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防止青少年犯罪
 
{返回 明日的佛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92

如何防止青少年犯罪

近年来,台湾地区随着经济的成长和繁荣,社会结构不断地快速转变,使得许多青少年既缺乏家庭的温暖,也受不到社会制度在精神上的照拂,他们的心态因此走向极端,做出许多令人叹息的行为,用来表示内心对于家庭社会的抗议和不满。有心人士为了弥补这一缺憾,纷纷提出家庭制度问题、学校教育问题、社会型态问题、法律条文问题等,作为改进方案,可是很少人会想到,甚至故意忽略了宗教信仰对青少年的重要性。

在过去的农村社会中,绝大部分的青少年都循规蹈矩,不敢逾越本分,这原因有二:1.农村社会中,邻里之间关系密切,做了坏事,怕被乡亲看不起;2.举头三尺有神明的观念,自历代祖宗以来,便深印在脑海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更令人恐惧戒慎,不敢造次。但自从社会结构现代化以来,邻里守望相助的风气,日益冷淡,打着科学的旗号,物欲主义的浪潮充斥弥漫,既不怕做了坏事让人耻笑,又没有因果报应的观念,来约束行为,形成了青少年容易堕落和犯罪的根本原因。

青少年问题在今日的西方,也相当严重,但在移民西方的中国家庭中,多半还能维持良好的伦常关系。中国学者们因此向西方人解释说,因为我们有儒家学说作为立国的根本,而儒家的伦理思想,正好发挥了维系善良人心的功用。这样的说法,其实忽略了佛教传入中国以来,所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譬如你问一个中国人,信仰什么宗教?大多数都会回答信佛教。也许他未必就是一位正信的佛教徒,但至少表示他们对善恶因果、六道轮回等观念是肯定的。

在我们的邻邦新加坡,已经在提倡儒家的伦理教育和宗教教育,并实行于中学的学校教育中。因为新加坡的国民,百分之八十是华人,而华人大多数信仰佛教,故他们的宗教教育是以佛教为主流,也可以说他们道德教育的基础是佛教。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虽然有他可贵之处,但对一般人而言,还缺少一种说服力,不能肯定因果的必然性。今天的台湾,佛教徒也占总人口比例的大多数,所缺乏的是佛教对于中小学生教育的灌输,也缺少佛教对于为人父母的因果观念的建立。因此,为了挽救我们的社会风气,防止青少年犯罪,本末兼顾的方法,就是加强佛教教义在社会教育方面的努力,同时也要把佛教的因果观念普遍地带进中小学生的心田,从扎根做起。但愿这个期望能够很快地见其实现。

(一九八四年七月十五日《人生》一二期)

 


{返回 明日的佛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超度的意义与供僧的功德
下一篇:美国禅师来华寻根
 一贯道化暗为明
 庄严的佛事
 七月斋僧的目的何在
 佛教的教团与教育制度
 宗教教育之我见
 台湾的宗教问题
 不忍众生苦
 正信佛教与神秘经验
 护法与卫教
 佛教书刊改良刍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菩萨修行之道[栏目:修行笔记]
 第七讲 忍相谓不恚[栏目:法宝论·明贤法师]
 请问《高王观世音经》是真经或伪经?[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罗汉菜[栏目:东初法师]
 印光大师法要 伍、决修学疑难[栏目:智随法师]
 平日要如何检验自己是安住在慈悲中?还是在无明烦恼中?[栏目:嘎玛仁波切·解疑答惑]
 第八十课[栏目: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与祖师同行 捌 大地无寸尘 “觉的能力”需修行[栏目: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红炉一点雪[栏目:圣严说禅]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