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业识茫茫,无本可据
 
{返回 公案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999
业识茫茫,无本可据
  
  沩山灵佑问仰山慧寂:「大地众生,业识茫茫,无本可据,你有什么方法知道他有没有本呢?」仰山回说:「我自有勘验的方法。」当时正好有一僧走过,仰山喊了一声「阇黎」,僧人闻声回头。仰山说:「这个便是业识茫茫,无本可据。」
  
  业识茫茫,是指众生在善业恶业之中打滚,一生又一生,在生死苦海中,来来去去,进进出出,不知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不知归宿在何处,也不知道本来面目是什么,终极目标在哪里?此即所谓「醉生梦死」。沩山灵佑问仰山慧寂:「一切众生既是这样,你可有方法知道他有没有根本呢?」仰山说他当然有测试的方法。此时正好有位出家人经过面前,仰山就喊了一声「阇黎(阇黎是对出家人的尊称,意为「某某师」),僧人闻声回头,仰山说:「这个便是业识茫茫,无本可据。」
  
  仰山勘验的准则是,如果对方闻声而不知所措,魂不守舍,就是不知何去何从。僧人被叫唤的声音所动,表示他已放下自己而被他人影响;既然会被影响,可见他自己的「主人」已不知在哪里。
  
  这段公案提出两个层次:第一,未悟之前无本可据,是因为茫然不知所措。第二,悟后之人不需拥有什么本来面目,如果有众生需要他,他就反应;没有人需要,他就不存在。好比深山中的古钟,本来是没有声音的,有人敲才有声响,敲过之后声又不存在了。
  
  尚未开悟的人,总是随着环境的变动而产生有自我存在的反应,如果没有环境,就不知道自我在哪里。所以忙碌的时候非常无奈,觉得被工作拖累,不知辛苦所为何来。闲时又觉无聊,无从安置自己的心,必须找个寄托,把自我交给它。这跟婴儿没什么两样,婴儿不是睡觉就是吃吃玩玩,如果没得吃没得玩又不想睡觉,那就哭!哭也是寄托。
  
  这不就是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吗?所以这段公案让我们了解,忙时不要觉得无奈,闲时不要觉得无聊,才不致于随波逐流,变成茫茫然地不知所以。

{返回 公案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大好山
 野鸭子
 公案100 前言
 饥来吃饭困来眠
 日用而不知
 不知最亲切
 不为人天来
 法堂倒了
 悟法迷人
 使得十二时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选集 四十四、有关阿罗汉[栏目:杂阿含经选集·新版]
 别小看这些事 Do Not Dismiss These Rules as Insignificant[栏目:初步参禅的方法 Basic of Chan]
 《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七)[栏目: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有支[栏目:印良法师]
 佛教基础学之念佛篇[栏目:照光法师]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十七章 生信--发出离心[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栏目:大安法师]
 从《观无量寿经疏》论吉藏的净土思想(戒光)[栏目:净土宗文集]
 如何续佛慧命?[栏目:弘法护法·净空法师问答]
 五百罗汉 343、定拂罗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