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08-025《大乘庄严经论》法语辑要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92

《大乘庄严经论》法语辑要—一 海涛 辑

◎最上供养(编辑整理自《大乘庄严经论.供养品》)

1.略说供养如来有八种。何谓为八?一者依供养,二者物供养,三者缘起供养,四者回向供养,五者因供养,六者智供养,七者田供养,八者依止供养。

一、依供养:依现在及过去、未来诸佛而供养故。

二、物供养:以衣服等而供养故。

三、缘起供养:以深净信心而供养故。

四、回向供养:为满福、智二聚而供养故。

五、因供养:由有宿愿,愿生佛世,令我有益,不虚供养故。

六、智供养:设供、受供、供具,三事不可得故。

七、田供养:众生为田,教彼供养,令种善根故。

八、依止供养:此依止有十一种:

(一)依止物:由依财物而供养故。

(二)依止思惟:由依味思惟、随喜思惟、希望思惟故。

(三)依止信:由信大乘,发菩提心故。

(四)依止愿:由发弘誓愿故。

(五)依止悲:由怜愍众生故。

(六)依止忍:由难行能行故。

(七)依止行:由诸波罗蜜故。

(八)依止正念:由如法不倒故。

(九)依止正见:由如实觉了故。

(十)依止解脱:由声闻烦恼灭故。

(十一)依止真实:由得大菩提故。

2.问供养种差别云何?偈曰:因果及内外,麁细与大小;亦远近差别,是名供养种。

一、因果:彼过去为因,现在为果;现在为因,未来为果。如是因果谓去来今。

二、内外:内者自供养,外者令他供养。

《大乘庄严经论》法语辑要—二 海涛 辑

三、粗细:麁者利供养,细者随顺供养。

四、大小:小者劣供养,大者胜供养;有慢者为劣,无慢者为胜。三轮不分别故。

五、远近:远者欲后时供养,近者即今时供养。隔世供养者为远,无间供养者为近。发愿于未来欲供养者为远,发愿于现在即供养者为近。

3.问何等供养如来为最上供养?五种自意供养如来,应知此供养为最上供养。何谓为五:

一者净信:于大乘法说供养处生净信故。

二者深心:深心者此心有九种。一味心、二随喜心、三希望心、四无厌心、五广大心、六胜喜心、七胜利心、八无染心、九善净心。

三者神通:谓依虚空藏等诸三摩提故。

四者方便:谓无分别智方便摄故。

五者和合:谓一切诸大菩萨和合,一果入一切果故。

◎亲近善友(编辑整理自《大乘庄严经论.亲近品》)

1.云何亲近善知识?应知亲近善知识亦有依等八种。

一、依亲近:若善知识具足十种功德者应堪亲近。何谓为十?

(一)调伏者:与戒相应由根调故。

(二)寂静者:与定相应由内摄故。

(三)惑除者:信念与慧相应烦恼断故。

(四)德增者:戒定慧具不缺减故。

(五)有勇者:利益他时不疲惓故。

(六)经富者:得多闻故。

(七)觉真者:了实义故。

(八)善说者:不颠倒故。

(九)悲深者:绝希望故。

(十)离退者:于一切时恭敬说故。

《大乘庄严经论》法语辑要—三 海涛 辑

二、物亲近养:一者财,谓恭敬供养;二者身,谓随顺给侍;三者心,谓给侍时身心相应。

三、缘起亲近:缘起亲近亦有三种,一者愿乐,二者知时,三者除慢。

四、回向亲近:不为贪着利养故,但为随顺修行故。

五、因亲近:菩萨如所教授随顺修行,为亲近善知识因。何以故?菩萨以此随顺令彼善知识心生欢喜故。

六、智亲近:善解于三乘,自乘令成就者。

七、田亲近:田有二种,一众生田,二佛土田。问此二云何名田?答:自所闻法于众生相续中而建立故,随所住佛土修清净因故。

八、依止亲近:菩萨但以法利具足为依止,是故亲近善知识,不以财利具足为依止故。

◎菩萨德行(编辑整理自《大乘庄严经论.梵住品》)

1.菩萨所修四梵住云何?梵住者,谓四无量,即慈悲喜舍。

2.此中应知菩萨四无量,一一各有四种相:

一、治障:由所治、断故。

二、合智:得无分别智对治胜故。

三、转境:由众生缘、法缘、无缘故。

四、成生:由作胜业成就众生故。

3.何等众生为众生缘?何等法及无缘为法缘及无缘?四种众生聚是众生缘:一求乐众生聚,二有苦众生聚,三有喜众生聚,四烦恼众生聚。

4.慈者,于求乐众生聚起与乐行;悲者,于有苦众生聚起拔苦行;喜者,于有喜众生聚起不离行;舍者,于诸受起烦恼众生聚起令离行。是名众生缘。

5.法缘者:即是说彼四种梵住法,说名法缘;无缘者,即是彼如以无分别故,说名无缘。

《大乘庄严经论》法语辑要—四 海涛 辑

1.四梵住有四种行差别:一者动,二者不动,三者啖,四者不噉。

一、动者:退分,可退故。二、不动者:住分及胜分不可退故。

三、啖者:染污,贪着乐味,无大心故。四、不噉者:不染污。

2.此退等行,是梵住差别。诸菩萨住不动及不啖中,不住于动及啖中。

3.四梵住能得几果?菩萨住诸梵住为因具得五果。

一者欲界众生中生,是果报果;二者二聚圆满,是增上果;

三者成熟众生,是丈夫果;四者一切生处不离梵住,是依果。

五者所生之处恒离彼障,是相离果。

4.菩萨住梵住者得二功德:一者舍烦恼,过失悉远离故;二者不舍众生,为成熟众生,生死不能污故。

5.菩萨大悲以何等众生为所缘?略以十种众生为境界。

一、是炽然众生,谓乐着欲染者。

二、是怨胜众生,谓修善时为魔障碍者。

三、是苦逼众生,谓在三涂者。

四、是暗覆众生,谓恒行不善者,由不识业报故。

五、是住险众生,谓不乐涅槃者,由生死险道不断绝故。

六、是大缚众生,谓外道僻见者,由欲向解脱为种种僻见坚缚所缚故。

七、是食毒众生,谓啖定味者。譬如美食杂毒则能害人,善定亦尔,为贪所着则便退失。

八、是失道众生,谓增上慢者。由于真实解脱道中而迷谬故。

九、是非道住众生,谓于下乘不定者。由有退故。

十、是瘦涩众生,谓诸菩萨于(福德智慧)二聚未满者。如此十种众生,是菩萨大悲所缘境界。

6.菩萨大悲功德,菩萨观世间苦,见其自性时即生悲苦。如彼远离方便亦求如实知,知已恒修不厌,是名大悲功德。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08-024大慈和正念
下一篇:08-026宽容的智慧
 正念的修行 1-2
 08-032修法时会遇到的八种逆境
 08-021业报与轮回
 大悲悯众生
 生命的喜乐
 08-007菩萨忍辱心要
 08-052十善妙吉祥
 08-028菩萨的慈悲与忍辱
 08-020修习深信业果
 08-039业报观辑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修中出现了强烈的光,这是不是得到了尊者的加持了?[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佛教果位的意思是什么?[栏目: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人在世间[栏目:慧净法师]
 心善行善积功累德,能延年益寿[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法句经要义 第四品 花品 信女巴娣普吉卡 死亡系缚贪求无厌之徒[栏目:法句经要义]
 国泰民安是学佛修道的基础[栏目:开愿法师]
 第一篇 理论 1.8 不善根:恶行的根源(无明烦恼)[栏目: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熏习净业[栏目:大安法师·微教言]
 药师如来念诵仪轨[栏目:药师佛·密宗仪轨]
 佛教真面目 第一章 教源 第五节 密乘发展期[栏目:冯达庵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