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下手处
石巩慧藏本为射鹿的猎人,一日遇到马祖问他:「何不自射?」石巩说:「若教某甲自射,即无下手处。」马祖即赞说:「这家伙的旷劫无明烦恼,今日顿息。」石巩立即毁弃了弓箭,以刀截发,随马祖出家了。
这则故事,起因于石巩射鹿,经过马祖庵前,探问见到中了他箭的鹿否?马祖问他一箭射几个,答说一箭射一个,马祖自称能够一箭射一群,石巩便问:「彼此是命,何用射他一群?」马祖趁机开导他说:「既知彼此是命,你仍射鹿,何不自射?」石巩不忍射杀他自己,所以说:「无下手处。」马祖乘胜追击,说他无明烦恼今日一下子就要断了,这正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一个例子。
这是一则非常有名的公案,其实马祖不是真的要他一箭射一群鹿,而是另有深意:如果用一支佛法的箭对一群人说法,使得人人受益,就等于一箭射一群。但石巩当时无法领会,只知打猎的箭一次只能射一只鹿。一箭射中两鹿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何况一箭射一群呢?尤其一箭射杀一群鹿,未免也太残忍了。
马祖发现此人虽以打猎为生,尚有慈悲心肠,所以再用一句话来激他一下:「你既知道鹿也爱惜生命,何不用箭射你自己呢?」石巩的直接反应是:「用箭射自己,就没有下手处了。」意思是更加硬不起心了。马祖再点拨他一次:「既然没有自射的下手处,那表示你的『自我』是不存在的,今日发现你从旷劫之前以来的自我既不存在,一切使你困扰的无明和烦恼,当然也就不存在了!」石巩一听,当场开悟了。其间由打猎杀生而引发了爱怜生命的慈悲心,再以不忍心以箭自射而透露出自我不存在的消息,最后领悟到只要将自我的执着心放下之时,一切的烦恼也就随着雨霁云散了。
「无下手处」和「无置喙处」一样,都表示人世间一切现象如果不以主观的自我中心去做批判,就能尊重客观的事实,就能避免自以为是的偏见,也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争执和麻烦了。否则,总觉得主观的自我和客观的人事,永远是对立的,因此都有下手处和置喙处了,也就会不断地产生折磨自己,也折磨他人的行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