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依据菩提道次第谈谈个人的修学体会
静风
{返回 菩提道次第·参考资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20

依据菩提道次第谈谈个人的修学体会

静风

敬礼大悲文殊尊

接触佛法的因缘大约是从初二开始。看了关于研究外星人的期刊、飞碟探索和介绍人体特异功能的书。后来读气功方面的杂志也作过尝试,然后追溯理论,读过道家的从老庄到伍柳仙宗的各种经典。后来追溯到佛法里,认识到佛法是最究竟的,开始阅读介绍佛法知识的一些小册子,知道了三宝,四谛,六度的基本意思。但直到学习道次第以前,还没有真正把这些在认识上统一起来,觉得很乱,什么都好但不知道自己该作什么,这个困惑一直到以后学《菩提道次第广论》才明白是没有善知识指引和整体次第没建立起来。很多人抱怨学佛遇不到一个很好的善知识,好象是佛菩萨不够慈悲而舍弃了他,但这根本原因我现在知道是自己的善根还没成熟至可以感应到一个具德的善知识来教化的地步。能在这个善根还不够的时候所作的事,道次第中有三句话概括:忏悔业障,积累资粮,广发正愿。在这三点上下功夫,以后因缘成熟,具德的善知识就一定会显现。否则,只怕是遇到善知识也会自己远离的。第一次开始作实践的时候是在高三,也是世间的违缘所致,遇到那本《了凡四训》。后来按照那本书尽力的作,当时发的世间的愿就是考上那所好学校。后来也如愿了。但是因为缺乏善知识的指导和正知正见,善根很快的退弱了。四年的本科学习又走了回头路。大二的时候作了皈依,也亲近过很多师傅,虽然从他们那得到了很多教诲,但总是难以持久。往往是当时听了觉得很受用,过了几天又回到了老样子。毕业前就知道学校里有学《广论》的同修,但真正开始对《广论》发生兴趣,是一次一个同修说,《广论》救了他的命。这句话当时引起了我很大的注意。从那以后开始经常的参加学《广论》。但开始还是不怎么相应。以后接触到当时旁边的同修里去过五明佛学院的人。听他们说起过法王堪布的功德,心里慢慢生起了很大的信心。

当时最相应的是法王开启伏藏的金刚萨垛的忏悔仪规,也比较精进的颂过金刚萨垛的心咒,还在梦中见到了《广论》里所说的净罪相。但还是因为没找到该怎么学习和修行的路子而困惑。那年夏天一次到藏地参访宁玛大德的旅行根本改变了后来学佛的历程,有趣的是,此后和格鲁的因缘越来越好,开始对《菩提道次第广论》变得相应。从那时到现在,包括去了新加坡,又来到美国,对《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学习一直没有间断过。《广论》是格鲁派创始人,我们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大师宗喀巴大师所写的。他总的依据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按照阿底峡尊者菩提道炬论中所阐述的三士道的次第方式,系统的阐述了一个学佛的修行者如何从开始学佛的凡夫位一直到最后成佛的果位的整个过程,正如论中所说,它总摄了一切佛语扼要,继承了龙树无著深广般若两大车轨的传承,对凡夫到成佛整个修行行持次第的说明无所缺少。在对道次第发生信心开始学习的很短时间之后,开始亲近格鲁教法的善知识,包括联波活佛、寂度老和尚、请佛老和尚和我恩德最重的任杰老居士。联波活佛是具足精进力量的上师。一次他给我们传《广论》的传承,在一连三天的传法中,几乎不间断的颂完了一部藏文的《广论》,声音却没半点的嘶哑。宗大师在《广论》的最后说明中,说到在浩瀚的诸佛智慧大海中,他就象一个很小很小的孩子。上师最后读过这里泪如雨下,那一刻给了我内心很大的震撼。给予我的加持力和恩德最大的是任杰老居士,这些恩德使我愿意把所有的身语意,毫无保留的供养给他老人家,祈祷他老人家永久的住世说法,生生世世跟随他的身边。在他老人家那里所得到的教导和加持,使我真正的开始明白万善根本从师出。他的加持亦使我感受到般若的力量,真正开始懂得如何用智慧力去观察世间、因果、空性,然后进行取舍。在任老师身边时听了龙树菩萨的中观宝蔓论。当时似懂非懂,后来对空性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是在听了任老师讲的入中论之后。亲近任老师、联波活佛,参加学《广论》的大约一年多的时期,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时间。那段时间处于一种极为繁忙紧凑的各种学法活动中,整个人的心境也变得越来越纯净,思想里大部分被佛法所占据。这是后来来到了国外以后忙于世间事情所没法比拟的,可惜有点太短了。在这以后,开始系统的听闻任老师以前所讲过的经论。包括三宝、现观、入中论、宗义宝蔓论等。这其中的现观、入中论,加上《菩提道次第广论》和中观宝蔓论,成为现在主要依据修行的经典。学的最好的应该算《菩提道次第广论》,对于《广论》的理解和修学主要是来自于诸多善知识的讲解及论著的帮助。下面就依据这部论谈谈闻思修方面的体会。在开始的很多年内都没有对佛法入门,即使读过很多经论,但一直没有真实受用。后来在学了道次第以后才明白,是以前的学习没有系统起来。知道的东西不少,可惜在内心没有连成一个整体的次第。所以在具体修行的时候,也不懂得到底从哪里下手。能完整的把佛法连成一个整体,又能总摄佛教一切重点扼要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一部论。还有一部是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这两部论是我个人经验里最有利于全面并且扼要的把握住佛法整体的论著。这两部论写作的方式不同。道次第是按照次第的方式而写,而现观是按照对于修法方便的分类总结而写的,所有佛陀在般若经上讲到的法总结起来为八种现观、三智为境、依据四行、达到一果(佛果)。

在《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开始,宗大师就提出了对于佛法修学的四种缺失:今勤瑜伽多寡闻、广闻不善于修要、观视佛语唯片眼、复乏理辨教义力。意思是勤于观修的人不重视闻法,但多闻的人又抓不住修行的要领,理解佛经上佛讲的话时断章取义。而且学习和讲说佛法时不依据因明逻辑,自己随便说话。针对这四个偏执,宗大师造了这部论,系统全面的进行闻思修,而且帮助准确的了解佛语的真实含义(密意)。当年宗大师时代这四种毛病已经很重,现在的佛教修行者有的人也许就更重了。比如修行人仅仅把明心见性以为是修,不重视多闻、思维修、观察修,不重视下中士道的修行;或者仅仅把佛法学成知见,一说起来理论不少,但烦恼却没有减少,知见却带来更大的慢心;或者对经上的话自己随便解释,依文解意;或者谈玄论妙,讲空讲有一大堆,但一点逻辑都没有,别人听不懂在说什么。这种时期,相信宗大师所造的这部《广论》,不论是对于格鲁自宗,还是对于其他宗派的修行者,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接着是学习道次第的好处,论中说明了四个殊胜:第一个是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是说学了道次第以后,能把佛所说的法结合在一起,知道哪些法是中心,哪些是支分,哪些是开始修,哪些是后来修,不会觉得矛盾,所有佛陀讲过的话,都是修行道上的不同的支分因缘。第二个是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是说所有佛陀的话在学了《广论》以后都很容易把他们现为修行的教授来指导修行,而不再仅仅是文字。第三个是容易获得胜者密意。就是更容易的把握住佛菩萨说法的真实含义,而这一点一般凡夫直接读经论很难作到,必须依据善知识的教导才能知道。第四个是极大罪行自行消灭。这是因为知道一切佛法都是佛陀所说的帮助修行人修行的中心或者分支的法,那样就不会认为这个法好那个不好等,则不会产生谤法的过失,所以谤法的极大罪行就会消灭。

佛法的整体次第就是闻思修,以修来看又分戒定慧。闻思修可以分别生起三种智慧,分别叫闻慧、思慧和修慧。闻慧可以准确的了解佛法的内涵;然后通过反复的思维这些内涵在内心里对这些法义生起坚固的定解,这是思慧;这些定解进一步来指导修行,以止观的方式缘这些法义,内心里生起相应的功德,这是修所生慧。初修的人以观察修为主,可以引发内心的功德,这些内心的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安住在那里,就是止修,是后来修行比较多用的。

下面从闻谈起。闻慧上了解道次第,个人感觉要把握住三个大的问题:1、道次第的这个次第是怎么安立和为何如此安立? 2、道次第的重点是什么? 3、去除对于认识道次第的两种偏执。第一个问题道次第的安立:道次第分为道前基础、共下士道、共中士道和共上士道四个次第。道前基础主要了解和修行的是听闻、讲说和修行三种轨理。然后重点是修行依止善知识,并且指明道之根本就在于善知识,依止善知识是一切修行的开始、一切功德的所依。依止善知识以后,道前基础还有两点,一是观修暇满难得,策发学修佛法的善法欲和精进心。二是对道总建立发生决定解,理解到为什么道次第要这么建立。这就是道前基础。依止善知识进行正修,下士道包括两大要点:一是发生希求后世之心,包括两点:念死无常和三恶道苦。观察这一世死亡无常,我们得不到任何保证;但因为我们作了很多恶业,后世很容易堕落到三恶道去。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才能保证后世的安乐?答案是第二大要点:要修行后世可以得到安乐的方法。方法有两个:归依三宝和深信业果而行十善业。这是下士道的修行。在修行这些可以保证得到后世的安乐以后,进一步的观察发现,生死轮回的自性本身就是苦的,这种苦叫做行苦。通过下士道的修行我们并没有解决这种苦的根源,所以还是一直处于行苦和堕落的危险之中。这就进入中士道的修行。中士道修行的重点就是发出离心。发出离心的方便是观修苦集二谛和十二缘起,发现我们这个轮回自性是苦的,不同角度可以分成三苦、六苦、八苦等。导致这种苦的原因是烦恼和业这两种通过十二缘起的法则积累出来的。通过这样观察,下决心要出离生死轮回,就是在发出离心。发起出离心以后还要对两点问题进行抉择:一是以何种身修行才能出离,二是修何种道才能出离。通过观察发现,以殊胜的出家身修戒定慧三学道才能出离。这是中士道的修行。在中士道引发出离心后,不能修行小乘法里那些急于希求自己解脱的方法然后入于小乘的寂灭果位。相反,这时要广泛的观察大乘的功德,主要观察自利和利他两方面。通过对比发现入大乘道在自利和利他方面都更圆满,更广大,这时应该希求入大乘,进入上士道的修行。入大乘的唯一标准就是菩提心。所以这时候修行人要依据观察自身的苦为标准,转而观察所有众生的苦,生起大悲心,然后敢于自己承当度众生的重任并发现唯有成佛可以成办此义利,然后发愿成佛,这就是菩提心的愿心。这时候便入了大乘门。能生起菩提愿心的修法《广论》上讲述了七因果和寂天教授两种。方便则有四因四缘和四力。生起菩提愿心以后要受愿心仪规,进一步的修学坚固菩提愿心的四种方便:1、如何令现世菩提心不退失(修学不舍有情和遮止自己不能成佛的非理作意),2、如何令菩提心增长(修学六次发心),3、如何令后世不退失而再现起(断四黑法修四白法),4、若退失如何再生起(忏悔和重受的规则)。愿心坚固了以后,这时候菩萨要开始进一步的发起行心,按照愿心真实的去作,然后受菩萨戒。进一步是正修菩萨所修的法:六度法。最后两度是止观双运的修行。宗大师依据月称论师的《入中论》,系统的抉择了应成义中观的深见。六度法的每一度都是互相摄持的,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以般若度摄持其他五度。所以菩萨在行菩萨行的时候,一方面以般若摄持,了知诸法空性,断除实执。另一方面,在无自性中努力精进的行菩萨行利益众生。这就是二谛世俗谛和胜义谛的统一。真正统一的时候是在佛地,这时积累的福资粮成就佛的报化二身,智资粮成就法身,三身圆满。这是道次第的大致内容。

第二点,道次第中的重点是什么。个人体会有几个要点: 1、道次第引导的是一条直接趣向大乘的圆满成佛的修行道路,而不是先入小乘然后回小向大的道路。这点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道次第开始道前基础中依止善知识时,所选择的善知识是能引导入大乘的善知识,其中的善知识十相也是大乘善知识的标准。二是道次第在修行下士道和中士道时,实际叫共下、共中士道。这个共字的意思就是要修学大乘法的时候和下士中士法共同的那一部分。道次第中对于共下士道和共中士道的修行完全是为了生起大乘菩提心的方便,舍弃了小乘法中唯独希求自我解脱的那一部分。所以说道次第是直接趣入大乘的引导方式。2、把握住苦为根本。道次第中三士道的建立,都是以苦为根本,三士道中主要引发出来的意乐:下士道是皈依,中士道是出离心,上士道是菩提心。而这三种意乐都是以对苦进行观察引发出来的,而且越往上越观察的深广。引发皈依心观察的主要是三恶道的苦;引发出离心主要观察的是生死流转之苦;引发菩提心观察的是一切众生的生死之苦。而且菩萨地中说,菩萨修悲思苦众多,思苦多则慈悲也广大。所以菩萨观察的苦不但缘于一切众生,而且更深更广。所以把握住对苦的观察,就能把握住整个佛法的根本。3、把握住三主要道和二资粮(二谛)。三主要道是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正见。宗大师在造道次第的时候,有三个版本,最广的叫《广论》,其中不但包含了所有理路要点,而且加了大量的经论作证明;次一点叫略论,是只说明理路要点,省略了经论上的证明部分;最略的一部是三主要道,三主要道的意思是佛法里的内容省了又省,但最根本不能缺少的是三点: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慧。其他的所有修行也都是围绕这三点来的。二资粮,就是福智两种资粮。福资粮的积累是修行以菩提心为中心的菩萨广大行愿,也叫方便。智资粮的积累是修行以空性为根本的般若,也叫智慧。方便为父,智慧为母,统摄在一起,就是二谛双运。格鲁显教学五大部的时候,如果居士没有很多时间的话,建议可以重点学现观和入中论。这是摄持广行和深见最根本的两部论。4、把握住两个功德映蔽。《广论》上有两个最著名的功德比较上的映蔽,一个是在依止善知识的功德中讲到,供养依止善知识仅仅半天的功德,就可以映蔽很多劫亲近供养诸佛的功德;二是在菩提心的功德中讲到,即使刚发菩提心的菩萨,还没有证到空性,其功德就象碎金刚石一样,可以映蔽二乘圣者之金。任老师也经常讲到,华严经里善财童子53参,能够即身成佛,关键是两点:一是发菩提心,二是亲近善知识。

第三点,去除两点偏执。这两种偏执第一是不重视次第,脑子里很少有次第的概念。两种典型表现一是不重视下士道和中士道的修行,谈起修行就是止观缘空性,好象其他的归依发心等都不算是修行。阿底峡尊者当年在藏地的时候,他的一位弟子每次见别人来阿底峡尊者处请法的时候,尊者都传发菩提心法。这位弟子就很奇怪,于是就问尊者的心子种敦巴大师,大师说,这就是尊者教法的核心啊。所以宗大师说,如果修行人不以发菩提心为教授中心来修行,那可见他对佛法所知甚少。特别是有些居士不重视下士和中士道的修行不大好,居士一般比出家人条件会差一点。如果居士都不重视下中士道的修行,难道让自己修上士道而让出家人修下中士道。二是否认小乘法。认为讲到四谛、苦等就是小乘。自己是大乘法不需要修这些。苦是三士道意乐生起的根本,上面已说明。四谛法在现观里阐述的很圆满。能表一切相智的十种大乘教授里,第一是发菩提心,然后二谛为修行的体,四谛为修行所缘,三宝为修行所依。四谛的道谛在菩萨所修的一切智体智时,被赋予比声闻乘的37道品更广大的大乘修道各种方便,所以已包含很多与声闻不共的修法,不再是仅仅的小乘法。如何对待下中士道的修行,宗大师指出:能入大乘门者,只有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的功德,有现在和究竟两种。现在可以在后世不堕恶趣、转生善趣,这样可以辗转不断的积累资粮。究竟是可以得解脱和成佛。但是如果对于现在和究竟这两种功德自己都不想实在得到的话,仅仅说应该努力的发心,那就只是空话了。所以,要对于现在和究竟两种功德真正想得到,就必须先修共中士道和共下士道。否则自己尚且得不到,更怎么能让众生得到。所以大师明确指出:这里修共下士道,并非是以三有为乐;修共中士道,也并非是仅仅为自利解脱生死,而是将少许的中下士道的内容,作为上士道的导引前行。

第二点偏执,是表现在对于次第的割裂。这在学道次第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这种偏执是只重视修行下士道,甚至有的只侧重道前基础。对于中士道和上士道的内容认为自己根本无法达到,所以在修行上也持排斥的态度。特别是有的同修会比较排斥空性的修行。龙树菩萨说过宁可执有,也不要执空,因为执有还相信业果,执空就什么都不相信更危险了。但这话不能被理解成要对空性的修行持排斥态度。龙树菩萨在《宝蔓论》中也说过,对于空性的怖畏实际上也是来自实有见。侧重于修下士道,这绝对没错。很多大成就者对于皈依和业果也是最强调的。但不能因此就认为对于中士和上士道一点都不可以修行。相反,宗大师说过,三士道中的内容,不论上中下,只要自己能作的,就要努力去作。所以对于道次第的正确理解是,次第的确有必然性,下士道的功德生起的不多,中士道就很难生起,出离心要是没生起,菩提心也很难生起。但修行的时候可以三士道同时的去作,只要是可以修的,就要努力的去修。不能认为下面次第的功德要生起到100%的时候,上面次第的功德再从0%开始修。三士道的修行是相互促进的,下士道的修行会促进上士道。上士道的修行也会进一步加深下士道。三士道是一个整体,不是割裂的。

下面再谈谈空性。能缘空性的是般若,般若分为世俗和胜义两种。观察业果等所用的般若叫世俗般若。观察空性缘起的般若叫胜义般若。对于空性的认识,佛教内部总分为有部、经部(小乘二部)和唯识、中观(大乘二部)四种。我们格鲁自宗是依据宗大师的抉择,以中观应成见为最究竟。中观应成见是龙树菩萨在阐述般若经的密意时开创的。后来传到圣天菩萨、佛护论师等,再后来是月称论师作《入中论》,系统的阐述了应成义。宗大师的应成见就是从月称论师清净传承而来的。《入中论》系统的讲述了十一地(菩萨十地和佛地)的所修所证,其核心是六地菩萨现前地。这一地中完整了阐述了空性无我的道理,其核心是破除人我执和法我执,成立无自性的中道。中观应成义的最根本见地是:在胜义谛上破除一切实有的自性,同时,俗谛上的缘起和因果却可以善巧的安立。这一点是和一切执实有见的实事师不同。在应成义看来,其他各宗的空性见,都是执着在因缘法的相似相续中,有一点点实有的东西在“执持”,或者说有一丝的东西没变。这种实有见的根本是认为如果相似相续中没有那点实有的东西,似乎相似相续就很难有“力量”相续下去。但应成义恰恰相反,认为只有没有任何实有的东西在执持的时候,相似相续才可以相续下去,因缘法才可以安立,这是应成胜义谛上的特法。具体到破除二种我执,破法我执的根本是破四生,就是《中论》那句颂文: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这里破除的四种生是自生、他生、自他共生、无因生。因为这四种生都是许的有自性的生。破除了这四种有自性的生,成立的就是无自性生,简称无生。破除人无我主要是两点:一是破除外道所主张的离开五蕴以外有个自性“我”存在;二是破除内道里所主张的依于五蕴的自性我存在。破除依于五蕴的自性我龙树菩萨是以五品破:一品、异品、能依品、所依品、具有品。月称论师加了两品:积聚品和形状品,叫七品破。这是具体观察,以色蕴为例,一品就是观察我和色蕴是一个么?异品就是观察我和色蕴是不同么?如此到能依、所依、具有、积聚和形状(观察色蕴的形状是我么)。类推到其他四蕴,同样进行这五品或者七品的观察。最后观察的结果是没有那个实有的我,这样就是破除人我执。破除了人法二种我执,成立的就是缘起无自性(空性)。同时也成立了缘起法是不落边执的中道。所以中观宗也叫无自性宗,因为所成立的宗是中道和无自性两点。上面是胜谛上破除自性见。应成义在俗谛上,是仅仅许有分别心所安立的假名,不许自续义所称的俗谛上的自相有。其具体的表现是应成义的中观师在破除实执见时,名言谛上可以仅仅使用应成因,根据承认的对方的量而去破除对宗,即可使对方通达自宗所立的宗。而自续义论师则主张必须自己完整宗因喻三量才可破他宗而成立自宗。所以应成义俗谛上的特法是:不许俗谛自相有而唯安立名言,足以能在俗谛上安立解脱系缚因果等法,从而无可争辩的建立自宗。综上中观应成义的表述是依于二谛:在俗谛上唯有名言假立,在胜谛上毫无丝毫自性。应成义和自续义,在胜谛上是一致的,都是否认任何实有自性的存在。

上面是闻的部分,再谈谈思。思维修是修行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人仅仅把止观作为修,不怎么重视思维修。思维修是把所听到的佛法的含义反复的进行思考,从而对于这些道理生起很坚固的定解。这种定解也会引发比较坚固的记忆,或者叫忆持力。如果说仅仅是听闻到的,恐怕是很难久远。但经过反复思维过的道理,在人的印象里是很深的。小时候学习的时候都会有类似经验。如果一个物理定理,自己经过反复证明思考过,那持续的记忆就很深刻。反之那些仅仅是记住的,就会很快忘记。所以思维的力量可以使听闻的佛法道理深刻的印在识田里。学习佛法的目的就是修证我们的心,使我们按照佛法教导的正确的道理去思维。思维所产生的力量也会变成一种习气带到下一生去。有的人一生下来就会对某种东西有天赋,这都是上一生在那方面思考比较多的。同样如果佛法上思维的比较多,下一生也会对佛法很快相应。止观的修习需要以在思维修中所生起的定解和忆持力为基础。比如皈依三宝进行观修,皈依三宝依据道次第有两种因:一是怖畏三恶道苦,二是相信三宝的功德有能力救护我们。这时候,如果脑子里三宝的功德一点没记住,也没有定解,只有感性的认识感觉三宝好,那在观察修的时候观察什么呢?相反,如果闻思上下过功夫,对于三宝的功德,比如观察佛的功德时,知道佛有十力、四无碍智、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不共功德,这样具体的观察就能对于佛陀的功德生起信心,然后再说相信佛陀真的有能力救护我们,也就有了真正的理由。所以思维修生起的定解和忆持,可以进一步的帮助止观的修行。对于思维修的重要性,宗大师在《广论》里有一句很重要的话:“数数思维谓之修”,说明思维本身就是修行。另外思维最好和听闻同时进行,有很多人在开始听闻佛法的时候,比较重视文字的学习,喜欢作笔记等。效果更好的方式是如佛陀在每次讲经时所说的批: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就是听闻的同时一边进行深入的思维。这样听闻的第一遍就可以留下很深的印象,非常容易接受相应的含义。《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教授了两种最普遍的思维修:思维功德胜利和思维过患。对于我们要修行生起的功德,开始就要思维它们的胜利,才能发起希求欲得的心。比如对大乘道的能入,是思维大乘道的广大自利利他功德;对于菩提心的生起,先思维菩提心的功德;对于六度法的修行,先思维修六度法的胜利和修行六度必成佛果。思维功德利益,可以引发强烈的善法欲,这是引发修行精进的动力。对于要断的,比如烦恼,要思维它们的过患。比如贪嗔痴三毒的过患是入三恶道,和别别思维十黑法的过患等。观察过患才能生起厌患心和远离心。思维修和观察修联系在一起,是以分别智修行的最重要的两个方法。道次第中很多教授都是靠思维修为主成办的。

最后是修。修所用的方式是止观双运。道次第中宗大师在宣说止观的功德时说:世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是修行止观所得的果。可见三士道中所有佛法的修行,都需要通过止观的方式,内心方能生起相应的功德。止观的修行最好是采用闭关专修的形式,把法义摄持起来一个个的修起,有上师的引导,加上一些摄修的口诀扼要,会比较容易入手。但在家居士很难有这样的机会。止的修行,道次第的颂文是:念知坚固除沉掉,心缘一境生轻安。身心于善有堪能,随意得止求加持。这是说,正念的力量坚固,可以去除掉举就是到处乱想的障碍。正知的力量坚固,可以去除昏沉不清醒的障碍。这两种障碍去除了,就达到了止的境界,就是心一境性,心一直缘在一个境上,不沉不升也不跑。这样功夫用到一定程度会得到轻安的定乐。得到轻安的好处是于善有堪能。就是这时候的心有能力修行和承载善法。能得到止的方便具体是依九住心,即令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和平等摄持。得到的标准是可以很任运的得到轻安的安乐,这是非常非常难达到的。观就是般若慧,它是佛法里和菩提心一起,最根本的两个要点。般若是一切诸佛之母,三乘圣者均是修般若而得成就。它摄持了其他一起佛法的修行,如眼睛,如灯光,指引了其他佛法修行的方向。这是般若的功德。观的意思,可以引用道次第上的解释叫:拣择。就是通过观察进行挑检选择的过程。这种观察拣择所依据的就是正见。世俗般若依据的是因果的道理,胜义般若依据的是缘起无自性的正见。观察和拣择的结果就是取和舍。取那些对的、如法的;舍那些不对的、不如法的。具体来说,世俗谛上,就是依据因果的道理,取那些该作的功德善业之因,舍那些不该作的恶业之因。胜义谛上,是依据空性无我的正见,破除所有的烦恼和实执习气,证到无分别智。所有专修、平时修、闻思、三乘修法四谛、十二缘起、六度等所有的修行中都是依据般若的力量进行的观察、拣择和取舍。其功德和重要性再怎么赞叹和强调都不过分。道次第中是先修止再修观,观必须在止的基础上才有力量。如上有了一定的止的训练以后,然后把止观的方法结合起来修行。道次第的颂文是:以分别智观法性,即由观力引轻安,复从轻安发深观,愿生此慧求加持。即开始以观察修入手,用分别智去观察法性(缘起空性),由这种观的持续,内心里会引发得止后的轻安。在轻安的状态里,再进一步的发起深入的观察。止观配合的很纯熟,不加功用就能引发,就是止观双运。最后再说一下修所生量。道次第对各种教授的修法都明确指明了修所生量,就是修到什么样的心才算基本具足。最重要的几点修所生量比如:出离心,要感觉到三界象火宅一样一刻也不想多呆才基本具足;大悲心,要对所有众生具足任运无间二相;般若观慧,要很容易的引发出轻安任持的观察。

个人体会修行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是坚持念颂。念颂一定要运用止观的力量。《入行论》中说:“念颂诸苦行,虽经长时行,由他心散乱,了真性无义。”所以要以止观的方式才有利益。念颂是在没有机会专修的情况下,能最好的对于佛法进行忆持,思维和观察的方式。念颂的内容有两方面,一种是念经、念一些仪规、摄颂等;另一种是念佛或者持咒。第一种的特点是把法义的内容通过念摄颂、颂经等方式每天都回忆和加深认识。我个人念颂的方式主要是颂上师供、菩提心的愿心仪规、道次第摄颂、心经,普贤行愿品、上师住世祈请文等。这些内容主要是祈祷上师的加持和住世、忆持思维整个道次第的内容、菩提心和空性的道理、发愿等。在这种有实际法义的持诵中,平时闻思的多少会决定在这些持诵中内心的境界。第二种的念佛和持咒,更是止观的修行。通过持一句佛号和咒语来摄心,配合观想,再同时配合发愿回向等,可以慢慢的和修持的佛菩萨本尊相应。念颂的修行方式,是初修的人比较理想的方式。很多有修行的大德,也都是每天坚持颂完必颂的早晚课。所以也是修行人最基本的一种方式。特别是一些初修,与其急于在什么都没懂的情况下去追求空性的修行,不如踏踏实实的在闻思的基础上学习一些佛法的内容,然后以经常念颂的方式进行巩固。任老师在教导我们对于佛法的把握时,提出了三个步骤,就是略-广-略。第一次略的时候是把佛法的要点把握住,比如二谛、三宝、二资粮、三主要道。把握住这些要点以后,要进行广学,以这些要点为根本,在广泛的闻思中加深对于佛法的认识。在广泛的闻思以后,再把它收回来,对这些要点进行摄修。有了广泛的闻思基础以后,这样回过头来的摄修,内心对于佛法的理解会有很大不同,念颂的都是同样的摄颂,体会却是更加深入了。以道次第摄颂来说,我个人的体会是在仔细学过《广论》以后,念颂这些颂文的时候会回忆起很多东西,确实内心境界不大一样。学习了现观和中观以后,再回头颂道次第的摄颂,其境界就又大不相同了。

另外作为居士,因为所处的世间外部条件比出家众差很多。所以也要侧重在忏悔的修行上。经常拜佛、念颂大忏悔文等,会帮助我们在五欲比较重的这个世界修行的时候,净除业障,从而比较快的积累资粮。忏悔的修行所依据的方法在道次第中也有说明,叫四对治力。这四力包括:1、破坏现行,是对以前所作的身口意上的罪业生起后悔的心;2、对治现行,这包括依止甚深的般若经,胜解空性,念颂一些殊胜的忏悔文等;3、遮止罪恶,就是发愿以后决不再犯;4、依止力,就是修皈依和发菩提心等。以这四种力进行的忏悔,才能净除罪障,保障我们的修行比较顺利的进行,违缘不会太多。

再谈谈对于空性的修行。对于空性的实际修行,我们格鲁自宗,是以一个究竟的中观正见为指导,通过止观的方式,依据特定的修法来实行的。第一点正见的确立很关键,它的作用是帮助我们在实际的心行中,依靠般若的力量,观察、判断、拣择各种遇到的心行境界是否是我们真正在寻求的无自性的道理。如果离开了这种正见,修行人会迷失于各种心行里,不知道哪个是真开悟假开悟,以致于未得言得、未证言证而大妄语,或者迷于神通等难以自拔。对于空性的道理,在上面介绍《入中论》的时候大致说明。在证人法二种无我的时候,人无我是破除依于五蕴产生的我执。既然人无我是依五蕴这五法而起,所以破除人无我的同时必定需要破除依五蕴而起的少分法无我,这一点也是龙树菩萨中观宗特有的。在实际的修行中,能实际体会到空性无我的道理的,要从我和我所的对立上找切入点。当我们仔细体会人无我的时候,它的实际感觉是好象在我们的五蕴之中隐藏了一个能动的实体存在。这个实体就是那个我。有了这种实体的感觉存在的时候,在我们从事思维、观察等时,我们会感觉到好象是从那个实体产生出一个我能的动作,去从事了那个我所缘。这样把我和我所分开看,并且认为他们各自都有自体的时候,就是处于我和我所的对立中。空性的正见告诉我们,在五蕴中并没有隐藏着那个独立的我的本体可以发出能的动作,能在实际的修行中体会到这一点,就会切身感受到空性的道理。在这里,能观察、观察、所观察本身都是一致的,并非需要一个独立的我发出能的动作,而观察和思维却可以无碍的进行。修行者有了这种体验后,就可以继续依据止观的修行进一步进行强化。止观的修行,是需要很大耐心和大量时间的。还要依据菩提心所随顺的愿力,才能引导不断的去克服内心的障碍。

最后谈谈平时的修行和修行的环境。宗大师在道次第中指出:如果修行人仅仅在止观专修的时候心里缘修佛法,而在下坐以后平时的心却很散乱,基本上和佛法无关,那这样的修行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利益的。所以平时的修行和专修这两个只有配合起来,才能真正产生利益。平时的修行归根结底,是利用般若的观察力,对于每一个遇到的外境,进行观察和如法的取舍,观察和取舍所依据的标准,是利益众生而不损害众生,对治烦恼而不增长烦恼。但真要如此的作到,恐怕也是很难。平时的所作,可以结合戒和慧的摄持来同时进行。戒的内容根本是对治烦恼。能对治首先要可以对于烦恼的生起持续等行相有一定的观察和识别能力。所以在对境的时候,注意观察自己的心,这是最基础的。有一定的观察心念的能力,就可以依据戒和慧的内容来作调和。依据戒的调和是要多观察业果的道理,在观察到烦恼的生起和发展时,反复思维烦恼的过患也就是烦恼的后果给我们带来的损害。这就有利于烦恼的减低。不过凡夫的烦恼通常很重,在思维力比较弱很难有效的时候,最好能赶快离开那个引发烦恼生起的境,到佛菩萨面前去礼拜忏悔,这也是很有效的方法。另外初学的人在观察心念的时候,有时候会觉得自己烦恼深重进而变得心力消沉。这时候有一个有效的方便是专注在善行上,先不去管那些烦恼,把精力放在对于善行的实践上,特别是可以作一些记录,这样每天看到自己所作的善行,心里就会越来越欢喜,从而学修佛法的心力就会提高。戒的精神并非是躲避,而是要努力积极的去作,在作的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运用空性智慧的方式来对治烦恼对修行者要求高一点。证入空性的人可以在烦恼生起的当下了知烦恼即是空性而令烦恼解脱。但对于空性没有很多体验的话,恐怕作不到这一点。对于缘起法所作的观察也能对治烦恼。这种观察的要点是烦恼不能被无自性法所堪忍。这是说当对无自性缘起法起观察的时候,烦恼的存在是不合理的。当我们觉察到烦恼的生起时,实际上是对心的所缘-那个境起了实执,这种实执的表现是认为境是从他而有的一种自性。这种错误的自性见引发心识烦恼的种子才产生了贪嗔痴。通过观察缘起的道理,就会知道没有自性的东西却引发了实际的烦恼,是不应该的。

从修行的环境看,根本就是依止三宝。它的表现是外面随顺于三宝的善知识、正法和同行同修。在这样的环境保护下进行的修行是最稳妥和快速的。没有这样的环境,修行人仅仅靠自己的力量很容易退心。创造一个以师法友为中心的团体,缘于这种团体进行积极的佛法实践,这从业果的角度上造了很大的共业力量。因为共业力量的强大,依据道次第中讲授的业力感果的顺序:随重近串习(重业先感果,其次是近业,然后是串习习惯的业力)。所以这个缘于师法友的团体的善的共业会最容易在后世先感果。这样就可以保证后世继续在师法友的团体里进行增上生的修行。不论是何宗何派的修行者,这种依于三宝所随顺的师法友的外部修行环境,相信都是最重要的。

当然,一切佛陀所传下来的教证之法,都是殊胜清净的。无论依据哪一宗学习,只要依止具德的善知识,把握住菩提心为根本的菩萨广大行愿和空性智慧为根本的般若,对三宝有诚敬心和净信心,一门深入的修行,都可以得到利益和成就。但从个人的因缘,我受益于宗大师的教法所以对我们格鲁自宗很有信心,因为它是最适合我的。但我尊重任何佛陀传承的印度藏汉南传等的清净法流,我相信它们同样的殊胜和具有加持力。当然,作为我个人,在闻思修上认识和实践的都非常的少,也无什么功德可言,如果以上有不如法和错误的地方,向佛菩萨忏悔。最后,如果要作个总结,那一切的功德均是来自于那些具有慈悲愿力和智慧光明的善知识。一切的所依均是来自于三宝的功德加持力和随顺于三宝的善知识、正法和同修善友。并愿它可能具有的点滴功德回向给这些善知识,愿他们长久的住世,回向给佛陀的正法久住,回向给一切缺乏安乐的众生,愿他们终成佛道。


{返回 菩提道次第·参考资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四个殊胜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师师相承传(云增·耶喜绛称大师)
 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导·趣一切智坦途
 菩提道次第识小
 《菩提道灯难处释》探微
 掌中解脱(菩提道次第二十四天教授)
 《菩提道次第广论》思考题
 菩提道次第引导·粹炼精金(夏坝仁波切 译)
 道次第修心之实践——三主要道(嘉瓦仁波切传授)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造作、翻译、内容和题解
 菩提道次第师师相承传(云增·耶喜绛称大师)
 依据菩提道次第谈谈个人的修学体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打开心灵的成长方式[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早起晚睡为谁忙 Rising Early and Retiring Late, for Whom A..[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四相诗[栏目:佛网文摘]
 大手印浅释 第三讲 大手印之定 三、子母光明会[栏目:元音老人]
 实相大手印[栏目:雪漠]
 研习“杂阿含经”论增上心学[栏目:蔡惠明居士]
 阿育王(约公元前268~232年)[栏目:古印度佛教人物]
 宁玛派祈祷大法会法本:26、祈願如意成就真言[栏目:宁玛派祈祷大法会法本]
 总序[栏目:佛经概说·白话文]
 五四五 比豆梨贤者本生谭[栏目:第二十二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