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慈悲心是最灵验的感应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47

慈悲心是最灵验的感应

    我们有时候是好心好意地对待众生,但是为什么给自己带来了烦恼呢?还是执着,还是没有放下,还是没有透彻地懂得因果,还不是很明理。我们对众生不理解的时候,还是想逃避。众生就是这样的,我们应该慈悲,应该摄受,不应该逃避。
   
    佛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慈悲?因为他有智慧。什么是佛的智慧呢?知道轮回苦,知道众生迷。众生为什么轮回呢?就是因为迷在里面。其实转念业消很容易,但是这个小小的念就是转不过来。于是佛对这些众生就更慈悲,更怜悯。
   
    其实涅槃、轮回,净土、娑婆,佛、凡夫,就好比手背和手心。手背是凡夫,翻过来手心就是佛。手背是轮回,翻过来手心就是涅槃。手背是娑婆,翻过来手心就是净土。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化成千手千眼,用一千只眼睛看众生,用一千只手救众生呢?他是着急。但是那种着急不是执着,千手千眼也不是一种真实的形象,而是大慈大悲的一种象征。实际上没有必要烦恼,没有必要痛苦,但众生就是烦恼,就是痛苦。所以观世音菩萨就想拔除众生痛苦,给予众生安乐。悲是拔除痛苦,慈是给予安乐,合在一起叫慈悲心。
   
    为什么小乘修行者在山上修行?因为他接受不了这些外境。他有慈悲心,但是没有大慈大悲心,所以他不敢面对。但是大乘不一样,大乘修行者是在红尘中修行。为什么叫菩萨摩诃萨?摩诃萨有勇士的含义。为什么叫勇士呢?就是敢面对。他有大慈大悲心,他要救度众生,就要到社会中,就要面对这些是非。不能舍弃这些众生,否则就不是勇士,就不是菩萨摩诃萨了。
   
    愚痴颠倒是凡夫的一种本性,所以我们更应该慈悲他们,摄受他们,通过各种善巧方便,该软就软,该硬就硬。佛像为什么有寂静和忿怒的呢?那是善巧方便。需要硬的时候,手段要硬一点;需要软的时候,手段要软一点。善巧方便是很重要的,要通过各种善巧方便去度化众生。
   
    有的众生今生今世就能被救度,有的众生来世可以被救度,有的众生是很多生生世世以后才能被救度。但是你不能厌烦,或者舍弃这些众生。现在有的人根本不了解佛法,甚至还诽谤佛法,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能舍弃他们。虽然没有面对面交流的机缘,但是我们也要默默地发心发愿:愿他们将来也能遇到佛法,愿我将来成佛的时候,他能成为我的眷属,使我能够引导他,救度他。
   
    处处都要发善心,处处都要结善缘。这样,将来我们的恶缘就少了,善缘就多了,利益众生的范围就大了。
   
    你能够善待众生,众生也一定会善待你。你觉得他不好,想伤害他,众生不一定不知道,心的感应谁都有。你有好的感,肯定会有好的应;你有不好的感,肯定也会有不好的应。自己一定要好好发心,不要受别人影响。修大乘佛法的人更应该怜悯、慈悲众生。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宝是见证,因果是标准
下一篇:地震、海啸、绝症等都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上师在朗措玛寺对网络佛子的谆谆嘱托
 在一切对境面前安稳自在
 不灭的善果
 与法王结缘即可从小兜率天往生西方极乐
 塑佛像的真实意义
 2007年加行小结 暇满难得
 净愿之力
 善恶生意经
 百日共修开示
 心中无碍即通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五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四集]
 学佛成道没有难处[栏目:元音老人]
 为不务正业者祈愿文[栏目:勉励·期许篇]
 认假作真 Taking the False for the Real[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般若摄颂释 第二十六课[栏目:般若摄颂释]
 专门为造就僧才设的学[栏目:太虚法师]
 依据菩提道次第谈谈个人的修学体会[栏目:菩提道次第·参考资料]
 依教奉行入净土——二〇一〇年夏安居佛七开示[栏目:妙祥法师]
 如如不动[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5年]
 《入因明学阶梯》[栏目:五部大论专集·释量论·参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