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儒家讲的“仁”和菩提心,相同之处在哪儿,不同之处又在哪儿?有没有一个境界的高低?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16
  问:我是山大中国哲学专业儒学方向的,很荣幸见到您。听了您讲的菩提心,我受益匪浅!请教您一个问题:儒家讲的“仁”和菩提心,相同之处在哪儿,不同之处又在哪儿?有没有一个境界的高低?
  索达吉堪布答:我对儒教典籍很有兴趣,也学习过一些,它的理念对当前来讲不可缺少。不过,儒教的“仁”,范围只涉及关爱人类,时间也仅限于今生。而菩提心的范围,包括天下一切生命,从时间来讲,也是生生世世。
  现在很多人没有专门研究这些领域,以至于概念上有点模糊,觉得二者好像一样。但实际上,佛教是非常甚深的,不管你研究《法华经》、《华严经》,还是中观、唯识的思想,都很容易体会到这一点。当然,有些人如果没有公正的态度,对此只是一味地排斥,那就另当别论了。但你若是有兴趣,进入这样的领域后,就会发现它确实不可思议。
  所以,儒教的“仁”和菩提心的相同点,是对人类都有一种仁爱之心。但在爱的广度和深度上,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差别。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怎样找到真我、找到自我?
下一篇:您能否通过在汉地、藏地的所见所闻,比较一下汉藏佛教之间有何不同?
 修行人日常的言行举止有没有一个标准来衡量呢?
 据说佛教的因果学说,属于众生的法执。这样,因果就成不了义之法。但佛教又..
 如何让更多的人信佛,该如何让他们相信传统文化的力量。请问我该怎么办?..
 如果是无念的话,那么得道成佛之人岂不是没有善心和爱心了吗?
 您说自己是即将毕业时决定出家的,当时老师和同学们都反对。请问:到底是什..
 一位修大乘佛法的上师,他怀有慈悲心,并且发起菩提心,请问他心中是否有情..
 佛教徒要如何才能不迷失于纷繁复杂的世事,不虚度此生?
 教育孩子应该是学校的责任,家长的任务是尽量给孩子提供优越的学习和生活条..
 如何化解皈依显宗师父和接受密宗灌顶的矛盾?
 现在藏传佛教和汉地佛教的交流是怎样一个状况?学习或争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俱生胜乐轮金刚灌顶开示 第八世德颂仁波切[栏目:密乘之门·灌顶开示选]
 No Ajahn Chah《117》[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13 莫轻园头[栏目:没时间老]
 《护生画集》中的佛教生态伦理思想(王振钰)[栏目:佛教与环保]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