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怎样参访善知识?
 
{返回 陈兵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557

    问:怎样参访善知识?

    答:主要自己要有正知正见,要学会怎么样识别善知识。有的经论里面讲过,比如《华严经》。要看他的见地,他的知识,而不能仅仅从他的名气多大、地位多高来看。只要你注意,这种善知识也许就在你自己的寺院里面隐藏着,在家人里面也有。自己要有一种谦下心,有一种学习的渴望,得到别人指点的渴望。当然对善知识尊敬是很重要的。但在今天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辨别。

    一般佛教徒都是根据名气来识别,哪一个大和尚、大居士。在修行方面是不能这样看。至于修持的好坏不在地位的高低、不在文化程度的高低,这完全在自己。有的在家人文化水平很低的,也可能很贫穷,他可能修持极好;有的在寺院里不起眼的、大家都瞧不上的,也可能他真正的修持很好。完全靠自己善于去发现,要善于向他们请教自己困惑的问题。但不要老纠缠着一些老和尚、大和尚,想要沾什么光、得什么密,这种态度是最不好。善知识(如果他真是一个善知识的话)他绝对不会高兴的。善知识很会看人,看你对他尊敬不尊敬,是不是真正的学佛法。我就对那种表面尊敬内心奸猾并不尊敬的人极为反感,我想其他的人也是这样。

    大部分修行都是靠自己,你看明代的四大高僧,几乎都是靠自己。当然也有善知识指导,比如憨山大师也有善知识指导过他,但他也只是作为参考,但他修的成绩都是靠自己。这说明中国佛教发展到明代,已经就是这么一种状况了。能够证到什么的大多数都是靠自己。那种很大的禅师、大善知识往往都培养不出什么接班人。这说明传承基本上已经断绝了。修行主要靠自己的智慧,就要靠经论,先要从经论里面把教理,把佛法的心髓把握得非常准确。在唐朝时,那时候善知识如林,开悟的人很多,南阳慧忠禅师都强调光靠禅师的印证不一定可靠,必需还要拿经论来印证。憨山、藕益大师,近代的印光、太虚、弘一大师这些人基本上都是靠自己。我看今天中国佛教恐怕还是要这样,主要还是把希望放在自己的身上,如果有善知识当然不能放弃,但你不能抱太大的希望。


{返回 陈兵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鉴别邪师?
下一篇:佛法是怎样看待风水的?
 大圆满心性光明论
 普贤行愿研修会2011年国庆禅修活动纪实
 中国佛教的圆融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修行者异常心理调治(节选)
 莲池大师对“三教一家”说及儒、道的评判
 年轻人如何处理学佛与做人的关系?
 生与死-佛教轮回说 第五章 死亡、死后与出生
 如法的皈依是什么?怎样皈依才能获得皈依戒、皈依体?
 与青年朋友谈佛教实践的问题
 中国佛学的继承与重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的探微(月溪禅师)[栏目:禅宗文集]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三十二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为什么我这几天一静下心感觉心念就会骂人?这是魔境吗?[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消息 A Message[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摄大乘论 第106讲[栏目:韩镜清教授]
 静坐中的动中禅,睁开眼睛不容易注意到这个动作,这是怎么回事?[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如何修行[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愿力/行愿[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社会化的快乐定义[栏目:正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三)成办解脱必须断绝恶念发心[栏目:圣者言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