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经典中的布施
[作者]莉莉-德西尔瓦
[中译]良稹
Giving in the Pali Canon
by Lily de Silva
巴利经文中把布施(dana)赞为高尚美德。实际上它是走向解脱的第一步。 佛陀对新来者的分步说法是以讲解布施这个美德开始的 ( danakatha,律藏 Vin.i,15,18)。三种基本福德( punnakiriyavatthu)之中,以布施为首,另两种为持戒与禅定(直译为心智培养)(增支部 A.iv,241)。在佛陀的十大至高成就(十波罗密)之中,布施也居首位。因此,在通往解脱、成就阿罗汉与佛陀之路上,首先应当修习布施。
布施的作用
布施在佛教心灵净化过程中占有首要地位,因为它是对付贪欲的最佳武器,而贪欲( lobha)在三大不良根本动机中居于首位。利己与自私包裹着贪欲,因为我们把身份与财产当成“我”和“我的”。布施作为治疗自私与贪欲之病的良药,有助于化解利己主义。《诸天相应》里告诫说,“克服贪欲的杂染,修持布施(相应部 S.i,18)。” 《法句经》中也提醒我们以慷慨克服悭吝( Dhp223)。
以一个人的贪欲与自私程度,修持相应程度的布施美德却不容易。因此《诸天相应》中把施舍等同于交战(相应部 S.i,20)。他必须与贪婪的恶势力争斗才能下决心把自己珍爱、有用的东西赠给他人。中部《鹌喻经》中藉比喻说明,缺乏灵性力量者放弃自己熟悉之物是何等困难(中部 M.i,449); 小鹌鹑身陷松弛腐烂的爬藤中也会死去。尽管松弛腐烂的爬藤是小鸟的束缚,对强壮的大象来说,铁链也不算大枷锁; 同样,一位个性软弱的潦倒贫者,会难于舍弃仅有的一点物品,而个性坚强的君王,一旦确信贪欲的危险,甚至可以放弃整个王国。
悭吝并非是布施的唯一障碍, 失慎 、对业力与轮回的无知也同样是原因(相应部 S.i,18)。假如一个人了解布施的道德善益,他会警觉地抓住各种机会修持这个大德。佛陀曾言,世人若知自己布施的价值,每餐饭都不会不与他人共享(自说经 It.p,18)。
施者的素养
经文中(例如, D.i,137)用了若干名词形容施者的素养。他是个有信者( saddha),相信有德人生的尊贵、相信业与轮回。他相信人在道德与灵性上达到圆满的可能性。简言之,他非是一 位 物质主义者,他对佛、法、僧有信心。他不仅是施者( dayako),而是个尊贵的施者( danapati)。在经疏中对“尊贵的施者”这个概念解释如下: “乐于甘美之物,却把不美之物赠予他人,他是布施之礼的奴隶。把自己同样喜爱之物赠予他人,他是布施之礼的友人。自己安于所有,却把甘美之物赠予他人,他是尊贵的施者,是布施之礼的长老与主人。”
经文中还形容施者是对困难者敞开大门者( anavatadvaro)。他对隐者、婆罗门、潦倒者、旅人、游方者、乞食者,有如一座甘泉。这样的人是在行福德。他慷慨大度( muttacago)、愿意与他人分享福报( danasamvibhagarato)。他是了解穷困者难处的慈善者( vadannu)。他慷慨大度、有求必应( payatapani)。他是值得相求的人( yacayogo)、他乐于布施穷人( vossaggarato)、他有布施之心( cagaparibhavitacitto)。经文中以这些专词形容心地慷慨者的素质。
一位尊贵的施者,在布施前、布施时、布施后常有喜悦(增支部 A.iii,336)。布施前,他喜悦地期待着行使赠予的机会。在布施时,为提供他人之需而喜悦。布施后,他满足于行了一件善事。经文中把布施列为君子的重要素养( A.iv,220)。佛陀称正当致富者把财富布施给穷人为有双 目 者,只挣财富不行福德者为独 目 者( A.i,129-30)。富者对财富独享不散,被称为自掘坟墓(小部经集 Sn.102)。
布施之物
几乎任何有用物品,俱可为布施之礼。《义释经》中( ND.2,523)列出十四项适于行善的布施物品。它们是: 僧袍、钵食、居住地、医药等病者之需、食物、饮料、布料、车辆、花环、香料、软膏、床铺、房屋与灯具。修习布施不需有大量财富,因为那是各予所有。从自己卑微所得中行布施,被认为是极有价值的(相应部 S.i,18;法句经 Dhp224)。一个人勉强糊口,尽己所能照顾家庭,但坚持正命,而且特地从有限之得中行布施,他的慷慨等价于一千次祭献( S.i,19-20)。佛陀曾盛赞以来路正当的财富作供养(增支部 A.iii,354; 如是语 It.p.66; A.iii,45-46)。他说,一个居家人这样做,会立刻从此幸运。在《经集》的《马诃经》中,马诃说自己把正当途径获得的财富大量散给穷人,得到佛陀的高度赞扬。
即使布施少量的物品,只要满怀信心,也可以从此得到喜乐。在《天宫事》中就有许多例子。根据其中的《阿迦玛施主天宫事》( Acamadayakavimanavatthu),带着崇敬之心,对一位杰出的阿罗汉供养一小块米糕,得到的福报会是重生于天堂华厦。在《施分别经》中说,一件供养物的纯净,有赖于施者有德,有赖于受者有德,有赖于施受者双方有德,如果双方都不虔诚,那么礼物就不纯净。传播佛法( Dhammadana,法施) 据说是超过了一切其它形式的布施(法句经354)。
在相应部经文中,提到五种礼物,自古以来受心地尊贵者的高度景仰。它们的价值过去、现在、未来皆不容置疑。有智慧的隐者与婆罗门对它们有着最高的敬意。这个布施指的是对五戒一丝不苟的持守。这样做,他会给一切众生带来无畏、慈爱、与善意。如果一个人能以自己的行为给别人——不仅人类,而且一切众生——带来安全感与自由感 ,那是他能做的最高形式的布施。
受施者
经文中也描述了布施应该赠与的对象( A.iii,41)。客人、旅人、和病人应施以好客与关怀。饥荒时期对困难者应慷慨相助。对有戒德者,应供以头期收获的果实。经文中有一个反复出现的词组,指特别需要公众慷慨布施的对象。他们是: 隐者、婆罗门、潦倒者、旅人、游方者、乞食者。隐者与婆罗门是宗教人士,不得工钱。他们为居家人提供灵性指导,因此应当护持他们。穷人需要帮助,富者藉助穷人,获得精神上的财富。在交通设施匮乏的时代,公众当出面对旅人多加关照。佛教认为对上述这几类人给予帮助,是道义上的责任。
在增支部中,佛陀以祭献仪式用词,描述了必须以细心与敬意照应的三种圣火(增支部 A.iv,44)。它们是, ahuneyyaggi, gahapataggi 与 dakkhineyyaggi。佛陀解释说, ahuneyyaggi 意思是双亲,应当尊敬与照顾他们。 Gahapataggi意思是妻儿、员工与仰赖为生者。 Dakkineyyaggi代表宗教人士,或者已证得阿罗汉果、或者已走上灭除负面心理素质 的 修练 之道者 。这些人都应当如照顾圣火一般予以尽心照应。根据《大吉祥经》,一位居家者款待亲戚,是大吉大利的善行之一。
拘萨罗国国王有一次问佛陀,布施应该给送给谁(相应部 S.i,98)。佛陀答,布施应给施者给了之后心有喜乐的人。接着国王再问: 施舍应给予谁,才能获得大果报? 佛陀把两者看成不同的问题,答道,布施给有德者得大果报。他又进一步阐明,供养那些灭除五盖、具备了戒、定、慧、解脱与解脱知见的有德隐者,最有果报。
在相应部( S.i,233)中,天神之王向佛陀请教同样问题: 礼物赠给谁,会带来最大果报? 佛陀答,赠予僧伽的礼物会得到最大的果报。在这里佛陀专门指明,他所说的“僧伽”,意为由正直、尊贵的成员组成的僧团,他们已经进入圣道、证得圣果、具备了戒德、定力与明辨。要注意的重要一点是,在比丘律里,僧伽意味着人数足够、可行种种宗教活动的僧团(律藏 Vin. i,319); 但在经文中,“僧伽”意味着四双尊贵者、八辈超凡者,也就是,趋 向 初果、不还、一还、与阿罗汉道 者 、及已证得上述四果 者 。
《马诃经》中(经集 Sn.p.86)详述了阿罗汉的美德,阐明这是欲求福德者应该供养的对象。《婆罗门相应》中说,供养那些知道自己前世、见过天界与地狱界、终止了重生、已证得最高智识的人最有果报。因此经中把戒德圆满的尊贵者组成的僧伽描述为福田( punnakkhetta,中部 M.i,447)。正如在一块水足土肥之地里播种会得到丰收,把供养送给八圣道上有成就者,会得到大果报(增支部 A.iv,238; i,162)。《法句经》中说,如杂草为田地的污点,人的污点是贪、瞋、痴,因此给予那些已灭除污点的人,会有大果报( Dhp356-59)。布施的果报,更多以接受者的品质,而非以礼物的数量与价值来衡量。
在增支部( A.iv,392-95)经文中,记载了菩萨(译按:指世尊前世)作供养的传奇故事,当时他是一位名为毗拉玛的婆罗门; 他不仅把食物、饮料、衣物,还把大量金银、大象、奶牛、马车,送给任何前来领取的人。不过这样做就福德 而言并非殊有价值,因为没有尊贵的应供者。据说,以钵食只供养一位有正见的入流者,也比如 毗拉玛那样广泛施予更有福德。以钵食供养一位不还者的福德,甚于供养一百位入流者。接下来的次序为不还者、阿罗汉、辟支佛、与正觉佛。以钵食供养佛陀与僧伽的福德,又高于单独供养佛陀。甚至更有福德的是,造一座寺院请僧伽常住,归依三宝则更佳。更有价值的是持守五戒。比之福德更高的是培养慈心,最有福德的是,洞见无常,趋向涅槃。
布施的动机
经文中记载过各种布施动机。增支部中( A.iv,236)罗列了以下八种:
1. Asajja danam deti: 带着恼意布施、或刻意冒犯受供者、或以侮辱之意赠予。
2. Bhaya danam deti: 畏惧也可以是某人供养的动机。
3. Adasi me ti danam deti: 还愿,作为过去对自己恩惠的回报。
4. Dassati me ti danam deti: 希望此时馈赠在将来获得同类回报。
5. Sadhu danan ti danam deti: 他布施是因布施为善事。
6. Aham pacami,ime ne pacanti,na arahami pacanto apacantanam adatun ti danam deti: 有些人以这样的利他动机布施:“我煮食,他们不煮。煮食的人不该不给那些不煮食的人。”
7. Imam me danam dadato kalyano kittisaddo abbhuggacchati ti danam deti: 有些人供养是为了赢得好名声。
8. Cittalankara-cittaparikkarattham danam deti: 还有人布施是为了装点与美化心智。
偏 好 、恶意与痴迷也被列为布施的动机。有时布施是为了维持一个长久的家族传统。死后重生于天界是另一个主要动机。布施给有些人带来愉快,他们带着赢得心智喜悦的目的布施( A . iv.236)。
然而经中说( A.iv,62),布施应该不带任何期许,也不应带着对受施者的执取。假如布施时想着积攒以后所用的物事,那是一种低下的布施; 想着死后享受的果报,也同样是一种低下的布施。唯一正确的布施动机应该是美化心智,遣除内心贪婪自私的丑恶。
布施的方式
经文中认为布施的方式极其重要(例如,增支部 A.iii,172)。无论礼物大小,布施者在赠予时的态度不同,对施受两者间善意的培养,有天壤之别。赠予的方式应使受者无屈辱、渺小、受伤之感。需要帮助的人,带着难堪之心相求,施者的责任是不让他更难堪,增加他业已沉重的负担。 Cittikatva danam deti: 意思是,布施必须带着相应的关切与尊重。应该使受供者有受欢迎之感。当一件礼物以这般的温暖相赠时,在赠者与受者之间会产生一种牢固而互益的友谊, Sahattha deti: 他应当亲手布施。在布施时亲自参与是大有益的。这样做促进了施者与受者之间的关系,布施的社会价值正在于此。当布施以亲身参与的暖意进行时,社会将以相互关心与照应的风气团结在一起。 Na apaviddham deti: 他不应当布施只适于扔弃之物。他应当注意只 布 施有用而适当的物事。 Na anagamanaditthiko deti: 他不应当以冷淡的方式布施,令受者不愿再来。
带着信念布施( saddhaya deti),在经文中广受赞扬(增支部 A.iii , 172)。特别是在供养僧侣时,应当带着相应的恭敬与尊敬,乐于有此服务的机会。他还应当在急需时应时布施。这样的及时供养最有价值,因为他们宽解了求者的焦虑与压力。他应当带着利他动机布施,唯一目的是帮助有难处者。在布施时,他应该注意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佛陀曾赞扬带着理解与审慎布施的做法。如果有助于受者的福祉,那么这样的布施是明智的。但若是有害于受者的福祉,那么他应当小心谨慎。上述的布施方式受到高度赞扬,被称为尊贵的布施。一件礼物具有价值,不仅在于布施什么,而且在于布施的方式。一个人也许不能够赠一件昂贵礼物,但他总能以赠礼的方式,使受者感受到关怀。
布施的价值
许多经文罗列了布施的各种益处。布施促进社会交流与团结。它是有者与无者之间弥补心理差距的最佳方式,其意义远大于物质经济本身。《马诃经》中说,当一个人确立了慷慨之心时,可以消解仇恨( Sn.506)。 心地 慷慨 者 会赢得他人的喜爱,许多人愿与他交往。布施可以巩固友谊( Sn.187)。
经中说,如果一个人在供养之后发愿重生于某个特定域界,这个愿望只有在有戒德时才能实现,否则无效(增支部 A.iv , 239)。根据一部经文( A.iv,241-43),如果一个人的布施与戒德修习有限、且对禅定一无所知,那么他会在人界得到不幸的重生。一个人对布施与戒德修到一定程度、但对禅定一无所知,那么他会在人界得到良好的重生。但是那些大力修习布施与戒德,也对禅定一无所知的人,却有可能重生于某个天界。他们会在寿命、美貌、喜悦、名声、五种享乐上,超过其他天神。
在增支部中( A.iv,79)罗列了布施可以获得的一些世俗果报。一位慷慨好施者、而非吝啬者,会赢得人们的同情; 阿罗汉们会朝他走去,首先接受他的布施、对他传法。他的好名声会传播开来。他可以带着自信与尊严参加任何集会。他在死后会重生于喜悦的域界。另一部经( A.iii,41)补充说,一位慷慨好施者会受人欢迎;圣者与他交往,他以完成家主的责任而心满意足。
经上说,一位赠予他人生命、美貌、喜悦、力量与智力的布施 [食物] 者,藉把这些素质馈赠他人,自己也成了受益者(增支部 A.iii,42)。在另一部经里则以简明一句话表达了同样意思:种什么收获什么(相应部 S.i,227)。
带着信心布施,在果报实现时会得到财富与美貌。另外,带着相应的恭敬作供养,他的妻儿、下属与仆人也会恭顺、有责任心、通情达理。及时供养不仅可以得到巨富,而且也会得到及时之需。带着真诚的助人愿望布施、他可以得到巨富、享受最好的感官之乐。布施时不伤害自己与他人,他不会受到火灾、水灾、盗贼、王权与恨心子孙 等 的伤害( A.iii,172)。
供养走在八圣道上的隐者与婆罗门会得到神奇的果报,如同在一块富饶、水足、遍耕的良田里播种,会得到大丰收( A.iv,238)。不带任何期许的布施可以重生于梵天,在那里最后还可能成为不还者( A.iv,62)。
在《施分别经》中,列出了一系列布施对象,所得福德是这样依次递增的。把一件物事给一头动物带来一百倍果报。赠与一位道德不佳者的礼物带来一千倍果报。赠给一位有德者的礼物带来一万倍果报。赠与一位非佛教者,此人已不再执取于感官之乐,所得果报为一千万的十万倍。当一件礼物赠给一位趋入流道者,所得果报不可计数。那么一件礼物赠给一位入流者、一还者、不还者、阿罗汉、辟支佛与完全觉醒的佛陀,福德又怎么说呢?
同一部经中又强调说,赠给僧伽团体的礼物比起赠给某一位比丘个人更有价值。据说远久之后会有一位道德败坏邪恶的佛教比丘,仅在衣领上着黄色代表他的僧侣地位。即使布施这样一位比丘,如果是以僧伽的名义布施,也比单独布施一位比丘本人,福德要多得多。但是,应当注意到,这句话与经中其它地方表达的意见 并 不一致,在别处说的是,赠与有德者而不是不道德者,才有大福德,显然不能排除这句话作为后来一个推论的可能性。
佛陀有一次曾经说,即使在把涮盘水倒掉时带着布施之心,想着:“愿这洗盘水里的食物颗粒,成为地上生灵的食物”,也是一件有德之举。那么,如果布施食物给一个人,会有多少福德!不过那篇经文紧跟一句说,布施一位有德者,会有更多福德(增支部 A.i,161)。
另一部经中说( A.iii,336),布施时拥有了六个特别的素质时,所积累的福德是不可估量的。其中三种素质属于施者,三种属于受者。施者应当在布施之前对馈赠心怀喜悦,他在布施时应当愉快,他在布施后应当心怀满足。因此是布施前、布施中、布施后不着贪欲的尊贵意念,才使他的礼物成为真正的大礼。受者也应当是弃除了贪、瞋、痴,或者已开始了消除这些不良心理素质的修练过程。据说,当布施的施者与受者具备这些素质时,福德如大海之水一般不可估量。
有一次,佛陀问毗沙卡,她对自己乐善好施的优点有什么看法(律藏 Vin.i,293-94),于是毗沙卡对自己布施所期待的回报,作了一番博学的解释。她说,当听闻某一位比丘或比丘尼证得了任何圣果,如果那位比丘或者比丘尼曾经来访过舍卫城,她便可以肯定他/她曾得益于自己长期不断的供养。当她观想自己曾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他/她的灵性成就作过贡献,心里就升起极大的愉悦。 愉悦的心中就有喜。心中有喜时,身体放松下来。当身体放松时,就有了自在,助心入定。那样就有助于培养五根、五力、七觉支。这就是她乐善好施所期待的益处。佛陀对于她的回答如此欢喜,大声赞道:“善哉、善哉、善哉。”
很明显,单单布施并不足以导致苦的终结。被佛陀称为最大布施者之一的给孤独长者,只成为一位入流者。特别是,布施必须由戒德的巩固,才能得到好的果报。尽管给孤独戒德无缺,经中并没有在哪里提到他曾修习禅定。因此,即使他有着乐善好施的慷慨,他只能是一位入流者。
在《卡提迦拉经》(中部 M.ii,52陶师经)中记载了一个独特的布施故事,其中布施者甚至不在场。陶工卡提迦拉是迦叶佛的主要供养者。他本人是不还果者,因需照顾年老眼盲的父母而不愿出家,他以自己的尊贵行为与敬意,得到了佛的高度信任。有一天迦叶佛托钵时来到他家,但卡提迦拉不在。他向盲眼的父母询问陶工 何 在,他们答:出门了,请佛进来,从锅盘中自行取食。佛照办了。卡提迦拉回来时询问,是谁取走了食物,父母告诉他,佛来过了,他们请他自己取食。卡提迦拉觉得佛对他如此信任,因此很高兴。据说,他的喜乐持续了两周,父母的喜乐一周不褪。
同一部经报道,另一次,迦叶佛的寺院屋顶漏水。他派比丘去卡提迦拉家里取一些茅草,他当时不在家。比丘们回来说,除了屋顶上的草,别处没有。佛陀让比丘们从屋顶上取草。比丘们开始从屋顶拿草时,卡提迦拉年老的父母探问是谁。比丘们说明情况,父母说:“请拿走所有的草”。卡提迦拉听说后,对于佛的信任深深感动。升起的喜乐持续了两周,父母的喜乐一周不褪。于是卡提迦拉的房子有三个月只见天空、不见屋顶,但是据说那幢房子不受雨水侵湿。
如本文起始所述,布施居福德之首。它也是利益他人的四种方法之一( cattari sangahavatthuni,四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觉悟所必须的三十七道品当中,从不曾把布施列为必要的因素之一。有的列表中包括五种素养——信念、戒德、学问、舍离、智慧,这里说的是舍离( caga),而非布施( dana)。从根植于内心的美德 角度 考虑,布施与舍离之间也许是有 一定 区别的。布施是指赠与的动作本身,舍离则是指藉反复布施、根植于心的慷慨态度。 Caga 这个词字面意义是放弃、放下,意思是藉由舍 离 ,放松对个人财产的自私执取。人们布施时,甚至可以怀着偏意、恶意、恐惧、痴迷、与追求名声等心态,但舍 离 则是一种正面的慷慨美德。
佛陀教导的是一套逐步把自己清空的过程。它起始于放弃个人的外在所有。当慷慨好施的素质开始培养起来、同时又有了对于事物本质的深刻洞见,他会对感官之乐失去追求兴趣 ( nibbindati) 。在这个阶段,他会放弃居家生活而出家。接下来,藉 由 守护感官之门,他清空感官输入。藉 由 禅定( bhavana),他清空自己内心根深蒂固的杂染,补充以正面的尊贵素养。但是,这整个脱离负面心理素质的过程,起始于布施。
(本文引用的经典卷页数以牛津巴利圣典学会出版的巴利三藏为参照 。)
中译注: ahuneyyaggi, gahapataggi, dakkhineyyaggi为吠陀传统的三种祭火: 祖先火、家主火、供养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