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67集
文章来源: 宗瀅师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23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67集

第六十七集

  杂含372经中,记载了佛陀对四食的开示。有四种因缘资益众生,令得住世。而颇求那比丘的疑问更是透露出我们根深蒂固的在生命中抓取自我的轨迹。我们认为生命中有一个主体在享用饮食,有一个主体在听在看在触在了别,有一个主体在统摄思想、意识。佛陀引导我们培养缘起的思惟:是什么因缘才有这样的现象。过去造作的潜在的力量,在后有爱的熏发下,执取身心为自体的有取识缘名色而有六入,无明触生无明受,必爱取,又产生后有。如此反复,未来有相续不断。并当下开显六入处灭则触灭的还灭门:无明触灭则切断无明的受、爱、取、有、生,老死纯大苦聚就灭了。所以,有取识灭,则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圣者也正因永断识的执取,识不住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无所依住而不受后有。

  佛陀教导我们如何观察四食,以断除这些令我们相续不断的因缘。佛弟子为了了生死而出家修道,又不得不饮食,佛陀教导弟子持钵行乞,卑下活命,对饮食不起爱念想,如父母为度荒野不得已杀子食肉,只会含泪强咽,怎会贪图美食,如是观,则抟食断、知,及于五欲功德贪爱断。我们时时处在无明触中,而时时陷入爱取的泥潭,不得不生老病死,就象被剥了皮的牛,不管在水里、陆地还是空中,都痛苦不堪,只有深刻认识到无明触受带给我们只有生死不断的轮回苦患,才能彻底从中出离。佛陀形容意思食就象旷野无烟无焰的火,掉以轻心,就会堕于危险中,而我们自觉不自觉的“我要活、怎样才能不病晚死”的意欲,更是引导我们的轮回不能停止。所以,要时时警惕,不能轻视,否则就会葬于火坑。想恒常住世的思愿断,后有爱则断,生死相续也就断了。对识食,象劫盗者被抓住日刺三百矛一样,有取识时时执取名色为自体,陷入有我的执取不能自拔,如果能意识到我们时时处于取着的系缚不能自在的大苦中,才会趋向于断、知识食。我们生生世世为四食所食,流转至今,师父教导我们平时注意发现自己是否面对四食就喂口大开,如果不知道自己死在哪里,就只能继续重复了。那今生与无量劫来的生生世世有什么区别呢?食物是我们必须的,于是我们陷入其中,根门触对是不可避免的,于是我们再度迷失,自己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爱什么也不可能超过爱自己,不但时时保护还期望生生世世维系不断;在无明中,识攀缘四识住,后有爱的思愿下,有取识的执取更让我们死在了自体爱的系缚之下。我们就这样长夜轮转,佛陀指出一切有情皆依食住的论题,从另一个方面让自己认识到生命流转不可能无因的,而达到还灭,最后苦的止息,也必然要从断除这些因上入手。对自己来说,这都需要按佛陀的教导逐步去观察的。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68集
下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66集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二(九○八)
 两位圣者的辨论
 杂阿含经卷第八(二一六)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五(九七七)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七六一)
 四十二章经 源流
 菩萨本行经白话 公案(十三)
 摄大乘论 彼果智分第十一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二(一一四七)
 杂阿含经卷第五十(一三五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十二章 贤善首菩萨所问章[栏目:超然法师]
 信佛和信其他宗教有什么不同?[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中台世界 初级佛学 第一课 佛[栏目:基本佛学]
 百字论释[栏目:吕澄居士]
 [栏目:远凡法师·禅的世界]
 恒河[栏目:佛宝论·明贤法师]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记 第十一章 圆觉菩萨[栏目:广超法师]
 亲友书讲记 第六讲[栏目:夏坝仁波切]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42集[栏目: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净空法师]
 429.俱空契斌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