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苑成立日说法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32

法苑成立日说法

太虚

  第一义谛,离言绝义,直观诸法,无不头头即是,故此第一义,即不可说。如佛之真义原不可说,是名佛之第一义谛;穿衣吃饭亦各有真义不可说,是名穿衣吃饭之第一义谛。惟人人不能于此第一义谛明白了知,故有求知之欲望,乃有教育以应其求,此为普通教育之第一义谛。其能适合社会环境,随时趋势,无论何种事业,而能行大工作,利益人群,及能得其适当之境,斯乃圆妙第一义谛。故前所谓龙象众,此龙象众、即为有大志大能大力者。故教育家以此能达适当之境,即为教育之第一义谛,乃至实业家、政治家之佛法,莫不如是。惟欲觅此第一义谛,即三世十方皆不可得。但须明白佛心根本原理,又能适从因缘时节,则为皆圆满第一义谛。故今日法苑成立,说此第一义法。然平常之人,往往视佛法为离绝一切,徒成想象。而六祖大师则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惟当处究竟即第一义,若不如此,不啻求角于兔。

  故不明因缘方便者,即为如是,且佛法不可执一式一语一理以为佛法,以佛本离执,是故第一义谛了不可得,而佛法妙用亦尽在此!非必隔绝一切方称为法。是以能悟佛者,则处处是佛,否则处处烦恼。况种种皆为因缘成就,故不可祗知有己,不知有人常相乖隔。金刚经云:“无我相、无人相”,是以必须离去。(见海刊八卷二期)(附注) 原题“法苑游化大会之说法”,今改。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在光孝寺上堂法语
下一篇:日灾祈安道场说法
 致屈文六居士书
 在仰光与宇威独礁等谈话
 律禅密净四行论
 在泉州小雪峰寺开示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报恩品第二)
 大乘宗地引论
 答杨荦哉问(二次十则)
 禅兵
 世间万有为进化抑为退化
 汉藏教理院与佛教文物展览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坐禅时可以听音乐吗?[栏目:佛光·禅修释疑]
 检视自己是否走在正轨上[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佛在哪里[栏目:寂静法师]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1000例 三、与乐 得子[栏目: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1000例]
 布施完了年龄大了怎么办?[栏目:布施供养·净空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