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虫御木
 
{返回 公案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94
如虫御木
  
  沩山灵佑开悟的第二天,和百丈怀海一起上山工作。百丈问他有没有带火种来,沩山说有,百丈问火种在哪里,沩山捡了一枝柴吹两下,然后交给百丈。百丈说:「如虫御木。」
  
  沩山灵佑开悟后,百丈问他要火种,沩山给的不是火,而是柴,自己还吹了两下,表示这就是火。百丈便引了一个「如虫御木,偶然成文」的古喻,表示承认他的悟境是瞎猫碰到死老鼠给碰中了。如果沩山真的给百丈火种,或者去找火种,那就不是表示开悟者的反应了。
  
  百丈问沩山有没有带火种,不是指真的火,而是说你昨天开悟了,悟的是什么呢?有没有把开悟后的智慧带来给我看呢?沩山当然说他已带有火种。老师要看智慧的火,弟子听懂了,此非语言动作可以形容表达的,也不是能用形象可以呈现的,否则就不是无我的智慧,而是伶俐的聪明。所以他顺手捡了一根树枝吹两下,交给百丈,表示「你要的火,在这儿了。」借用这根树枝,传递了师徒二人之间心心相印的消息。
  
  百丈用「如虫御木」这句话来赞叹他。如蛀虫食木皮,也能偶然形成文字的样子,但它不是刻意的,现在沩山不经意地拿起树枝吹两下,也没什么玄机,只在表达他们两人分享的悟境。因为百丈看到沩山如此自然的表现,也不必再说什么了,那就像蛀木虫蛀着木头,偶尔会现出文字图案一般的自然。话说回来,如果沩山没有开悟,百丈向他要火种,他会真的去找火种来,那就等于台湾的谚语所说「鸡同鸭讲」了。
  
  这则公案,说明了禅宗的开悟,是不假造作的,修行者固然需要做禅修的功夫,但也不是你想开悟就能开悟的。唯有抱持着只顾耕耘不问收获的精神,努力以赴就好,当在水到渠成之时,机缘成熟之日,悟境自然出现。

{返回 公案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脚跟犹未点地
下一篇:不肯承当
 礼佛无所求
 不饥不饱
 一粥一饭
 悬崖撒手
 无开口处
 身缘在路
 脚跟犹未点地
 踢倒净瓶
 一日看一字
 这里无奴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情缘与戒律[栏目:戒律学研究]
 观世音菩萨的赞仰(印顺法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六、公案 — 求平等性智 前言[栏目:善祥法师]
 一二八 猫本生谭[栏目:第一篇]
 戏中的空与有[栏目:达真堪布]
 照顾老人精神重于物质[栏目:叮咛·圣严法师谈天下事]
 福德日记10月27日─读诵《大乘庄严宝王经》[栏目:福德日记]
 波卡仁波切谈度母[栏目:波卡仁波切]
 七十一世 山庾弘能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哎,忙些啥呢[栏目: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