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三节 胡族的佛教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41
第三节 胡族的佛教
 
接着,竞起于中国北方的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之乱,而使西晋灭亡,晋之一族,南下都于建康,号为东晋(西元三一七年)。五胡所建之国,则有二赵(前赵、后赵)、三秦(前秦、后秦、西秦)、四燕(前燕、后燕、南燕、北燕)、五凉(前凉、后凉、西凉、南凉、北凉)、夏,共为十六国。其中的前凉、西凉、北凉,虽为汉族,但是总称之为五胡十六国。因此,北地诸族,相互争夺,战乱不绝,致使人心极不安定,佛教则较前更为盛行。其原因之一,对汉族而言,佛教是外来的宗教,其所说亦为外来思想之风潮。对于五胡的人们,因其没有自己原来的文化,故以自由的立场来容受佛教,统治者在军事以及其他事件采取决策之际,为求明确的判断,也须欢迎长于咒术或者博学卓识的神异僧,同时,招聘多数的高僧,以资助其本国文化之向上。其间以后赵、前秦、后秦、北凉等四国,佛教之昌隆,最为显著。
 
后赵(西元三一九─三五一年),初建襄国(河南省邢台县西南),后都于邺(河南省临漳县西),一时统一了北地全域。其佛教界,则以来自龟兹国的佛图澄(西元二三二─三四八年)为代表人物。他学于乌苌及罽宾,西晋怀帝永嘉四年(西元三一○年)到洛阳,此后帮助后赵建国者石勒之霸业而被尊崇,嗣后又受到石虎的优遇,直到后赵石虎建武十四年(西元三四八年),以一百一十七岁的高寿入寂,在大约三十八个年头间,竭力弘通佛法。依其传记所载,佛图澄长于神异灵验,因此而被石勒尊称为「大和尚」,石虎也说「和上乃国之大宝」而受尊信,并且参与朝政,游行各地,建寺八百九十三所,使汉人僧尼居之。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四节 汉人之出家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二节 竺法护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五章 元朝的佛教 第七节 教团的膨胀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五章 佛教艺术的发达 第四节 云冈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八章 民国以来的中国佛教 第三节 佛教界的组织化与..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六节 《四分..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三节 道绰和..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二章 后汉的佛教 传来与容受 第六节 经典的成立..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六章 隋之佛教 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二节 五众与四方..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二节 补刻房山石经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二章 后汉的佛教 传来与容受 第一节 传来的年代..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五章 佛教艺术的发达 第一节 建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生命的微笑 第二章 自己即是如来[栏目:郑石岩教授]
 真实的福报,世间人往往见不到[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明确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课堂笔记之二十三(之二)师法友团队[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初业有情应如何修观?[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四十九日药师法会心得[栏目:禅林衲子心]
 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栏目:张秉全居士]
 摩诃止观卷第七上[栏目:智者大师]
 愿菩提心的自他平等[栏目:阿松活佛·利乐心语]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集]
 喇嘛仁波切的圆寂让我得到了很多很多……[栏目:阿松·桑昂丹增的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