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年轻人如何处理学佛与做人的关系?
 
{返回 陈兵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7580

年轻人如何处理学佛与做人的关系?

答:我在1990年发表了一篇《现代青年人应该怎样学佛》的文章,很多人因为这篇文章与我成为了好朋友。我年轻时学佛,也走了一些弯路。我现在观察学佛的年轻人中,走弯路的也还是相当多。因为年轻人的人生经验不足,很容易偏激,而佛法里面容易导致偏激的词语也很多。如果过分执著、偏激的话,就会影响你的成长与世俗生活,人在社会上就不能正常生活下去了。

现在,这样的人还是有很多。一些大学毕业的佛教徒,虽然很聪明,但是因为太虔诚,在社会上工作时,什么都要死板地按照他自己认为的佛教道德去处理问题。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如果完全按照刻板的佛教的价值观念为人处事,不一定能处理好各种问题。有的年轻人就是这样,因为信仰与现实的矛盾,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甚至因此自杀。

学佛,首先应把自己的世俗生活处理好。就像佛陀在《阿含经》中教导青年善生那样,首先要“四种具足”(方便具足、正命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方便具足,就是要掌握谋生的方便和技巧,而且要比别人做得好,你才能够生存得好一些。另外还有正命具足,善知识具足、守护具足。总之,你要有专长,要有正当的职业,要从事对社会有益的,没有害的,佛教所允许的职业。当时佛在这一方面的教导很多,也非常切实。先在社会里立足,把生存问题解决好了,再将生活与信仰结合,使你的社会工作尽量有意义,使你的家庭生活和谐一些,生活安乐一些。佛法把这个叫做“现法安,现法乐。”就是现前人生的幸福与安乐,我觉得这应该是第一。

青年人不应该把往生净土、明心见性,或者要证得道果,深入禅定,发神通等作为自己的全部。这样的人我碰到很多。如果在这方面过于虔诚的话,花的工夫太大,大部分都出了问题。一天到晚打坐,又没有明师的指导,即使不出问题,也很难工作。因为要住在禅定里,得到某一种定,就对世间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了,走到人群中会感到很烦。比如当代西方最著名的杰克·康菲尔德禅师,他是美国人,到泰国出家,学了几年以后,觉得佛教里面讲的东西他都证到了。回到美国以后,一走入社会,他就发现自己不能生存下去了,因为没有办法跟别人交往,产生了社交障碍。一个人,如果跟普通人的信仰不一样,生活方式也不一样,观念也不一样,没办法跟人交往,也很难生存下去。后来,他慢慢调整自己才逐渐适应。现在,他创设出一种美国式的禅法,在西方已经比较盛行。他也是教你先把人做好,把家庭关系处理好,在家庭里首先要发挥爱心,把各种关系都处理好,心理非常健康,然后再坐下来修禅定,这样就不会出问题。

还有些年轻人,修了密法以后就想要得大成就,像莲花生大士,米拉日巴大士一样。但是,莲花生大士,米拉日巴大士是什么人呢?那都是大菩萨的化现。能不能证到大成就,要把自己跟他们比一比,就会发现自己是什么根器。最简单的可以跟弘一大师相比。弘一大师是什么人呢?他极为聪明,是当时社会的名流,一流的人才,人格也非常的清高,非常的出众。他出家以后非常不容易,严守戒律。可以说,从古至今都很少有这样的人。那样辛辛苦苦修行了二十年,也就证到初果。如果你要证到阿罗汉果,要发什么大神通,要得大成就,一般来说是一种狂妄,或者说是一种扩张的我执。


{返回 陈兵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有时候在禅定中会看到一个星球,该如何处理?
下一篇:如何福慧双修?
 如法的皈依是什么?怎样皈依才能获得皈依戒、皈依体?
 生与死-佛教轮回说 第十章 轮回说与心灵学
 中国佛学的继承与重建
 三教一贯心性法门(上)儒家心性论
 生与死-佛教轮回说 第二章 非断非常的佛教轮回观
 大势至圆通章释义
 心识净化的进程及净心的妙用
 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净土经论·念佛诀要
 禅——智慧的心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七、四方参访 索麻[栏目: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觉悟之路》第十五章 什么是佛教[栏目:那烂陀长老]
 楞伽经白话解卷一 一切佛语心品第一 第十章 自觉圣智离言说[栏目:楞伽经白话解]
 大乘中观释论卷第八[栏目:安慧论师]
 法空恩师讲《广论》39讲[栏目:广论·法空法师]
 自我成长 - 小心而不担心[栏目:方外看红尘]
 十二门论释义 甲二、正明论体 乙三 观缘门[栏目:刘常净·三论宗文集]
 念阿弥陀佛除病痛[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正知正见[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宗教信仰不等于科学——从佛法与科学的关系谈起[栏目:李向平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