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评社会学与三种知识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30

评社会学与三种知识

太虚

  杨续元君述德国现代的社会学,可称为文化社会学,但主要的学派,有宗教社会学、知识社会学、历史社会学等等;但其中以知识社会学尤有观察世界文化的眼光。这种社会学以知识论为出发点,据说十二世纪以后勃兴起来的西洋人,自然科学知识,只是一种认识自然而征服自然的技术,此则为实证主义或实用主义之知识。但是知识不限于实用的一种,此外尚有教养的知识及解脱的知识;前者如中国及希腊支配阶级的知识,后者如印度佛教的知识。

  近世西洋学者与各国学者之沉醉于西洋学风的,大抵皆已不知有教养的──或修养──及解脱的知识类型存在。故只认实证或实用的知识为知识,而排斥教养的及解脱的知识为非知识;此为近世学者一般共同的偏蔽。乃德国的知识社会学者,独具只眼,知道于近代西洋的实用知识外,尚有教养的与解脱的知识,此种知识与实用知识有同等的或更高的价值,不可不谓西洋思想界的一大革新。

  但这三种知识的开展,即为西洋与中国及印度的三种文化。必这三种文化之合一,乃能成为世界圆满的文化,如物质、生命、心灵之合一,乃成为一完全的人格一般。故不应互相排斥,而应由互相认清以成和合。其层次与关系,表现如下图:

             印   中   西
              度   国   洋
              │   │   │
              │   │   │
             │   │    ─┤
              │    ─┼───┤
              ─┼───┼───┤
    全世界的全文化────┼───┼───┤
               ─┼───┼───┤
                  ─┼───┤
                      ─┤
 
  下中层为中上层所依,但下中层不能包含及支配中上层,而中上层反能包含及支配下中层。(见海刊十一卷八期)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评组织论中的全化论
下一篇:评层化论与盘化论
 往生净土论讲要
 汉藏教理院记
 法华经讲演录 (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
 谒太虚上人记
 志行自述
 墨子平议
 为国家与佛教著想应努力实行菩萨行
 谈中印古代关系之偶感
 构成佛教之要素
 楞伽大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教育对人类伦理普世的意义[栏目:向学法师]
 般若摄颂释 第四课[栏目:般若摄颂释]
 杀驼取瓮[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墓魄太子[栏目:心灵小品·禅语故事]
 杂阿含经卷第五十(一三五六)[栏目:杂阿含经]
 香水海与香水河[栏目:传统香道]
 4.报恩七天[栏目:海涛法师说故事]
 25 金刚般若经依天亲菩萨论赞略释秦本义记(唐.知恩)[栏目:04 经注]
 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赅果海,果彻因源[栏目:大安法师·微教言]
 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四十二章 达事知幻[栏目:苏行三博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