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开经
 
{返回 唐普式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46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遍照金刚唐密第五十代普门传灯大奢黎冯达庵 撰述
后学弟子普式 录要

  开  经
  一经开端之文,谓之开经,古作序分,盖序述缘起之义也。本译既略序分,特录护译如下: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而共围绕。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
  如是我闻者,结集经藏之人,自述当时亲从佛处得闻如是法音,即下文正宗分全文;先以如是二字综摄之。
  一时,表闻法之时,连上如是我闻共六字,为经首通例。
  王舍城,在中印度摩竭陀国。频毗娑罗王先舍于此,故名。
  围王舍城有五山。第一山岗梵名耆奢堀、译曰灵鹫,新作鹫峰;以山岗形似鹫也。
  苾刍旧译比丘,乃佛门出家受具足戒之男众也。大芘刍,则德高年长堪以表率群众者。
  一千二百五十人,乃常随众,如舍利弗等。
  菩萨,具支菩提萨埵,义为觉道有情;即求觉道之众生也。摩诃萨,具云摩诃萨埵,义为大有情;即真实发大菩提心之众生也。
  尔时,谓当是时也。
  直达法界本源,曰甚深。
  性光发越曰光明。
  以妙观察智默契法性之活用,开为方言说以宣正义,曰宣说正法。
  此甚深光明宣说正法八字,简言之即正法明。正法明者,观自菩萨成佛之名也。
  三摩地,或略称三昧;义为等持,或正定。
  智度论五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此正定之义也。
  乘义章二十云:“平等保持心”。此等持之义也。
  世尊入正法明三摩地,而引起当机菩萨名观自在者之出现;宣说深般若波罗蜜多妙义,终以真言总持之;是为本经缘起。
  护译此经,於菩萨众中不预列观自在之名。此约世尊未入三摩地前,此菩萨未承威神力加持,不见其殊异也,般若师之译,用意相同。
  月师所译,序述较详。於常随众外,并及余大比丘都十万人。菩萨众译作七万七千人, 以观世音菩萨为上首;并举文殊、弥勒之名。以座中原有此等菩萨,不妨据实直书。


 


{返回 唐普式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第一章 破五蕴
下一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释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第二章 破诸相 第一节 十二处空
 唐密与广东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释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第三章 般若妙用 第一节 菩萨境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第一章 破五蕴 第三节 五蕴空相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第三章 般若妙用 第二节 诸佛境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第二章 破诸相 第五节 智得并空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开经
 唐密乃印度正纯密教的唯一传承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第二章 破诸相 第四节 四圣谛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纯正密典研究[栏目:陈士强教授]
 有一种爱既不会使我们受苦[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七之一十 答智隍 心像虚空而不执着于空见[栏目: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华雨集第四册 一、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 四 印度佛教嬗变的历程[栏目:印顺法师]
 47.从狮子岭再拜 Starting to bow again on Shih Tzu Peak[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怕对不起观音菩萨[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极乐愿文大疏 4 第一部份[栏目:索达吉堪布]
 佛诞赞歌[栏目:超然法师·岁月枯思]
 怎样做一个居士 五、菩萨道的重心[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