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答方亦民问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53

答方亦民问

  问:大乘小乘之区别如何?

  答:大乘小乘之别,细言之颇深。概言之,大小乘均为出世法,了解生死轮回,程度均超过人天法。人天法者,在世界上要做最好的人使人间太平安乐,即人法;有许多宗教求升天,即天法。自佛教言:做人及升天,仍在轮回之内,非永久解脱;虽在天上,仍受轮回。能见全世界众生在生死轮回中,欲超出生死轮回,求自己了脱,故曰小乘;以其所求者仅及自己,但不害人。若有人求学,亦愿教助,然不能普度众生,故其结果仅自己得涅槃;故见理亦较浅,仅能空我而不能空万法。理浅行小果亦小,即由小乘发心乃至小乘所修之果。至大乘之发心,非为一己,是无己而为众生,以众生为己。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其本身生命不属于己而属于众人;其发心为大众,故可成为菩萨。此中相差颇远,大乘无一定范围,菩萨发心无量无边,故云众生无边誓愿度。如欲救国,应先知吾国之历史,人民之生活状况,然后始可救国。若欲普度全法界众生,必须先明白其理,始能普度众生,非同小乘仅见及我空。若见众生种种烦恼,必先知种种法门;欲度无量众生,必学无量法门。先从初发心菩萨地位,渐渐修到佛之地位,始能度一切众生成佛,始真能有普度众生之智慧能力,否则有其心而力不足。故大乘乃自普度众生而发心,澈底了解无量世界、无边众生之一切,而度脱其烦恼;要修证圆满,始能成佛,成佛始有普度众生之功能。(程心勉记)(见海刊二十六卷十期)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答徐恒志问(二则)
下一篇:答傅汶明问(二则)
 维摩诘经纪闻答客问言
 上国民会议代表诸公意见书
 对大师学生会筹备员之训勉
 海潮音月刊出现世间的宣言
 药师法会愿文衍义叙
 出生菩提心经讲记
 怎样做现代女子
 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
 唐诗禅悦集唐僧诗选合序
 人工与佛学之新僧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要供养剃度恩师红色的袈裟可以吗?请师父传红袈裟给剃度恩师?[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早年受过菩萨戒,后因逆境重重在佛像前舍戒,最近才知道菩萨戒根本不能舍,请师父开示现在该怎么办?[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如何看待宗教之间及其内部的关系?[栏目:弘法护法·净空法师问答]
 背诵一些经文,是种很好的习惯。请问,您对此有什么看法?[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灭苦之道 一、苦圣谛 四、世间[栏目:法遵尼师]
 相应30经 沙门婆罗门经第二[栏目:相应部 12.因缘相应]
 舍利弗与劳度叉[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盐块经》四[栏目:玛欣德尊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1)[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三六五)[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