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西藏藏族“献哈达”
 
{返回 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61

西藏藏族“献哈达”  

  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是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纯洁、诚心、忠诚和尊敬。

  在西藏,大凡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据说,藏民进了寺庙大门,先献一条哈达,然后参拜佛像,到各殿参观,随坐,到离别时,还在自己坐过的座位后边放一条哈达,表示人虽离去,但心还在。

  “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纺得稀松如网,也有用丝绸为料的。上品“哈达”织有莲花、宝瓶、伞盖、海螺等表示吉祥如意的各种隐花图案。哈达的质料,因经济条件不同而异,但人们并不计较质料的优劣,只要能表达主人的片良好祝愿就行了。哈达的长短不一,长者l至2丈,短者3至5尺。

  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般是白色的。此外,还有颜色为蓝、白、黄、绿、红的五彩哈达。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是献给菩萨和近亲时做彩箭用的,是最珍贵的礼物。

  “哈达”在不同情况下代表着不同的意义。佳节之日,人们互献哈达,表示祝贺行日愉快,生活幸福;婚礼上呈献哈达,意味着祝愿新婚夫妇恩爱如山、白头偕老;迎宾时奉献哈达,表示一片虔诚、祈祷菩萨保佑;葬礼上献哈达,是表示对死者哀悼和对死者家属的安慰。

  献“哈达”的动作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要用双手捧哈达,高举与肩平,然后再平伸向前,弯腰给对方,这时,哈达正与头顶平,这表示对对方尊敬和最大的祝福——吉祥如意。对方以恭敬的姿态用双手平接。对尊者、长辈献哈达时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将哈达捧到座前或足下;对平辈或下属,则可以系在他们的颈上。

  献哈达在西藏十分普遍,甚至人们互相通信时,也在信封内附上一条小哈达,以示祝福和问候。特别有趣的是,藏民出门时也随身带上几条哈达,以备在途中遇到久别的亲戚、朋友时使用。关于哈达的由来,有一种说法是汉朝张骞出使两域路过西藏,向当地的部落首领献帛。古代汉族以帛为贽,象征纯洁无瑕的友谊,因此藏族部落就认为这是一种表示友好、祝福的礼节,而且是从中原兴盛之大邦传来的大礼节,所以就直沿用至今。还有—种说法是古代西藏法王八思巴会见元世祖忽必烈后,带回西藏一条有万里长城图案和“吉祥如意”字样的哈达。后来人们又对哈达的由来作了一些宗教方面的解释,说它是仙女身上的飘带,并以它的洁白象征圣洁和至高无上。


{返回 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藏传佛教在新疆的早期传播(李进新)
下一篇:藏族天葬起源窥探(尕藏加、德吉卓玛)
 藏族文化宝库德格印经院(益西康珠)
 藏传佛教修行者如何看待素食(慈诚罗珠堪布)
 西藏夏鲁寺及其佛教艺术(谢彬)
 对藏传佛教伦理道德的践行之我见(颜福)
 藏式传统建筑的设计思想
 浅谈藏传佛教五大派别(完德才让)
 藏传佛教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高颖)
 浅析嗄玛嘎赤画派唐卡艺术特色(程狄)
 略论藏传佛教的乐舞美学思想(觉嘎)
 藏传佛教在新疆的早期传播(李进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于诸佛所 植众德本[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解六结,越三空。 第二[栏目:慧律法师]
 《菩萨宝鬘论》讲记(八)[栏目:菩萨宝鬘论讲记]
 心常谛住度世之道[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二]
 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 14.福 品[栏目:第二卷]
 人生的意义何在(印顺法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无二相 念真如[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释义5[栏目:了法法师]
 一日沙门(马明博)[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恶口烂舌[栏目:纪文达公笔记摘要·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