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第一节 华北的佛教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73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由唐宣武节度使朱全忠开始,以禅让的形式,从哀帝手中夺取唐朝的天下,成立后梁(西元九○七年),直至后周的世宗死后,由其部将赵匡胤,受恭帝之禅让,建立起宋朝为止的五十多年之间,中央政府经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之五易,故谓之五代;地方则有吴、南唐、前蜀、后蜀、南汉、楚、吴越、闽、南平、北汉之十国的兴亡。
 
自安禄山作乱之后,继贵族社会的崩溃,乃为庶民社会的抬头;由于此一变化,佛教也由以长安洛阳为中心而向各地分散,渗透到民间,特别在武宗的会昌法难之后,这一倾向,尤其显著。废弃了学问的佛教之后,代之而起的是,着重于实践的禅宗,盛行到了各个地方。五代各个王朝中,均由于不数年间,即行交替,也为以洛阳及开封为中心的华北地区,带来了社会的动荡,故对佛教,也未见有多大的发展。但在脱离中央政权争夺关系的十国各地,比较中央政府,却有着较长期的安定局面,经济和文化均有良好的表现;且也有好奉佛法的君主,从事于佛教的发展,尤其是吴越、南唐、闽之佛教,可以作为那个时代的代表。
 
第一节 华北的佛教
 
每次王朝的交替,对于佛教的政策,均随着新王朝的统治而改变,这在五代之世,完全相同。后梁王朝,将僧尼的簿籍,隶属于祠部监督之下,并且恢复了因战乱而被禁止很久的燃灯行事。后唐为便以监督计,合并了没有名额的小规模寺院;接着又于后唐明宗天成元年(西元九二六年)十月,明宗的诞辰,禁止了许多人依古例上奏请赐师号及紫衣之举;十一月又禁新建寺院及私度僧尼。特别是在天成二年六月,下达了严厉的命令,以求僧风的整肃。在此,不能不注意到流行于当时社会中的佛教仪礼的实际状况,因为政令所严禁的,乃是由于私度出家的僧尼们,仅假佛教之名而行迷信之实,常常举行男女混杂、夜集朝散、充满了淫风的所谓法会等的行事。正因如此,继之而起的后晋,一面整肃佛教,一面则以彻底的儒家思想,作为施政方针。到了后周的世宗,便对于佛教,采取彻底的清理政策。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第二节 周世宗废佛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章 唐代的佛教(四)法相宗与密教 第八节 密教的教义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章 唐代的佛教(四)法相宗与密教 第八节 密教的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第四节 吴越和南唐的佛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八章 民国以来的中国佛教 第四节 中国现代佛教的导..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五章 元朝的佛教 第七节 教团的膨胀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九节 各宗互融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五节 居士佛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六章 隋之佛教 国家之统一与佛教 第三节 天台宗..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章 唐代的佛教(四)法相宗与密教 第四节 法相宗的..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九节 教团的统制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八节 《大藏经》之出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什么是空?[栏目:洪修平教授]
 中论释 九、观本住品[栏目:中论释]
 大智度论卷第六十五[栏目:龙树菩萨]
 净土圣贤录易解 (往生比丘第三之二)[栏目:念佛感应]
 解释朝夜课的原因同看这本朝夜课白话解释的方法[栏目:佛法大意·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合刊]
 略说佛教的“空”(信诚)[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七重因果言教之“七重因果”应如何解释?[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什么是“闻、思、修”?应该怎么理解?[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印顺导师《印度之佛教》导读(释果灯)[栏目:其它法师]
 会议[栏目:觉世论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