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答方亦民问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90

答方亦民问

  问:大乘小乘之区别如何?

  答:大乘小乘之别,细言之颇深。概言之,大小乘均为出世法,了解生死轮回,程度均超过人天法。人天法者,在世界上要做最好的人使人间太平安乐,即人法;有许多宗教求升天,即天法。自佛教言:做人及升天,仍在轮回之内,非永久解脱;虽在天上,仍受轮回。能见全世界众生在生死轮回中,欲超出生死轮回,求自己了脱,故曰小乘;以其所求者仅及自己,但不害人。若有人求学,亦愿教助,然不能普度众生,故其结果仅自己得涅槃;故见理亦较浅,仅能空我而不能空万法。理浅行小果亦小,即由小乘发心乃至小乘所修之果。至大乘之发心,非为一己,是无己而为众生,以众生为己。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其本身生命不属于己而属于众人;其发心为大众,故可成为菩萨。此中相差颇远,大乘无一定范围,菩萨发心无量无边,故云众生无边誓愿度。如欲救国,应先知吾国之历史,人民之生活状况,然后始可救国。若欲普度全法界众生,必须先明白其理,始能普度众生,非同小乘仅见及我空。若见众生种种烦恼,必先知种种法门;欲度无量众生,必学无量法门。先从初发心菩萨地位,渐渐修到佛之地位,始能度一切众生成佛,始真能有普度众生之智慧能力,否则有其心而力不足。故大乘乃自普度众生而发心,澈底了解无量世界、无边众生之一切,而度脱其烦恼;要修证圆满,始能成佛,成佛始有普度众生之功能。(程心勉记)(见海刊二十六卷十期)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答徐恒志问(二则)
下一篇:答傅汶明问(二则)
 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序
 佛教最要的一法与中国急需的一事
 八正道与改善人群生活
 因辽沪事件为中日策安危
 潮音草舍诗存外集(二)
 致范古农李经纬居士书
 《联语》
 在仰光与宇顶宇爱貌宇峇汉谈话
 佛教僧寺财产权之确定
 再论大乘三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什么是世间法?什么叫自然智慧呢?[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本然的寂静[栏目: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吴立民居士的药师经法修持及对生命科学的探讨[栏目:徐孙铭教授]
 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二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真伪及其作者 第二节 《大乘止观》真伪问题的有关资料[栏目:圣严法师]
 千山竞秀、万壑争幽——人间佛教的菩萨身手(释昭慧)[栏目:人间佛教]
 贪吃的乌鸦[栏目:佛本生故事]
 增支部1集6经[栏目:增支部1集]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五(一一九九)[栏目:杂阿含经]
 弟子已经发死愿不下山,可是无明烦恼一来就下山,怎么办?[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第一篇:初修导引 壹、初机释疑 五、较量功德[栏目:智敏慧华上师开示录·圆觉心法指归]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