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香港登九莲华山佛教公墓弁言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66

香港登九莲华山佛教公墓弁言

太虚

  十方佛土,亦复皆空,觅身心世界都不可得,何生养死葬之有!然理性常寂,而事缘恒差别无尽,现通自出神火而化,佛与阿罗诃尚矣。舍利建塔,以作人天福田,本异乎世俗之墓,隋信行禅师,高唱第三阶普法;寂后,其徒多依附师塔而葬,不期形成佛教公墓,然后世莫得而考。特禅林今尚遗有普同塔制,荼毗者虽可以骨灰入,其瘗全身者仿同俗葬,占地渐广,况近岁佛教普及,优蒲塞夷甚众,亟应导以土葬之改良,故今适应繁盛都市以兴起之公墓制,佛教徒亦有其需要。且佛教徒之聚葬于佛教公墓,不惟葬时可依佛仪,身入安土,尤以可常闻法音佛号,超拔心识以上升,形神两济,莫善于是!上海倡之,今何张莲觉居士等又应之于香港,有登九莲花山佛教公墓之发起,诚现代佛教事业之新建设哉!顷承发起诸德嘱一言为弁,更进一议;除略仿上海之佛教公墓外,可添设一焚化电炉,并于公墓中心建三宝塔,六方环以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蒲塞,优婆夷六普同塔,六众佛徒之愿荼毗入普同塔者,可分别各入其部众之塔,塔中空而层列骨坛,各书姓名其上,眷属亦可进塔展敬。原佛制以荼毗为善,故应有是为倡导,俾渐变以阶进,发起诸德,其亦首肯乎?则香港之佛教公墓,更特出一头地矣。民国二十六年三月二十日,太虚叙于雪山丈室。(见海刊十八卷七期)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五台精舍序
下一篇:佛教中医慈济院缘起
 菩萨的人生观与公民道德
 墨子平议
 灵隐寺弥勒殿碑
 二无我论
 己卯日记
 法华经讲演录 (譬喻品第三)
 复黄健六居士书
 王阳明与新中国哲学
 佛学即慧学
 建设现代中国和中国佛教的途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采集幸福(达真堪布)[栏目:福慧修行]
 开幕演说[栏目:葛印卡老师文集]
 希望工程[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11.吉州志诚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佛教科学观 五、佛教的积极精神[栏目:尢智表居士]
 无死的金刚心 第8章 蓝毗尼的清凉[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浅谈菩萨戒(衍兰)[栏目:律宗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