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转凡小旧道德成菩萨新道德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78

转凡小旧道德成菩萨新道德

太虛

(郭宏居士输入、杨慧英校对)

  从三恶趣人天善趣以至二乘圣者,一直是为己的,不过三恶趣是不道德而堕落的,人以上则是道德而上升。天及人等五趣,都尚在迷惑不觉中造业受果,升沉不定,而二乘圣者则是已由菩提(觉)心行而得涅槃(解脱);但都是循为己路线进行则同,循为己的道路造其极便是二乘者。

  中国的学者,是一向歌赞着为己,轻笑为人。「闻为身矣,未闻为天下也」(庄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语意尤重在古之为己,为己是鞭辟近里,比较切身切真,故亦成为道德。道与儒即为人天善中较切身切真者,二乘圣者则更切真。或谓儒重伦理是为人,但儒五伦都在身家所系,君不过父之扩充,朋友不过兄弟的推广,皆仍倚重为己。故墨子兼爱便被詈为无父。或又谓二乘圣者证达无我,岂是为己?要知正由为己之极,寻究所为自己的我不可得,证达我空,遂息灭所为而无为了,生死于是乎解脱。

  二乘无我涅槃,虽亦为大乘同证,但大乘菩提的出发点则极相反,故其过程及结果亦大大不同,即其出发点是极端舍自(不为己)利他(为人)的,绝无一点为自己的心,唯为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大利益而发菩提愿。初学发菩提心修法有二门:一、观恩深的亲母陷在极重痛苦中,对治向来为己的心使转为舍身忘命以「急救母苦」的心。练习惯后,完全没有为己的心了,再观一切众生都是「受苦的亲母」。将为母的心进展成普为一切众生的心,这是从情意转变的一种修法。二、观旧来所为的自己,但是从他众缘合集的假相上所立的假名,丝毫没有实在,所有的唯是从其他各方集合的众缘,无自为他,以他(一切众生)为自,于是唯以博施济众为事。这是从理智转变的一种修法。从此发起大菩提心,便转凡小旧道德成菩萨新道德了。

  为己,则他自俱绝,厌他(一切众生)弃绝,遗世而独往,以至自亦绝灭(涅槃)。为众、则自他俱益,导他同化,具德而圆明,以至身土融净(法界)。

  (海刊二十九卷一期)

 


{返回 太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活与生死
下一篇:怎样赴龙华三会
 续修高僧传征文
 答徐恒志问(二则)
 佛乘宗要论序(三篇)
 看军人尚有军纪否
 致日本佛教徒电
 现代佛教周刊之路向
 南普陀寺水池区建筑记
 成实论大意
 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
 研究佛学之目的及方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为何说上师瑜伽精要如此重要?[栏目:上师瑜伽精要之每日一问]
 接受自己的潜能[栏目: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怎样才能达到和谐[栏目:仁焕法师]
 宗教之争[栏目:觉世论丛]
 学佛的点滴体会[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活的制度才有生命力[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中国佛学的人文精神[栏目:洪修平教授]
 平常生活中应注意持守的戒律 暨 十四根本堕[栏目:噶陀仁珍千宝·贝玛旺晴]
 五十一、何谓忍辱波罗蜜?[栏目:基础佛学常识100问]
 征服欲望[栏目:人生的阶梯·星云大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