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前也常坦,后也常坦
 
{返回 公案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539
前也常坦,后也常坦
  
  常坦曾向药山惟俨求法,因为没有收获而离开了,后来再度向药山求教。药山问:「你是谁啊?」常坦答:「我是常坦。」药山说:「前也常坦,后也常坦。」
  
  常坦在药山惟俨座下修行了一段日子,内心没有得到着力点和歇脚处,所以离开了。这种例子在禅宗史上很常见。弟子追随老师,有的听老师说法,甚至帮老师弘法,有的只在该处修苦行服劳役,比如打扫厕所、种田、挑水、烧火、煮饭等,很难进入法堂听老师说法。六祖惠能当年在五祖弘忍座下正是如此,他初期并未听到五祖说法,只在作坊舂米。有些人即使未曾听过老师开示也会开悟;有的天天听老师开示,学到很多知识、学问、名词、观念,却仍不开悟,他们可能因而认为老师不想帮助或无法帮助,于是选择离开。
  
  常坦就是这样的人,而他离开之后,又再回到药山座前求教,这种情形也不少。有人到外面转了几圈,虽然找到名师,仍然未能开悟,想想原先的老师还不错,所以又回去了;有的则是被其他的明师劝导,回到原处去的。
  
  常坦二度求教,药山问他是谁,这当然是明知故问;常坦说:「我是常坦。」这当然也是药山意料中事,他对常坦说:「没出去之前是常坦,回来之后还是常坦。」这有两层意思:一是你在来去之间还是同一个人,二是不论你生前死后,不论你在无量世之前、到无量世之后,你的佛性、你的常住不变的真如妙心,一直都在那里。人的相貌、年龄和生活环境一直在变,而真如、佛性、清净的智慧则永远是现成的。开悟之前,与开悟之后,都是相。如果常坦的时机已成熟,听到这句话之后,一定会开悟。一般人为了追求幸福,夜以继日,汲汲营营,心中老是向外追求,可是不论得到什么,都不觉得是终极的幸福。也许有一天蓦然回首,发现只要内心安定知足,幸福就在面前。

{返回 公案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一得一失
下一篇:石头出汗
 老僧好杀
 踢倒净瓶
 空手把锄头
 这里无奴婢
 鬼家活计
 业识茫茫,无本可据
 钟声击心
 自有娘生裤
 马祖看水
 诸方火葬,我这里活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应106经 苦的集起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达磨大师破相论[栏目:达磨祖师]
 七十一世 蕃光凈璨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一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一集]
 体光老和尚开示录 前言[栏目:体光法师]
 「悬挂」的威力──看清教育的问题[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安祥之美[栏目:耕云先生]
 为什么现在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比正法时期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要大?[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业与轮回[栏目:三界智尊者]
 人间佛教的经证 获好名声之道[栏目:人间佛教的经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