一到十五,是重要的节庆,所谓的神变月是指佛陀薄伽梵跟其他的导师,进行神变方面的比赛,在那个时候佛陀薄伽梵是一切智,因此从各个方面都打败他们,不管跟哪一位导师比赛,佛陀薄伽梵在任何方面都能够获得胜利。因此之故,我们现在留下来的节庆来庆祝这个庆典。在庆祝这个庆典的时候,因为是殊胜的庆典,那我们做一些什么事情呢?以前传统的习惯是从初一到十五号之间,一般来讲当然都要广大的积聚资粮,其次在这一段时间里面,在寺庙里面就是立宗,之后辩经,之后给予格西的学位。然后在念诵方面,要念很多的赞颂文,念咏佛陀的赞颂文,印度、西藏历代有很多的大博士,写了很多佛陀的赞颂文,在这段时间里面,就要念诵各种各类的赞颂文,同时内心要好好的思惟一下,忆念以前佛陀在各个方面都能够打败其他的导师,忆念佛陀薄伽梵的伟大。现在辩经的方式也是表示那时候打败其他导师,也是这样的一个代表,不过我们今天在这里,当然没有办法进行辩经,可是我们学习广论教法的讲说跟听闻,学习广论里面内容的时候,这里面也有辩经的味道,仔细读一读广论里面有没有谈到呢?或有谓曰:有人这样讲,之后把这个讲法破除掉,这个是辩经比赛的一个味道在里面嘛!所以也等于是庆祝,类似像庆祝神变月呢!所以心理面要感到非常的高兴,而且随喜以前佛陀薄伽梵能够战胜一切其他的导师,在各个方面都能够获得胜利,在这一点感到非常的高兴,同时内心也要赞叹佛陀薄伽梵的功德、事迹,以这个方式来庆祝,在教法的讲说跟听闻,也是庆祝这个庆典,因此我要追随佛陀薄伽梵,正如佛陀薄伽梵断掉一切的障碍之后,成就自他二利彻底圆满的果位一样,因此之故,我也要如此学习,之后证得佛果,如此调整自己的动机之后来学习教法。

正讲

科判上我们进行到390页倒数第六行,现在进行到已经获得安止之后,接下来靠着我所得到的安止,要去走世间的道路也好,出世间的道路也好,整体来做一个说明,现在我们就在这个段落,整体说明这个段落,整体说明是指就算是要进行世间的道路也要靠得到安止,要进行出世间的道路也要靠得到安止,这一点要先做一个说明。世间的道路要靠着安止之后来进行,那就表示有这么一位行者,走世间道路这么一个人。其次,出世间的道路也要靠安止,那就表示有一种补特伽罗,有一种人,他得到安止之后,他就趣入出世间的道路,那又一种人,所以有两种人。这两种人里面,首先说明一下,走世间道路这样一个行者,什么样子?先做一个说明,课本里面390页倒数第六行「若得前说奢摩他作意,有几种补特伽罗,于现法中不趣出世间道而趣世间道?」就是得到安止之后,有走世间道路的人,也有走出世间道路的人,那走世间道路的这一位行者,这个部分先做一个说明。

声闻地云:」在《声闻地》里面有谈到过,「问:此中几种补特伽罗,即于现法乐往世间道非出世道?答:略有四种,一.一切外道,二.于正法中(指佛教)根性钝劣先修止行,三. 根性虽利善跟未熟,四.一切菩萨乐当来世证大菩提非于现法(不是这辈子)」这个是《声闻地》里面谈到有四种,这四种情况后面至尊仁波切要做一个解释,「外道瑜伽师」那个句子开始是讲第一种,倒数第二行「又正法中佛诸弟子」讲的是第二种,391页第二行「又诸利根佛弟子众」是第三种,第三行「又菩萨成佛」是第四种,所以每一段都有解释。

一项一项每一个段落做说明,「外道瑜伽师一切得如前说奢摩他者,」这个句子在《声闻地》里面讲的非常简略,《声闻地》里面讲「略有四种,一.一切外道」可是一切外道这个字,至尊仁波切就做了一个解释,他说在外道的瑜伽师之中,一切得到如同我们前面所说的安止(奢摩他),得到安止这样一个外道,一切外道的话,当然不能解释成所有的外道,不一定说所有的外道都修安止,没有说所有的外道全部都得到安止,所有的外道全部都禅修瑜伽,也没有这样讲,所以前面说一切的外道,这意思应该是指外道的瑜伽师里面,凡是得到前面所说的安止的那种瑜伽师,那他们干嘛呢?他们得到安止之后,可是「然于无我无观察慧观择而修,」如果说修出世间的道路,这个「然于无我无观察慧观择而修」是指出世间的道路要修的话,要这个样子修,可是他们没有。所以如果走的是出世间的道路,那必须对于无我要用观察慧观择而修,这个就变成出世间的道路,有必要这样子做。可是他们没有,他们对于无我没有用观察慧观择而修,为什么没有这样子修呢?因为「彼于无我不信解故,」这是原因,「故」是讲原因,为什么他们不这样做呢?得到安止,他们为什么不用观察慧去修无我?因为不信解,因为不喜欢,因为于无我用观察慧观择而修,要去观修无我,可是外道主张有我,我是成立的,所以对于无我的这些教法,不信解,不喜欢,所以也不会去修无我,原因是因为对于无我这个部分不信解,不喜欢之故。

在不喜欢的情况之下,得到安止之后,那他们做什么呢?「或唯修此无分别止,」这些外道的瑜伽师,已经得到安止的瑜伽师里面,「或」就是有一些,有一些单独只有修无分别的止,就是专一安放在所缘的对境上面,一心完全没影散乱,只有修这样一个止而已,一种。或者是还有另外一种,修胜观,但不修无我的胜观,「或更进修粗静相道毗钵舍那,」毗钵舍那是胜观,他更进一步的去修胜观,但不是修无我的胜观,那他修什么胜观?修粗静相道,就是第二种。「故唯能往世间之道。」所以外道里面就有两种情形,因此之故,故就是因此,这两种道路呢,都是只能走世间的道路。仅仅止是修无分别的止,也是世间的道路,修粗静相道,也是世间的道路,所已用那个「故」,故只有纯粹都是世间的道路。

这一个能修者是谁呢?外道瑜伽师里面,一切得到安止的瑜伽师,他修的道路呢,要嘛只有单独修专一不散乱的安止,或只是更进一步的修胜观的话,只有修粗静相道,因此之故,这两种道路都是属于世间的道路,所已得到一个结论「故」,不管走哪一条道路,都只是世间的道路。这是第一种类型。

第二种类型,要看一下《声闻地》里面的「二.于正法中根性钝劣先修止行」在正法里面,以前学过安止,但是根性迟钝,钝根者的意思,这个部分至尊仁波切怎么解释呢?「又正法中佛诸弟子,」正法就是指佛法,因为前面第一项讲的是外道,第二项开始讲的是佛法,正法的意思就是指佛法、佛教,在佛教的弟子里面,「若是钝根」假设他是一个钝根,于安止「于奢摩他先多修习,故不乐修于无我义观慧思择,或虽乐修,然不能了真无我义(不能真正的了悟的意义),故于现法亦唯能往世间之道(因此之故这一辈子只能往世间的道路),以唯修住分,或唯能修粗静行相毗钵舍那故。」在佛陀的教法里面,佛教徒,以前修安止的时候只有修安住修,在安止方面只有修专一安住,「于奢摩他先多修习」就是以前修安止,只有修安住修,专一安住来修,只有修这个样子,而且在这个部分的观修,串习的非常强烈,「先多修习」就是串习的非常强烈,在安住修的这个部分,再三加强、再三加强,只有安止的这个部分的安住修,非常的重视,特别的加强,只有靠这这个方式来禅修,串习的很强烈,但是他又是一个钝根,这一个当做我们要谈的有法,就是主体。

那这个有法,这个主体,他仅仅只有走世间的道路,为什么呢?后面就列出了两个原因,「故不乐修于无我义观慧思择」第一个原因是这样子一个钝根者,用观察慧去修无我这个部分的分析,要分析要做观修,这个部分他不喜欢。第二个就算他喜欢的话,可是对无我的意义,他也没有办法了解,「或虽乐修,然不能了真无我义」他也没有办法了解无我的意义,没有能力去了解,要嘛不喜欢,不喜欢用观慧去思择分析无我到底是什么来做观修。要嘛就算想要做,但是无我的意义很深奥没有办法了解,所以没有办法做。在这种情况之下,因为这两种原因,「故于现法亦唯能往世间之道」他只能走在世间的道路上。确实是这个样子,对不对?我们看内道佛教徒里面,类型很多种,有一种弟子仅仅只是喜欢作课诵,仅仅只是喜欢参加法会,要观修空性呢,没有!不喜欢。对于积集资粮的活动兴致冲冲,很喜欢;要禅修,要分析空性的意义,不喜欢。那有一种喜欢做观修也只是喜欢修安止的部分,就是对于分析思辨的这些思惟,他还是不喜欢。

如果是钝根的话,很难了解无我的意义,无我的意义要做很多的思惟,这很难了解,所以现在要讨论的,是这样一个有法,这样一个主体,就是像这样子的一个钝根的弟子,那这种钝根的弟子,他只能走世间的道路。因为不乐观修无我的意义,或者只是喜欢也不能了解,因此他只能走世间的道路,那走世间的道路到底怎么修呢,就跟前面一样了,391页第一行「以唯修住分」如果他这种人,钝根弟子走世间道路的话,他就只有修住分,他就只有修安止住分的部分,好好的做一个观修。或者说只有修粗静相道的胜观,也会这样子修。所以修的话,不会修出世间的道路,只有修世间的道路。那修世间的道路怎么修呢?只有修安止住分的部分,或者修粗静相道的部分,只用这种方式来做禅修,那这两种都是世间的道路,以这个方式来做的。

这个句子如果要解释的话,「正法中佛诸弟子,若是钝根」于奢摩他先多修习」做为有法,就是于奢摩他先多修习之钝根,这个做为有法、主词。然后立宗,立宗就是「故于现法亦唯能往世间之道」应该是于现法,现法是这辈子,应该是于这辈子只能走世间的道路。再过来能立因、原因,「以」就是因为,「以唯修住分,或唯能修粗静行相毗钵舍那故」因为他只有修住分,或者只有修粗静相道的胜观,这都是世间的道路。因此之故,以这个能立因,去成立他的这辈子只能走世间的道路,之后「以唯修住分,或唯能修粗静行相毗钵舍那故」这个当能立因,那么又说应该是不能修其它的道路,除了这二者之外,那他不能修出世间的道路吗?应该是不能修其它的道路,就除了这二种方式之外,这个有法本身,应该是不能修其它的道路,为什么呢?因为「不乐修于无我义观慧思择,或虽乐修,然不能了真无我义」之故,以这个来做为前面原因的支持,所以除了修住分或修粗静相道之外,他没有办法修出世间的道路。没有办法修出世间的道路的原因何在?要嘛对于无我意义的观慧思择,他不喜欢,钝根嘛!不能真正的了知无我的意义。所以前面那个不乐修或者是没有能力,来支持他只能修住分或者是粗静相道。以只能修住分或粗静相道来成立出他这辈子只能走世间的道路。

第三种人是什么样子呢?看《声闻地》里面所谈到的「三. 根性虽利善跟未熟」,至尊仁波切字面上做一个解释,391页第二行「又诸利根佛弟子众,虽能悟解真无我义,」那个「根性虽利」意思是指利根佛弟子了悟无我的意义,「善跟未熟」的意思是「若谛现观善根未熟,」谛现观的善根还没有成熟,这样做解释。《声闻地》的经文里面,利根什么意思呢?未成熟又是什么意思呢?利根是他已经证悟了无我的意义,未成熟是指谛现观(谛现智)的善根他还没有成熟。所以内道里面利根的弟子,对于无我的意义,很通彻的了解,但是对于无我的意义,又还没有得到现证,这种人做为有法。在现证的部分,我们地道里面有谈到,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一共有五个道路,五个道路里面在见道的时候开始,对于无我的意义,会得到一个现证,此外在前面的资粮跟加行这二者,对无我的意义,都还没有得到现证。现在这里所谈到的,就是还没有证悟见道位的人,因为他还没有得到见道位,因为从得到见道位开始,那就是属于出世间的道路,还没有得到见道位的话,前面就是资粮跟加行,资粮跟加行的话,是属于世间的道路,世间道路的段落,对无我的意义,了悟当然有了悟,只是还没有现证,在这个时候,还不能属于出世间的道路,只能是属于世间的道路。所以现在就在世间的道路上面,正在进行观修的这样一个人,来做为有法。可见这里谈到世间的道路指的是什么呢?并不是指他是在轮回里面流转的道路,不是这个意思,是指把凡跟圣做一个相对的比较而言,可见这里谈到的世间道,跟前面就不太一样了。

就前面谈到的,把这样的一个人当做主体,当做主词,当做有法,说他是走世间的道路,是因为谛现证的善根没有成熟,因此之故「则于现法亦不能生诸出世间无漏圣道,」在这辈子还没有证悟无漏圣道,还没有证悟到见道位,就是这辈子出世间的无漏圣者的道路他还不能够产生,出世间的无漏圣者的道路就是初地见道位。这样一个人呢,他这辈子还没有能力去得到见道位,因此就说他只是走世间的道路,但意思并不是说他没有能力去修无我的胜观,不是指这个意思的。不是说他没有办法去修无我的胜观,不是指这个意思,是指他这辈子没有证悟到,没有办法现证无我,得到圣者位,这辈子还没有这个能力,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他走的是世间的道路,不是出世间的道路,是这样子讲的。现在把世间的道路跟出世间的道路,分成两种类型,我们先这样子做一个解释了。出世间的道路,分成两种类型,就是观修无我的意义,从得到见道位开始,观修无我的意义之后,现证无我,现证空性,之后就得到见道位,从见道位开始,那变成出世间的道路,如果把见道位开始当做出世间的道路的话,那现在谈到的这个有法,第三种人,显然没有,因为他没有得到见道位,没有现证无我,这个显然没有,因为这个部分他没有之故,因此就把他说成是走世间的道路,所以这里「故名唯往世间道,」有没有?有一个「名」字,前面都没有讲「名」,是不是?前面都没有谈到「名」,只有这里讲,前面第一种讲「故唯能往世间之道」(390页倒数第二行),第二种人是(391页第一行)「故于现法亦唯能往世间之道」,都没有用「名」这个字,只有第三种人「故名唯往世间道」用「名」这个字。前面那两种都很肯定说它就是世间道,现在这里是说可以把他称之为世间道,所以这种人虽然是利根,可是对无我的意义还没有了悟,就是还没有现证(「非缘无我不能修习毗钵舍那。」),在没有现证的情况之下,他是不是修出世间的道路?当然是修出世间的道路是没有错,问题是他没有证得无我的意义,没有得到现证,因此之故,在没有得到现证的情况之下,把它称之为他走的是世间的道,可见这里谈到的世间道,是把它界定在哪里呢?凡夫跟圣者对照之下的世间道,因为凡夫跟圣者比较之下,这两种分类里面凡夫的道路,把它称之为世间的道路,圣者的道路呢,把它称之为出世间的道路。这个是世间道路的一种解释,就是得到见道位开始,称之为出世间的道路,没有得到见道位的话,前面资粮跟加行,也算是世间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之下把它称之为世间道,就是指这第三种人,是这种意思的。

除此之外,有一种解释是,世间的道路解释成在轮回里面的继续流转流转的那种道路,就称之为世间的道路。这两种里面呢,现在这里解释的世间道,是指凡夫跟圣者对照之下那个凡夫的道路,把它称之为世间的道路,见道位以上,把它称之为出世间的道路。这个人还没有得到见道位,没有现证无我,在这种情况之下,「故名」,就把它称之为他只是走在世间的道路,还没有走到出世间的道路,对不对?所以就算他是资粮跟加行,可是也不是出世间的道路,因为他还没有得到圣者位,这是从凡夫跟圣者这两种类型来比较的,来讨论的。假设说是从脱离世间、脱离轮回的道路而言,有一种是在轮回里面流转的道路,世间的道路,脱离轮回的道路才称之为出世间的道路,如果是这种角度来看的话,那资粮跟加行都是属于出世间的道路,因为透过这个道路可以脱离轮回,脱离世间嘛!所以如果是这种角度来看的话,资粮跟加行道,也是属于出世间的道路。但是我们这里,是用凡夫跟圣者对照之下来看的话,那它是属于世间的道路。

出世间的道路,我们把它用两种方式来做解释,会比较明了的,就是在轮回里面继续的流转流转,没有脱离轮回的世间,这样的一种道路,这个是世间的道路,但就算是这种道路,也还没有进入到资粮跟加行,它还是世间的道路,因为它是在轮回里面流转的道路。离开了这个之后,已经进入了资粮跟加行道之后,又是一个世间的道路,因为它是属于凡夫,凡夫异生的道路,是脱离轮回得到解脱的道路,可是还是称之为凡夫世间的道路,因为还没有得到圣者位嘛!因此之故,解脱轮回跟轮回流转这两种类型里面,这个是未入道者,这样的一个世间道路,解脱轮回跟在轮回里面流转,这两种类型里面的世间道路,是指未入道者,这个范围就要比较小。凡夫跟圣者两相对照底下的这一个未入道者,指的是凡夫。凡圣两种对照之下,那个世间道指的是凡夫。所以首先未入道者是世间的凡夫,轮回里面不断流转的,但是就算已经入道者,在凡圣之中,他还是属于凡夫,例如进入资粮跟加行,这是已经入道者哦,在资粮跟加行哦,可是他还是属于世间的道路,那就有分成这两种类型了,在凡圣之下的区分里面,他是世间的道路,已经入道者。在解脱跟轮回里面流转的道路而言,里面的世间道路呢,是未入道者,所以未入道者那个部分,范围比较小。

这样子解释了,就是在凡夫跟圣者这两种类型里面的世间道,这个的范围要比较大一点。之后解脱跟轮回流转的道路里面的世间道呢,这个世间道范围要比较小一点点,因为凡是解脱跟轮回流转道路里面的凡夫道,一定是凡夫跟圣者两种分类里面的世间的道路,一定要这个样子。可是凡夫跟圣者分类里面的世间的道路,那就不一定是解脱跟轮回流转里面的世间道,不一并哦,举例而言,譬如说资粮跟加行是凡圣两种分类里面的世间的道路,可是他就不是解脱跟轮回流转里面的世间道路,就不是嘛!所以凡圣分类里面那个比较大,解脱跟轮回流转那个部分范围就比较小。

因此资粮道跟加行道而言,从某一个角度来看,可以说它是世间的道路,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又可以说它是出世间的道路,因此就变成第三种类型跟第四种类型,所以第三种类型会把它称之为「故名唯往世间道」会加一个「名」,因此之故把它称为他是走在世间的道路呢!

然后第四个应该也是「故」,「故于现法唯“名”往世间道」应该也是要加一个「名」,并不是他不能证悟无我的意义,那也要加一个「名」,「故于现法唯名往世间道」第四个也是这样子。

在解脱跟轮回这两种类型的世间道路里面,把解脱当做出世间的道路,把轮回当做世间的道路。在解脱跟轮回这种类型里面的世间道路来讲的话,从凡夫跟圣者两种类型去看它的话,那百分之买肯定是世间的道路,因此不必说把它称之为世间的道路,它很肯定的是世间的道路,所以第一种类型跟第二种类型,都很明白的谈到「故唯能往世间之道」,都直接讲了它就是世间的道路。我们休息一下。

第四种类型,看《声闻地》里面的经文谈到「一切菩萨乐当来世证大菩提非于现法」不是在这辈子呢!不过这个字面上的内容不要产生误会,这个菩萨他不乐来世证得佛果,是不是这个意思呢?不是的!那个「乐」好像热切去追求,我喜欢这辈子成佛,我喜欢下辈子成佛,我不喜欢这辈子成佛,不是这个意思,字面上虽然是这样的一个文字,但是解释要看一下,至尊仁波切是怎么做解释,在391页第三行「又菩萨成佛,虽一生补处亦必来世,」所以前面「菩萨乐当来世证大菩提」应该这样做解释,菩萨要成就佛果的时候,「一生补处」就是这辈子是最后一世,下辈子成就佛果的那种菩萨,他也是还要停留这一辈子,「一生补处」就是在这一辈子上面停留一辈子,他也是要等到下辈子才会成佛的那种菩萨,是指这个意思。

这个把他当做有法,当做主题,那这样的一种人来当做第四种类型,不过这个说法要成佛的话,现在是当做最后一辈子,下辈子才会成佛,这个解释底下会谈到,在第六行「非无著菩萨自许如是」就是前面谈到的菩萨成佛,一生补处亦必等来世才会成佛,这种说法「非无著菩萨自许如是」不是他自己的主张,往前面那一行「此顺小乘教成佛道理」所以这里谈到的是小乘的主张,是《俱舍论》里面所谈到的主张,但不是无著菩萨自己的主张,在《俱舍论》,小乘的书里面谈到的类型,说成佛的话,怎么样子成就佛果呢?要经过三个无数劫,广大的累积资粮,资粮道走完了之后进入加行道,从加行道的暖位开始,就是在下一辈子成佛之前,下一辈子从加行道的暖位开始,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这四道呢,在一座上面就完成了,这种说法就是小乘的主张,小乘成佛的道理这样做解释的。所以要经过三个无数劫成佛,可是三个无数劫都在资粮道,最后那一辈子「虽一生补处亦必来世,于最后有从加行道四道俱生,」最后来世的那个时候,从加行道的暖位开始,之后四道同时俱生,一起产生,就是加行、见道、修道、无学道,然后证得佛果。所以在成佛的那一辈子的前面,要经过三个无数劫,都在资粮道喔,这小乘解释成佛的方式是这样成佛的。

大乘不是这样的解释,成佛固然是经过三个无数劫,可是在大乘的解释里面,资粮道跟加行道要花掉一个无数劫的时间,之后不清净的七个地又要花一个无数劫的时间,清净的三个地又花一个无数劫的时间,所以经过三个无数劫的时间成就佛果,这是大乘的解释。但现在这里谈到的是按照小乘的说法来解释的。如果按照小乘的说法来解释,一生补处的这位菩萨,那意思就是指他在资粮道嘛!「菩萨成佛,虽一生补处」就是他还在资粮道的段落,等到他的下一世,就到加行道的暖位,暖位开始那个时候必定成就佛果。如果下世成佛的这样一个人,现在这一辈子他一生补处还没有成佛,那这辈子在什么段落呢?当然在资粮道的段落。所以这样的一位资粮道的人做为有法,那这种资粮道的人就跟前面第三个类型一样了,也可以说他是出世间道,也可以说他是世间的道路,为什么说他是世间的道路?因为他是资粮道位者嘛!他还在资粮道上面来做禅修的一个人,所以跟前面第三个段落的解释一样了,他也是属于世间的道路,但是这个世间的道路,不是指轮回世间跟解脱世间这样的一个世间的道路,不是指那个世间的道路,是指凡夫跟圣者两个对照之下凡夫部分的世间道路。

看一下至尊仁波切解释文字的内容,「又菩萨成佛,虽一生补处亦必来世,」一生补处的话,就这辈子还没有得到圣者位,「亦必来世」就是来世才要成佛,那这辈子就还是一个凡夫,还是在资粮道,「于最后有从加行道四道俱生,」最后有,就是最后那一辈子,成佛的那一辈子,他「从加行道四道俱生」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四道,就在那一辈子就会得到,「于一生补处时圣道不起,」在他这一生补处的时候,成佛前面的那一辈子,「圣道不起」这个时候当然没有得到圣者位,因为圣者位下辈子才会得到,下辈子得到圣者位的时候,下辈子就成佛。所以在一生补处的时候,最后那一辈子的时候,成佛之前的那一辈子,那「圣道不起」当然没有证得圣者位。

把那个「又菩萨成佛,虽一生补处」,「一生补处」当做有法,「亦必来世,于最后有从加行道四道俱生,于一生补处时圣道不起」这个当做能立因,圣道不起之故,所以呢,「于现法唯往世间道,」加上一个「名」把他称为,这是所立宗。就是「菩萨成佛,虽一生补处」应可以把他称之为「现法唯往世间道」,因为前面「加行道四道俱生,于一生补处时圣道不起」之故。所以前面「圣道不起」那一段,当能立因,后面「现法唯往世间道」这个当所立宗,这样做解释的。要加一个「名」,「故名于现法唯往世间道」,加上一个「名」的意思就是指可以把它称之为是世间道,因为他还没得到圣者位,要下一辈子才圣者位,然后「四道俱生」,所以这一辈子还在资粮道,没有得到圣者位,是不是可以把它称之为是世间道?可以呀!可以把它名为是世间道的意思就是指,也可以把它名为是出世间道的路,所以第三种类型跟第四种类型都是一样的,也可以把它称之为是世间道,也可以把它称之为出世间道,所以「非未通达真无我义。」不是指这个人还没有证悟无我的意义哦,他已经过三个无数劫广大的累积资粮,下一辈子即将成佛,这样的一个人,那不能说他这辈子没有证悟无我的意义嘛!

《声闻地》里面的内容有谈到,「一切菩萨乐当来世证大菩提非于现法」那这样的说明,不是圣者无着的主张,所以至尊仁波切在后面要去除疑问,因为有人会这样子想:《声闻地》里面所写的,是圣者无着的主张吗?大概是他的主张哦,应该是这个样子。不是的!后面至尊仁波切就要去除疑问,说这不是圣者无着的主张,「俱舍论云:佛麟喻菩提,依边定一坐,前顺解脱分。』」现在谈到第四种类型,是顺着小乘主张成佛的道理来做说明,不是圣者无着他自己的主张。(「此顺小乘教成佛道理,非无著菩萨自许如是。」)

前面的四种类型都修安止,修安止的四种补特伽罗,那这四种类型讲解完毕。这四种类型的人都在观修安止,这里面外道也有,内道也有,四种类型里面第一种是外道,后面那三种是内道,内道里面未入道者也有,已经入道者也有,即将成佛者也有,不过即将成佛的这一部分的说明是属于随顺于小乘的主张,这并不是大乘的主张。总之,归纳起来就是一切的这四种类型的人都要观修安止,观修安止都是他的基础,外道也需要,内道也需要;内道里面未入道者也需要,已入道者也需要。全部都需要安止,因此之故,「由是」就是由前面所谈到的道理,「外道修粗静相道伏烦恼现行,内佛弟子修无我义断烦恼根本,」把烦恼断掉,连根本都断掉,「皆须先得如前所说奢摩他定(安止)。故前所说此奢摩他,是内外道诸瑜伽师伏断烦恼所依根本。」所以实在是非常的重要。

又大小乘诸瑜伽师亦皆须修此三摩地,即大乘中若显密乘诸瑜伽师,一切皆须修奢摩他,故此奢摩他是一切修观行者,共所行道最要根本。」共通都要走的道路,是最重要的一个根本。因此安止的这个部分,也不能说只有外道修,也不能说只有内道修;也不能说只有共通乘门修,也不能说只有密咒乘门修,也不能说只有显教乘门修,为什么?因为全部都要修,每一个走道路的人,凡是只要修道,要进步的话,这一切道路的基础就是安止,这一点一定要了解的,就是第六行那个「由是」由前面我们谈到的这几个道理,四种类型的讲解,由前面的道理,就可以了解后面这一点,归纳出来的意思,可以了解到「共所行道」,此奢摩他是一切修观的行者共通要行的道路,是最为根本的部分,这个意义就可以了解的。

底下又有一些疑问,就是观于密咒乘门的情况,密咒乘门的阶段,难道也是这个样子吗?所以又有疑问存在,就前面谈到大乘跟小乘,大乘里面显教跟密咒乘门,那这些全部都要靠这个等持安止,做为道路进步的一个基础,因此它是非常重要,前面就这样开示了「此奢摩他是一切修观行者,共所行道最要根本」,把这个做了一个说明。那前面至尊仁波切「此奢摩他」是怎样一个奢摩他呢?就前面谈了很多的内容,就这样的一个安止、等持,这些的内容就解释了,解释的是「共所行道最要根本」,这样解释之后,那是不是就有这么一个疑问存在呢?前面所谈到的这些安止的内容,密咒乘门的时候,恐怕大概不是这个样子吧?密咒乘门的禅修,应该有一些特别之处,可能不是这个样子吧?就这样提出来了,就有一个疑问,所以要把这个疑问去除掉。

又咒教所说奢摩他,唯除少分所缘差别,谓缘形像或缘三昧耶相,或缘种子字等,及除少份生定方便差别而外,」这个显教乘门修安止跟密咒乘门大概一点点小小的差别总是会有的,就是这里谈到的「谓缘形像或缘三昧耶相」。首先观修空性,空性之中出现种子字,由种子字转变成为法器,那个「或缘三昧耶相」是法器,代表性质的法器,再由法器转变成为本尊身。就是缘取本尊身的形象,这一种方式;还有缘取前面法器的形象,一种方式;或者更往前面还有一个种子字,缘取种子字来做观修,又有一种方式。这个只是所缘对境有所差别,「唯除少分所缘差别」少分对象有所差别嘛,这个部分在显教乘门里面就没有谈到了。缘取种子字、法器、本尊身,这个显教乘门没有谈到,不过这个仅仅只是所缘对境有所差别而已。其次产生禅定等持的方法,也许有一些差别,「及除少份生定方便差别」这个有一点点的差别,譬如说观修脉轮,心安住在什么地方?因为心气同转之故,所以心专住在脉轮上面,粗分的气收摄,当然粗分的心就会收摄,妄念减少,容易产生禅定,这个是一些禅修的方式不一样而已,除此之外,整体都是一样的。

整体的方式是什么?《辨中边分别论》里面谈到的,「其断懈怠等三摩地五种过失,即能对治依止正念(忆念)及正知等。」那个「等」就是八断行,忆念正知等等八断行。所以要断掉的是五种过失,然后对治是八断行,这个做好了之后,就会逐渐的得到九住心,慢慢的把五种毛病断除掉,用什么去断除五种毛病?用八断行,忆念正知等等的八断行。这样把毛病断除掉之后,当然逐渐的就得到九住心了(「其次获得第九住心,」),这都是《辨中边分别论》里面所谈到的。到了得到九住心之后,从九住心那个时后,先产生心轻安,身轻安,然后得到身轻安之乐,心轻安之乐。身轻安之乐跟心轻安之乐的时后,这个乐本身的力量都很强大,乐的力量强大的时后,对等持都会造成伤害,所以这时后要运用对治,让这个乐逐渐逐渐的减少,到这个乐变成对等持有所帮助,不会造成妨害,适当的情况之下,在这种适当的身心轻安之乐的摄持之下,去得到这个安止,这样的一个过程是共通的轨则,一切皆共「从此引发妙轻安等,一切皆共。」这些都是共通的轨则,显教乘门也是如此,密咒乘门也是如此。这个部分,《辨中边分别论》里面所谈到的,这个共通的轨则,这个部分,显乘、密咒乘门没有差别的,这个都是需要的,因此这样子的一个三摩地(安止)的内容,那范围很广大(「此三摩地极其宽广,」)。

不仅如此,安止的产生要靠九住心,依于九住心的方式,最后逐渐的产生安止,可是在九住心的前面,还要靠一个无过失等持,所以我们看前面的大纲,大家还记得的话,前面先讲引发无过失等持之理,再过来靠无过失等持引发住心次第,是不是分成这两项?这两项里面,就算是前面无过失等持部份的内容,也是显教跟密咒乘门共通的,所以那个部分谈到引发无过失的等持方法的部分,也是显密共通的,也不是显教乘门而已,显密共通的,这个要看第一个大纲,无过失的等持要结束的时候,349页,「引生无过三摩地法」那个部分结束的地方就有谈到,应该在374页倒数第二行「此乃一切以念正知远离沉掉修三摩地心一境性共同教授」有没有?前面谈到「故广抉择」,这个是引生无过三摩地,怎么样去引生无过三摩地,这是靠忆念跟正知远离沉掉,修三摩地心一境性共同的教授,这是共同的教授哦!「不应执此」是性相乘门个别的法,不能把无过三摩地这个部分观修,当做是「相乘」就是性相乘门个别的法,就是显教乘门需要,密咒乘门不需要,不能这么想「非咒所须」,因为「无上瑜伽续中」也谈到「是所共故」。

所以连无过失等持那个部分,都还是显密共通的,之后「如三补止初章第二品」这个地方是能立因,用经文来支持,当能立因。我们今天的讲述到此。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刚才在四类补特伽罗当中的最后一类,那宗大师说「非未通达真无我义」这里的通达指的是现证吗?

:(无中文翻译)

:那如果这样子的话,第三项跟第四项的差别只是在大小乘宗义主张里面再做解释,是吗?就是它跟第三类、第四类补特伽罗的差别里面,是不是大小乘的差别?

:第三项跟第四项的差别,或者是可以这样子讲的,因为第四项里面谈到的就是菩萨成佛,所以讲的是大乘,因此讲的是大乘资粮道,第四项讲的是大乘资粮道呢,那我们就可以了解,第三项应该就是讲小乘的资粮道跟加行道,小乘的资粮道跟加行道是世间的道路嘛,这样子来讲的话,也是合理的呢!

:我想请问一下,就是刚刚那个《俱舍论》,那三句看不太懂,请仁波切解释一下,就是「佛麟喻菩提,依边定一坐,前顺解脱分。」

:那个《俱舍论》里面谈到的,第一个是佛,其次麟喻菩提,「麟喻」是骐麟喻(独觉)。佛是第一个;「麟喻」是指独觉,独觉的类型里面,像骐麟一样的独觉,所以叫骐麟喻,用骐麟来做比喻,所以骐麟喻的独觉。「菩提」是得到自己的菩提,成就佛果的话,得到佛的菩提,成就独觉的话,得到独觉的菩提。所以他们要得到菩提的时候,怎么得到提呢?「依边定一坐」,依边呢,边边是第四静虑的正行,就是最后就得到第四静虑,就在第四静虑的那个时候,四静虑的正行那个时候,那就是禅定的边边,「一坐」就在那一坐里面,得到他的菩提的。

「前顺解脱分」,在那个前面,「顺解脱分」是资粮道,假设是骐麟喻独觉的话,要经过一百劫累积资粮,在的资粮道里面,假设是导师佛陀的话,在祂的前面顺解脱分,要经过三个无数劫累积资粮,当做祂的资粮道,之后在祂成就菩提的时候,就在第四静虑的边边,第四静虑正行的那个时候,一坐里面,一坐就是同时得到的意思,就是加行道的暖位,后面的四个道路同时得到,一坐里面就得到,同时就得到,可是在得到自己的菩提的前面,那就有「顺解脱分」资粮道,独觉要一百劫,如果是导师佛果的话,前面要经过三个无数劫。

但是这里面没有谈到声闻,因为声闻里面有谈到二十僧伽,二十种类型的僧伽,声闻里面从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到最后罗汉果,这每一个阶段里面,经常有谈到四向四住,即使是预流果里面,都还有好几种类型,有的还要投生七次呢,来七次的,这种类型很多,因此之故,就声闻而言,就算是得到声闻的圣者果位之后,都还要再投生好几次,这种类型都还有很多,各种各类类型很多,因此在声闻里面,不能讲从加行道的暖位到成就自己的菩提之间,一坐就得到,没有这种说法,但是独觉跟成佛,就跟他们不一样,独觉跟得到究竟的佛果的话,那就是加行道的暖位到无学道,这可以一坐之中就得到,所以这里才讲佛跟麟喻的独觉,没有讲声闻,因为声闻就算得到预流果圣者之后,投生好几次,都还有很多呢!很多种类型。不过现在谈到这整个的说法呢,都是《俱舍论》里面的主张,是属于小乘的宗义。我们今天的讲述到此。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4讲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2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7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2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6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8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5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0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4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4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8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修行问答--用智慧来化解烦恼[栏目:如瑞法师]
 漫说《杂阿含》(卷五)~A 第103经(差摩经)[栏目:界定法师]
 量子力学(19)[栏目:量子佛学]
 这些年地球为什么给人类带来这么大的灾害?[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诸多遗迹与人类修行[栏目:传喜法师]
 悲心愿力的动力无限[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佛陀告诉你饮酒的若干过失[栏目:卢志丹居士]
 以戒庄严之五戒问答篇(四) 什么情况算犯杀生戒?[栏目:慧光法师]
 从罗汉拳说起(马明达)[栏目:少林功夫文化研究]
 君子与小人[栏目:生命的密码·迷悟之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