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礼佛无所求
 
{返回 公案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79
礼佛无所求
  
  黄檗希运在佛殿上礼佛,唐宣宗当时在寺中做沙弥,见此而问黄檗:「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众(僧)求,长老礼拜为何所求?」黄檗说:「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常礼如是事。」沙弥说:「用礼何为?」黄檗打他一掌。沙弥抗议说:「你好粗鲁。」黄檗一边回说:「这是什么地方,岂容你在此说粗说细!」一边又打沙弥一掌,沙弥只好走开。
  
  「夫为法者,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众(僧)求。」这几句话是出于《维摩诘经》的〈不思议品〉。唐宣宗当时在黄檗禅师那儿当沙弥,他一定是看过《维摩诘经》了,而且菩提达摩的〈二入四行〉的第三行,名为无所求。一般人礼拜总是为了祈求什么,他乍见长老拜佛,信口就问:「经中说不求三宝便为佛法,那你老人家礼佛是求什么?」黄檗回答他:「经中的确是这么说的,但我是佛教徒,还是要经常这么拜啊!」沙弥觉得很奇怪:「既然无所求,为什么要拜?」黄檗便打了他一巴掌,沙弥并未因此而开悟,反而顶撞他说:「你好粗鲁喔!怎么打人呢?」黄檗又是一掌,叫沙弥别在这儿说粗说细,沙弥这才悻悻然走开。
  
  故事很精采,一位王子做沙弥,无端挨打。也只有黄檗才敢打他,其实是想帮助他。
  
  礼拜的功能至少有五种:一是为求感应,二是为求忏悔,三是为表感恩,四是为求安心,五是不为什么。因此,经中只说不着三宝求,并未说不礼拜三宝,礼拜三宝不一定要有所求。不过一般人礼拜总是有所求的,求感应是为消灾免难,增福增寿增智慧;求忏悔,在三宝之前承认错误,愿意承担一切责任,希望此后不再犯同样错误,希望三宝帮助他、证明他;表示感恩是因为修学佛法而得了离苦的利益;求安心是为了用礼拜的方法来使心能安定、平静、统一,得禅定开智慧;无所求礼拜,就像黄檗一样,他已经开悟,已经无所祈求,他不是为了求什么而拜,只是做一天和尚就该撞一天钟,做一个佛教徒就该每天要拜佛。
  
  当时的唐宣宗,无法了解黄檗的境界,所以挨了两巴掌,尚不知道被打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他也跟着一起拜就没事了,哪来这么多的妄想、杂念、疑问?难怪讨打。

{返回 公案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空手把锄头
下一篇:昼夜一百八
 如是如是
 众生心里出
 一切具足
 不饥不饱
 舍父逃走
 生身父母在深草里
 主在什么处
 住持事繁
 通身是眼
 钟声击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The Birth[栏目:The Buddha, His Life and Teaching]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七0集[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明证法师·开示问答[栏目:明证法师]
 喝大悲咒水 证得天眼通[栏目:大悲咒感应事迹]
 禅修开示 觉观意识之流[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相应44经 世间经[栏目:相应部 12.因缘相应]
 如何回向效果好?(济群)[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阿含经和圣经道德观的比较(释德明)[栏目:其它法师]
 三论宗重要著作[栏目:三论宗简介]
 福德日记10月19日─让危机变成转机[栏目:福德日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