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菩萨行论 第三十四讲(第7~8品)
 
{返回 入菩萨行论讲记·雪歌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04

《入菩萨行论 卅四》

雪歌仁波切讲授,法炬法师翻译
2006/04/16

我们这里面主要是讲修持菩提心的方法,修菩提心的方法就是修自他相换的方法,在《菩提道次第论》里面有讲到阿底峡尊者总摄起三个修菩提心的方法的传承,因为他具有这三种传承,这三个传承就是广大行的传承、深观传承及广大传承,广大传承就是指自他相换。先前讲到《入行论》第八品的时候,甲曹杰将科判分为两个,就是修自他平等及修自他相换,讲到先修平等后修相换,先将不平等修成平等。我们一般都会舍他爱己,这就是不平等,为了让这样的不平等成为平等,我们就要先从这里着手,就像射箭之前要先瞄准目标再射过去。

如果将这种不平等的思惟铲平之后,就有机会来观察如何在他人上来生起珍爱他人的心,在自己上生起珍爱自己的心,如果没有先将这一点铲平的话,可能连这样的想法都不会生起,因为我们任何时候都只会想到自己而已,并不会想到别人。所以,首先要将不平的铲平,这是很重要的。

另外,我们都有一个过失,也就是我们会去执补特伽罗我,执常一自在之我,执独立实有之我。因为我们会去执补特伽罗我,所以,我们要先问一 下:「到底有没有补特伽罗我?」虽然在经典、论著里面说无我,或许我们会因为法上说无我就认为可能应该是无我。实际上,我们想一想,我们还是都认为有一个我,所以,如果不好好的珍爱、照顾这个我的话,似乎也讲不过去。

在论著里面都说无我,可是,外道都说有我,他们认为「没有我」是很奇怪的,因为我们有五蕴,而且我们的识有无边,当然就需要有一个主人来照顾、联系这一些。我们会说:我肚子饿了,我的某个地方痛。这样讲来,好像我跟蕴必须要有关系,如果没有关系的话,那么,谁来说「肚子饿了」、「吃饱了」?肚子饿了跟吃饱了之间的关系要怎么联系起来呢?如果双方没有一个把它联系起来的话,那不是很奇怪吗?

刚刚讲的是自他平等跟我们的我执应该也是非常有关系的,我们我执的对境存不存在呢?一般人也会说不存在,但是,这是因为看到书上说的或听闻到法而这样说的,这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先要想一想外道为什么认同「我」,他们觉得我执是没有错的、我执的对境是存在的,如果不存在的话,他们也会讲说会有什么问题,他们也不输我们,他们也是相当聪明的。他们会说:「肚子饿了」接着就是「我要吃饭」,这两个中间有什么关系呢?他们会说:我们内心里有各式各样的心,先是「我饿了」的心,然后产生「我要吃」的心,吃了之后产生「我饱了」的心。如果我们的心各各散掉的话,那么,这三个都没有办法连接。所以,他们说:各式各样的心、各式各样的蕴一定要集在一起,然后要有一个主人来照顾它们,如果没有主人的话,怎么会感觉到饿了、要吃了和饱了呢?这三个怎么会有这样的连接呢?如果没有一个连接的地方的话,那些都会散掉,饿了、要吃跟饱了好像就完全没有关系,那就很奇怪了。所以,应该要有一个主人把它们互相连接在一起,他们就把这个主人称为「我」,这就是我执的对境。

他们大概有二十几种理由,用各式各样的理由来承认我执的对境,我们如果去用一用他们的正因的话,那么,我们的脑筋里也会出现「他们讲的有道理」。如果没有从他们的角度去看的话,我们会觉得我执的对境是不存在的,一旦看了他们所用的正因的话,也会觉得他们讲的也是蛮有道理的,他们讲的跟我们内心的想法好像也是非常接近的。所以,当然我们就觉得「我」好像是其中负责连接的,我们就有了这样的我执,我们会觉得这样的主人是非常重要的,认为没有主人是不行的。在这个当下,我们就会产生我爱执,而且我爱执会一直很强,于是,自他相换的修行就完全没有办法修,因为我们会认为:我就是我,他就是他,怎么能够相换呢?于是就会听不进去,这主要就是因为我们自己认为我执的对境是存在的,听不进去的原因就在于此。所以,我们先要破除我执的对境,然后才可以自他平等,然后才能够观察注重自己跟注重他人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别,才有这种观察的能力产生,否则我们是没有办法观察的,因为我们都是以我执的角度去看,即使一直去看也看不到我爱执跟爱他的心的差别,一点都看不出来。

前面有讲到我们为什么会生起「我」的念头,主要是阐释出「我」唯名言上是有的、无自性的,请看第 222 页的偈颂,「如手足等虽有诸差别,同为一身悉皆所爱护,如是别异众生诸苦乐,悉欲求乐如我等无异。」 就像这个偈颂所说的,我们的蕴有多个,就像手足等诸种差别,可是,在我们心中还是会生起「这是我的身体」的感觉,然后在这一点上就会生起「我」的念头。

在这当中当然还没有很清楚明白的讲出来刚才的意义,可是,间接可以让我们了解到那个意义出来,就是让我们了解到「我」的念头到底是怎么来的,这边就是要破除掉执我是实有的、耽着境。事实上,「我」并不是我们的耽着境,它仅仅是在名言上有而已。如果没有生起这样子的了解的话,岂不就跟外道一样了吗?

请回到第 224 页,

若云他身所受苦,可能损我故无关,未来自身所受苦,今亦无损何须护。

我们应该要去除掉「认为不应该去除他人苦」的妄念,不要认为他人的苦是他在受苦而我们不需要去帮他去除,应该要去除这样的念头。也要去除掉我的未来的苦,事实上,我们生起「我的未来的苦」这样的念头仅仅是我们的心安立的而已,这种「我未来的苦」事实上是无谛实存在的,如果「我」是实有独立的话,我们可以注重「我的」这样的执着心,但是,实际上的「我」并不是这样的,它只是内心中一个念头的出现,只是当下生起而已,实际上「我」并不是独立存在的,用这种理由成立起「我们应该要去除他人的苦」。

从「无我」的角度来讲是比较有道理的,我们会认为:他人的苦不会伤害到我,所以,我不需要去去除。因为我们自己上面未来的苦会伤害到我,所以,我应该要将它去除。这里面主要的差别是我们内心没有去想「我」只是名言安立的,既然它是名言安立的,我们就不会从独立存在的角度很去注重,这样的话,我们就会从「他到底有没有真正受苦」的角度去看,而不会从「我跟他的角度」去看,我们就不会去区分这是我的苦、那是他的苦,任何的苦都是我们所要去除的。

请看第 224 页的偈颂,

若未我当受彼苦,是为颠倒邪分别,今时死者是余身,后时生是他身故,若时彼人于彼苦,唯彼自身当防护,足之所作何关手,何故于彼亦防护。

我们会认为「未来我的苦是我会受的」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这是因为我执的关系才会产生的,我们会认为「我」是生生世世存在的,这是我爱执,因为有了我爱执的关系,我们就会想办法去去除自己未来的苦。「若谓我当受彼苦,是为颠倒邪分别」,因为有了我爱执的关系,所以,对于「自己未来会受苦」这一件事就难以安忍。他人所受的苦虽然没有降临在我的身上,如果没有我爱执的话,那么,他人之苦也会令我生苦,也能够生起这样的心。

下面讲到他人的苦是他人在受苦,我们好像不需要去为他人去除他的苦,这样讲起来,当我们的脚被荆刺刺到的时候,那也只是脚的痛苦,我们的手也不需要去帮它去除这个苦,讲起来好像就会变成这样,这都是因为有我执的关系。这样讲起来,如果说他人的苦是他人在受苦的话,脚的痛苦也不需要手来为它去除了。如果没有我执的对境的当下去看的话,就可以看得出来,可是,如果我执的对境存在的话,那就没有办法了。

当我们这样讲的时候,可能对方会说:「你说的对!可是,我执从无始以来就已经有了,而且非常的串习了,根本就没有办法做什么改变了。」可能会生起这样的想法。

请看第 224 页,

若云此虽不应理,由执为我故能尔,何故不执我为他,此即应力求断者。

如果去执我是我、他是他,这样的执着都是因为我执生起来的关系,生起这样的执着是不合理的,而且应该要励力加以断除,不应该随之而转。

我们常常会说我执,有我执就会有他执,以我执的角度来看他执,所以,他执也是坏的。我有我执的话,他也会有他执,这是一个逻辑。我跟他是从哪里跑出来的?为什么会有我跟他呢?我跟他有一点点内心中许一个东西,我跟他在内心的对境上面好像安立一个东西,好像我跟他就是从这里跑出来的。所以,我有我执的话,他就一定有他执。当「他」这个名词出现的时候,「他」是可以舍弃的,当「我」生起的时候,「我」是不可以舍弃的。所以,我跟他是从哪里出现的呢?我们这样想的时候,好像都是内心中有一种独立的看法。但是,实际上有没有这边一种补特伽罗、那边一种补特伽罗呢?有啊!我们在这上面不可以说独立的我跟他,但是,我们在这上面把我看得很重。所以,他也有他执,这在藏文中是很清楚的,有我执就一定有他执,应该是这样的逻辑。

问题:他执是「他的我执」或「他执」呢?

回答:不是「他的我执」,也是我认为的他执。当我在看他的时候,马上就可以把「他」放远一点,或是可以放远一点的一种独立的。比如我们讲 「我的仇人」,「仇人」本身是独立的,有没有这种想法呢?以贪心来讲的话,「这是我的朋友」,好像是一种很圆满的独立的。所以,所有一切法的角度,我们也有独立的。以杯子来看的话,独立的杯子,以漂亮来说的话,独立的漂亮,漂亮是在他上面的一个特质,独立的也是一个特质,现在讲独立的漂亮的时候,好像在漂亮里面就有一个独立的力量出现了。所以,所有的特质里面都有独立的,「他」也是特质,好像有独立的他,这不是他那边的我执。

问题:如果这样讲的话,如果说「我是补特伽罗」、「他也是补特伽罗」,在谈补特伽罗的时候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是谈我跟他,就会出问题了,就变成我好像是独立的、他也是独立的,问题是出在「独立」二字上面吗?补特伽罗本身是没有独立自主的。

回答:在字面上讲,我跟独立的我也要区分,他跟独立的他也要区分,但是,我们内心里面很难分,我们内心很难有一个独立的我之外的另外一个我的出现,百分之九九点九九几乎都是独立的我,找不到那一个真正名言安立的我,很难找得到。

以前章嘉活佛也讲一个空性的见解,他的〈道歌〉里面说:我们现在要破除的执着心的对境是实有、独立、自性,我们把一切所显现的法都一直放着,然后以为我们要破除的不是这个,而是另外一个像兔角的东西,这样是不对的。我们现在内心中明明白白所显现的东西,在这里面就已经存在了独立的执着心了,我们在这上面要破除他的自性、他的独立这些,可是,我们并没有在他上面破,而是以为另外一个他上面的东西有一个叫做独立存在的盖子,然后就一直拿着这个盖子没有用,事实上,真正的独立存在都在这里面。他的〈道歌〉当中把我们修行上会有的矛盾都讲出来,我们也是会有这样的障碍。

我们很难将我和独立的我分开,他跟独立的他也很难分开,我们要怎样才能抓到真正独立的他,章嘉活佛在〈道歌〉里面讲的时候,我们没有抓到我上面独立的我,而是认为它上面的另外一个独立而一直去破除它,这是我们现在的样子。所以,章嘉活佛说:我们要真正的抓到我执,不要把真正的我执一直放着,却在上面放了独立、自性等各式各样的名义而一直去破它,这是没有用的。我们真正的要抓到它的话,从我们现在所想的「我」的角度去想,就比较可以抓到,如果将独立的我和我区分的话,可能会出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只要从我现在要破除的我执的「我」的角度去想的话,那就比较容易可以抓到。

我们现在想到的他和我,里面一定是有独立的问题,刚刚前面说外道说:「这是独立的,我是存在的。」他们会说没有「我」的话会有什么缺点,我们内心想一想的话,没有「我」的话好像的确会有那些缺点的出现,我们这样想跟外道是很接近的,在接近的当下,我们能够有一点点抓到我、我执,在这当下真的能破除我执。在接近的当下,我们不要去区分独立的我跟我,我们现在想:我是怎么一回事?如果是有的话,它是怎样产生的?我跟他是怎么产生的?我跟他是不是像外道讲的有一个五蕴的主人呢?

中观说五蕴上面的一个主人是没有的,我们的「我」只是从内心名言安立而已,也没有办法抓到一个东西,只是在五蕴上面一个「我」的念头而已, 这当下就出现一个名言安立的我而已,实际上去寻求的话,并找不到这样的一个「我」。所以,它只是假有的,只是内心里面出现而已,我跟他都只是从内心里跑出来而已,那么,我们就不要去执着它,实际上,这种「我」是不存在的,既然不存在的话,我们就不要按照它的角度走。《入行论》这里讲的,我们是在我执的当下一直注重自己的。

何故不执我为他」这一句应该是「若执自他不应理」,然后是「此即应力求断者」,对此应该励力去断除。

这边讲到自他补特伽罗并不成立,对方当然就会说:我苦是我苦,他苦是他苦,我和他之间并无相关。《入行论》的回答是「谓是相续及聚积,如鬘军等唯虚妄」,相续和聚积事实上是无法自主的,相续是指前后相接,聚积是依于众多的其他者才能形成的,有了聚积才会有前后相续,可以说聚积和相续是无自主的。比如串珠和军队也是聚集起来才形成的,因为是聚集起来才形成的,所以,它是无法自主的。可是,在我们心中,我们都是随着「可以自主」的念头而走,因此就会去区分自己及他人。

这里《入行论》讲的好像还更细一点,我们有时候会说:独立的我是没有的,独立的他也是没有的,但是,这边还是一种心的相续,是五蕴聚在一起的,那边也有五蕴聚在一起,也是一个心的相续,还是各走各的一个位置。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那里面又进来了「独立」,独立的续独立的聚在一起,独立的续独立的聚在一起,又出来了,又再去破除。独立的也没有,你为什么还要执着这边有一个续跟聚在一起、那边也有一个续跟聚在一起呢?所以不可以执着。

这样子讲起来,好像我们又深入一层在说了,刚才讲到自己及他人都是无自主的,更深入一点就讲到相续和聚集,他人也有他的相续和聚集,我也有我的相续和聚集。这样讲起来,好像是我的苦我来除,他的苦他自己去除,如果能够将这样的观点破除掉的话,就会使得珍爱自己及舍弃他人的立足点没有了。

有苦者谁毕竟无,此中谁为主宰者,若无主宰受苦者,一切有情无差别。

这里是要成立起无蕴的聚集、蕴的相续的受苦者,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受苦者的话,那么,又有谁是苦的主宰者呢?就变成没有了,我爱执的心自然也就会没有了,自他的苦自然也就变成无差别了,这就是要破除掉自他不平等的念头。

刚才讲到如果已经没有了受苦的我或是能够主宰受苦的我、受苦的他的话,自然也就不会有自他之别了,会有自他之别就是因为我执的关系。请看文,

是苦受故应为除,此中何须定分别。

如果有我受苦、他受苦的主宰者的话,就会有自他的分别,如果将认为有一个主宰受苦的主宰者去除掉的话,在这当中又何须一定要作自他的分别呢?

不须争论问何故,众生之苦皆应灭。

不需要去问原因,自苦和他苦都是应该要去除的。

如果应该要去除「我」的苦的话,「我」是由我执而安立的,如果应该要去除我的苦,那就也应该要去除其他众生的苦,众生之苦皆应该要灭。

若应除苦皆应除,不除我亦如有情。

问题:如果去除我执就没有苦乐的问题,这句话可以成立吗?

回答:说到应该要灭除我执,这个我执又可以分为我执的现行和根本的我执两者,我们所要灭除的我执可以分为现行的我执和根本的我执,如果是要灭除根本我执的话,那就是要从根将它斩断,以小乘而言,能够将我执从根斩断的就是阿罗汉,大乘则要八地以上的菩萨才有可能。我们这边是指修自他相换的时候,如果没有灭除掉我执的现行的话,那就没办法修自他相换,所以,这边主要是指我执的现行而言。

问题:我的困扰在于:如果每一个补特伽罗都把我执破掉了,那就没有任何补特伽罗会有苦受,那么,此时我又怎么需要为别的补特伽罗除苦呢?甚至当我执去掉的时候,我可能会更不关心其他的补特伽罗,因为我会觉得这样你也应该没有苦。所以,当我破除我执的时候,会不会我对众生反而更没有感觉呢?

回答:实际上确实是这样,我们破除我执就没有苦,但是,这里讲我们要破除我执的对境,等到我执的对境破除了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得到我们为什么会注重我的离苦得乐及我们为什么不注重他人的离苦得乐。这不是指断除我执,而是在破除我执的对境之后,我们会有这种能力,就可以不从我执的感受角度而是可以观察实际上为什么要注重离苦得乐。我们不可以说破除我执的对境就没有离苦得乐,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一定要离苦得乐,等到断除我执之后,我们就可以断除掉希求「我要离苦得乐」的执着心,破除掉这种「我要达到这个目标」的执着心,那就是圆满的快乐了。但是,单纯的破除我执的对境并没有办法断除我执,只有破除我执的对境的话,我们还是会有我执,当然,离苦得乐的希求或在所有一切法上面的执着,心就会在耽着境上面一直执着,这样的苦是一定在的。在我们断除了我执之后,就比较容易看到我们内心离苦得乐是怎么一回事,从内心的我执影响当下执着心的离苦得乐跟实际上的离苦得乐。刚刚讲我有两种,名言安立的我跟独立的我,同样的,我们内心里面离苦得乐的目标上面的希求也有两种,就是有我执影响的跟我执没有影响的,差别就在于「我很重要」的离苦得乐的希求跟「不是我很重要」的离苦得乐的希求。实际上我有受到苦,实际上我要快乐,单纯从实际上的角度对于离苦得乐的希求是正确的。如果在这上面加上「我很重要」,所以,我要断除痛苦及得到快乐,这种受到「我很重要」的我执影响的离苦得乐及没有受到影响的离苦得乐也是有差别的。这边我们要学习的是没有受到我执影响的离苦得乐的希求的角度,单纯因为这是快乐所以我要,也单纯因为这是痛苦我要去除,当我们看到他人的时候也是用这个理由,这个也是苦,也是要去除的,这个也是乐,也是要得到的。

问题:我可不可以作一个假设,我们现在谈自他换的部分其实还不是在谈破我执而只是在谈我执的对境?

回答:对。

问题:刚刚讲到没有破我执之前要生起自他换的心是很难的,这句话是在讲我执的境或是我执?

回答:境。

问题:我刚刚困扰的地方是:如果没有菩提心就先去修空性的话,那就会有刚刚我说的问题出现,也就是会对众生没有感觉。我记得有这样的说法,我们修大乘的人一定要先有菩提心的基础再去修空性,否则的话,证了空性而没有菩提心的话,可能对众生就没有感觉了。

回答:这里有一点问题。《入中论》第一品就说主要有三个法要修,就是大悲心、二空和菩提心,在根本颂当中是这样的次第,而在月称菩萨写的 《入中论自释》当中的次第是大悲心、菩提心和二空,二空的意思就是空性。大悲心、二空、菩提心的次第是利根的修行次第,钝根的次第则是大悲心、菩提心、空正见的次第,几乎菩萨都是空性在菩提心的前面修的,《入中论》的解释是这样解释的。为什么呢?菩提心是为了成佛,我的目标是为了要得到佛的果位,而且是全心全力投入于要得到佛的果位而去修行,菩提心是这样的心。在还没有投入之前,利根菩萨会去观察「我有没有能力成佛」、「真正的佛是存在或不存在」,佛存在不存在的意思是我们自己这个未来的佛有可能吗?在这上面要先清楚,在还没有清楚之前,他们是不会投入的。在观察的时候,一定要先了解空性,不了解空性就不可能会知道佛是有可能的。所以,利根菩萨在前面会仔细的观察有没有佛,在这之后才敢发菩提心,不然的话,他们不敢发菩提心。而且不只了解空性,还要修空性一段时间,然后他自己观察空正见的力量有多强,然后观察他能够对立烦恼的力量有多强,然后对于空性的不可思议力量生起信心,在这当下他才可以了解是有佛可成的。所以,以利根的次第来说,前面一定要修菩提心。但是,他现在修的空性不是全心全意投入的,在成就了佛陀果位之后发心,发菩提心了之后修六度,此时修空性才是用全力去修空性。所以,他全力去修空性是在菩提心的后面才出现的,前面修空性跟菩提心的后面修空性也有差。

刚刚师兄提出来的问题,大家要注意,我执影响的离苦得乐的希求跟没有影响的离苦得乐的希求,现在讲的是我们在离苦得乐的希求上面很注重,这里就有我执的影响跟没有影响之分,有没有影响的意思是什么呢?一个心是「我很重要所以我要离苦得乐」我执的影响意思是:我们内心里面是「我是独立的」当下很注重离苦得乐。在这里面,我们有没有注重离苦得乐呢?有注重,是单纯因为它是乐而我要及它是苦而我要远离,我们看的时候是用这个角度去看,而不要从我执影响的这个角度去看。所以,我们先要了解我执的不存在,如果我们对于我执的对境不存在不了解的话,我们就没有办法从单单纯纯的角度去看,我们现在要看的是从单单纯纯清净的角度去看,这有一点麻烦,我们对于我执的影响要清楚。

自他平等相换的修持法是从文殊菩萨传下来的一个法门,是特别深奥的一个法门,是经过多方思虑而产生的一个法门。我们先不要讲自他相换,先讲自他平等,如果没有先对无我加以了解的话,是很难做到自他平等的。

下面也是另一方的辩论,有人会说:我们不应该各自除苦,我们应该全面为一切量等虚空的有情来除苦。当这样讲的时候,有人会说:光是要除自己的苦就有很多事了,还要再除这么多的苦,岂不是事情更多更难了吗?

或问大悲多生苦,何故殷勤令生起。

我们生起大悲就要去担负起众生除苦的担子,岂不是变成更重了吗?那么,何故要勤于生起大悲心呢?下面是回答,请看文,

菩萨思维众生苦,悲心何尝令苦生。

菩萨思维众生苦」,众生就涵盖自他了,菩萨要去除众生自他之苦而发起悲心,所发起的这个悲心怎么会生出更多的苦呢?因为要去除众生自他的苦当中就包含自己了,生起悲心会使得自己的我爱执更放下,如此一来,苦就会更少了,如果每个众生都能够把我爱执放下的话,苦也不会增多。

如果我们现在生起利他心的话,我们的我执还在,还没有到达自他平等,所以,当我们在利他的时候,就好像是变成在「利我的他」,这样又变成 「我」了,所以,可能利他越多就越会辛苦。现在完全破除了「我」的想法,以清净的角度去看的话,那就没有这种苦。一般我们众生在遇到一个人的时候,内心马上就会生起「我跟他」的念头,在这种念头的当下,我们马上就会生起苦了,因为我们会有一点害怕他,当遇到这个的时候,我要照顾、保护这个,心里面就会有一种恐惧的苦生起。

相反的,另外一个修行者遇到一个众生的时候,遇到越多的众生就破除越多的我爱执,越想到越多众生的时候,就越能破除我的我爱执的恐惧,越遇到众生就越能破除这种我爱执,全心全意从「他」的角度去看,所以,我们的心就会一直放松、放松。所以,菩萨承担起利益一切众生时,又会快乐,自己的苦又会消除。所以,菩萨的利他并不是「利我的他」,我们是「利我的他」,所以就会越来越苦,差别就在这里。

菩萨思维众生苦,悲心何尝令苦生」 当菩萨思惟「除他苦」时也除自苦,这就是甲曹杰间接所讲出来的意思,也就是当去思惟要除他苦的时候,思惟去除每一位众生苦的时候,我爱执的心也会越来越降低,发起这样的悲心怎么会引生更多的苦呢?

若以一苦为方便,即能消灭众多苦,诸具悲者于自他,悉皆应令生彼苦。

事实上,没有比我爱执所引生的苦更苦的了。发起这种悲心,就是你甘愿自己很勇敢的去挑起这个责任的心,我爱执会引生我们的恐惧感。这边讲到去除众生的苦者就是菩萨一个人,菩萨一个人挑起去除众生苦的责任,他所得到的果报是可以得到利益量等虚空众生的乐果,如果是站在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就好像我们做生意一样,那是值得去拼一拼的。

是故花月严菩萨,虽知受彼国王害,不求免除自身苦,为尽众生多苦故。

这里引《三摩地王经》里面说的,花月庄严菩萨明知自己若入城将会被国王所杀,也就是会有杀身之难,可是,他并不避讳自己本身将受的苦而安然的接受,因为他见到如果自己这样做就可以去除掉众多众生的苦,所以,即使他的眷属阻止他、劝阻他,他也是不听,还是坚决的入城内去。前面讲了应思苦的道理,这边引了《三摩地王经》所说的例子来作佐证。

问题:刚刚有提到我执和我执的对境,对于它们之间的差别不太清楚,可不可以请仁波切解释一下我执的对境指的是什么?

回答:我执是一个有境,是内心里面「我」上面的一种执着的心,以我执的对境来说,我们执着是在「我」上面执着,「我」上面怎么执着呢?他想象有存在吗?不存在。他在「我」上面的想象是错的,他所想象的是不存在的,他所想象的东西就是我执的对境。我们常常会说「破除我执」,这个时候是指我执的对境的意思,有时候经典里面也会讲破除我执,破除我执的意思是:我执看起来好像很真的样子,看起来好像是没有错的,我们指出「你错了」,这就变成破除我执,「你的想法是有问题的」,「你的对境是不存在的」,我们能够这样了解的话就是破除我执,破除我执跟断除我执是不一样的,破除我执是我执的对境的意思,断除的意思是真的把我执消灭掉的意思,这是解脱才会有的。

问题:在我们听来,破除和断除好像很类似,不知道差别在哪里。

回答: 断除的意思是它已经不会出现了,破除只是比如在一个东西上戳一个洞而已。

问题:刚刚仁波切说我执是有境,讲到我执的对境是一种我执的想法,我爱执中的「爱」也是一个想法,那么,我爱执就是一种我执的对境了吗?

回答:我爱执的对境不可以说不存在,我执的对境是不存在的,我爱执本身是我执所影响的,但是,我爱执并不是我执。比如「我」本身实际上只有百分之一分,我们却把它看得很重,把它自己独立的成分看得大一点,这是我执,因为把它看大了一点,所以,当我在看它的时候,就会特别去注重它,就是我执会影响到我看它时会特别注重,这就是我爱执。所以,我们不可以说我爱执的对境不存在。

问题:我执是分别心的概念,当我们在修空性的时候,是先断我执或我爱执呢?

回答:以断来说,就是刚刚讲的消灭的角度来说,菩萨会先断我爱执,再来才是断我执。菩萨也有利根、中根和钝根,利根在暖位就开始断我爱执了,中根的在见道时才断除我爱执,钝根是在七地才断除我爱执,有这样的区分。菩萨的不会退转的力量,利根菩萨在暖位就已经决定了,中根是在见道,钝根则是在八地决定。

问题:这是属于我爱执的部分,我执呢?

回答:不管哪一种,我执都是在八地才会断除。


{返回 入菩萨行论讲记·雪歌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菩萨行论 第三十三讲(第7~8品)
下一篇:入菩萨行论 第三十五讲(第7~8品)
 入菩萨行论 第五十六讲(第9品)
 入菩萨行论 第八讲(第4品)
 入菩萨行论 第二十三讲(第6品)
 入菩萨行论 第五十三讲(第9品)
 入菩萨行论 第三十四讲(第7~8品)
 入菩萨行论 第二十讲(第6品)
 入菩萨行论 第五十四讲(第9品)
 入菩萨行论 第四十五讲(第9品)
 入菩萨行论 第四十四讲(第9品)
 入菩萨行论 第三十讲(第7~8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金刚经》要义论(衍生)[栏目:禅宗文集]
 印祖故事 28、狄氏流通辨异录,大师撰写决疑论[栏目: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
 《六祖坛经》行由品直讲8 衣钵为证佛教正法咐嘱於六祖[栏目:怡僧法师]
 总有做不完的工作、家事,每天还要和孩子斗智斗勇。很想修,总苦于时间不够用。师父啊,我该如何是好?[栏目: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泉州开元寺转道上人传[栏目:太虚法师]
 应病与药之佛法[栏目:太虚法师]
 何谓甘露丸?[栏目:噶陀仁珍千宝·贝玛旺晴]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三下 四 四岁的老公公[栏目: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
 念佛对解决当下的现实烦恼有什么作用吗?[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戒律[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