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一节 正像末法的三时思想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03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
 
──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一节 正像末法的三时思想
 
在印度的佛教界,对于正法灭尽的忧虑,是出现在熏迦王朝(西元前一八七─七五年)以后,那是由于来自西方的异民族侵入,国内混乱,并对佛教时加迫害之故。是佛教徒看到了当时的现实景象而发出的悲切声。到渐渐迎向成文记录时代的经典中为止,便以正法与像法,或以正法与末法的词语,叙述关于年代的今昔形态的对比。随着经典译出,引起了中国有心者的注目,从对比的思想,予时间的配例,成了正法、像法、末法三时的思想。这是产生于北魏破佛至北周破佛事件的发生之际,是由于第六世纪华北地方的时代风潮而起。
 
对于正像末三时的年时配当,也有异说,自六朝迄隋唐的佛教界,通行正法时五百年,像法时一千年,末法时一万年之说,日本接受之后,在其鐮仓时代,却用正法千年之说,因此,关于末法时的到来,两国之间相差了五百年。行于六朝佛教界的佛灭年代,是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岁(西元前九四九年)法上之说。依据此说的时间,正法与像法终了,便进入末法时;佛灭一千五百年,在南朝是梁元帝承圣元年,在北朝是北齐文宣帝天保三年(西元五五二年)。在这西元第六世纪中叶,正是距离北魏太武帝第一回法难后的一个世纪,佛教之复兴,也与帝都由平城迁至洛阳而日渐达于极度地繁荣,但在教界之内外,却出现弊风。当时新传译的经典中,所说浇季末法的世相,被见于现实环境,因而有人生起末法已来到的痛感。最早是北齐的慧思,在他〈立誓愿文〉中,述及此事。不久,又有北周武帝起而造成了第二回法难,在华北全境,施展了废佛毁释的独断政策,如实证明佛说的末法时到来,以致形成这种悲痛的时代思潮。这是风靡于隋代迄至唐初期间佛教界的东西。
 
看清现实,批判从来的弊风,并为适应末法时代及其大众,提倡新的佛教,便是末法佛教的运动。这有纵行于华北地方,经太行山脉而及于东西之地,不久之后,出入于帝都长安的三阶教和净土教。关于相州法藏寺的信行禅师之三阶教,已如前述。
 
在此,我们要介绍出于太行山脉之西,山西太原盆地,并州石壁山玄中寺道绰禅师净土教之发展。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二节 净土教的兴起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七章 唐代的佛教(一)佛教和国家性质与社会活动 第七节 会昌法难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八章 民国以来的中国佛教 第四节 中国现代佛教的导..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一节 魏..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六节 砧基道人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二章 后汉的佛教 传来与容受 第六节 经典的成立..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九章 唐代的佛教(三)华严宗与禅宗 第四节 禅宗..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五节 道安..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九章 唐代的佛教(三)华严宗与禅宗 第五节 《百丈清..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二章 后汉的佛教 传来与容受 第五节 东西的交通..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四节 汉人之出..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八节 度牒的公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又是萍水相逢[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人类要对一切负责[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置心一处,常被外缘接去...[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礼敬长老[栏目:伦理]
 真唯识量与禅宗[栏目:佛宝论·明贤法师]
 感恩法语[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一[栏目:增一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为子植福[栏目: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我请的佛像没有开光是不是就不灵呢?[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佛说梵网经 十重戒 第六说四众过戒[栏目:佛说梵网经·白话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