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间佛教的经证 获好名声之道
 
{返回 人间佛教的经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73

获好名声之道

不说他人过,亦不称己德,

智照无自他,当获大名称。

--《六波罗蜜经》

 

人人都希望有好的名声,然而名声不是凭空而来,《六波罗蜜经》这首偈语告诉我们,想要获得好的名声必须注意三点:不说他过、不称己德、自他互易。

一、不说他人过

一个有修行的人应该抱持“观德莫观失”的心态来待人处事。如果我们经常在背后说别人的是非,一旦这些坏话传给当事人知道,不仅自己的名誉遭受损失,也与别人结下恶缘。即使我们有心劝告别人,也应该提供建设性的意见,而不是一味地给予破坏性的批评,否则将会惹人生厌。修行并不一定是到寺院里打坐拜佛,其实我们的嘴巴最容易做功德,随时给人欢喜,说鼓励的话,说赞美的话,就是最好的修行。“敬人者,人恒敬之。”想要得到令名,首须修口,不但不说他人的长短过失,更要存恭敬心,常说好话。

二、亦不称己德

对于别人,我们要经常给予鼓励赞美,对于自己,反倒应该多一些要求,切忌自鸣得意,宣扬己德。既然身而为人,把人做好就是我们的本份,所以即使有所成就,也不须自我称赞。何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进德修业之道在于经常反省自己,不但不应称己德行,反而应该至诚地检讨缺失,发露忏悔。倘能不断地改过进步,不需要自我宣传,自然会德声远播,广招来者。

三、智照无自他

有智慧的人则能进一步观照生佛平等、自他不二的道理,所以不但不会轻视任何一个众生,而且还会处处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对方着想,给人信心,给人服务,而不存丝毫望报之心,惟其如此,故得大名。

日月因为无私地照亮各个角落,所以能长存不坠;风雨虽刮然作响,却转眼即成云烟。因此智者不求而名至,愚者图名却名损,关键就在于彼此所持的心态不同。

四、结论

“荣誉是人的第二生命”,想要求得荣誉,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高尚的品德,而且愿意挺身而出,为大众牺牲服务。能够发心奉献,自然会实至名归,令誉如潮。自赞毁他不但不能如己所愿,反而败德伤名,得不偿失。世间上一切现成,只看我们如何修心、修口、修身。


{返回 人间佛教的经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人间佛教的经证 孝顺之益
下一篇:人间佛教的经证 吉祥行
 人间佛教的经证 吉祥行
 人间佛教的经证 第一福田
 人间佛教的经证 财富的处理法
 人间佛教的经证 报恩与息怨
 人间佛教的经证 戒妄语
 人间佛教的经证 离八风之患
 人间佛教的经证 信心
 人间佛教的经证 戒贪欲
 人间佛教的经证 戒闻利身
 人间佛教的经证 生命的维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五(一二一七)[栏目:杂阿含经]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五)第三集[栏目: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净空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八(一二七九)[栏目:杂阿含经]
 禅修时应该睁眼还是闭眼?[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因明讲记之五[栏目:刚晓法师]
 做人的佛法 认识你自己[栏目:做人的佛法]
 楞严八十分义 七趣总结分第七十一[栏目:乘一法师]
 相应146经 热心于厌经[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超级发财之道[栏目:寂静法师·福慧灯]
 一切法门,后后依于前前,已如前说。若以密乘而言,其后后依于前前之要领为如何?[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