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梁武帝
梁代五十五年间,为南朝佛教最盛阶段。尤其是梁武帝在位的四十八年之间(西元五○二─五四九年),其信佛教之程度,乃为历代帝王中所仅有绝无。武帝原为萧子良的门人。梁武帝天监三年(西元五○四年)四月八日佛诞之期,率道俗二万余人,于重云殿,行舍道奉佛仪式,同十年(西元五一一年),发表〈断酒肉文〉,又于同十六年(西元五一七年),禁止以杀生做祭祀,并废天下道观,令道士还俗,据说因此而使梁之道士,多向北齐逃亡。同十八年(西元五一九年)四月八日,再从草堂寺之慧约受菩萨戒,当时自皇太子以下受戒者达四万八千人。武帝建有爱敬、光宅、开善、同泰、幸行此等大寺,开大法会达十数回。梁武帝大通二年(西元五二八年)三月,舍身同泰寺做三宝之奴仆,群臣出钱一亿万为武帝赎而归,如此的舍身行助,此后又举行了三次,故被呼为皇帝菩萨。得以出入宫廷,与皇帝共究佛法的家僧,有僧旻、法宠、法云、慧超等,尚有宝(保)志、僧佑、宝唱、智藏、慧约等名僧,也均为武帝的知遇。其中的宝志,以神异知名。光宅寺的法云、开善寺的智藏、庄严寺的僧旻,并称为梁之三大法师,乃为成实及涅槃之学匠而有高名。
顺便一提,法云的《法华义疏》,即为日本圣德太子撰述《法华义疏》的蓝本。僧佑着有《出三藏记集》、《弘明集》、《释迦谱》等史书,其弟子宝唱,亦受其影响,着《名僧传》、《比丘尼传》,慧皎便参考《名僧传》而撰述《高僧传》。《比丘尼传》及《高僧传》两书,与《出三藏记集》的僧传,同为现存僧传中最古而占有极高评价的著作。
武帝的家族,也继续笃信佛教,长子,即是《昭明文选》的撰者太子萧统,以及三子简文帝萧纲(西元五五○─五五一年在位)、七子元帝萧绎(西元五五二─五五四年在位)等,亦不亚于武帝,精通佛教并有著述。特别是昭明太子的《解三谛义》,乃为有名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