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论奢摩他68》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9-06-18
思惟利益遍满虚空界的有情如母众,因此,我要迅速得到所能够获得的果位之中,究竟圆满的佛果珍贵宝,因为,如果我得到这个果位,就能够迅速报答遍满虚空像老妈妈的一切众生,我要这样做啊!心里要如此思惟。
其次,要得到佛果,必须依菩提道次第与咒乘道次第,靠着这二者进行闻思修,之后、逐渐逐渐的通过五道十地,就能够迅速的得到佛果,心里如此思惟、调整自己的动机来学习教法。
从大纲上来讲,所进行的段落到393页,「第三显示别趣世间道轨分二」要讲二个内容,开示往粗静相道要先得到正奢摩他,其次依奢摩他的离欲之理何在?现在进行第一个项目的段落。安止的部分已经即将讲解完毕,就正行安止如何生起的方式,可以说已经讲解完毕了。
在道路上,我要如何来进行观修就能够产生安止,首先无过失的等持如何来观修,九住心按照次第逐步逐步的前进,最后到达第九住心的时候,又还能够产生身心轻安,之后,依靠着此身心轻安最后就得到安止,这些都是安止生起的方式,这些都已经讲解完毕。
靠着已经生起的安止,要运用此安止,修什么道路呢?可以修的道路有二种:一是出世间的道路,一是世间的道路,这二者都可以观修。其中出世间的道路,是不可欠缺的,一定要做观修。但是世间的道路,就不是必定不可欠缺了,要看行者的情况而定,修、不修都可以。以要修世间道路这种人来讲,要说明他观修的方式为何,要如何做?所以有第三个大纲,又再做说明,显示个别来讲要趣入世间道路的人,应该怎么做呢?
显示别趣世间道轨分二,个别做说明,那也有原因的,也可以做这样的了解。因为前面谈到四种行者的类型,(390页倒数第五行)「如《声闻地》云:『问,此中几种补特伽罗,即于现法乐往世间道非出世道。答,略有四种(一)一切外道,(二)于正法中根性钝劣先修止行,(三)根性虽利善根未熟,(四)一切菩萨乐当来世证大菩提非于现法。』」有这四种行者乐往世间道,而不是走出世间的道路。
我们就是第二种,于正法中根性钝劣先修止行,虽然,我们现在是学习内道佛法的佛教徒,可是根器很迟钝、钝劣。一般来讲,现在的人差不多都是根性钝劣,因为烦恼无明立刻就会形成毛病,烦恼立刻会被引发的,是这样根器钝劣的情况。
因此,在此情况之下,比较重要的是要先把烦恼压住?所以,现在应该是先想办法让烦恼现行类型的部份不要产生。就不要让烦恼现行产生的部份,世间的道路比较具有特色,比较容易来进行、比较方便。因为,如果要等(走)出世间的道路,要等到证悟空性,证悟空性没有那么容易,不是立刻马上可以证悟空性。所以,现在仅仅只是要把烦恼现行出现的部份,先把它压住,让它不要产生,那世间的道路还要更加好用、更加方便,因此要个别把这个部份做说明,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得到安止(可以修的道路有二种),运用在世间的道路上怎么做?还有出世间的道路怎么做?出世间的胜观,后面胜观品就会解释了。(因为胜观有世间的胜观与出世间的胜观。)就世间的胜观,它的对境是观想下下方的地是粗糙的,上上方的地是寂静的,由此来做观察分析。譬如分析欲界是比较粗糙的,初静虑天是比较寂静;初静虑天比较粗糙,二静虑天又比较寂静,如此来做观察,这是世间胜观所要观察的对境。出世间胜观所要观修的对境,譬如空性、四圣谛、补特伽罗无我,这些全部在后面胜观品的部份讨论,所以,这部份就先不讲,现在要先说明世间道路的部份。
第三显示别趣世间道轨又分二个大纲,其中第一项,显(说明)往粗静相道先须获得一个安止,就算走世间道路的粗静相道,前面仍然要先得到安止。就世间的粗静相道(世间的胜观)因为观察分析下方的世界是粗糙的,上方的世界是寂静的,靠着这个分析观察之后,就能够把烦恼现行的部份灭掉,所以从名称上来看粗静相道,知道这也是世间的道路。因为「粗」是指下方的世界是粗糙的,「静」是指上方的世界比较寂静、比较好的,这样深入的去做分析,好好的分析,用胜观的方式,完全明白了解,之后,好好做观修,就能够灭掉下方世界烦恼现前的部份了,是有这样一个观修的道路存在,此即谓粗静相道。
如果,要修粗静相道的话,前面还是要先得到安止,即先须获得正奢摩他,意指假设前面没有先得到安止的话,那这个道路也不要走啦!也没有能力去走,所以,第一个大纲要先说明,在粗静相道的前面要先须获得一个纯正的奢摩他。显示别趣世间道轨,就是要说明如何走世间道路,第一个大纲要先说明前面的基础需要什么?需要先得到一个安止,得到安止之后,靠着安止去做实修。走世间道路,当然能够把下方世界的贪欲等烦恼逐渐灭除,灭除的道理何在呢?因此,就有第二个大纲,依奢摩他离欲之理,能够把下方世界贪欲之心灭除(之理)。
(请看394页第三行),「若未善解《声闻地》义,」请先看395页第四行,此引文谈到「…由七作意,方能获得离欲界欲。何等为七?谓了相、胜解、远离、摄乐、观察、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作意。」一般谈到作意,通常有六种作意的说法、七种作意的说法、八种作意的说法,有不同的理论。六种作意的说法就是把第七项(加行究竟果作意)排除掉。七种作意就是《声闻地》的引文所谈到的七种作意的理论;八种作意的理论,就是在七种作意前面,再加一项初修业作意。
「若未善解《声闻地》义,」是指请前面《声闻地》引文(393页倒数第四行),「如《声闻地》云:『』云何作意初修业者,谓专注一缘勤修作意,乃至未得所作作意…』这里谈到初修业作意。「若未善解《声闻地》义,」此《声闻地》义应该是指,有些人不了解(393页)《声闻地》引文的意义,因为他没有看到(后面395页)《声闻地》的引文,不了解初修业作意(作意初修业者)。因此,弄错乱了,把「作意初修业者」解释成第一个「了相作意」,因为(395页)只有讲到七种,因此,认为作意初修业者是第一种,就是了相作意,他的想法是这个样子。
不知道在七种的前面还有一个作意初修业,对(393页)《声闻地》的引文,没有善解其义,故而产生误解把第一个作意(作意初修业)当作了相作意,以为在七种前面已经没有啦!以为第一个就是从了相作意开始。
如果有此想法,会产生什么毛病呢?因为不了解之故,因此,他内心会有这种想法,在色界(静虑天)和无色界最低的道路是初静虑的近分,但是「于彼说有六种作意」,这六种作意第一个就是了相作意,因此,并起误解,谓近分所摄心最初产生之时,即是了相作意,因为(他认为)第一个作意就是了相作意,「若如是计极不应理,」这样的想法是不太对的,是有毛病的,有这样误解的人,他所提出的道理都很正确,可是最后所成立的宗却是错误的。
首先,他提出第一个道理(原因):「色界静虑天与无色界最低的道路,当然是初静虑近分」,这没有错,这是正确的。然后:「于彼说有六种作意,第一个是了相作意」,这个也对啊!六种作意第一个当然是了相作意,可是由这二个要去成立一个结论,故起误解「谓」,即把前面当作道理作出一个结论:「最初产生近分所摄心的时候,即了相作意。」此结论就不对啦!因为,当最初近分所摄心产生之时,当然是属于作意之中的一项,但不是了相作意,可是他把它当做了相作意,这个想法就不对,所以前面提出的原因,静虑与无色界最下的道路是初静虑的近分这个是对的,六种作意中的第一项当然也是了相作意,这个也对的,可是这不能成立最初产生近分所摄心即是了相作意的结论,而他却以为可以成立出此结论,为何他会想最初近分所摄心当然是了相作意呢?有这种想法的原因,即是因为对前面(393页)的引文误会、不了解,因此就导致这样的结论,所以,「若如是计极不应理。」
实际上,根据前面所提的二个能立因,不能成立他的所立宗,不能够达到这样的结论,但是他却认为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为何会有这种想法呢?因为对前面《声闻地》的引文没有妥善的了解,故言未善解《声闻地》义。在没有妥善的了解之下,就认为居于前面这些道理,可以成立出这样结论的误解,因此,就要排除这个错误的想法,说明不能成立此结论。因为近分所摄心(最初产生时),不能说就是了相作意,因此就要做个详细的解释说明。
基于对方这个错误的说法,自宗说:若如是计极不应理,你这个想法是错误的,不可以这样承认。因此要加以破除,下文即说明不可以的原因:「以若未得正奢摩他,必不能生初静虑之近分,未得近分定不能得奢摩他故,了相作意是观察修,由修习此,若先未得正奢摩他不能新生故。」这些都是讲原因、道理,主要内容是什么?
安止与近分是同时产生的,假设没有得到近分,就没有得到安止,若没有得到安止,也就没有得到近分,因为近分与安止二者是同时得到的(同时发生)。因此,如果了相作意是最初的近分,即表示此了相作意必须要得到安止,因为,前面谈到安止与近分是同时得到的。如果,得到了相作意也得到安止,此种说法就显得很奇怪,因为了相作意是观察修,是个别性相理解作意,即就个别性相去作思择、分析,所以了相作意是观察修,如此就很奇怪了,因为对于个别性相正在作思择、了解、观察的情况下,会不会得到安止呢?不会的。因为得到安止,应该是一心非常专注的时候,(而了相作意)正在作思择、观察,如此是不会得到安止的。
所以,就了相作意而言,应该如此说,若不是在了相作意之前得到安止,就要在了相作意之后得到安止,二者一定不会同时发生,因为了相作意是个别性相的了解,它正在进行观察分析,是观察修,在观察分析的情况下,不会产生安止。
如果了相作意之前先得到安止,安止即是近分所摄心(安止、近分是同时得到),那就不能说了相作意是第一个作意,因为它前面已经得到安止(近分所摄心),如此,了相作意就不能当成第一个近分,因为它前面已经有了,且二个也不会同时发生,意即了相作意之后才得到安止。如果安止是在后面发生,即表示在后面才得到安止(近分),如此的话,了相作意不能当第一个近分,因为后面才得到安止,也才有近分(安止近分是同时出现),因此,前面的了相作意不能当第一个近分。
仁波切自述:平常三大寺早餐有吃饼也有喝茶,午餐也有吃饼也有喝茶,有人说午餐吃饼的是第一餐,这是不对的说法。早餐与第一次吃饼是同时,午餐与第一次吃饼不是同时。这个比喻也不对,直接讲意义,不用比喻。
这里有二个理由,他宗说:了相作意是第一个近分。自宗言:安止与近分是同时,此意是指安止肯定不是欲界的心,欲界的心不可能那么清静,所以,安止不可能是欲界的心,而上界的心第一个是近分,再来是根本静虑,因此安止与近分是同时,没有近分没有安止,没有安止没有近分,此是第一个跟他宗讲的道理。
再来,指出他宗说:了相作意是第一个近分。那是不是了相作意同时生起近分,如此即应承认了相作意同时生起奢摩他。但是,了相作意同时生起奢摩他是不可能,因为了相作意是个别性相了解的智慧,一定是观察修。而了相作意是观察的阶段,怎么会同时得到奢摩他(安止),不可能嘛!安止是一心专注在某一个对境上,所以,了相作意当下同时得到奢摩他不可能。而修了相作意以后生起奢摩他也不可能,因为修了相作意就会伤害奢摩他,真正要生起奢摩他,不可以观察,所以,了相作意与安止同时是不可能,因此,就变成了相作意之前要修奢摩他,而了相作意之前要修奢摩他,就变成了相作意之前有近分,如果这样的话,那你主张了相作意是第一个就破掉了,这样清楚吗?
「若如是计极不应理」,此后,都是要举出理由,说明对方没有道理,所举出的理由前后要连在一起,没有连在一起就不能破除对方,所以二个理由要合在一起:「以若未得正奢摩他,必不能生初静虑之近分,未得近分定不能得奢摩他故。」这二个要合在一起当第一个理由。后面要加「而且」一词,前面虽然有二项,要当第一个理由,后面「而且」当第二个理由。「而且了相作意是观察修,由修习此,若先未得正奢摩他不能新生故。」所以,加上一个「而且」就非常好,就前面有一个原因存在,「而且」后面又一个原因存在,因此,你的主张就会被破除。「而且」前面第一个道理虽然有二项,可是要列成一项,以若未得正奢摩他,必不能生初静虑之近分,没有得到奢摩他,就不能得到初静虑的近分,没有得到近分也没有算得到奢摩他。因为二者要同时发生,所以虽然举出二项,「(一)以若未得正奢摩他,必不能生初静虑之近分,(二)未得近分定不能得奢摩他故,」但只能算一个理由。
譬如,我们要成立瓶子是无常,如果瓶子有(存在)的话,一定属于常或者是无常二项,但是瓶子不是常,是不是讲了二个句子,但是,其实要成立它是无常,如果是有(存在)的话,一定是常或是无常,而它又不是常,那就是无常。所以这也是一样,其实讲了二个,但只能当一个原因以若未得正奢摩他,必不能生初静虑之近分,未得近分定不能得奢摩他故,只能算一个理由。
然后接着,而且「了相作意是观察修,由修习此,若先未得正奢摩他不能新生故。」这二个道理刚好就能够把前面的想法破除掉。首先,(如果)把了相作意当作第一个近分,可是了相作意是观察修(即仔细思惟观察对境),在彼时不能产生安止,除非它已经先得到过啦!否则不可能新产生。
如果不可能新产生,前面又谈到初静虑近分与奢摩他一定同时发生,所以,就表示了相作意与奢摩他又不能同时发生,而了相作意的后面又不能产生正奢摩他,因为它是观察修,因此,就表示在它的前面一定要有奢摩他,只能这样子,如果在它的前面有奢摩他,他宗的主张就破掉了。如果说了相作意是第一个近分,而它前面已经有奢摩他,此奢摩他就是第一个近分,怎么可以说了相作意是第一个近分?所以这二个合在一起就可以破除对方的主张。
以瓶子为例,瓶子应是无常,举出来二个理由合在一起用,刚好可以成立这个主张。凡是有(存在)的话,一定是常或是无常,但是它现在又不是常,那就是无常,所以这二个条件合在一起,就能够成立瓶子是无常这个主张。
现在也是一样,用「而且」前面那个道理要成立奢摩他与近分,如果没有得到其中一项,就没有得到另一项,即表示二个(近分与奢摩他)一定要同时得到。可是,再加上后面一个道理,观察修的时候不可能成就安止,因为观察修是在思择分析的情况,当然不可能成就安止,而后面又不会新产生,因此,安止一定要在前面产生。如果安止在前面产生,而前面又讲安止与近分是同时得到的,既然安止在前面一定要出现,就表示在前面一定要有一个近分,如果前面有一个近分,就可以成立「了相作意不能当第一个近分」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