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四节 清代佛教的各宗派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67
第四节 清代佛教的各宗派
 
沿着明代佛教的趋势,清初的佛教,也以禅宗,特别是临济宗,最为盛行。也以临济宗的天童圆悟、磬山圆修、东溪性冲三派,受到历代君主的尊崇,在此三派下,名僧辈出,并亦负起领导清代佛教的使命。以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常州天宁寺,以及西天目山禅源寺、杭州灵隐寺、宁波天童山弘法寺等,在江南具有代表性的名剎,作为这三派名僧的活跃之所。代表性的僧侣,则有天童道忞、憨璞性聪、玉林通琇等人。
 
天童道忞(西元一五九六─一六七四年),在圆悟门下,住了十四年,乃是同门十二人中最为优秀的一个,曾受顺治帝招至宫中,在万善殿论法,此事详见于《三世奏对录》及《弘觉忞禅师北游集》等。《弘觉忞禅师北游集》,后被雍正帝视为乖谬不敬之书而遭破毁。
 
憨璞性聪(西元一六一○─一六六六年),与道忞同门,且也师事号称有衲子数万的黄隐通容。住于北京海会寺,尝指导顺治帝参禅而知名于世,他将他的一派禅法,流传到了北方。
 
玉林通琇(西元一六一四─一六七五年),出于磬山圆修之门,受到顺治帝之师事,赐号大觉善济能仁国师。在他寂后的六十年,他的语录,被雍正帝编集在其《御选语录》第十一卷中,他在宫廷之受尊信,以此可知。开堂说法,经四十年,末后,客死于淮安慈云庵。
 
纵然,清朝建国初,尊崇汉人僧侣,为了保持满洲皇帝的权威,禅门仍不免要吃痛棒。例如由于三峰法藏(西元一五七三─一六三五年),与其师天童圆悟,有关觉性问题的所见不同,着了《五宗原》;圆悟便着《辟妄救略说》,加以论驳;法藏的弟子弘忍,则着《五宗救》,为其师说辩护,因而在明末清初的佛教界,形成了一件大事。后来,雍正帝用魔嗣弘忍之名,来排击其说,且命官吏,将法藏与弘忍一派的著述,悉数破毁。此乃因为他们两人,指摘了当时的禅僧们,与士大夫结交、结制、坐香的禅门弊风。又讨论了由于云栖袾宏等人,以禅净融合为宗旨而鼓吹净土门,主张必须废空论以重实践的缘故。同时,是站在满洲皇帝的立场,表明了对于汉民族的佛教观念,亦具有强有力的指导权威。用帝权来压迫禅门,结果是招致了纯粹的禅风之萎缩,今日以念佛为主的禅净混合的中国佛教,其因即生于此罢!
 
曹洞宗不比临济宗那样的盛行,仅有福州鼓山寺、汉阳归元寺、镇江焦山定慧寺,稍为此宗留了一点名,此宗被知于世的名僧,则有道霈为霖(西元一六一五─一七○二年),然其所学,通于天台及华严,着有《华严疏论要语》、《仁王般若经合疏》、《还山录》、《餐香录》。尤其鉴于明嘉靖年间(西元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年)的《曹洞宗旨绪宗》等,有谬曹洞之古义,却被鼓山的元贤,辑为《洞上古辙》,因而,道霈为之重编,作为一览中国曹洞宗风及其纲格,颇为称便。
 
华严宗的代表学者,在清代知名的,乃是柏亭续法(西元一六四一─一七二八年),他的著述,以《贤首五教仪科注》四十八卷为首,另有《华严宗佛祖传》等,总共多达六百卷。本来,在近世的中国,不像日本之有显著的宗派组织,华严也是如此,不在宗势的振兴,作为学问的修习上,则有不少的人,清末著名居士杨仁山,即是主张「教宗贤首,行在弥陀」的人。
 
净土宗在整个清朝史上,可从最受庶民归崇的所谓「家家观世音,处处弥陀佛」的俚谚中得知,观音信仰是伴着阿弥陀佛的信仰而行的。净土宗之风靡,当然不用说了。宋元以后的禅、律、天台、华严各宗,也无不兼修念佛法门。所以,净土宗在僧界及居士界的地位独占,乃为众所周知的事。清初,常熟的省庵实贤(西元一六八六─一七三四年),先修律与天台,后来归信净土,他将一天分作二十等分,以十分的时间念佛,九分作观,一分礼忏。由其所著《净业堂规约》所示,他以一位真摰的念佛行者,终其一生的生活,故其仅以四十九岁的世寿,即被尊为莲宗九祖。彻悟际醒,也以「禅门巨匠之如永明延寿,尚犹归心净土,况末代之人,更宜遵之承之」,因而专修净业。此一重视念佛的倾向,乃因雍正帝取范于云栖袾宏,可知,系在上层阶级的理解和支助之下,不久之间,风气所至,遍及全国;作为清代佛教特色之一的居士佛教界,也受了此一倾向的重大影响。此外,律宗与天台宗,虽亦流行,却为禅净融合的宗风之所压抑。

{返回 中国佛教史概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五节 居士佛教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三节 教团的实况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二章 北宋的佛教 第一节 复兴佛教的政策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五章 佛教艺术的发达 第六节 麦积山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七章 唐代的佛教(一)佛教和国家性质与社会活动 第六..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一章 序说 第一节 佛教的性格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五章 佛教艺术的发达 第二节 雕刻与绘画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三章 南宋的佛教 第五节 净土教与念佛结社..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五节 居士佛教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第八节 法眼宗与临济宗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第二节 周世宗废佛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二节 明太祖对佛教的统制..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宗讲即心即佛与密宗的即身即佛一样吗?[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僧宝论28、开求法先河的法显大师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七)[栏目:僧宝论·明贤法师]
 道与魔[栏目:陈士东居士]
 弟子听闻能力不好,该如何净除?[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僧尼于佛化婚礼中应扮演什么角色[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萨迦派教法的特点(多杰宁波)[栏目:萨迦]
 善恶报应看三世[栏目:论语禅]
 玄奘精神 第68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5)[栏目:玄奘精神]
 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道证)[栏目: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正分12 不舍愿菩提心(1)[栏目: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