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答赵辰官问(十五则)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64

答赵辰官问(十五则)

  问一:佛家所谓“不生不灭”,又所谓“随生随灭”,二者的界限如何?
  答一:不生不灭是法性,随生随灭是法相。

  问二:佛家把色、受、想、行、识归为五蕴,实际上其他四蕴皆是因缘识蕴而生,它们的关系是平行的还是对峙的呢?
  答二:在五蕴的分类中,是平行亦是对峙,又相连属。

  问三:大毗婆沙论说:“色相有三种:可见有对,不可见有对,不可见无对”,这三色相怎样区别呢?
  答三:一、颜色、形色等,二、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三、法处摄色。

  问四:五蕴论解释受蕴有三领纳:一苦、二乐、三不苦不乐。假如以心理学来阐明,是“感觉”的成分多,还是“感情”的成分多?
  答四:感觉兼触受,而受已多感情成分。

  问五:顺正理论说“触从三合而生”;假如除了“识”蕴,只有“眼”“色”二者相触,成何境界?
  答五:如镜照影而已。

  问六:大智度论解释:心有二种:一者、念念生灭心,二者次第相续心。既曰念念生灭,何以又曰次第相续?
  答六:念念生灭,就其恒行不住说;次第相续,就其自类引生说。

  问七:佛家所指“身中神”,与中国方士所讲的“元神出窍”的元神,以及基督“圣灵复活”的圣灵,是否有同一意义?
  答七:略同不尽同:身中神即“业识”,元神摄炼精气成兼色法,圣灵指上帝分与圣善心灵。(见海刊二十四卷七期)

  问八:华严记文佛降诞之期,有“诸天妓女于虚空中作妙音乐”,“诸天玉女执孔雀拂现宫墙上”,“诸天玉女各持金瓶,盛满香汁,列住空中”;佛家最忌“色蕴”,何以有此一段记事?
  答八:并无最忌色蕴之义。华严极乐,莲花香光,亦色蕴也。此所说降于欲界之第四兜率天相,故有天女。

  问九:所谓“五蕴皆空”,“无我”,“随灭复随生”,有无一贯的解释?
  答九:五蕴皆从众缘,随生随灭,无实体故空无我。

  问十:自天地初成以至民主,经过如何?
  答十:佛说较地质史、生物进化史更长远。

  问一一:佛家普度众生的宏愿,是否根源于爱?
  答一一:源于无我的慈悲,故不同自我而出之爱。

  问一二:佛家的“识从行生”,与总理“行而后知”的学说,是否相同?
  答一二:识从行生的“识”,指一期生命最初的识,故不很同。但识蕴列行蕴之后等,义相近似。

  问一三:战争与人类的关系如何?
  答一三:三界众生中之欲界,地居众生均不免战争,天亦不免,但佛圣均期能渐减免,故以慈仁为教。

  问一四:怎样能够提高人类的关系?
  答一四:发挥其利他的思想与行事。

  问一五:怎样能以“佛法的因缘”,促进世界永久和平的实现?
  答一五:阐明佛法真理,改变近代做人立国的趋向。(见海刊二十四卷八期)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答熊慕新问(十八则)
下一篇:答白慧问
 觉社丛书出版之宣言
 法相唯识学概论
 淑世宝鉴序
 因缘所生法义
 人生痛苦之根本解除
 太虚启事(五则)
 成大乘论
 在缅京与达到那边僧王谈话
 中国近代之民族生活
 与蒋特生居士书(六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像开光祈愿文[栏目:佛教·法会篇]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五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一集]
 印祖故事 5、发心勇猛行苦行,晒经得读净土文[栏目: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五(一一九九)[栏目:杂阿含经]
 选择[栏目:禅林衲子心]
 心不沉没[栏目:慧光法师]
 烹饪 Cooking[栏目:森林里的一棵树 A Tree in a Forest]
 皎然[栏目:僧诗句集]
 做人的佛法 善意地解释一切[栏目:做人的佛法]
 人忙心不忙 1990.6.16~1990.6.30[栏目:星云日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