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前也常坦,后也常坦
 
{返回 公案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487
前也常坦,后也常坦
  
  常坦曾向药山惟俨求法,因为没有收获而离开了,后来再度向药山求教。药山问:「你是谁啊?」常坦答:「我是常坦。」药山说:「前也常坦,后也常坦。」
  
  常坦在药山惟俨座下修行了一段日子,内心没有得到着力点和歇脚处,所以离开了。这种例子在禅宗史上很常见。弟子追随老师,有的听老师说法,甚至帮老师弘法,有的只在该处修苦行服劳役,比如打扫厕所、种田、挑水、烧火、煮饭等,很难进入法堂听老师说法。六祖惠能当年在五祖弘忍座下正是如此,他初期并未听到五祖说法,只在作坊舂米。有些人即使未曾听过老师开示也会开悟;有的天天听老师开示,学到很多知识、学问、名词、观念,却仍不开悟,他们可能因而认为老师不想帮助或无法帮助,于是选择离开。
  
  常坦就是这样的人,而他离开之后,又再回到药山座前求教,这种情形也不少。有人到外面转了几圈,虽然找到名师,仍然未能开悟,想想原先的老师还不错,所以又回去了;有的则是被其他的明师劝导,回到原处去的。
  
  常坦二度求教,药山问他是谁,这当然是明知故问;常坦说:「我是常坦。」这当然也是药山意料中事,他对常坦说:「没出去之前是常坦,回来之后还是常坦。」这有两层意思:一是你在来去之间还是同一个人,二是不论你生前死后,不论你在无量世之前、到无量世之后,你的佛性、你的常住不变的真如妙心,一直都在那里。人的相貌、年龄和生活环境一直在变,而真如、佛性、清净的智慧则永远是现成的。开悟之前,与开悟之后,都是相。如果常坦的时机已成熟,听到这句话之后,一定会开悟。一般人为了追求幸福,夜以继日,汲汲营营,心中老是向外追求,可是不论得到什么,都不觉得是终极的幸福。也许有一天蓦然回首,发现只要内心安定知足,幸福就在面前。

{返回 公案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一得一失
下一篇:石头出汗
 不知最亲切
 闲名在世
 钟声击心
 一得一失
 饥来吃饭困来眠
 不饥不饱
 无下手处
 压良为贼
 如是如是
 死猫儿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恭敬心是佛心[栏目:一池落花两样情]
 寻找感动[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十八课[栏目:入中论自释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相应14经 病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46.觉支相应]
 百论释义 破情品第五[栏目:刘常净·三论宗文集]
 禅门明月 弘一法师[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第一等修行人[栏目:首愚法师]
 藏传佛教就是“藏密”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The Busy Make the Most of Time[栏目:Master Sheng-Yen]
 修行须持之以恒才能转变业报[栏目:传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