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什么是“闻、思、修”?应该怎么理解?
 
{返回 开愿法师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30

同修:什么是“闻、思、修”?应该怎么理解?

师:“闻”、“思”如果没有“行”的基础,你所闻、所思的还是你的思想,不是佛的。只有你真正有了修行的基础,有了破烦恼的基础,这时候的“闻、思、修”才能够算得上和佛相应。
 
我们是这样的——我要先听闻,然后我再去思、去修。如果你没有修的基础,你的闻、你的思,不能保证是正知正见。而往往我们是:听了很多年的经,我们在闻;然后我们回去以后好好地去想,好好去思维;接着我们就按着这个做。你已经落在潜意识里面去了,你所得到的已经是垃圾了,那个行为能够标准吗?不标准、不正确。所以,要边修、边闻、边思,三者是同时完成的。
 
“思”就是我们修持的感悟,“闻”就是我们修行的一个指导。我们听到了方法,听到了修行的好处,激发我们修行的愿望了,你的愿望起现行就是在“修”。“闻、思、修”是同时存在的,不是一个出来,然后又出来一个,没有先后,同时存在。只不过是我们众生觉悟不到,佛菩萨看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众生有妄想、分别、执着,总是把它给分开了。
 
所谓“闻、思、修”,“闻”,比如说是我们的耳朵;“行”表示我们的行为,都表现在同一个人身上。再说你这个人,你光有耳朵没有思想了,那你耳朵也不存在了,它也没有知觉,所以根本是一个,你怎么能把它分开呢?你不能说我光有行为,耳朵也没有了,人是一体的。
 
因为整体才是圆满的佛性,我们所有的一切言语、行为,都是我们自性显现的一种过程,只不过众生迷了,有业障,不觉悟不觉察而已。佛菩萨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能够知道。众生一切的现象都是佛性的起用,只不过是迷了以后,起的作用千差万别,产生了种种喜怒哀乐、种种的不同,但是没有离开根本,离开了根本那就没有法了。这样讲的话就比较深了。
 
这就说明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动根源是一个,都是从这个根源里面变化、演变出来的。怎么演变出来?就是我们有妄念了,然后有了分别执着,产生了我们的言语和行动。“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每一个人的缘分不一样,障碍也不同。
 
很多人的观念是:“我要先闻,然后回家去想想,思维思维,然后我再去做。”那三者就分开了。分开了以后,你“闻”的,在你去“思”的时候,忘掉了;等再去“行”的时候,“思”的也没保留住。所以还是以烦恼心来指挥烦恼心,最后找来的一定是烦恼。
 
其实有办法解决的,就是众生做不到,因为有执着,所以这个办法不能生效。什么办法呢?破执着。遇到逆缘、恶缘才是最磨炼人的时候,是最容易成就的时候。因为善缘、欢喜缘你容易贪恋:“这个人对我那么好,这个人那么可爱。”就总是放不下,总是牵肠挂肚的;这个人天天找你麻烦,天天欺负你,你会想他吗?你肯定会讨厌他,这个时候你会贪恋他吗?不会贪恋。这个时候你就会想:“算了吧,解脱吧,还有什么好执着的?”你看看,这个时候你更容易成就!
 
同修:这个时候,烦恼心即菩提吗?
 
师:不是“烦恼即菩提”,是最大的增上缘。是你能够舍离你的贪爱,贪爱是烦恼,能把它舍掉,但它还没转变成菩提。等你真正地放下了,清净心就和菩提相应,你真正觉悟了,它是菩提。若要再深入明确:也不能说清净即菩提,因为清净的程度不一样,不是哪个程度都能叫菩提,清净到觉悟了,那就是菩提。
 
(2010年10月16日在东北主法放生途中给同修的答疑)


{返回 开愿法师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我念佛的时候妄念特别多,不念佛的时候反而感觉到没有这么多,没有那么严重呢?
下一篇:怎么理解“若能转物,则同如来”?
 请问如果心里有很多杂念,应该怎么做?如果很怕一个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应..
 佛教对科学技术有什么样的看法?
 开广告公司给酒厂做广告赚了很多钱,别人劝告不要做,可是我要维持公司运营..
 随喜放蛇后未及时回向,晚上梦见很多蛇,是什么意思?
 唯识就是唯心吗?
 怎么理解“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如果选择出家,丢下家人不管有罪吗?请慈悲开示。
 怎么理解“执着”与“不执着”?
 怎么理解“若能转物,则同如来”?
 佛教里面是怎么讲人类的起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常住[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极乐愿文》讲记(十)[栏目:极乐愿文讲记·达真堪布]
 具缘 第一[栏目:天台小止观·净莲法师注疏]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26[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前行讲记 第十五讲 前行备忘录-念恩[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