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论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
 
{返回 陈红兵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88

论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

陈红兵

编者按:2011年10月18日,第十届"觉群文化周"会在上海玉佛禅寺隆重举行。山东省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软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陈红兵在文化周期间发表题为《论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的论文,从三个层面对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拓展进行相关论述。论文摘要如下:

佛教慈善事业已经成为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其对生态环保领域的关注非常薄弱。本文试从佛教慈善从传统到现代到生态环保、佛教慈善观念向生态环保的拓展、佛教慈善实践向生态环保的拓展三方面对此论题进行相关论述。

一、佛教慈善从传统到现代到生态环保

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在当前是与佛教慈善的现代化相互关联的。本部分我们主要从佛教传统慈善的局限、佛教慈善的现代化进程、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及其与佛教传统慈善和佛教慈善的现代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佛教从其产生的时候起即关注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僧人及在家信众在济贫赈灾、恤孤养老、施医赠药、植树护生、兴修水利、修桥补路等方面积极从事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慈善传统。

但佛教传统慈善在封建社会形成发展过程中,受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无论在思想观念还是在组织实践方面都存在自身的一些局限。因此,要适应现代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需要,佛教传统慈善有必要进一步实现自身的现代化转型。

我国佛教慈善的现代化肇始于近代。其主要特征为:(1)理念从积德行善逐渐转向服务社会、奉献人群和民族国家危亡上,体现了佛教现代国民意识的觉醒;(2)在慈济对象、地域范围方面,近代佛教突破了传统上的封闭性、保守性、自养惰性,呈现出开放性、社会性特征。(3)在慈善运作程式和制度设置方面,近代佛教也体现了现代性特征。(4)在慈善主体方面,传统佛教慈善中封建地主、士绅的主体地位开始为城市工商阶层所取代。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佛教慈善事业的现代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对慈善事业需求空间的扩大,佛教慈善事业必将进一步走向专业化、制度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是当前佛教慈善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进入21世纪,我国佛教慈善事业开始将自身的触角伸向生态环保领域。当前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主要局限于环保意识的宣传,对社会领域的生态环保事业上缺乏充分的、规模性的介入。在这方面,基督教慈善机构和民营企业家走在了前面。

佛教慈善的生态环保建设是一项与佛教慈善现代化过程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二、佛教慈善观念向生态环保的拓展

关于佛教慈善观念向生态环保的拓展,我们主要从佛教传统慈善观念的内涵及其局限、向生态环保拓展的可能性、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拓展的内容和思想模式等方面进行论述。

佛教传统慈善观念包括慈悲观、布施观、因果报应说、福田观和报恩观等多方面内涵:(1)佛教视慈悲为"佛道之根本"。所谓"慈悲",就是尽力帮助众生,让众生得到快乐;(2)"布施"是大乘佛教"六度"、"四摄"之首,是佛教济世利众、教化众生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佛教慈善内容的重要方面。(3)福田说肯定主体通过慈善行为能够培植自身福田;(4)佛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观念,是佛教慈善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5)报恩说。佛教中有报三宝、父母、国土、众生四重恩之说。

佛教传统慈善观念具有自身的思想特质,由此也形成了其自身固有的优点和局限。这主要体现在,首先,许多人更注重自身的改造,这使佛教慈善也难免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其次,在佛教传统慈善观念中还存在缘起无我和因果报应观念之间的矛盾,由此出发,佛教慈善观念有可能开出或涵摄现代慈善理念中的公民意识、公益精神及平等意识。另一方面,佛教又继承了印度传统宗教因果轮回观念,肯定业报轮回主体的存在。则会产生从个体自身福报功德出发的自利观念。再次,佛教对于解脱的追求,对于财富的看法,也会影响到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

佛教传统慈善观念向生态环保的拓展在思想模式上要求立足佛教慈善传统吸收融合现代慈善理念。具体而言就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吸收融合现代慈善观念中的公民意识、公益精神和平等精神。

生态环保建设本身具有不同于其他公益慈善事业的内涵和特征,这也决定了佛教慈善观念向生态环保的拓展具有自身新的内涵和特征。其一,佛教传统慈善关注的主要是社会和谐,而生态环保关注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二,佛教传统慈善关注的对象主要是社会领域中的弱者,生态环保关注的对象则是其他生命存在和自然生态系统。其三,传统佛教所理解的"慈善"偏重于前者,关注的主要是社会中的弱者。而今天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关涉的则主要是人类整体的生存质量和长远利益,在对"慈善"内涵的理解上更偏重于后者。

需要突出强调的是,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不仅要求佛教主体认识到生态环境危机的严峻形势,而且应认识到当前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生态环境危机直接关联。

三、佛教慈善实践向生态环保的拓展

本文主要从佛教生态环保宣传、佛教慈善基金会、佛商、佛教志愿者等方面探讨佛教慈善实践向生态环保的拓展,主要是从不同佛教主体的慈善实践进行论述。

佛教生态环保宣传是佛教慈善实践向生态环保拓展的重要方面,也是近十多年来佛教在生态环保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

当前佛教慈善基金会主要关注的是与社会和谐相关的慈善资助,而很少关注生态环保方面的资助和项目开发。当然,佛教慈善基金会的生态环保实践本身要求建立在慈善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基础上,有赖于政府营造适合宗教慈善事业进一步开展的制度和文化环境,同时也有赖于佛教界有识之士的积极推动。

佛商是佛教慈善事业的重要力量,佛教慈善实践向生态环保的拓展离不开佛商的参与。

佛教志愿者是以佛教在家信众为主体的志愿者群体,发挥佛教志愿者在生态环保建设中的作用,对于生态环保意识和生态生活方式的推展具有重要意义。

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是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需要,在当前是与佛教慈善的现代化进程纠结在一起的。佛教慈善观念向生态环保的拓展具有不同于传统慈善的内涵和特征,它要求立足佛教慈善传统吸收融合现代慈善理念,涵摄生态环保意识。佛教慈善实践对生态环保的关注目前主要集中于生态环保意识和生态生活方式的宣传方面,其进一步的拓展应结合现实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开展生态环保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项目。

 


{返回 陈红兵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生活禅发展趋势促进禅宗的现代化
 从虚云和尚思想看生态佛学研究
 心境并建是时代对佛教的必然要求
 我国佛教生态思想研究的新进展
 论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
 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要
 生态文化思潮昭示的是一种价值观的变革
 生活禅发展趋势促进禅宗的现代化
 出世与入世:佛教解脱论的双重维度
 佛教哲学的生态诠释与拓展
 佛教讨论俗谛的目的是为顺应世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10集[栏目: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阿含经与人间佛教[栏目:阿含研究]
 皈依问答(四十一):如何理解“诸佛出现乐,演说正法乐,僧众和合乐,同修勇进乐”?[栏目:益西彭措·皈依问答录]
 2010年青年学佛组《佛学高级教本》考试题[栏目:方伦居士]
 相应77-88经 恒河等经[栏目:相应部 46.觉支相应]
 让我跟随你的脚步走[栏目:行禅]
 七分调养的诀窍[栏目:仁焕法师]
 知恩.感恩.报恩[栏目:禅林衲子心]
 戒嗔与戒真[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广陵散[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