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六章 隋之佛教 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七节 房山石经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53
第七节 房山石经
 
虽然,在隋代之前,北响堂山的石窟内,已有北齐唐邕的发愿,刻了他的发愿文和《文殊般若经》、《弥勒成佛经》的石经,南响堂山也刻有《华严经》、《般若经》等的经文,另在山西省太原附近的风峪,亦刻有《华严经》的石经,河南省武安县的鼓山、山东省泰山中腹的经石峪,也有石经的遗存,但是,规模最大的,则为河北省房山县(北京西南)西部的石经山(原名白带山)之《大藏经》石刻。在此山下有隋代静琬创建的云居寺,房山石经,也是因他忧心于末法时代的佛经废灭,故自隋炀帝大业年间(西元六○五─六一六年)迄唐太宗贞观十三年(西元六三九年)迁化为止,经营了七个石室,于其四壁以及石碑,继续不断地刻上经文之后,予以封藏起来。此后,这一刻经事业,仍在继续进行,特别是唐玄宗开元十八年(西元七三○年),由于唐睿宗的第九女金仙公主的奏请支援而获得进展。再历辽、金、元各朝约七百五十年间的断续进行此一大业,现在已有九个石室。又有宝山(河南省)石窟的石经,称为「宝山石经」,系由北齐至隋朝的名僧灵裕之发愿而成。他因亲身体验到了北周武帝的废佛,祈愿法宝之久住,遂于隋文帝开皇九年(西元五八九年),开凿了这个大住宝窟,窟中刻造卢舍那佛、弥陀、弥勒之三尊,以及其他三十五佛和七佛等像,复于石窟的内外壁面,刻上了《胜鬘经》、《涅槃经》、《法华经》,以及其他如《大集月藏经》的〈法灭尽品〉等的经文。
 
凡此末法当来的意识和令法久住的精神产生,可知系由于废佛运动的相继,尤其是身历北周武帝灭佛惨状之后的佛教徒们,从内心发出了如此的悲愿。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七章 唐代的佛教(一)佛教和国家性质与社会活动 第一节 国家和佛教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六章 隋之佛教 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六节 三阶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九章 唐代的佛教(三)华严宗与禅宗 第二节 法藏&#..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章 唐代的佛教(四)法相宗与密教 第一节 法相宗..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十一节 三教融合与居士佛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二节 清朝的民众教化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八章 民国以来的中国佛教 第五节 佛书的刊行..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四章 南北朝的佛教 教团的发展与儒道二教 第一节 法..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六章 隋之佛教 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二节 五众与四方..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三章 南宋的佛教 第一节 禅宗的开展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三章 南宋的佛教 第二节 语录及公案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八节 明代的喇嘛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不可言僧过[栏目:勿说僧过]
 忏悔之功德(华智仁波切)[栏目:金刚萨埵法门]
 空性如何帮助修三士道[栏目:雪歌仁波切]
 04-032《菩萨行大乘法之障难》[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说大乘佛子过失将失毁自己的大乘戒律[栏目:勿说僧过]
 08-025《大乘庄严经论》法语辑要[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
 禅宗与和谐[栏目:韩廷杰教授]
 上班不能参加共修,可以自己单独修吗?[栏目:佛海启航·达真堪布]
 修法需要得到传承,接受传承的时候具足什么条件才算得到传承呢?[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摄大乘论》要义 入所知相分第四[栏目:刚晓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