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一章 序说 第二节 佛教史的地域区分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63
第二节 佛教史的地域区分
 
佛教兴起于印度而至成为亚洲人的宗教之今日,已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对于欧美的基督教文化圈和中东的伊斯兰教文化圈来说,以广大的亚洲大陆为中心者,则形成了佛教的文化圈。佛教以佛法僧三宝作为机体性的宗教活动而言,并非和亚洲的地域和民族的社会机体一样,故对其地域的区分,加以绵密的分析与详细的检讨是必要的。因此,我们的《佛教史概说》,也从地域上分为印度、中国、日本,写为「印度篇」、「中国篇」、「日本篇」,各个给予适当的时代区分,然后叙述佛教历史的发展。作此概观之时,印度的,便以古代佛教史为问题中心,而写印度佛教的兴起。中国的,以中世佛教史为中心,而写佛教在亚洲各地之传播并且形成了广大的佛教文化圈之过程。日本的,看来虽也似以中世佛教的传播而到日本,但是传播于亚洲各地的佛教,是被各个民族社会所容受浸透于各地域宗教的民众之间,渐渐地担负起发展近世佛教的责任。
 
佛教,在印度,又传播于亚洲各地,达成了历史的发展,我们以日本佛教的立场,看亚洲各地历史的佛教之时,则以印度为佛教的兴起,中国为佛教的传播,日本是容受经由中国的佛教,作为问题的中心。印度佛教最初传来中国,是在释尊入灭之后约五百多年,中国佛教传到日本,则发生在第二个五百年之后。佛教从印度到中国,再由中国至日本,均有五百年的年代之差,其被介绍及容受者,要说仍是创教者释尊在世时的原状,是不可能的。经过了各个地域的流徙,和五百年时间历史过程中的发展之后,所附着于佛教的东西之存在,是不能不加以承认的事实。发生于印度的佛教,直到传至东海之日本的一千年间,其所经过的历史之间,由印度的佛教而形成为亚洲诸民族的宗教的广大佛教文化圈,进而波及日本为止,其传播及容受之际,与各民族固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之累积,是不能忽视的。其结果,佛教之在东方的地位,一如基督教精神之在西方文化中,同等的重要。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一章 序说 第三节 佛教传播的路线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一章 序说 第一节 佛教的性格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五节 二税户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二章 北宋的佛教 第三节 印经院的事业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三章 南宋的佛教 第四节 宋儒与佛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五节 律学的..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一节 正像末..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二节 补刻房山石经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章 唐代的佛教(四)法相宗与密教 第八节 密教的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七章 唐代的佛教(一)佛教和国家性质与社会活动 第五..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四章 南北朝的佛教 教团的发展与儒道二教 第四节 齐..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十三节 明代的佛教典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要明确学法的目的和方式[栏目:智敏上师]
 中部118经 入出息念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弘一法师与净土宗(于卫青)[栏目:弘一法师思想研究]
 带来喜悦与烦恼的中奖彩票[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宗喀巴大师传 第一章 显密诸经之记别[栏目:宗喀巴大师]
 如何处理布施与存钱的关系?[栏目:布施供养·净空法师问答]
 调伏内心才会有真正的快乐[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五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二集]
 如何得观音菩萨感应(妙境法师)[栏目:观世音菩萨专题文集]
 不过一碗饭[栏目:看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