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海拾趣序
徐恒志居士著
{返回 徐恒志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96

佛海拾趣序
徐恒志居士著

宗教几乎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形成而诞生,而且与特定的时代背景相联系。历史上,政治和宗教的协调和补充,往往成为社会安定繁荣的一种因素。佛教是我国三大宗教之一。自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后,逐步演变和发展,成为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魏晋时期,随著汉译佛经的流传,佛学与道家玄学相结合,曾使佛教有过较大的发展;尤其南北朝时期,在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支持下,开始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同时出现了许多学派。到了隋唐时代,当时政治、经济兴旺发达,佛教也因此达到全盛时期,从而逐步影响人民生活、思想意识、风俗习惯的各个方面,并渗透到文学、哲学、逻辑、艺术(包括建筑、绘画、音乐等)、天文、医药等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其中由梵文翻译过来的大藏经,已成为我国文化的瑰宝。

佛教哲理对宇宙观和人生观,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都有独到的见解,它与中国古典哲学交互影响,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由于我国是北传佛教中心,佛教的建筑艺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佛寺佛塔遍布全国,许多著名风景区和文物古迹,大都与佛教有因缘。我国有名的四大名山——五台、峨嵋、普陀、九华,就是佛教的四大道场,山势险峻,风景秀丽。黄墙青瓦,点缀于层峦耸翠之间;暮鼓晨钟,遥闻于幽谷云天之外,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我国古代雕塑艺术,自从与印度、犍陀罗等国的文化传统相结合,便发展成为我国独具民族风格的造像艺术,手法高超,精湛绝伦。从南北朝起,历隋唐、五代至明清的一千多年中,陆续开凿了大量的佛教石窟,其中甘肃敦煌、山西云岗、河南龙门三个石窟,是世界上现存的、规模巨大的佛教艺术宝库。可见,研究中国的历史,尤其是中国的文化史,离开了对佛教的研究,便不能窥其全貌。

佛教盛行于亚洲,特别是东南亚许多国家,普遍把佛教奉为国教;近年来佛教正不断推向欧美各国。深入研究佛教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已成为当今学术界一门新的课题。

楼培敏、徐觉哉等人,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他们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为了透视佛教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广泛地搜集了国内外有关书刊,抽出时间,进行分析综合,组织编写了这样一本有浓厚常识性和趣味性的小册子,内容涉及佛教掌故、文物史迹、名山古刹、艺术奇葩、法苑常识和寺院楹联等各个方面,可谓内容丰富,雅俗共赏,可供哲学、历史、宗教研究工作者和佛教工作人员参考。爰述本书编写原由和旨趣以为序。

 


{返回 徐恒志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的形成、教理和 人生价值观
下一篇:有关佛性答问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一、净土宗要义汇编 6、论修持方法的统一..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七、佛七讲话:净土资粮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旨试释..
 涵芬集 跋一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一、净土宗要义汇编 1、介绍观心修法..
 论佛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涵芬集 第四部分 纪念文集 8、追忆恒公阿阇梨上师与心密些许事..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五、记我与黄念祖老居士的一段校经因缘..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一、大乘无量寿经五重玄义
 法藏碎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众生皆是我父母[栏目:禅林衲子心]
 拒占便宜,後得大福[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三[栏目:中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宁玛教派的特点及寺庙[栏目:宁玛]
 《入行论讲记》第十册 第十品 回向 第一百九十二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成熟的人[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特殊意义[栏目:洪修平教授]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九十六集[栏目: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
 陆游~观华严阁僧斋[栏目:禅诗三百首]
 以责任感和自信心开拓人生——读《法华经》一得[栏目:陈星桥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