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8讲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70

《广论奢摩他68》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9-06-18

思惟利益遍满虚空界的有情如母众,因此,我要迅速得到所能够获得的果位之中,究竟圆满的佛果珍贵宝,因为,如果我得到这个果位,就能够迅速报答遍满虚空像老妈妈的一切众生,我要这样做啊!心里要如此思惟。

其次,要得到佛果,必须依菩提道次第与咒乘道次第,靠着这二者进行闻思修,之后、逐渐逐渐的通过五道十地,就能够迅速的得到佛果,心里如此思惟、调整自己的动机来学习教法。

从大纲上来讲,所进行的段落到393页,「第三显示别趣世间道轨分二」要讲二个内容,开示往粗静相道要先得到正奢摩他,其次依奢摩他的离欲之理何在?现在进行第一个项目的段落。安止的部分已经即将讲解完毕,就正行安止如何生起的方式,可以说已经讲解完毕了。

在道路上,我要如何来进行观修就能够产生安止,首先无过失的等持如何来观修,九住心按照次第逐步逐步的前进,最后到达第九住心的时候,又还能够产生身心轻安,之后,依靠着此身心轻安最后就得到安止,这些都是安止生起的方式,这些都已经讲解完毕。

靠着已经生起的安止,要运用此安止,修什么道路呢?可以修的道路有二种:一是出世间的道路,一是世间的道路,这二者都可以观修。其中出世间的道路,是不可欠缺的,一定要做观修。但是世间的道路,就不是必定不可欠缺了,要看行者的情况而定,修、不修都可以。以要修世间道路这种人来讲,要说明他观修的方式为何,要如何做?所以有第三个大纲,又再做说明,显示个别来讲要趣入世间道路的人,应该怎么做呢?

显示别趣世间道轨分二,个别做说明,那也有原因的,也可以做这样的了解。因为前面谈到四种行者的类型,(390页倒数第五行)「如《声闻地》云:『问,此中几种补特伽罗,即于现法乐往世间道非出世道。答,略有四种(一)一切外道,(二)于正法中根性钝劣先修止行,(三)根性虽利善根未熟,(四)一切菩萨乐当来世证大菩提非于现法。』」有这四种行者乐往世间道,而不是走出世间的道路。

我们就是第二种,于正法中根性钝劣先修止行,虽然,我们现在是学习内道佛法的佛教徒,可是根器很迟钝、钝劣。一般来讲,现在的人差不多都是根性钝劣,因为烦恼无明立刻就会形成毛病,烦恼立刻会被引发的,是这样根器钝劣的情况。

因此,在此情况之下,比较重要的是要先把烦恼压住?所以,现在应该是先想办法让烦恼现行类型的部份不要产生。就不要让烦恼现行产生的部份,世间的道路比较具有特色,比较容易来进行、比较方便。因为,如果要等(走)出世间的道路,要等到证悟空性,证悟空性没有那么容易,不是立刻马上可以证悟空性。所以,现在仅仅只是要把烦恼现行出现的部份,先把它压住,让它不要产生,那世间的道路还要更加好用、更加方便,因此要个别把这个部份做说明,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得到安止(可以修的道路有二种),运用在世间的道路上怎么做?还有出世间的道路怎么做?出世间的胜观,后面胜观品就会解释了。(因为胜观有世间的胜观与出世间的胜观。)就世间的胜观,它的对境是观想下下方的地是粗糙的,上上方的地是寂静的,由此来做观察分析。譬如分析欲界是比较粗糙的,初静虑天是比较寂静;初静虑天比较粗糙,二静虑天又比较寂静,如此来做观察,这是世间胜观所要观察的对境。出世间胜观所要观修的对境,譬如空性、四圣谛、补特伽罗无我,这些全部在后面胜观品的部份讨论,所以,这部份就先不讲,现在要先说明世间道路的部份。

第三显示别趣世间道轨又分二个大纲,其中第一项,显(说明)往粗静相道先须获得一个安止,就算走世间道路的粗静相道,前面仍然要先得到安止。就世间的粗静相道(世间的胜观)因为观察分析下方的世界是粗糙的,上方的世界是寂静的,靠着这个分析观察之后,就能够把烦恼现行的部份灭掉,所以从名称上来看粗静相道,知道这也是世间的道路。因为「粗」是指下方的世界是粗糙的,「静」是指上方的世界比较寂静、比较好的,这样深入的去做分析,好好的分析,用胜观的方式,完全明白了解,之后,好好做观修,就能够灭掉下方世界烦恼现前的部份了,是有这样一个观修的道路存在,此即谓粗静相道。

如果,要修粗静相道的话,前面还是要先得到安止,即先须获得正奢摩他,意指假设前面没有先得到安止的话,那这个道路也不要走啦!也没有能力去走,所以,第一个大纲要先说明,在粗静相道的前面要先须获得一个纯正的奢摩他。显示别趣世间道轨,就是要说明如何走世间道路,第一个大纲要先说明前面的基础需要什么?需要先得到一个安止,得到安止之后,靠着安止去做实修。走世间道路,当然能够把下方世界的贪欲等烦恼逐渐灭除,灭除的道理何在呢?因此,就有第二个大纲,依奢摩他离欲之理,能够把下方世界贪欲之心灭除(之理)。

(请看394页第三行),「若未善解《声闻地》义,」请先看395页第四行,此引文谈到「…由七作意,方能获得离欲界欲。何等为七?谓了相、胜解、远离、摄乐、观察、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作意。」一般谈到作意,通常有六种作意的说法、七种作意的说法、八种作意的说法,有不同的理论。六种作意的说法就是把第七项(加行究竟果作意)排除掉。七种作意就是《声闻地》的引文所谈到的七种作意的理论;八种作意的理论,就是在七种作意前面,再加一项初修业作意。

「若未善解《声闻地》义,」是指请前面《声闻地》引文(393页倒数第四行),「如《声闻地》云:『』云何作意初修业者,谓专注一缘勤修作意,乃至未得所作作意…』这里谈到初修业作意。「若未善解《声闻地》义,」此《声闻地》义应该是指,有些人不了解(393页)《声闻地》引文的意义,因为他没有看到(后面395页)《声闻地》的引文,不了解初修业作意(作意初修业者)。因此,弄错乱了,把「作意初修业者」解释成第一个「了相作意」,因为(395页)只有讲到七种,因此,认为作意初修业者是第一种,就是了相作意,他的想法是这个样子。

不知道在七种的前面还有一个作意初修业,对(393页)《声闻地》的引文,没有善解其义,故而产生误解把第一个作意(作意初修业)当作了相作意,以为在七种前面已经没有啦!以为第一个就是从了相作意开始。

如果有此想法,会产生什么毛病呢?因为不了解之故,因此,他内心会有这种想法,在色界(静虑天)和无色界最低的道路是初静虑的近分,但是「于彼说有六种作意」,这六种作意第一个就是了相作意,因此,并起误解,谓近分所摄心最初产生之时,即是了相作意,因为(他认为)第一个作意就是了相作意,「若如是计极不应理这样的想法是不太对的,是有毛病的,有这样误解的人,他所提出的道理都很正确,可是最后所成立的宗却是错误的。

首先,他提出第一个道理(原因):「色界静虑天与无色界最低的道路,当然是初静虑近分」,这没有错,这是正确的。然后:「于彼说有六种作意,第一个是了相作意」,这个也对啊!六种作意第一个当然是了相作意,可是由这二个要去成立一个结论,故起误解「谓」,即把前面当作道理作出一个结论:「最初产生近分所摄心的时候,即了相作意。」此结论就不对啦!因为,当最初近分所摄心产生之时,当然是属于作意之中的一项,但不是了相作意,可是他把它当做了相作意,这个想法就不对,所以前面提出的原因,静虑与无色界最下的道路是初静虑的近分这个是对的,六种作意中的第一项当然也是了相作意,这个也对的,可是这不能成立最初产生近分所摄心即是了相作意的结论,而他却以为可以成立出此结论,为何他会想最初近分所摄心当然是了相作意呢?有这种想法的原因,即是因为对前面(393页)的引文误会、不了解,因此就导致这样的结论,所以,「若如是计极不应理。」

实际上,根据前面所提的二个能立因,不能成立他的所立宗,不能够达到这样的结论,但是他却认为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为何会有这种想法呢?因为对前面《声闻地》的引文没有妥善的了解,故言未善解《声闻地》义。在没有妥善的了解之下,就认为居于前面这些道理,可以成立出这样结论的误解,因此,就要排除这个错误的想法,说明不能成立此结论。因为近分所摄心(最初产生时),不能说就是了相作意,因此就要做个详细的解释说明。

基于对方这个错误的说法,自宗说:若如是计极不应理,你这个想法是错误的,不可以这样承认。因此要加以破除,下文即说明不可以的原因:「以若未得正奢摩他,必不能生初静虑之近分,未得近分定不能得奢摩他故,了相作意是观察修,由修习此,若先未得正奢摩他不能新生故。」这些都是讲原因、道理,主要内容是什么?

安止与近分是同时产生的,假设没有得到近分,就没有得到安止,若没有得到安止,也就没有得到近分,因为近分与安止二者是同时得到的(同时发生)。因此,如果了相作意是最初的近分,即表示此了相作意必须要得到安止,因为,前面谈到安止与近分是同时得到的。如果,得到了相作意也得到安止,此种说法就显得很奇怪,因为了相作意是观察修,是个别性相理解作意,即就个别性相去作思择、分析,所以了相作意是观察修,如此就很奇怪了,因为对于个别性相正在作思择、了解、观察的情况下,会不会得到安止呢?不会的。因为得到安止,应该是一心非常专注的时候,(而了相作意)正在作思择、观察,如此是不会得到安止的。

所以,就了相作意而言,应该如此说,若不是在了相作意之前得到安止,就要在了相作意之后得到安止,二者一定不会同时发生,因为了相作意是个别性相的了解,它正在进行观察分析,是观察修,在观察分析的情况下,不会产生安止。

如果了相作意之前先得到安止,安止即是近分所摄心(安止、近分是同时得到),那就不能说了相作意是第一个作意,因为它前面已经得到安止(近分所摄心),如此,了相作意就不能当成第一个近分,因为它前面已经有了,且二个也不会同时发生,意即了相作意之后才得到安止。如果安止是在后面发生,即表示在后面才得到安止(近分),如此的话,了相作意不能当第一个近分,因为后面才得到安止,也才有近分(安止近分是同时出现),因此,前面的了相作意不能当第一个近分。

仁波切自述:平常三大寺早餐有吃饼也有喝茶,午餐也有吃饼也有喝茶,有人说午餐吃饼的是第一餐,这是不对的说法。早餐与第一次吃饼是同时,午餐与第一次吃饼不是同时。这个比喻也不对,直接讲意义,不用比喻。

这里有二个理由,他宗说:了相作意是第一个近分。自宗言:安止与近分是同时,此意是指安止肯定不是欲界的心,欲界的心不可能那么清静,所以,安止不可能是欲界的心,而上界的心第一个是近分,再来是根本静虑,因此安止与近分是同时,没有近分没有安止,没有安止没有近分,此是第一个跟他宗讲的道理。

再来,指出他宗说:了相作意是第一个近分。那是不是了相作意同时生起近分,如此即应承认了相作意同时生起奢摩他。但是,了相作意同时生起奢摩他是不可能,因为了相作意是个别性相了解的智慧,一定是观察修。而了相作意是观察的阶段,怎么会同时得到奢摩他(安止),不可能嘛!安止是一心专注在某一个对境上,所以,了相作意当下同时得到奢摩他不可能。而修了相作意以后生起奢摩他也不可能,因为修了相作意就会伤害奢摩他,真正要生起奢摩他,不可以观察,所以,了相作意与安止同时是不可能,因此,就变成了相作意之前要修奢摩他,而了相作意之前要修奢摩他,就变成了相作意之前有近分,如果这样的话,那你主张了相作意是第一个就破掉了,这样清楚吗?

「若如是计极不应理」,此后,都是要举出理由,说明对方没有道理,所举出的理由前后要连在一起,没有连在一起就不能破除对方,所以二个理由要合在一起:「以若未得正奢摩他,必不能生初静虑之近分,未得近分定不能得奢摩他故。」这二个要合在一起当第一个理由。后面要加「而且」一词,前面虽然有二项,要当第一个理由,后面「而且」当第二个理由。「而且了相作意是观察修,由修习此,若先未得正奢摩他不能新生故。」所以,加上一个「而且」就非常好,就前面有一个原因存在,「而且」后面又一个原因存在,因此,你的主张就会被破除。「而且」前面第一个道理虽然有二项,可是要列成一项,以若未得正奢摩他,必不能生初静虑之近分,没有得到奢摩他,就不能得到初静虑的近分,没有得到近分也没有算得到奢摩他。因为二者要同时发生,所以虽然举出二项,「(一)以若未得正奢摩他,必不能生初静虑之近分,(二)未得近分定不能得奢摩他故,」但只能算一个理由。

譬如,我们要成立瓶子是无常,如果瓶子有(存在)的话,一定属于常或者是无常二项,但是瓶子不是常,是不是讲了二个句子,但是,其实要成立它是无常,如果是有(存在)的话,一定是常或是无常,而它又不是常,那就是无常。所以这也是一样,其实讲了二个,但只能当一个原因以若未得正奢摩他,必不能生初静虑之近分,未得近分定不能得奢摩他故,只能算一个理由。

然后接着,而且「了相作意是观察修,由修习此,若先未得正奢摩他不能新生故。」这二个道理刚好就能够把前面的想法破除掉。首先,(如果)把了相作意当作第一个近分,可是了相作意是观察修(即仔细思惟观察对境),在彼时不能产生安止,除非它已经先得到过啦!否则不可能新产生。

如果不可能新产生,前面又谈到初静虑近分与奢摩他一定同时发生,所以,就表示了相作意与奢摩他又不能同时发生,而了相作意的后面又不能产生正奢摩他,因为它是观察修,因此,就表示在它的前面一定要有奢摩他,只能这样子,如果在它的前面有奢摩他,他宗的主张就破掉了。如果说了相作意是第一个近分,而它前面已经有奢摩他,此奢摩他就是第一个近分,怎么可以说了相作意是第一个近分?所以这二个合在一起就可以破除对方的主张。

以瓶子为例,瓶子应是无常,举出来二个理由合在一起用,刚好可以成立这个主张。凡是有(存在)的话,一定是常或是无常,但是它现在又不是常,那就是无常,所以这二个条件合在一起,就能够成立瓶子是无常这个主张。

现在也是一样,用「而且」前面那个道理要成立奢摩他与近分,如果没有得到其中一项,就没有得到另一项,即表示二个(近分与奢摩他)一定要同时得到。可是,再加上后面一个道理,观察修的时候不可能成就安止,因为观察修是在思择分析的情况,当然不可能成就安止,而后面又不会新产生,因此,安止一定要在前面产生。如果安止在前面产生,而前面又讲安止与近分是同时得到的,既然安止在前面一定要出现,就表示在前面一定要有一个近分,如果前面有一个近分,就可以成立「了相作意不能当第一个近分」的结论。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9讲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7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5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3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1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8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34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1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6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7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8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五蕴论讲义[栏目:唐仲容居士]
 相应21经 向觉经[栏目:相应部 46.觉支相应]
 观心之法[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心法]
 附:色达喇荣文殊增慧佛学院共修助念超度[栏目:慈航路途]
 高阶心行[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二章 汉文《大藏经》与佛经翻译[栏目:魏承思教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四三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五集]
 转轮回业为净业[栏目:净空法师·微教言]
 虚云和尚法汇—法语[栏目:虚云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